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态文明建设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步骤,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有效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成了必然选择。高校承担着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生态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因此,构建与学生核心素养匹配的生态文明教育教学体系变得至关重要。该体系的设计与构建围绕整体性、情境性、协同性、本土性四大原则,具有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层次性和针对性、参与性和实践性三大特征,以教学目标为核心,分阶段设定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并提出了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构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教学体系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生态文明教育;教育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002-4107(2024)07-0032-04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来,生态文明被纳入“五位一体”战略目标。到了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在这种背景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落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和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教育支撑。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标志着高校传统道德教育的现实转型,满足了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核心需求。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在农业和工业时代之后的重要进步成果,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也代表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力量在于人。因此,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成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手段。特别是高校,其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的责任和优势,使其成为实施生态文明教育的首要场所。
进入新时期,高校不仅要培养具备高水平生态素养的学生,更要致力于培养“生态型人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提供了深刻的指导,从目的、内容、方法和价值四个维度,为破解生态文明教育领域中的种种难题提供了方法。而“生态型人才”则指拥有高度生态素养的人,他们不仅具备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而且能够在社会活动中遵循生态规律、践行生态行为,确保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统一[1]。
一、核心素养及其内涵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扮演着连接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与实际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角色[2]。核心素养明确了当代学生应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指明了方向,有助于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的问题,并推动课程内容、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评价体系及组织管理制度的全面革新。
国际上,核心素养研究起源于诸如OECD、欧盟、美国等组织和国家,它们从应对21世纪的挑战出发,对“关键能力(Key Competence)”进行了深入研究[3]。与此同时,我国的学者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独特的文化和教育背景,将“Key Competence”翻译为“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被称为“21世纪素养”,凸显了个体在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中所需的高级和人性能力[4],主要包括协作、交往、信息技术应用、社会文化技能、公民意识、创造性和批判性思维等。与农业和工业时代的基本技能相比,核心素养更加强调培养创新思维和复杂交往能力[5]。
二、核心素养视域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教学
体系构建原则
教学体系是指教学过程中的知识基本结构、框架、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结果评价的统一整体[6]。在设计和构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教学体系时应按照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和培养的要求遵循一定的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是构建生态文明教育教学体系时所遵循的首要原则,主要在于教学活动是一个整体。生态文明教育教学的整体性体现在如下几方面。首先,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人只是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生态文明教育倡导人在进行人类活动时要尊重自然系统中的的法则和规律[7]。其次,生态文明教育活动覆盖了各个领域,通过教育把生态文明的思想、理念贯彻到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层面中,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生态知识的传授,还应该包括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树立、生态文明行为的塑造,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是培养“生态型人才”所需要的各个教学环节的组合,是整体性的教学。最后,生态文明教育是多部门协同合作的教育,体现整体育人观[8]。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非一个部门、一个学院可以完成的,而是整个学校甚至是全社会的事,需要全员参与。通过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的方式多样化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从理性认识结合感性认识,升华为自身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自觉践行生态文明行为。
(二)情境性原则
情境是由外界、景物、事件和人物关系等因素构成的具体境地,包含时间和空间因素,同时涵盖客观和主观因素。学习总是与特定的课堂教学背景相联系,这个特定的课堂教学背景就是所谓的“情境”[9],也就是“哪里学,那里教”。生态文明教育教学的情境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生态系统就是一个大的情境,是活的环境,也是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最有利的场所,生态文明教育需要并有必要在生态的情境中进行[10]。其次,生态文明教育并不能一味地进行理论教学或者是课堂教学,需要学生走出去,走到生态环境中去,在生态环境中感知生态知识,使得“死”的理论变为“活”的知识,从而让学生构架自己的生态文明知识体系。最后,在情境中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在垃圾处理、空气污染等一系列现实的生态情境中感受环境破坏带来的危害,通过生态保护,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我们国家为何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从生态意识到生态行为得到转变[11]。
(三)协同性原则
生态文明教育教学的协同性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学校内部的生态文明教育需要跨学科合作,而不是依赖于单一学科的实施[12]。多门学科的协同实施可以有效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其次,解决生态危机需要涉及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的行为方式对自然生态造成破坏,因此需要通过根本性的跨学科合作来实现对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变革[13]。最后,在学校外部,生态文明教育的有效实施需要多个部门通力合作和相互支持。教育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社会子系统密切相关,因此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需要寻求来自教育系统外部力量的有力支持[14]。
(四)本土性原则
