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与教育强国建设

2024-07-12 12:31:30王建华
江苏高教 2024年6期
关键词:教育强国中国模式教师教育

王建华

【摘 要】 师范院校的兴起和民族国家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密切相关。在世界教育现代化过程中,师范教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师范教育,尤其是师范大学独具中国特色。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由全球研究型大学主导的学术锦标赛体制下,我国师范大学的发展面临排名的威胁和强化科研导向的压力。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师范大学需要以一流为目标,在师范性和研究型之间保持平衡,并努力实现卓越教学和卓越科研的统一。在推进教育强国建设中,师范大学既要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教师又要追求一流目标,还肩负着彰显中国大学模式并把中国教育文明的价值观传递给全世界的时代使命。

【关键词】 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强国;中国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章编号】 1003-8418(2024)06-0008-09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3236/j.cnki.jshe.2024.06.002

【作者简介】 王建华(1977—),男,河南息县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强国是一个中国特色的概念。近年来,随着教育强国话语从学术场域进入政策场域,教育强国建设成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更关键的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目前建成教育强国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意志。《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到203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更是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从现在到2035年还有十余年时间,教育强国建设任重道远。“教育强国既是建设目标,也是建设过程。概括地讲,它是时间、经济与教育综合水平及其影响力的复合函数。”[1]面对历史机遇和现实挑战,我们必须清楚,教育强国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建成教育强国更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没有捷径可走,更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系统内部,教育强国建设涉及各级各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如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在系统外部,教育强国建设与人才强国建设、科技强国建设、文化强国建设等相互依赖、相互支撑。就系统内部而言,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师范院校既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直接服务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教育强国建设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中居于枢纽地位。“师范大学在教育生态体系中地位特殊,既具有基础教育的成长基因,又从属于高等教育体系,肩负育人使命。师范大学是联结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关键主体,是教育生态体9系中典型的‘双肩挑。”[2]在持续推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为回应全球研究型大学主导的学术锦标赛体制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带来的挑战,从中国教育文明的传统与现实出发,重新思考我国师范院校,尤其是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办学定位,并探究其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对于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师范大学的办学定位

作为一个概念,“师范学校”(Ecole Normale)晚于“大学”(Universitas),但在实践中大学与师范教育又是共存的。无论是否有师范之名,大学都会切实地担负培养师资的责任。“在某种意义上,大学从存在的初期就担负了师范教育的任务。以欧洲为例,大学最初授予的学位是硕士学位,其设想是任何达到这一水准的人士即有资格在欧洲的一所大学里任教。”[3]近代以来,在我国新式教育体系中,师范教育有着最悠久的传统和最完备的体系。我国很多高等教育机构其前身都可以追溯到师范学校或曾设有师范馆(科)。1897年我国第一所师范学校——南洋公学师范馆创立,京师大学堂也于1902年设置了师范馆。1902 年湖北师范学院和通州私立师范学校作为独立的师范学校被创立。同年,三江师范学堂也开始筹建。1906年,三江师范学堂易名为两江师范学堂,专办优级师范。在百余年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以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为起点,从师范馆、师范院、师范学校、师范学堂、师范专修科开始,我国逐渐建立并拥有了从中师、师专、师院到师大的完整的师范(教师)教育体系。据统计,截至2022年5月3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301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759所,含本科院校1270所、高职(专科)院校1489所;成人高等学校254所。依据2022 年6月教育部公布的相关数据,全国现有师范生培养高校725 所,在校师范专业学生316.87万人,其中师范院校215所(师范大学50所,师范学院72所,师范高专93所)[4]。在我国高等教育系统中师范院校不仅数量较多,办学水平也相对较高。在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9所高水平师范大学再次入选。此外,西南大学虽然在校名中已不带有“师范”,但由于西南师范大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实也可以或应该算一个。这样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就有10所高水平师范类大学。

