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的理念生成与体系构建

2024-07-12 20:45:35吴根洲
江苏高教 2024年6期
关键词:招生综合评价美国

吴根洲

【摘 要】 科学选才、公平招生、生源多元有机统一的综合评价招生理念是美国高校对教育内外部环境的时代回应。美国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体系通过系统搜集申请者多方面的证据,充分考察申请者的个人背景,科学整合多元招生标准以规避单独或过度使用标准化测试分数的局限,从而做出更科学的录取决策。选拔性高校的招生委员会均组建了一支庞大而专业的常设招生队伍,并按照一套适应各自高校招生需要且行之有效的程序展开招生工作。美国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不仅牵涉内部的综合评价招生运行条件与模式,也涵盖外部的匹配综合评价招生运行的保障系统。借鉴美国经验完善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体系需要在技术维度完成操作性程序转化。

【关键词】 美国;选拔性高校;综合评价;招生

【中图分类号】 G649 【文章编号】 1003-8418(2024)06-0118-07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3236/j.cnki.jshe.2024.06.015

【作者简介】 吴根洲(1977—),男,河北赵县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破除唯分数实行综合评价是高考综合改革的关键目标之一,也是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高校依据统一高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并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综合评价招生体系的完善之路依然任重道远。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体系必须立足国情、扎根本土,也要充分汲取域外高校招生制度体系探索历程中的经验教训。美国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体系经历了长时间的探索、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运行模式。但是,鉴于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的复杂性与国情差异,若要做到洋为中用仍需对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究。一项重大改革的有序推进与落地生根至少取决于三个方面:具备合法性的改革理念、可操作的指标与程序、匹配的外部保障系统。因此,本文选择以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理念生成为切入点,深入剖析美国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体系的设计逻辑与保障系统。

一、美国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理念的生成

美国高校招生可以划分为选拔性招生(Selective Admission)和开放性招生(Open Admission)两种基本形式[1]。申请人数远多于招生人数的私立文理学院和公立、私立研究型大学等选拔性高校一般采用选拔性招生,根据特定招生标准筛选、录取更优秀的申请者。非竞争性公立大学(含两年制社区学院)则实行开放性招生,申请者仅需提供高中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力证明等最基本的学业证明即可直接就读。因此,综合评价主要用于选拔性招生。美国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的理念及具体标准是各利益群体围绕“如何科学选才”“何谓公平招生”“生源多元价值何在”三个问题反复博弈的产物。科学选才、公平招生、生源多元有机统一的综合评价招生理念是美国高校对教育内外部环境的时代回应,而非从来如此。

(一)如何科学选才

依据既定招生标准体系筛选优秀申请者是高校招生内在的价值取向。从殖民地时期到内战时期,美国高校普遍具有宗教背景且规模较小,主要依靠私人捐赠与学费维持运转,因此,高校招生在种族、信仰维度有严格要求,在阶层维度有明确倾向,主要招收传统白人精英家庭的子女。内战之后,人们希望能够凭借自己的智力、成就和品格接受高等教育。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威廉·艾略特在就职演讲中回应:哈佛大学欢迎来自各种生活条件的学生,特别是那些在贫穷所带来的困境中通过努力证明其毅力与耐力的精英[2]。这种打破信仰、阶层限制而强调个人素质的招生理念有助于提高选才的科学性与招生效率。1871年,密歇根大学正式启用认证入学制度,通过认证中学资格间接筛选高素质的生源。但是,有些学习优异的学生因其所在中学没有获得认证资格而失去了同等的录取机会。1900年,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简称CEEB)成立,美国高校招生标准开始走向统一。1926年,标准化学术性向测试(Scholastic Aptitude Test,简称SAT)第一次用于全面评价高中生,二战前后,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SAT成绩纳入招生标准。1959年,另一个高校招生标准化测试(American College Test,简称ACT)诞生。1926年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标准化测试成为美国竞争性高校科学选才深为倚重的“黄金罗盘”[3]。20世纪60年代,非洲裔美国人在平权运动中对标准化测试主导的高校招生体系提出质疑,很快,又扩展至其他少数族裔、低收入阶层、女性等弱势群体。他们认为自己受到了歧视,SAT分数的差异可能反映的是文化差异而非智力缺陷,因而要求提升其录取比例。过度倚重标准化测试分数进行招生的科学性根基开始动摇。为了筛选出弱势群体中的优秀申请者,种族、经济收入、性别、个人学习经历、个体特征、高中学业成绩等因素开始被纳入招生标准体系的考量范围,综合评价招生应时而生。20世纪末以来,标准化测试的科学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综合评价招生理念所蕴含的科学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二)何谓公平招生