生态文明教育教学的本土性在于以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征为基础,将当地的生态问题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通过将生态文明教育与当地的实际生态情况结合起来,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从而更好地适应当地的需求和特点[15]。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本土性原则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生态问题虽有共性,但生态环境却具有地域性,每个地方的生态系统均有地方特色,在进行生态教育时要根据本地方的生态特点进行教育。其次,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时,生态知识的设计与构建都要根据高校自身的特点来进行,利用高校自身的学科特点和实践实习基地的情况构建生态文明知识体系,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教学活动。最后,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要符合当地的生态环境,通过理论学习、实践调研等活动,对当地的生态问题有一定的评估,切实提出解决策略,能够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态意识,改变居民的生态行为,才是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不仅大学生自身要得到提高,还要通过知识的运用和宣传,改善当地生态环境,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态意识和行为,这也是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的使命和责任。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教学
体系特征
高校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不仅要围绕整体性、情境性、协同性、本土性四个原则,还要根据高校自身的学科优势及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实习基地的情况。每个高校设计和构建的生态文明教育教学体系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呈现三个方面的特征。
(一)综合性和跨学科性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教学体系最主要的特征是综合性和跨学科性[16]。生态文明教育教学的内容应来自各个学科中关于生态文明教育的知识整合,教学体系中的理论知识应该是综合性的,是以“生态文明”为主线的各科知识的整合与重构,形成跨学科的独立课程,学生可以通过课程将各科知识中的生态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这个过程不单独依赖某科目或专业。
(二)层次性和针对性
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教学体系要突出层次性和针对性。教育教学体系要针对不同的年级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低年级的学生主要通过感知环境,学习和掌握生态文明教育的基本知识,理解生态文明的内涵,提升自身的生态意识,自觉践行生态文明行为。高年级的学生通过学科学习科研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通过社会实践和社会调研,运用生态知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对生态问题进行理论研究,并针对具体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对策和建议,撰写调研报告。通过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研究,树立学生的生态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三)参与性和实践性
“知识+实践=素养”,故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生态文明教育不仅是理论教学还是知识教育,需要学生走进生态环境中,感受自然环境,感知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关系,通过参与宣传生态知识、实践调研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
四、核心素养视域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教学
体系设计
生态文明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性工程,涵盖多个教学要素,如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主体、教学方法、教育形式和评估机制。在这一系列要素中,“教育目标”被视为最关键的要素,其他要素围绕此目标展开,它们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以达到设定的教育目标[17]。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旨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并自发地实践生态文明理念,进而形成持久的生态行为习惯,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该教育形式强调从长远的角度考虑人类发展,倡导维护自然的持续性,视维持生态平衡为最优先的行为标准,并自我约束。为实现这一终极目标,高校在设计和构建生态文明教育教学体系时,应将总体教育目标细化,进而策划和建立与子目标相匹配的教学环节,从而确保达到整体教育目标。
(一)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架构与策略
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在核心素养的视域下进行,这是一项既系统又需要细致斟酌的任务。首先,这一体系的设计必须保证生态学的核心概念与其他领域的学术内容有紧密且有机的联系。为此,涵盖的主题应当全面且有深度,涉及生态文明的基本观念、尖端的生态环境维护技术、人与自然的复杂伦理关系,以及其他与生态有关的社会、文化和经济议题。针对课程体系的有效性从长远视角看,课程设计在策略上应当尤为注重跨学科的研究途径和以项目为核心的学习方法。这样的设计策略旨在激发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对生态问题进行探索,同时培育他们的批判性思考和问题解决技能。实践性的学习和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入掌握,更可以促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实际应用和体验生态文明的理念,从而加深他们对生态文明价值和意义的理解[18]。
(二)教育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在需要深入体验和实践的生态文明教育领域。因此,传统的讲授方式与现代的教学策略相结合显得至关重要。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深入理解实际情境下的生态问题,角色扮演则有助于学生站在不同的立场感受生态议题,而小组讨论和虚拟实验则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真实情境、探索和交流的平台。通过这些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生态文明核心理念的理解,更能够让其在各种环境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三)教学环节的拓展与实践导向
生态文明教育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知识传授过程,它需要与真实世界的环境问题相结合。因此,教学环节的设计必须超越传统课堂的界限。实地考察能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生态环境的现状,实验研究则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实习和实践环节将学生置于实际的工作环境中,使他们能够亲身体验和应用生态文明理念。而参与社区服务则是将生态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评估的深化与细化
传统的书面考试方式很难全面评估学生对生态文明知识的掌握程度。为此,教学评估策略需要更加细化和深化。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如项目参与、实地考察报告和小组讨论的成果等,都应成为评估的重要内容。此外,考虑到生态文明教育的特性,学生的实地体验、实践反思以及与社区的互动都应被纳入评估体系中,以确保教育活动真正达到其预定目的。
五、核心素养视域下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教学
体系的构建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
在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中,顶层设计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作为一个指导框架,为教育活动提供方向和目标,还作为一个策略工具,规定如何有效地进行生态文明教育。然而,当前的现状显示,我国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教学体系,尚缺乏有力的顶层设计和明确的制度安排。因此,强化这一设计显得尤为关键。