(一)不重视师范,师范大学无以安身立命

师范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范大学更是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模式。作为师范院校的塔尖,师范大学在我国教师教育发展以及教师教育体系建设中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或龙头作用。从满足国家战略出发,教师培养一直是师范大学的主业,师范大学必须聚焦主业谋发展。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全球研究型大学排名体系掀起的热潮,使中国的师范大学及其在教师教育方面处于领导地位的优良传统受到威胁”[5]。结果就是,在学科综合化和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教师培养在师范大学有被边缘化或“鸡肋化”的趋势,为追逐排行榜上的高排名,在有些师范大学,理工科成为重点发展学科,教育学科甚至不再是中心或主要学科。作为我国高水平师范大学的代表,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师范大学在教师培养方面拥有独特优势,教育学科的综合实力也在全国名列前茅。基于师范的定位,这些高校对于教师培养这个主业以及大力发展教育学科这个基本方针只能强化、不能动摇。

(二)只重视师范,师范大学难以成就一流

师范大学不重视师范就意味着忘记初心,无疑是方向性的错误,但若只重视师范也容易犯战略性的错误。方向性的错误容易导致师范大学荒废主业,无法满足国家对于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的现实需要,战略性的错误则意味着师范大学难以持续提升办学质量,无法在“双一流”建设中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无法满足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要。我们必须清楚,师范大学既是“师范”更是“大学”。师范的定位要求其聚焦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大力发展教育学及相关学科;但大学的身份则意味着其也要像其他的综合性大学一样,建设好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其他相关学科,并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等为国家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对于那些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师范大学来说,必须清楚,仅靠培养教师、仅仅建设好教育学科,无论水平有多高、特色有多鲜明,师范本身也无法成就真正的一流大学。究其根本,大学之大就在于多学科、在于综合性、在于高深学问、在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于“师范+大学”的定位,师范大学在重视师范性的同时还必须以大学的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朝一流大学的目标靠近。

(三)一流师范大学:师范性与研究型并重

对于师范大学,尤其是入选了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师范大学,忘记了师范性就意味着忘记了初心,忘记了根本;同样的,忘记了研究型就意味着失去了愿景,失去了未来。对于大学而言,没有一流的科研成果和一流的人才培养无法成就卓越。师范大学也不例外。在建设一流大学的世界竞争中,无论国家还是社会不会因为一所大学有师范的特色而降低对其学术水平和办学水平的要求。“新时代背景下,师范大学既要遵循高水平大学的发展逻辑,不遗余力地推进高水平大学的创新发展,又必须坚守教师教育的主要阵地,坚定不移地推动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6]在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下,师范是师范大学的主业,但已不是也不能是师范大学的全部;师范大学要培养师范生,并要培养出优秀的师范生,但师范大学绝不能只是培养师范生,它还要履行和其他综合性大学一样的更广泛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使命与任务。在现有教育体系下,为推进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师范大学的几乎所有学科都要切实地肩负起培养教师的重任,但几乎所有的学科在致力于培养教师的同时,也都要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搞好自身的学科建设,持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师范大学的每一个学院、每一个系科都要兼具并遵循师范性与研究型双重逻辑。以一流大学为目标,师范大学需要和其他综合性大学一样,积极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三大职能,并努力在师范性和研究型之间持续保持平衡。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师范院校对‘学术性的追求不仅要体现大学对学科理论知识探索的普遍性,还应该体现其特有的‘学术性,即‘师范性的学术,它是按照师范院校的师范特性来提出自身在科学研究上的要求”[7]。总之,一流的师范大学必须既有一流的师范,也是一流的大学,必须既能培养出优秀的基础教育师资,也能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并培养出一流的拔尖创新人才,二者缺一不可。