高校招生的公平性一是体现在申请者身份不受歧视、招生标准不偏向于特定的申请者群体,二是体现在招生标准对弱势群体的相应补偿。美国高校招生公平性在第一个维度经历了从相对不公平到相对公平的变化过程,在第二个维度体现为平权运动之后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最初,美国高校招生体系具有明显的特权性,内战之后,美国高校招生公平性的提升主要体现为强化学术标准、扩大招生范围、弱化精英阶层的特权,进入20世纪,测试尤其是标准化测试成为大学招生重要工具则加剧了这个趋势。凸显学术标准的高校招生理念减弱了身份歧视,为出身中下阶层但智力优秀的白人提供了更为公平的竞争机会。

由于种族隔离制度的影响,少数族裔学生在学术表现上存在先天劣势以至于在选拔性高校录取比例偏低,低收入阶层、女性等弱势群体学生与之类似。为公平起见,社会必须更多地关注天赋较低和出身于较不利社会地位的人们[4]。追求优秀意味着筛选和排斥。如果通过补偿提高弱势群体的录取比例,选拔性高校就需要平衡传统优秀标准与补偿公平之间的矛盾。综合评价招生理念把种族、经济收入、性别、家庭环境等多个因素纳入招生标准体系进行综合考量,从而跳出传统的优秀与公平非此即彼的两难境地而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平。美国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理念的确立离不开1964年《民权法案》。综合评价招生的“肯定性”补偿原则为矫正过去的歧视行为提供了合理解释。但是,“肯定性行动”后来也引起了诸多争议。1995年, 联邦法院责令在州的法律中删去公立学校有种族倾向的招生政策。尴尬的是,在加利福尼亚、华盛顿等一些取消了“肯定性行动”的州,少数族裔学生的入学人数出现了明显下降。不过,关于“肯定性行动”的争议并没有妨碍选拔性高校对综合评价招生理念的遵奉。

(三)生源多元价值何在

美国高校追求生源多元最初也体现为种族多元并迅速扩展至性别平等、阶层多元诸方面。民主化浪潮加之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个体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要求打破种族、阶层、性别等因素的限制。这也与《独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追求幸福的权利是造物者赋予的不可剥夺的权利”所蕴含的价值理念一脉相承,享有平等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逐渐成为美国的社会共识。可以说,美国高校追求生源多元是基于政治平等提出的时代要求。综合评价招生把种族、阶层、性别等因素考虑进去以提升弱势群体录取比例,不单单是高等教育内部的事情,它对高校生源多元化的推动亦是具有社会外溢效应的价值选择。提高社会弱势群体的受教育程度,可以增强他们获得社会资源的竞争力,提升其在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地位,从而缓和阶级矛盾、种族矛盾[5]。在这个意义上,体现补偿公平的高校生源多元化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剂良方。生源多元还表现在宗教、地域、国籍甚至毕业高中、个人经历等未必关涉公平的维度。多元化生源塑造多元化校园,多元化大学校园生活为属于不同族群、信仰不同宗教、出身不同阶层、来自不同地域、拥有不同人生经历的社会成员提供了共处、了解、交流的舞台,有助于打破各群体之间的“隔离”状态。研究表明,在多元环境中成长的学生有更好的学习能力,未来也更容易融入多元、民主的社会[6]。高校在认识到生源多元化价值之后开始主动追求生源多元、营造多元化校园氛围。综合评价招生则是实现高校生源多元化的“天然”利器。

