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逢弥
摘 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2025年)》和“双减”政策,要求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基础上,增加户外体育活动,并提出加强体育家庭作业的布置,以全面增强当代青少年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文章从设计原则、氛围营造、内容优化、多元评价几方面内容来阐述如何有效地实施体育家庭作业,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政策;体育家庭作业;体育教育
繁重的教育模式,让学生苦不堪言,学生为了应对繁重的学业负担,减少了体育锻炼时间,导致体质下降明显,“小眼镜”“小胖墩”的现象更加严重,学生的心理问题也更加突出。2021年7月,“双减”政策出台,指出要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这一政策的出台,为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提供了一个契机和空间,学生有了更多时间去参加各类体育活动,从而有助于缓解学习压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体育教师应该把握好这个契机,合理设计、有效地实施小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将学生体育课内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延伸到课外,以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体育家庭作业设计原则
体育家庭作业的设计既要体现内容的科学性与适用性,又要考虑到学生的需求与体育教学的需要,让家庭作业不仅是体育课堂内容的延伸,也是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和习惯的一条途径。在设计内容时,教师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多样性与趣味性结合
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应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情况、锻炼环境等诸多因素,确保设计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选择到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项目,进而主动投入锻炼中。
(二)挑战性与可行性并存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既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把握好内容完成的难易程度和安全性,又要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内容,让有需求的学生在挑战中成长,帮助其克服自身的惰性,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培养顽强的意志力,同时这有助于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面对困难时,能保持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
二、体育家庭作业设计的氛围营造策略分析
体育家庭作业是体育教学的补充,是保障小学生体育活动的有效途径,课内外体育活动的有机结合,有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进而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也有促进作用。
(一)家长和学生共读《运动改造大脑》
教师可以推荐学生及家长共读《运动改造大脑》这本书,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知道体育运动不但能强身健体,还能减轻并预防一系列认知障碍,比如焦虑症、抑郁症、成瘾行为等,最关键的是它还能锻炼大脑、改造心智和智商,让孩子更聪明,促进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知道坚持体育锻炼是受益终身之事。
(二)营造家校共育氛围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小学生也有了更多的课余时间,这为体育家庭作业的开展提供了时间保障。但要真正落实体育家庭作业,需要多方协作,共同努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家校协作,教师应鼓励家长与学生一起参与锻炼。因为亲子参与体育锻炼是落实体育家庭作业,提升锻炼效果的关键因素。这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还能促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亲子感情,从而提升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爱。所以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做好宣传,让学生和家长认识到体育家庭作业的意义和目的,让学生知道体育运动不但能强身健体,还能锻炼大脑、让人变得更聪明,能促进自己更加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引导家长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运动锻炼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三)学校活动营造运动氛围
在学校,教师可以给学生营造浓厚的运动氛围,进一步增强学生运动意识,向学生传递一种阳光、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从而激发学生课后参与运动的热情。如利用学校年级无作业日的体育活动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趣味活动和各种体育比赛,在校内营造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让学生在校内锻炼的热情延伸到校外课余时间。利用校内各体育社团活动的影响力做宣传,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课外体育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体育特长,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锻炼氛围的营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而且有助于挖掘学生的体育潜力,充分提高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让学生在生活中以运动为伴,以健康为乐,让生命在体育运动中绽放光彩。
三、体育家庭作业设计的内容优化策略分析
要想保证体育家庭作业的实效性和可行性,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教师在设计作业时,不能只是单纯地把作业局限在立定跳远、仰卧起坐、跳绳等体育考试项目上,让学生觉得锻炼枯燥无味,还应考虑到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内容设置上既要与学校教学一致,形式上又要体现多样化、趣味化、安全性、简单易行等特点,以此来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和体验运动的快乐,从而促进学生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更有效地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目的,为培养终身体育意识奠定基础。