二、师范大学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和其他大学相比,师范大学多了一项培养教师的重要任务。由于师范性和学术性之间或隐或显的冲突,在推进高质量发展、实现一流大学建设目标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特殊的困难。换言之,由于既是“师范”又是“大学”,师范大学经常面对两种不同价值观(师范性和学术性)的冲突。“如果我们采纳植根于欧洲历史上对大学的定义,接受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核心价值观,就可能会说‘师范大学这个术语是自相矛盾的。”[8]在法国,以巴黎高师为代表的师范学校就属于大学校(Grande école),而不是大学。具言之,如果按照“大学”的标准或原生含义,师范大学不像“大学”;同样,如果按照“师范”的标准或原生含义,师范大学又不像“师范”。究其根本,“师范”与“大学”拥有各自独立的理念与组织制度体系,“师范”和“大学”所代表的两种不同的价值观根植于不同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不同时期。从历史来看,世界各国教育体系中师范学校或师范学院并不罕见,但师范大学的确少有。如果说在其他国家的教育体系中也有或曾有过师范学校或师范学院之类的机构,那么师范大学(normal university)确实主要是一种中国特色的大学模式或高校类型。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师范院校还是师范大学,也无论是中国还是国外,除法国的大学校外,与大学相比,“师范”的社会地位往往较低,与其他类型的大学相比,师范大学的学术水平也相对较低。就我国而言,从相关数据也可以看出,师范院校在我国高校总数中的占比(215/2759)远高于高水平师范大学在“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的占比(10/147)。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过程中,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以培养大国良师为切入点,通过平衡好师范性与研究型的关系,把“师范”从一流大学建设的“减分项”变成“加分项”。

(一)从师范化到综合化,从综合化到再师范化

师范院校曾是我国高校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类别,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师范院校通过合并、转型、升格,变成了综合性高校,有的院校甚至不再以“师范”命名。近年来,即便是迫于行政的压力,保留了师范名称的院校,其非师范专业占比也达到60%~70%,甚至更高,远超师范专业。换言之,办学定位上的综合化致使师范院校有“师范”帽子,没有师范特色的现象较为普遍。据有学者统计,全国47所师范大学中,明确定位为综合性大学或高水平大学的26所(55.3%),定位为综合性师范大学的6所(12.8%),定位为师范大学的15所(31.9%)[9]。客观上,随着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从封闭走向开放、混合,师范大学向综合性大学转变具有某种客观必然性,也符合高等教育发展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一般规律。值得注意的是,师范大学的综合化不等于去师范化,一旦去师范化,师范大学也就不再是师范大学,而只是大学。无论如何,师范才是师范大学的根本。师范大学的师范性与师范专业的占比虽在数量上没有强制性的要求,但如果一所师范大学的师范专业不再是这所大学的主业,教育学、心理学不再是其主要或中心学科,其师资培养与非师范大学相比也就失去了比较优势,同样也就失去了师范大学之所以为师范大学的根本。

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背景下,总书记强调,强教必先强师。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加强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队伍,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2022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出台了《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在此背景下,师范大学的“再师范化”和建设“新师范”的重要性就凸显出来。“进入新时代,再师范化意味着要举办与传统相比更高质量的师范教育,而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培养则是高质量师范教育的基本要求。”[10]当然,所谓“再师范化”不是要师范大学放弃其他非师范专业,专门培养师范生,更不是也不能回到传统的封闭式的师范教育体系,而是要致力于开创“新师范”[11]。无论“再师范化”还是建设“新师范”,其根本指向就是要求师范大学不忘初心,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师范特色积极满足国家关于基础教育高质量师资培养的重大战略需求。