二、美国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体系的设计逻辑

(一)美国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体系的设计目标

标准化测试忽视了社会背景因素与测试分数的关联性。有研究表明,SAT分数21.2%的方差与社会经济地位一致[7],而少数族裔群体往往在低社会经济阶层中比例更高。如果过度依赖标准化测试,就会在事实层面掩盖分数背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不同族裔学生在学业努力程度与学术潜力上的真实差异。选择不同效标、运用不同算法评判标准化测试分数预测大学学业成就有效性的结论可能会略有差异,但是,仅仅使用标准化测试分数预测大学学业成就存在明显局限性则是肯定的。因此,美国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体系通过系统搜集申请者多方面的证据,充分考察申请者的个人背景,科学整合多元招生标准以规避单独或过度使用标准化测试分数的局限,从而做出更科学的录取决策。美国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没有固定的指标体系,一般包含大学预备课程成绩、高中所有课程成绩、课程难度、标准化测试(SAT/ACT)分数、论文或写作样本、升学顾问推荐信、表现出的兴趣、教师推荐信、班级排名、科目测试分数(AP、IB)、档案袋评价、课外活动、SATII分数、面试、州毕业考试成绩、工作经验等16个因素。既有智力要求又有非智力考量,既重视标准化测试成绩又看重平时学业成就,既从相对客观的指标评判学生,又从充满个性的推荐或自述材料中了解学生[8]。全美大学招生咨询协会(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College Admission Counseling,简称NACAC)在报告中把录取决策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等级分为非常重要、中等重要、有限重要、不重要。选择高中所有课程成绩、大学预备课程成绩、课程难度和标准化测试(SAT/ACT)分数4个因素属于“非常重要”等级的高校明显高于选择其他因素的高校;选择课外活动、升学顾问推荐信、教师推荐信、标准化测试分数、论文或写作样本5个因素属于“中等重要”等级的高校明显高于选择其他因素的高校[9]。因素重要性等级划分是相对的,搜集并综合考量多方面证据筛选优秀申请者则确定无疑。

个人背景因素差别意味着申请者难以拥有相同甚或大致相同的教育环境,申请者需要克服的障碍因此而存在差别。综合评价招生超越了简单直接比较而强调在更广泛的教育环境中认识申请者,将申请者置于家庭、社区、高中教育机会等背景中考虑其各个要素[10]。招生官不仅要“看到”不同背景申请者在各方面证据上的差别,更要辨别个人背景因素对申请者的具体影响,结合社会经济地位、种族、学校、家庭环境等具体背景因素考察申请者在学术素质、个人品质、受益潜力和贡献潜力等方面的信息。客观认识申请者在现有可利用的资源环境中获得成就的相对性,有利于识别在困难环境中取得特殊进步、具有特殊潜力的申请者,从而消解少数族裔、低社会经济阶层等弱势群体在高校招生中的不利处境。

(二)美国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体系的运行模式

美国高校招生运行模式及招生标准完全由各高校招生委员会决定。美国大学理事会(The College Board)曾经发布关于美国高校招生录取决策模型的系列报告,概括出7种主要模式[11]。国内学者研究发现这些选拔性高校只涉及两种决策模式,4所私立高校采用“多名读者审阅、委员会作决定”模式,3所公立高校采用“团队审阅达成录取决定或进一步审阅”模式,团队审阅最后也以委员会的形式组织或建立子委员会[12]。选拔性高校招生委员会均组建了一支庞大而专业的常设招生队伍,并按照一套适应各自高校招生需要且行之有效的程序展开招生工作。

为了保证最大的代表性,综合评价招生队伍是一个在尽可能多的维度上具有不同背景的团队[13]。招生官的第一项重要工作是审读申请材料并在必要时与相关人员沟通,然后独立做出录取建议。首先,招生官在审读资料时辨别是否存在作弊。除了正式的验证程序,辨别工作更多依靠招生官的专业技能与工作经验。比如,招生官往往需要深入阅读完整材料,交叉验证同一申请者不同材料之间的逻辑统一性与风格一致性,遇到疑问时还会联系当事人核查信息或要求提交补充信息。然后,招生官设法挤掉申请材料中可能存在的美化成分以对申请者的相关特征做出客观判断。比如,面对一个高中学业成绩“优秀”的申请者,招生官需要对该申请者修读课程的难度与毕业中学提供的课程难度情况做比对,需要了解申请者的班级排名或年级排名及高中阶段的成绩变化轨迹,甚至需要了解该高中任课教师评分的宽严尺度。总之,招生官为了做出科学的录取决策,十分关注不同因素的合力及信息的一致性[14]。

