渗透课程思政的地理项目化教学探究

2024-07-13 13:58严珅
地理教育 2024年8期
关键词:水循环项目化教学课程思政

严珅

摘 要:为适应高中地理新课标要求,本文以“水循环——如何让郑州不再‘看海”为例,设计地理课堂项目活动,包括入项准备、项目知识建构、项目实践、项目成果、项目评价5个部分,在项目化教学中渗透思政元素,旨在加强学生的思政教育,以期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方位育人目标。最后对项目化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期持续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目标的达成质量。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水循环;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207(2024)08-0020-06

近年来,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对于地理教学方式的改革日趋明显,要求创新教学理念、开拓教学模式及转变师生角色。项目化教学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知为行、以行促教,强调学生通过完成项目化活动中的一系列任务来强化关键能力、提升问题解决能力、认证自我价值,这与教学改革的育人目标不谋而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地理课程思政要求全面落实高中地理课程多学科渗透,跨学科挖掘地理课堂中涉及的思政元素,实现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1-2]。最新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提出,要紧跟课改步伐、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但目前,高中生在地理学习中,基本局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鲜少从中升华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与新课程改革要求不符。湘教版(2019年)地理必修一中“水循环”一节,具有典型的地理学科价值,也具有较高的思政价值,因此,本文以“水循环——如何让郑州不再‘看海”为例,以项目化为主线,探讨课程思政渗透下的地理项目化教学,多角度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

一、课程思政与项目化教学

1.地理项目化教学法

项目化教学是指在教师设计的项目活动中,师生互动合作完成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响应课改号召,改善学生学习方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有效教学方式[3]。“水循环”项目具有很强的学科意义,能够在项目活动中体现地理核心素养,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自然观和生态文明观等[4],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课程思政渗透下的地理项目化教学

课程思政渗透下的地理项目化教学要求全方位挖掘地理课堂中涉及的思政元素,实现多学科思想渗透,使其内化于心,培养具有实践力、创新力和民族精神的综合素质人才。知识传授既要达成学科教学目标,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政价值观,因此,地理教师要根据地理学科特色,深度挖掘学科知识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要注重学思结合、知识迁移运用,锻炼学生的探索精神与合作意识(图1)。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地理项目设计与实施

本文以“水循环——如何让郑州不再‘看海”为例,设计项目活动。首先引入情境,设置项目主题,通过郑州暴雨事件引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水,充分认识全球水资源现状,再延伸至我国的水灾害问题;其次,通过项目知识建构,认识水循环原理,学生自主绘制水循环过程示意图,了解水资源的来源和转化,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态度,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再次,设计课堂实验,探究该实验对防治城市内涝的成效,从而使学生真正了解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达成教学目标,渗透思政教育;最后,进行项目成果展示和项目评价,具体设计思路如图2所示。

1.入项准备——大情境,定主题

展示时事热点材料,引出问题:2021年7月20日,暴雨来袭,郑州地铁5号线百余人被困;暴雨中的交警和救援人员被积水没过腰间(图3、图4)……据报道,郑州短时间降水达201.9 mm,等同于100多个西湖的水量。降水这么多,地球上到底有多少水?

项目主题是项目化教学的核心,力求其符合新课标要求,因此,本文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水循环——如何让郑州不再‘看海”为项目主题。

思政渗透下的项目意义:聚焦时事热点,让学生置身于熟悉且贴近生活的场景中,引起学生共鸣并引导学生对于“地球上的水”进行探究,使其能够以某区域为例,阐述该地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借助图片、新闻等资料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从而树立正确的资源观、环境观。

2.项目知识建构——问题链,引新知

郑州暴雨引发城市内涝,市民居家“看海”。郑州之雨从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郑州如何预防内涝?

项目活动1:设置问题链,引发学生关于水循环原理的探讨。

视频1:“郑”人“郑”事——“烟花”推手致郑州暴雨。

问题1:郑州突降暴雨,思考形成暴雨的水汽从哪里来?体现了水循环的哪几个环节?

视频2:不明“郑”相——汹涌流水似不知归宿。

问题2:暴雨淹没道路、冲散人群,水要流到哪里去?主要体现了水循环的哪个环节?

视频3:见“郑”美好——骤雨初歇现岁月静好。

问题3:暴雨停止后的几日,路面积水为什么减少了?体现了水循环的哪几个环节?