(二)从类型化到特色化,从特色化到多元一流

师范院校在我国高校体系中的独特性,一是由新式教育进入后对于师资培养的需求决定的。1896年,梁启超在《论师范》一文中就指出,“故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在《学务纲要》总纲中也提出,兴学“宜首先急办师范学堂”。另一个则是1952年院系调整时全面引入“苏联模式”,大力创办新的单科性学院(大学)造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苏联模式”下,晚清或民国时期建立的许多综合性大学被分拆或调整成行业性的单科院校。比如,南京师范大学,其源头可以追溯至三江师范,但其最直接的前身则是1952年院系调整时南京大学的师范学院。1952年南京大学的师范学院经调整成为南京师范学院,后来升格为南京师范大学,与此同时南京大学的工学院、农学院等也分别调整成为独立的单科性院校,后来也都升格为不同大学。作为“苏联模式”的某种遗产,在我国高校经常根据校名被分为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农林类、政法类、医药类、财经类、民族类、语言类、艺术类、体育类、军事类等不同类型。由于教师的社会地位相对不高,诸多高校类型中师范类高校社会地位也相对较低,从而诱致许多师范院校在改革开放后不断产生在校名中去“师范”的更名冲动。新世纪以来,随着“苏联模式”的逐渐退场以及综合化的不断推进,尤其是教育部禁止了师范院校在更名中去“师范”的做法以后,越来越多的师范大学开始把“师范”作为学校的一个办学特色,而不再是唯一任务。结果就是,当前很多的师范类大学同时也是综合性大学,“师范”不再意味着一种纯粹的高校类型,而更多是师范院校的一种办学特色。如果说从类型化到特色化是师范大学变革的第一步,那么在“再师范化”过程中,作为师范院校中的精华部分,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出路就是要从特色化走向多元一流,甚至是全面一流。所谓多元一流,就意味着师范大学要通过高质量发展成为师范类一流大学,所谓师范类一流大学就是要在综合实力上可以与综合类一流大学、理工类一流大学、农林类一流大学等看齐的类型化的一流大学;所谓全面一流就意味着一流师范大学要向真正的一流大学看齐,成为超越具体类型的真正的一流大学。此时,“师范”将只是校名中的一个符号或文化标识,象征着一种大学模式或传统,其校内所有的师范与非师范的学科、专业和其他一流大学的同类学科、专业一样卓越。

(三)高质量发展:卓越教学与卓越科研相统一

19世纪初,洪堡在创办柏林大学时最早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原则,这个原则后来也成为现代大学发展的根本遵循。与学界关于教学与科研相统一或冲突的讨论不同,在我国师范教育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争论,不同时期争论涉及办学体制、办学方向和课程设置等不同方面。对此争论,叶澜先生称之为“真实的假问题”,即实践中真实存在,但逻辑上并不成立[12]。近些年,随着开放式教师教育体系的逐渐建立(师范院校综合化以及综合大学办师范),关于师范性与学术性的争论逐渐消弭。在一流大学锦标的驱动下,为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开始面临教学与科研的冲突。一方面要培养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师范大学必须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工作,强化教学或人才培养这一基本功能,但另一方面要争创一流,师范大学还必须投入更多的资源,在更广泛的学科领域弥补科学研究的短板。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面对激烈的院校竞争,这两方面的工作不是取舍的关系,更不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策略或智慧可以轻易解决的,而是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要“一个都不能少”。“师范大学应坚定高水平大学与高质量教师教育双向形塑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地建设‘高水平大学中的高质量教师教育,从而在高水平综合大学底色与高质量教师教育特色的张力中汇聚优势力量,扎根中国大地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师范大学。”[13]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与其他综合性或单科性大学的科研工作有所不同,师范大学的学术发展绝不能脱离师范专业教育的特殊性,如果脱离了基础教育实践的需求,那么学术上高水平的师范大学不但无助于培养优秀的基础教育师资,反倒会造成优质师范教育资源的流失。因此,在争创一流的过程中,师范大学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以打造一流的“教学的学术”为目标,以师范性和学术性的统一为基础,力争实现卓越教学与卓越科研的统一,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唯有如此,经过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师范大学才能不只是一流的师范大学或师范类的一流大学,而是成为真正的一流大学或世界一流大学。

三、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之于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意义

2023年5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教育强国进行了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实践证明,强国要先强教,强教要先强师。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家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枢纽所在,师范大学的高质量发展事关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对于教育强国建设意义重大。某种意义上,没有一流的师范大学作为龙头就没有一流的教师教育体系,没有一流的教师教育体系就没有一流的教师教育,而没有一流的教师教育就很难培养出一流的基础教育的师资,没有一流的基础教育教师队伍作为基础,教育强国建设就没有根基。