招生官的第二项重要工作是在招生委员会决策会议上就申请者是否被录取进行讨论并参与集体决策。招生委员会成员在诸如族裔、阶层、性别、专业、兴趣特长、个人经历、毕业高中的类型与质量水平等维度形成多元背景,以保证对各类型申请者拥有感同身受式的理解。私立高校申请者的范围更加广泛,因此,在招生队伍中设置了地域主管。地域主管一定要做到对负责区域高中拥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提交到招生委员会的录取建议首先取决于地域主管在审读材料之后做出的判断。公立高校的申请者主要为州内学生,但申请规模与招生规模更大。申请材料随机分发给两名招生官进行背靠背审读并评分,若评分差异超过阈值则由中高级招生官进一步审读,对于州外申请者往往要交由招办主任、副主任审阅。

三、美国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体系的保障系统

美国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体系的构建与完善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选拔性高校打造精通综合评价招生的专业化队伍与适宜的综合评价招生运行模式,高中有针对性地构建与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相衔接的学生评价体系,司法制度、诚信环境、关联环节通过与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体系的耦合互动为其顺畅运行营造坚实的社会基础。换言之,美国高校构建完善综合评价招生体系,不仅牵涉内部的综合评价招生运行条件与模式,也涵盖外部的匹配综合评价招生运行的保障系统。

(一)衔接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的美国高中学生评价体系

高校综合评价招生要求高中提供学校简况与学生课程成绩及难度、课外活动记录、升学顾问推荐信、教师推荐信等多方面的材料,对应这些要求,高中学生评价形成了基本的框架体系。高校综合评价招生要从比较维度了解申请者的学校、班级表现,相应地,高中就要在绝对性评价基础之上构建学生评价的相对性维度,从而使高中学生评价体系的结构更加丰富、完善。在选拔性高校与高中围绕高校招生的多维互动博弈过程中,高校综合评价招生这个强大的外部力量一步步把高中学生评价体系塑造成型并与之科学衔接。

当高中成绩的高利害性引发分数膨胀而降低了可信度时,招生官就需要了解其他定量数据[15]。比如,进一步了解申请者所修课程难度如何?课程成绩年级排名如何?在同一个活动中,申请者参与程度如何?扮演的角色、发挥的作用又如何?通过更加深入精细的评价体系,申请者的领导力、组织力、团队精神等个人特质就能更加客观地呈现。具备了绝对性维度与相对性维度的高中学生评价体系可以较好地解决高中学业评价分数膨胀问题与课外活动表现过度美化及作弊问题。招生官基于两个维度深度挖掘申请者高中阶段成绩轨迹及相关评价材料,也促使高中学生评价体系实现过程维度与结果维度的有机融合。

高校综合评价招生要求高中提交的材料包含任课教师、升学顾问乃至校长等相关人员撰写的定性材料和理解定量数据的补充性材料,这就需要高中建设一支掌握学生评价知识、技能的专业队伍。教师推荐信通常由教授学术科目的教师撰写,主要说明申请者的学习成绩、课程主题、申请者参与程度及个人性格等。中学报告一般由升学顾问或校长撰写,高校竞争性越强要求中学报告提供的信息越多,除了需要申请者就读学校性质、高中成绩单、年级排名外,可能还需要学习潜力、创造性、情感成熟度、道德素质等方面的综合评定等级与总体评价。升学顾问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既要精通学生评价、全面了解所服务的高中与学生,还要了解相关大学的招生要求。他们不仅要指导学生准备申请材料,还要为学生撰写推荐信及相关材料。招生官为了准确了解申请者及毕业中学的具体情况,会定期不定期向升学顾问电话咨询。NACAC建议升学顾问与学生的比例达到1∶250,相关研究也表明,升学顾问会对学生的学业坚持、中学后抱负以及接受中学后教育的可能性产生显著影响[16]。这也使高中更有动力充实升学顾问队伍。总之,基于学生需要与学校职责,高中在匹配高校综合评价招生需求的过程中对学生评价体系进行了深度重塑。