顶层设计的主要内容分为培养方案和实施方案两大部分。培养方案的核心目标是根据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需求,培育出真正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具备生态文明建设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达到这个目标,高校需要从社会和学生的真实需求出发,进行全方位、科学的评价,以确保生态文明教育真正地融入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而实施方案则更注重操作层面,它详细规定了在高校中如何进行生态文明教育,涉及到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学分认定和组织管理等众多方面。重要的是,随着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化,这些方案都需要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以确保教育内容始终与实际需求相匹配。
为了更好地加强顶层设计,可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对现有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施进行全面评估,同时收集各方的反馈信息,确保教育活动能够真正达到预期效果。其次,完善教材和课程体系。这不仅意味着要开发出既有通识性又有专业性的教材,还需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进行教材和课程的持续调整和完善。最后,鼓励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这将有助于推动生态文明教育的综合性、跨学科性和前瞻性。
(二)教师团队建设
教师是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会对学生的生态观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不仅要传递知识,还要确保生态文明的理念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全面体现,使其真正入脑入心。
为了有效地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不仅需要专业的理论知识,更需要较强的实践能力。这样的教学任务不是一个或几个教师能完成的,而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教师团队。团队中应有专职理论教师和兼职实践指导教师,专职理论教师主要针对生态文明的基础知识进行讲授,兼职实践指导教师则更多地进行实践指导,可以考虑聘请校外的生态学者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显著的,他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还应该是生态文明的实践者。因此,教师自身的行为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加强教师团队的建设变得非常重要。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可以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对他们进行专业的生态知识理论和技能培训,让他们与国际最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保持同步。其次,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引入专业人才,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也是提高教师团队质量的关键。最后,为了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鼓励教师与企业、研究所等机构合作,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进行兼职教学,让教育更加贴近实际。
(三)搭建生态实践教学平台
生态文明教育的核心是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搭建生态实践教学平台是生态文明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了更加深入和丰富的学习体验[19]。利用实践平台,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可以通过亲身实践来加深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首先,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外教学基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打造生态实践教学基地。学校可以通过规划校外的试验场地、实习基地来创设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供学生进行实地学习和实践。通过立体式的教学环境,学生可以更直观地感受自然生态系统的运作规律,增强对生态平衡的认识。
其次,高校可以与当地农业合作社、林业局、环保部门等机构合作,共建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实践项目。学生通过参与环保类实践项目,亲身体验农林生产实践,了解农村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培养实际操作技能。此外,可定期邀请环保专家、生态学者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学术讲座和学术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态保护的前沿知识,拓宽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最后,利用城市的资源,组织学生到博物馆、植物园、自然保护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和学习,创设“行走的生态文明教育课堂”。通过“行走式的课堂”,学生可以近距离地观察自然生态环境,了解生物多样性,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在实践中深化对生态文明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王强.高校生态型人才培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中国成
人教育,2008(24).
[2] 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M].北京:教育科
学出版社,2018:2-3.
[3] 张华.论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
[4] 陈佑清.“核心素养”研究:新意及意义何在?——基于与
“素质教育”比较的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6(12).
[5] 钟启泉,崔允 .核心素养与教学改革[M].北京: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2018:24-25.
[6] 陈丽鸿.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理论与实践[M].2版.北京:中
央编译出版社,2019:15-16.
[7] 张纯,王涛.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与管理研究[M].北京:
中国商务出版社,2019:139.
[8] 安妮塔·伍尔福克.教育心理学[M].伍新春,张军,季娇,
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387.
[9] 杜昌建,杨彩菊.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
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21-22.
[10] 岳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社,2020:57-58.
[11] 焦会银.生态文明素养意蕴及其培育路径[J].中国教育
科学(中英文),2020(5).
[12] 徐洁.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特征与实施[J].现代教育科
学,2017(8).
[13] 石中英,张羽.综合性大学教育学院非教育学背景研究
生的培养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21(19).
[14] 刘维春.大数据背景下生态文明建设的本土化思
考——以秦岭为例[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7).
[15] 蒋笃君,田慧.我国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现状与创新[J].
学习与探索,2021(1).
[16] 孙善学,孙明春,李晓鸥.生态文明教育:高等教育的新
使命[J].北京教育(高教),2014(Z1).
[17] 彭亚妮.生态教育的现状及路径——践行生态文明思
想走可持续发展之路[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9:40.
[18] 宁伟.国外生态文明教育对我国高等院校生态文明教
育实施路径的启示[C]//阎红,叶建忠.生态文明教育
研究:首届生态文明教育国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北京:
知识产权出版社,2019:77.
[19] 邬国强,景慧,汪日 .高等学校绿色校园建设的策略研
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6).
收稿日期:2024-03-05
作者简介:王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化发展路径研究”(2023年);陕西本科和高等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主题式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组织模式研究”(23BY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