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主要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提取食物样本,再检测抽样食品的营养、添加剂、农药等含量,并对比国家食品安全相关标准的具体规定,判定其是否安全、合格。我国现有食品种类丰富,生产来源广,想要对这些流入市场的食品进行有效监管,抽检是十分必要的环节。虽然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已经系统化,但是抽检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对其进行分析和优化,从而提高抽检的效率和准确性,更好保障食品安全。
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重要性
近年来,“毒奶粉”“土坑酸菜”等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严重影响着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和社会安定。作为把控食品安全的主要部门,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有责任从源头杜绝不安全食品流入市场。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是指政府或相关部门通过随机抽样检测食品,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安全标准。这种监督措施有助于防止不合格或有害食品进入市场,从而保护消费者健康。
二、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的常见问题
(一)重复抽检
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餐桌饮食,关乎群众的生命健康。食品安全监督部门要从食品抽检的规定、流程、抽样、检测,以及公布和处罚等一系列环节中做出明确规定,对食品安全监督抽样涉及的主体、范围、标准、职责等进行完善与优化,提升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但从当前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来看,相关部门的联动不够紧密,重复抽检问题较为严重。
具体而言,不同部门间由于缺乏及时联络与沟通而导致的信息差,造成检验资源浪费、抽验结果缺乏参考价值。重复抽检消耗了大量人力、时间和财力资源,不仅会增加监管机构的成本,还会导致监管资源分散,削弱监管机构对其他风险更高食品的监督力度,降低整体监管效率。对同一批次食品进行多次抽检也可能给企业带来额外负担,影响其生产和经营。如果消费者和企业感觉监管机构对同一批次食品进行了多次抽检,可能会对监管机构的公正性和专业性产生怀疑,降低对监管结果的信任度。
(二)样品管理不当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的样品管理问题主要是指在抽检、运输、储存和分析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管理不当或失误,可能会影响食品抽检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具体而言,抽样过程中的不合规操作突出表现为抽检人员可能未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抽样,如未随机选取样品或未保持样品完整性等。样品标识不清晰或不准确可能导致样品混淆或丢失,影响后续的分析和追溯。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不当可能导致样品变质或退化,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样品储存条件不符合要求,如暴露在不适宜的温度、湿度或光照条件下等,可能导致样品质量下降或被污染,从而影响检测结果。样品分析过程中,分析人员可能存在操作失误,如样品处理不当、设备校准不准确等,也会导致检测结果的偏差或误差。
(三)抽检程序不规范
为确保抽检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相关主体要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抽检程序,做到规范化执行。但在实际的抽检过程中,有时会存在简化抽检流程或随便取样等现象。
另外,食品抽样需要对同一批次食品的不同生产线展开,或是同一类型的不同批次食品。但为了节省时间,有的部门和机构会选择对同一批次的同一流水线进行抽检,或是选择依次取样,导致抽样检测结果缺乏参考性和代表性。
(四)抽检不分离
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的抽检不分离是指在抽检过程中,监管人员未能有效分离不同批次或来源的食品样品,导致样品混淆或交叉污染。这可能会严重影响抽检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阻碍对食品安全的有效监管。
具体而言,不同批次或来源的食品样品可能被存放在同一个区域或容器中,导致混淆和不分离。监管人员在抽取样品时未按照不同来源或批次进行分离,导致样品混淆。样品在抽检、储存或运输过程中标识不清晰,无法准确识别其来源或批次。监管人员在抽检过程中记录错误,未能准确记录样品来源或批次信息。
(五)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环节,负责抽检的工作人员承担主要责任,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及抽检能力,以确保抽检结果真实、准确,还要具有法律意识、责任意识,能够公正执法、严明执法、诚实守信。但在实际的食品抽样和检测过程中,人员短缺与大量抽样、记录工作之间存在的矛盾很容易导致抽检工作出现错误,如抽验样品遗漏、抽验单填写错误等,部分人员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还会出现工作态度不端正、不认真以及敷衍等情况。
三、食品安全监督抽检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部门联合制定完善的监督抽检计划
对于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存在的重复抽检问题,相关部门和检测机构要做好联动工作,在一体化抽检工作机制中提高工作效率。