(一)规定必选项目,以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1. 技术技能类:结合教学活动中学生对所学动作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分层布置技术技能类作业。如一年级的跳短绳内容:不会跳绳的学生以练习摇绳动作和徒手跳为主,可以设置叉腰并脚脚尖跳、摆臂跳、单手摇绳、双手摇绳。会跳绳但动作还需改进的学生以改进动作为主,可以设置有针对性的改进动作练习,如垫步(摇一次绳跳两次)的学生,可以设置不拿绳,在两腿间夹一块硬纸板,练习原地起跳动作,每跳一个停顿3秒,让学生通过练习,逐步改进和提高动作质量,也让体育课的内容在课外得以延伸。动作好的学生就以提高成绩和拓展动作为主。这种分层作业布置,有利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能促进每一个学生更好地发展,使每一位学生在练习中都获得成功感。
2. 比赛体测类:学校的体育活动应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应抓住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以全员参与的学校年级运动会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为抓手,鼓励全体学生课后积极参与比赛和测试项目的锻炼,加强对自己薄弱项目的练习,认真对待比赛和体测,争创优异成绩,提升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达到以赛促练的目的。
(二)设置运动超市,以调动学生运动兴趣
体育作业不同于其他学科作业,它受练习场地和时间的限制,有时还需要专门的器材和家长的配合,这些特殊性决定了体育家庭作业实施的难度。所以在设计作业前,教师可以通过访谈、调查,了解学生的运动兴趣、爱好,结合教学内容、学情、家庭环境等因素,进行作业的分类,从而设置运动超市,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和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开展锻炼,逐步完成自我的运动成长。
1. 观赏类:通过收看体育类节目,学生可以了解各类体育运动项目,了解体育比赛规则,懂得一些体育理论知识。同时,学生在欣赏体育节目时,认识一些体育明星,并能为自己树立榜样。这些都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自主参与运动的热情。
2. 体能类:体育教师应把握好不同年龄阶段学生体能发展的敏感期,有针对性地布置体能类家庭作业,及时、高效地发展学生各方面的体能。6~13岁是儿童灵敏性、协调性发展的敏感期,因此作业中可以设置折返跑、十字象限跳、捉尾巴游戏等发展灵敏与协调性的内容。5~12岁是儿童柔韧素质发展敏感期,教师可以将柔韧练习安排在体育家庭作业运动前的热身和运动后的放松阶段,让学生练习坐位体前屈、劈叉、各种拉伸动作,从而养成长期进行柔韧练习的良好习惯。为学生布置适宜其年龄阶段的体能练习内容,对提升学生的身体机能,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协调发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自制与自创类:鼓励学生利用家里的废旧物品制作体育锻炼器材和自创体育锻炼游戏与方法。如学生可以利用废旧衣服和绳线自制沙包、抓尾巴道具、抖球道具、绳梯等简单而有趣的器材。教师要鼓励家长与学生共同制作、共同体验自制器材的过程,这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动手的乐趣,而且家长和学生享受到了亲子运动的快乐、营造了良好的家庭锻炼氛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
4. 自选特长类:周末可以适当增加锻炼时间,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爬山、户外远足等作业。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爱好、特长去练习足球、篮球、羽毛球等球类运动或舞蹈、武术、滑冰等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或参加社区组织的体育活动。通过长期锻炼,发展学生的体育特长和培养体育锻炼兴趣,逐渐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5. 传统项目类:民族传统项目主要有武术、玩沙包、跳橡皮筋、滚铁环、打陀螺、跳房子等内容。这些运动对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自强自信等有重要作用。把这些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简单实用的传统体育项目融入体育家庭作业中,既丰富了学生家庭作业的内容,增加了体育锻炼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进行运动的兴趣,又能将民族传统项目传承下去,一举多得。
四、体育家庭作业设计的多元评价策略
体育家庭作业的落实是一直以来困扰体育教师的一个难题,学生在没人监督和陪同的情况下,往往没有锻炼的自觉性,会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锻炼情况及时作出反馈和评价,以评价促实施,促进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养成。
(一)学生反馈评价
为了督促学生认真完成体育家庭作业,把每天的锻炼落到实处,教师可以设计体育作业记录卡,让学生把每天完成的作业内容记录下来,并对自己的完成情况做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有助于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会激励学生主动去思考动作,有利于改进动作,使体育家庭作业更加高效地落实。然后由各组组长每天检查评价,完成一天的运动加一颗星。每周体育委员汇总后再定期向体育教师汇报。
(二)课内反馈评价
有作业就必须有反馈,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作业的有效落实。体育教师根据体育委员的汇报及定期检查作业记录卡,了解学生落实体育家庭作业的情况,在体育课上及时给班级学生反馈。并且可以定期在体育课上对学生的薄弱项目进行测试,以成绩的进步幅度对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做出及时反馈评价,让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不断超越自我,激发无限的潜能。
(三)阶段达标评价
针对学生的薄弱项目,教师不应统一作业量和成绩达成标准,而应该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定该项目作业量,自定成绩达成目标,让其通过不断努力、不断挑战自我,实现阶段性运动成长。教师主要针对学生每一阶段的成绩目标达成情况作及时评价,同时引导学生制订下一阶段的目标,让学生不断在成就感中更好地完成体育家庭作业。
(四)展示奖励评价
为了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完成体育作业的情况进行评奖。比如,将一个月得了28颗星以上的学生评为“坚持之星”。每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评出班级“进步之星”,年级“投掷能手”“跳远达人”等。一学期结束时,将坚持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的学生,评为“运动之星”。对评出的学生,可以为其拍运动时的视频和获奖感言在学校大屏幕上滚动播放,树立学生的荣誉感,以激励其他学生认真完成体育家庭作业,真正做到全员参与、全员动起来。
总之,体育教师要有效地落实体育家庭作业,让体育锻炼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陪伴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教师必须立足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兴趣爱好,结合实际进行设计并加以实施,使体育家庭作业成为学生喜欢的运动,达到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运动习惯的目的,最终实现体育家庭作业与学校体育活动的有机衔接,共同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童嘉恺. 中小学体育家庭作业设计与实施[J]. 体育风尚,2021(09):283-284.
[2]路普坦. 提高小学家庭体育作业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17):117-118.
[3]季浏,钟秉枢.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
(责任编辑:石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