(一)培育优秀师资,推进教育强国

基础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在教育强国建设中也具有奠基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基点在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搞得越扎实,教育强国步伐就越稳、后劲就越足。师范院校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工作母机”,师范大学更是承担着为基础教育学校持续输送大批、优质师资的战略任务。当前我国教育强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发展总体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国家行列。据测算,我国目前的教育强国指数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26位,是进步最快的国家[14]。但在整体上,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中不均衡、不充分的矛盾仍很突出,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矛盾仍很尖锐。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凸显师范院校之于教师教育的重要性,教育部在2017年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181所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脱帽,聚焦教师培养主业,改进教师培养机制、模式和课程,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2018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基于对“我国师范教育体系有所削弱,对师范院校支持不够”的判断,进一步提出“建立以师范院校为主体、高水平非师范院校参与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2022年2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推进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构建高质量师范大学体系,整体提升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办学水平,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决定实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同年4月,为推动教师教育振兴发展,努力造就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队伍,教育部等八部委出台了《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支持50所左右师范院校加强教学科研设施建设,并建设一批国家师范教育基地,加强一流师范大学群和一流教师教育学科群建设。2023年7月,按照《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对标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目标,加强高素质中小学教师培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夯实创新人才培养基础,教育部又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在“国优计划”首批试点支持的3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6所部属师范类大学全部入选。

综上,从“师范院校一律不更名、不脱帽”禁令的出台、“中国特色师范教育体系”的提出,到“协同提质计划”“强师计划”的实施,以及“国优计划”的启动,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为健全中国特色教师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架起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强国建设间的桥梁,也充分凸显了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之于加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在中国特色教师(师范)教育体系下,面对“双一流”建设高校中非师范类大学的竞争,师范类大学的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围绕急国家之所急、想国家之所想,以培养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为切入点,积极融入教育强国建设,唯有如此,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高质量发展,才能成就一流师范大学乃至(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

(二)锚定一流目标,引领教育强国

我国现有高等教育体系中师范大学已经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师范类高校的数量占全部高校数量的比例接近10%。现有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也有10所高水平师范类大学。作为原“985高校”,北师大、华东师大已初步具备了研究型大学的基本特征,正朝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目前10所高水平师范大学中,北京师范大学的目标定位是“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目标定位是“引领育人创新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的目标定位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目标定位是“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西南大学的目标定位是“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的目标定位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目标定位是“特色鲜明、有国际影响的一流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的目标定位是“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综合性、创新型的世界一流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的目标定位是“教师教育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的目标定位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师范大学”。由此可见,成为“一流师范大学”“一流大学”或“世界一流大学”已经成为当下我国高水平师范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共识或共同目标。

在关于教育强国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要把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科研创新,不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水平师范大学不但要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师资,同时也承担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使命。事实也证明,师范大学不仅在教育学科有优势,在其他基础学科方面也有着很强的实力。以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为参照,北师大有1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东北师大有6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华东师大有3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值得注意的是,在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10所高水平师范大学中教育学是一流建设学科的只有5家(北师大、华东师大、东北师大、华中师大、西南大学),还有5家其“双一流”建设学科并不是教育学(南师大入选的是地理学、华南师大入选的是物理学、陕西师大入选的是中国语言文学、湖南师大入选的是外国语言文学、首都师大入选的是数学)。这种状况的出现,一方面可以看作师范大学师范性的弱化或淡化,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成师范大学综合化策略的成功。对于致力于一流的高水平师范大学来说,教育学没有能够成为“双一流”建设学科或许不是一件好事,但所有高水平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全部入选一流建设学科似乎也是不可能的。事实上,对于国家的“双一流”建设整体战略来说,师范大学有更多的非师范类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表明我国高水平师范大学作为一个整体有能力、也有实力和其他类型的高校在更多的学科领域进行竞争,并成就一流。归根结底,无论是师范类高校还是综合类高校、理工类高校,只要是中国的高校,只要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都一样可以在教育强国建设中起到“龙头”作用。尽管如此,为筑牢师范大学之所以为师范的根基,进一步强化其主业意识,在后续“双一流”建设中加强对一流师范大学群,尤其是一流师范大学的教育学科群建设仍至关重要。