项目活动2:根据上述问题,总结水循环原理并绘制水循环过程图(图5)。

思政渗透下的项目意义:通过手绘示意图,了解水循环各环节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对郑州水灾的区域认知;通过分析,了解水循环各环节对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提高综合思维能力;通过展示救灾照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各省人民奋勇抗灾、救灾的场景,培养学生民族团结的人文精神。

问题4:应如何根据水循环原理,寻找“让郑州不再‘看海”的对策?建设城市雨水花园是否有效?通过以下实验进行验证。

3.项目实践——创实验,提素养

雨水花园即低矮凹陷的洼地,既能够利用降雨补给城市用水,还可起到地下水的涵养保护作用。雨水花园从下至上分层铺设有砾石层、砂层、种植土壤层、覆盖层、草皮。图6示意雨水花园剖面及其综合功能。

项目活动3:将学生分为7组,每组6人。学生自制实验材料,并按实验清单中的步骤自主设计实验方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建设出模拟雨水花园和水泥地面,观察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现象,并回答问题(图7)。

(1)实验原理

自然界的水在地理环境中会三态转化,进行永无休止的循环运动。

(2)实验目的

比较不同下垫面的下渗能力和蓄水能力,验证雨水花园对于缓解城市内涝的作用。

(3)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如表1所示。

思政渗透下的项目意义:学生自主设计水循环实验,锻炼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通过实验操作,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地理实践力。学生根据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不断调整实验方案,培养学生理性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通过雨水花园和水泥地模拟的对比实验,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水资源观,认同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运用辩证思维理性看待现实问题,形成尊重自然的态度。

4.项目成果——乐展示,知为行

根据项目活动过程与结果,进行总结归纳,以实验报告、学习心得等形式对项目活动成果进行展示(表2)。

思政渗透下的项目意义:通过实验成果展示,让学生学会反思及自我纠正,从而树立社会责任感和人地协调观,在展示中感知集体荣誉感,认证自我价值;雨水花园实验得出的结果初步验证了其在缓解城市内涝方面的成效,让学生明白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播放视频:国家在2012年提出建设“雨水花园城市”,郑州一直致力打造“会呼吸”的雨水花园,如今的郑州已恢复往日生机,城市静好如初。

项目小结:通过以上视频展示人民齐心协力、共克时艰,以及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郑州“雨过天晴”的城市面貌,宣扬“一方有难、八方驰援”的精神,感受社会凝聚力,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理解地方安全和国家安全的关系,国家安全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能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理解城市涝灾治理的必要性,培养国家安全观。

5.项目评价——互反馈,共反思

根据教学内容,形成与学生特点相结合的项目化教学评价体系。先引导学生对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抽取1组展示结果),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表3),然后由教师对教学整体情况进行评价(表4)。

三、总结与反思

1.总结

(1)实施项目化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本案例通过设计和实施项目化活动,使学生依托地理原理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观察、结果分析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对策,提高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运用能力,也增强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案例以郑州暴雨事件为主要线索,培养了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人地协调观。同时,项目活动具有创新性和趣味性,项目设计覆盖面广,提高了学生的项目参与度。

(2)渗透思政元素,丰富项目化教学育人价值

本课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地理项目化教学中,体现地理学科的社会属性以及与其他学科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性。以时事热点为案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了教学真实性,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国家安全观。而地理学科的实践性更易体现思政教育这一优势,如通过自主设计地理实验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创新、勇于假设、动手实践的品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会不断遇到新的问题,需要寻找新的途径,这个过程又磨炼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验问题的提出和解决使学生了解到当下的国情国策,感受到地理学科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并愿意为此积极探索,实现地理学科的全面育人价值。

(3)自制实验材料,提高学生创造力

实验使用的所有材料均由学生自制或从周边环境中获取,在实验材料的制作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于实验目的、实验方法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实验创造力以及灵活应对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不足之处

该教学实践也存在不足之处,项目活动的设计可进一步优化:开篇的时事热点与后续的实验操作之间关联性不强,可只选取一个案例作为项目教学主题,使课堂脉络更加清晰;项目结尾的教学评价虽然形式、主体多样,但在学生自评这一环节只选取1组(火星人小组)进行展示,缺乏普适性和说服力;课程思政在项目化活动中的渗透没有得到升华,仅分散体现在各环节中。

参考文献:

[1] 沈朝伟.高阶思维培养视域下地理项目式学习中“活动”的优化设计——以“海岸线变迁”项目为例[J].地理教育,2022(4):60-63.

[2] 李万玉.优化地理学科教学,推进课程思政教育[J].地理教育,2022(2):2.

[3] 王金涛,张焱.“双新”背景下高中地理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与实施[J].地理教学,2021(24):22-25.

[4] 段金叶,高保卫.课程思政下的地理项目化学习设计——以“黄河滩区高质量发展”为例[J].地理教学,2022(6):32-35.

猜你喜欢
水循环项目化教学课程思政
硫酸法钛白粉水洗及水循环膜处理工艺
翠鸟博士的科学指南:水循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刍议项目化教学法在本科动漫实训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众筹模式引入工业产品设计项目化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UG NX机械产品设计》课程项目化教学的改革研究
水循环高效矿井乏风热泵系统分析与应用
太阳能水循环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