具体而言,食品安全监督部门之间的沟通要及时高效,合力制定抽检计划,根据不同级别部门的职责权限、工作范围及抽检能力,划定能力范围内的抽检数量和抽检项目,级别越高的部门负责的抽检项目越多,不同级别部门抽检的食品一定要避免交叉和重复,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全面性。各部门还需统筹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明确抽检标准和抽检技术。对不同批次、同一批次食品样品分别检测,区分已检测和未检测并做好标记,避免重复检测。如果不同级别的部门对检测结果存在异议,可以申请复测,并使用更为科学的检测方法及更加先进的检测设备,提升检测的准确性。
(二)提升食品监督抽检中的样品管理水平
样品管理直接影响着样品检测的结果。对当前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存在的样品管理不当等问题,相关部门要给出有效的管理方案,以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提升样品管理能力,保障样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具体而言,相关部门要对抽检食品做好标识管理,通过人工编码和样品管理信息系统同步对样品进行二重管理防护。将相关信息扫描后录入系统,方便人工后期查找和对照样品,实现高效记录、科学分类。对于现场采样的样品,需要在妥善运输后进行有序存放和管理。根据不同食品类型的储存条件,相关部门要配置好盛放容器和储存设备。例如,冷冻食品需要在采样后做好冷冻储存,配置冰箱、冷冻柜;新鲜的蔬菜水果在采样后需要使用聚乙烯材质的密封袋储存;食用油等液体类食物需要使用干燥的透明玻璃容器储存。在样品制备环节,要在检测机构的实验室内进行规范操作,操作人员需具有相关资质和资格证,确保能够根据不同样品选择制备设备和制备方法,妥善留存样品,进行科学检测。
(三)完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的规范化程序
在食品安全监督检测过程中,规范化的程序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工作时间。对于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程序不规范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制定完善工作程序,对各个环节做出具体规定,明确工作方法、相关负责人员等。
具体而言,在现场抽样之前,相关工作人员要先了解需要采样的食品类型、特征等,提前做好食品样本的运输和储存环境设置。在现场抽样时,要按照相关程序,由两名工作人员同时进行抽样,且抽样后的记录单也要写明型号、批次、日期、数量、生产厂家等具体信息,经核对无误后交由负责人签字确认。在大数据支持下,这些信息也要同步更新到数据库中,做好数据的保存和监管,防止数据丢失、遗漏。另外,也可以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查看抽样食品的具体信息,打印样单,避免人工记录失误。
(四)严格落实抽检分离制度
针对抽检不分离的问题,相关部门要做好监督工作,督促检测部门和单位落实制度内容,定期查看抽检分离情况,对不符合规定的部门和人员提出批评,要求改正;对表现突出的部门和人员提出表扬,提升其工作积极性。
具体而言,抽检单位要将抽检部门划分为抽样和检测两个部门,并明确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负责人员等。对于检测部门需要使用的设备和技术,抽检单位需定期维修、更换,引进更先进、更专业的检测设备,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检测水平和素养,以高规格物资和人才配备满足样品检测需求。针对需要抽样检测的食品样本,两个部门要相互配合和监督,对每一步工作做好对照和复核,避免交接工作时出现遗漏或数据错误等情况。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工作程序,相关人员要敢于揭露、举报。此外,食品安全监督部门要维护抽检人员的正当权益,保护他们的人身安全,积极落实举报内容,并给出检查结果和处理措施,确保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五)提高抽检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
有关部门和检测机构要做好食品安全监督抽样人员的培训和监管工作,及时补充优质人才,并根据检测人员的工作日常和考核结果优化、调整检测队伍,构建专业素质过硬、能力过关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具体而言,食品安全监督检测工作内容多、任务重,人员需求量大,食品安全监督部门和检测机构要根据岗位需求和人员变动积极引进优质人才,实现分工合作,减轻工作压力。食品安全监督部门要联合检测机构对抽检工作人员进行定期教育和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检测流程、方法和先进技术,以及食品安全法规、工作制度等,确保相关人员思想端正、态度明确、认真负责。在现场抽样过程中,相关参与人员要按照规定付费、采样和运输,与需要采样的生产厂家提前联系,确定采样流程。同时,相关人员也要服从指挥,有序开展工作,严格执法,维护食品安全监督部门的正面形象。
综上所述,食品安全关系千家万户,关乎社会安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要重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避免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基于当前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需要联合制定抽检计划、规范抽检程序,以提升抽检的效率和准确性。同时,也要加强对抽检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和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推动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作者简介:张国(1982-),男,汉族,河南南阳人,高级食品工艺工程师、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食品、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