(三)彰显中国模式,对标教育强国

在词源上,师范、师范学校和师范大学这些术语源于法语。在法语中,“师范学校(Ecole Normale)这个词语本身就意味着为教师行业设立标准或规范”[15]。受法语影响,英语中“Normal School”中的“Normal”也意味着“确立一种道德标准或典范”[16]。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师者,人之模范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师范”即“可以师法的模范”。在我国近代“西学东渐”的历史进程中,“Normal School”伴随着西学的传入而被具有深厚国学基础的学者翻译时,自然要选择一个能够反映中华文化传统与文化内涵的词组,而“师范学校”则是再好不过的词语了[17]。基于儒家文明的“师范”一词完美地阐释了法语中Normale的内涵。当然,也有学者认为,虽然我国古代汉语中就有“师范”一词,但现代汉语中的“师范”一词是从日本引进的[18]。1872年, 也就是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仿照巴黎高师建立了亚洲第一所师范学校——东京师范学校,并首次将Normal School译为“师范学校”。这个译名在清末进入中国。之后从师范院、师范馆到师范学堂到师范专修科再到师范学校、师范学院、师范大学,师范教育话语体系才在中国被普遍接受并广为使用。1923年,“京师大学堂(师范馆)”正式改名为“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成为中国第一所师范大学,也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所在校名中同时使用Normal和University的大学[19]。

历史上,中国的师范教育受到多个国家的影响,比如,日本、法国、美国等。不过,大规模创办师范院校则主要是受“苏联模式”的影响。和中国一样,受“苏联模式”的影响,直到今天俄罗斯同样有许多高水平的师范大学。不过,俄罗斯的师范院校和其他国家的师范院校类似,并不称为Normal School,其师范大学在英语中通常称为Pedagogical University,更接近于教育大学。因此,虽然很多国家或是受法国影响或是受苏联影响,都曾经创建有师范学校或师范学院,但作为高校的一种类型,师范类高校,尤其是师范大学(Normal University)主要兴盛于中国。“师范院校作为18世纪法国的创举,在当代中国焕然一新。中国的教育政策坚持保留师范院校并进一步发展。”[20]回顾历史,从晚清、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我国的师范教育体系经历了多次变动、调整和转型。改革开放以来,受到英美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尤其是其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的影响,我国传统的封闭式的师范教育体系也开始转向开放式的、混合的教师教育体系,在话语体系、制度体系和实践体系等多个层面师范教育开始朝向教师教育转型。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转型的过程中,教育部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做出了保持和进一步发展师范大学的决策[21]。结果就是,我国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既不同于过去的师范教育体系,也不同于英美国家的教师教育体系,而是一种混合式的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系。在我国既有以高水平师范大学为龙头的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又鼓励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2017年4月28日上午,国际著名比较高等教育专家许美德(Ruth Hayhoe)在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作了题为“师范大学与中国的全球教育使命”的报告。在报告中许美德教授指出,相较于全球研究型大学这一发展模式,中国的师范大学应作为另外一种模式存在。这是因为师范大学在综合知识来改造社会、道德显性知识与师生关系培育、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世界需要的科学创造力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师范大学应该在全球公民培养以及知识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应该将“师范”(Normal)的意义介绍和传播给世界[22]。

国际上,现代大学有不同的模式。按弗莱克斯纳的概括,美国模式以研究生院为代表、英国大学的精华则是导师制、德国大学以研究所和讲座为代表[23]。与美英德相比,中国大学最具特色的就是“师范”。没有哪个国家有中国这么多的师范院校并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师范教育体系。“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中国模式是开放和包容的系统,混合着法国模式传统,又吸收了美国模式的特征。中国模式以其开放性、适应性、灵活性及多样包容性,善于从其他系统中获取经验,同时又兼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儒家实用主义。”[24]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这种基于师范传统的教师教育模式和大学模式及其世界意义,我们有时缺乏理智和制度的自信。长期以来,中国的教育改革总是习惯于向国外学习什么,而没有或很少思考我们可以向世界贡献什么。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由此可见,在教育强国建设中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治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基本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在中国,与其他类型的大学相比,师范是师范大学的特色,但在世界上,与其他国家的大学相比,师范大学就是中国大学的特色。作为中国大学模式的典型代表,师范大学在“双一流”建设中,除了要在教师教育这一主业上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之外,还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特色一流,扎根中国大地,进一步深化内涵发展,彰显优势特色,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目前在我国14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10所师范类大学或许不是距离世界一流大学最近的,但却是最具有中国特色的。“肩负着为中国培养各个层次的教师这一重任,师范大学极为适合把中国教育文明的价值观传递给全世界。”[25]对标教育强国建设和“双一流”建设的时间表,师范大学的高质量发展要处理好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的关系,既要扎根中国大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主业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师资,也要放眼国际,对标世界一流,不断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确立的时间表为参照,我们的教育强国建设既需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也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的强国之路。对标世界其他的教育强国,我们需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探索建设教育强国的路径和方向[26],并充分彰显师范大学作为一种中国大学模式的世界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炜,周洪宇.教育强国建设:指数与指向[J].教育研究,2022(01):146-159.

