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跃?弋维君
应加快数字人才培养,为发展数字经济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夯实人才基座。
关键词 数字人才 数字经济 人才培养 新质生产力
数字经济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引领力量,其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日益凸显。数字技术应用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促进了千行百业的转型升级,智能数字人全天候直播带货、远程大数据寻医问诊、黑灯车间智能机器人有条不紊忙碌……数字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我国正成为全球数字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数字人才是支撑数字经济如火如荼发展的关键,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才能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
数字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撑
数字经济带来各行各业的颠覆性发展,使得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但其发展归根结底还得靠人才,人才是根本、是础石,发展数字经济需要数以万计亿计的高素质数字人才。
2022年9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新版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首次标注数字职业,共97个,占新增168个职业的57.74%。数字职业所需的数字人才主要指具备数字化思维及数字化的基本知识、业务能力和发展潜能,在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领域,从事数字产业化以及产业数字化等工作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运营人才等。
其一是数字管理人才,指组织数字化转型战略落地与实施的管理人员,包括CIO、CDO、CTO、CEO、项目经理、中高层管理等。其二是数字技术人才,指从事数字技术相关技术研究,助力企业专业技术能力建设的技术人员,涉及前端、后端、算法、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建模等相关职能岗位的人员。其三是数字应用人才,指运用数字化工具进行服务的人员,覆盖在线客服、商业数据分析、数据运营等相关职能的人员,此外,商务数据分析师、农业数字化技术员、数字营销专家、使用智能穿戴设备的巡检安全员、在生产车间劳作的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等也属于数字应用人才。
数字技术的发展,一方面能催生新的就业形态,创造新就业岗位和需求,另一方面也对传统行业造成冲击,毫不迟疑地批量替代简单重复劳动岗位。可以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走深向实,更加凸显数字化赋能作用,由数字经济发展所催生的数字人才需求会越来越大,加快培养数字人才成为迫切需要。
数字人才供给与数字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
目前,我国涉及数字技术的企业主体超过53万家,数字经济规模占GDP的比重超过40%。国家税务总局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7%,较2022年增长2.1个百分点,占全部销售收入的比重达12.1%;企业采购数字技术支出同比增长10.1%,较2022年增长3.2个百分点。
应该说,我国数字经济正在飞速发展,这也催生了大量高素质数字人才的需求。当前,我国数字人才面临着巨大挑战。从量的供给来看,我国数字人才供给的缺口较大,远不能满足数字人才的需求,据测算我国数字人才总体缺口达2500万至3000万左右,至2030年我国还将面临现存劳动力中2.2亿人需数字技能的重塑或职业的变更。从质的供给来看,存在数字人才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数字人才不足、人才素质与岗位需求不匹配、人才创新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对高校人才培养来说,突出表现为供给与需求不匹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找不到工作岗位与社会上大量数字经济新岗位找不到适合的人才的现象并存。
加快培养适应发展需要的各类数字人才
发展数字经济,数字人才是基石,需快速培养适应数字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部门联合出台《加快数字人才培育支撑数字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从育、引、留、用等全链条各环节推动数字人才的培育,着力打造规模壮大、素质优良、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数字人才队伍。人才培育全链条中先导性、基础性的环节是人才培养,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人才的供给,使用、引进、评价、激励等其他都无从谈起。国家高度重视数字教育和人才培养,2022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深入推进智慧教育;教育部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推进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和国家教育数字化大数据中心建设,建设数据治理平台等。
实践层面应把数字经济人才培养摆到重要的位置,推动高校迅速建立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开设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创立学科课程体系、改进人才培养方式、开展技能更新培训等方式加强数字经济人才的培养。第一,支持高校在专业设置、师资培养、招生规模等方面向数字人才倾斜,引导高校加强数字领域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加大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力度,提高数字人才培养能力。充分调动发挥职业学校的作用,推进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培养大批数字技能人才。目前教育部已在61所高校开展数字人才培养试点,应继续扩大试点。第二,增加开发数字人才培养相关课程教材、基本职业培训包、数字工种职业标准等,提供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保障。推进深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产学研紧密合作,实行工学结合、一体化人才培养,提高数字人才培养的匹配度。第三,完善教育数字化标准规范体系。围绕平台、数据、资源、素养等制订开发系列教育数字化标准规范。研制平台数字教育资源入库出库管理规范、平台数字教育资源内容审核规范等,提升教育数字化保障能力。第四,花大气力提高师资的整体数字素养,持续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为教师赋能,构建数字化人才培养生态链。第五,面向全社会提升全体劳动者的数字素养。随着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加速及各行各业数字化的转型要求岗位人才具有数字技能,需扩大公共数字资源的供给与开放,分层搭建数字技能培训平台,为所有劳动者提供适配的数字技能学习和应用途径。
数字经济的创新驱动本质是人才驱动,应加快数字人才培养,为发展数字经济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夯实人才基座,提供重要的人才支撑。
【邬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弋维君,苏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夏英 邮箱:chinadisedu@zxxx.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