[2]孟繁华.新时代师范大学改革发展之道[J].教育研究,2021(02):17-21.

[3][15]许美德,查强.师范教育与大学:比较分析及其对香港的启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02):24-32.

[4]于发友.聚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成就经验[J].人民教育,2022(17):6-10.

[5][16][21]许美德,任凤芹.师范大学和教育大学的理念:儒家教育学的启示[J].当代教师教育,2017(01):79-85.

[6][13]陈时见,李培彤.师范大学:时代命题及其主张[J].教育研究,2023(03):151-159.

[7][11]王红,罗小丹.终结“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新师范”的时代使命及实践路径[J].教育发展研究,2023(03):26-35.

[8][18]许美德,李军,孙利民.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比较[J].教育研究,2009(06):54-62.

[9]赵国祥:建议加快推进师范院校“再师范化”[EB/OL].(2020-05-23).https://www.henan.gov.cn/2020/05-23/1503049.html?wscckey=99aa9f1a8d22dca7_1576380958.

[10]赵国祥,罗红艳,赵申苒.论师范大学再师范化转型及价值重塑[J].教育研究,2020(03):143-151.

[12]叶澜.一个真实的假问题——“师范性”与“学术性”之争的辨析[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02):11-17.

[14][26]马晓强,崔吉芳,万歆,等.建设教育强国:世界中的中国[J].教育研究,2023(02):4-14.

[17]栗洪武.“教师教育”不能取代“师范教育”[J].教育研究,2009,30(05):68-72.

[19]吴遵民,张松铃,秦洁.强化还是削弱——略论“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换的问题与弊端[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112-116.

[20][25]许美德,蒲艳春,李军.作为“中心的中国”对全球教育有何蕴意[J].比较教育研究,2017(04):3-14.

[22]学术报道:加拿大Ruth Hayhoe(许美德)教授畅谈师范大学与中国的全球教育使命[EB/OL].(2017-05-03).http://www.njnu.edu.cn/info/1038/8009.html.

[23](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英美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4]李军,田小红,陈佩佩,等.教师教育的中国模式——引领全球改革的经验与启示[J].复旦教育论坛,2017(02):13-19.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Normal Universit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ducational Powerhouse

Wang Jianhua

Abstract: The rise of normal universiti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modern education systems in nation states. In the process of world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teacher educ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Compared with other countries, China's teacher education, especially normal universities, has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Since the 1990s, under the academic championship system dominated by global research universities, the development of normal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s faced the threat of university ranking and the pressure of highlighting scientific research orient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double first-class"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achiev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normal universities need to aim for first class, maintain a balance between pedagogical and research-oriented education, and achieve the unity of excellent teaching and research. I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ducational powerhouse, normal universities should not only cultivate excellent teachers for basic education, but also pursue the goal of first-class education. They also shoulder the mission of showcasi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model and spreading the values of China's educational civilization to the whole world.

Key words: normal university; teacher education;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powerhouse; Chinese mode

(责任编辑 杨国兴)

猜你喜欢
教育强国中国模式教师教育
教育发展给力供给侧改革
人民论坛(2017年31期)2018-03-08 20:59:47
试论全面深化改革时期习近平的教育思想
党史文苑(2017年10期)2017-06-12 13:24:16
新加坡基础教育特色和启示
速读·下旬(2016年12期)2017-05-09 03:42:18
我国教师教育实践研究综述
科教导刊(2016年28期)2016-12-12 05:51:11
教师教育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改革
中国—东盟背景下广西地区大学英语教师教育与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19:32:09
非洲教师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文教资料(2016年20期)2016-11-07 12:08:38
取长补短,推进中国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