(二)美国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体系运行的社会基础

司法制度为美国综合评价招生体系的运行明确了法律保障机制。美国选拔性高校招生标准多元且诸多标准难以量化,甚至其含义也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招生标准与申请者材料之间的对应性需要经过招生官审读、判断之后呈现给招生委员会,因此,招生委员会讨论、投票做出的录取决策是基于申请材料的主观决定,如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招办主任史蒂芬·法默(Stephen Farmer)所言:“我们的录取决策过程过于全面,依赖基本的‘人为经验,因而难以提供单一角度的逻辑解释。”[17]那么,录取结果如何得到利益相关者的认同?美国司法制度对此给予了明确支持:招生权属于高校自主权。只要高校招生没有在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歧视,没有侵犯弱势群体利益,即使政府也不得干预。如果出现歧视问题,也只能通过司法程序解决[18]。以1978年对加利福尼亚大学董事会诉巴基案与2003年对詹尼芙、芭芭拉诉密歇根大学案的裁决为代表,联邦最高法院通过一系列高校招生案判例直接推动了美国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体系的成熟进程,为综合评价招生免受公众的不合理质疑提供了根本性法律保障。

诚信环境为美国综合评价招生体系的运行提供了失信惩戒机制。从教师的成绩评定、推荐信撰写到申请者的活动记录、自述材料均有严密的诚信监督,如果造假欺骗行为被发现,就会面临失信指控并受到相应的严厉惩罚。当然,诚信保障也离不开有针对性的诚信教育。升学顾问通常会反复叮嘱学生不要在申请资料中造假。此外,在其他领域习得的经验也有助于人们在招生领域同样讲究诚信。近年来曝光的美国高校招生录取舞弊丑闻揭露了个别申请者通过伪造考试分数、个人履历获取录取资格的行为,但并未动摇美国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理念。这反映出诚信管理在美国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且具有及时纠错的能力与惩前毖后的威慑力。

关联环节为美国综合评价招生体系的运行配备了压力分流机制。20世纪60年代以来,讲究避免歧视的“政治正确”是任何公共机构时刻都要坚守的底线,这在价值维度对美国综合评价招生体系形成了外部规制。高校招生涉及的各个环节均要时刻准备回应涉嫌歧视的质疑,比如,每一道 ACT试题至少要经过16次独立的审核、要事先通过专门的公平性检验[19]。考试环节歧视问题的有效解决,为美国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最后的录取环节提前进行了“减负”。肯定性行动要求就业制度包含严格的避免歧视条款,用人单位都要想方设法避免方方面面的歧视,整个社会也由此营造出重能力、重人职匹配度而不是重学历的就业工作环境。此外,美国高校尤其是选拔性高校刚性、严格的毕业制度也弱化了高校招生的高利害性。综合评价招生体系正常运行只需承担自身应该承担的压力。

四、启示与镜鉴

科学与公平是高校招生的基本价值取向,超越单一的考试成绩“硬”标准促进生源多元的价值取向在我国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唯分数招生相比,综合评价招生既见“分”更见“人”,有助于更加科学地辨识优秀生源、兼顾高校招生的公平性与科学性,从而也能更好地解决“寒门难出贵子”难题,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生源多元化格局,重塑中国教育的健康生态。当前,初步构建的综合评价招生体系已经松动了中国高校唯分数招生模式的根基。然而,在具有深厚考试文化传统的中国,高考仍然是适应国情的考试制度[20]。国情的差异决定了完善中国特色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体系不能轻易动摇高考分数的“压舱石”作用,必须先破而后立。简言之,借鉴美国经验完善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体系需要在技术维度完成操作性程序转化。而成本显著增加的综合评价招生体系重点要在高利害的选拔性高校招生中实现破局。

第一,正视改革目标,加大力度、加快步伐构建并不断充实服务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的专业队伍,支撑高校招生从行政事务转变为专业事务。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体系的设计优化可以通过借鉴、模仿、改造、整合等方式快速实现,但是,其正常运行所需要的专业队伍很难一蹴而就。因此,完善中国特色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体系迫切需要加快培养服务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的专业队伍,这也是实现综合评价录取改革目标的实践前提。一方面,高校需要基于学校类型定位研定共同维度的生源标准及判断依据,根据专业特殊要求设置特殊维度的生源标准及判断依据,并基于学校招生需要打造致力于综合评价录取的专业招生队伍;另一方面,高中不仅要按照改革要求配备足够数量、胜任岗位的生涯规划教师,还需要将生涯规划教师队伍打造成高质量的升学顾问队伍。此外,高校与高中需要紧紧扣住学生长远发展的核心目标,通过两支综合评价队伍的相互塑造,实现学生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的全面、科学衔接。

第二,在不断提升高考考试环节科学性的同时强化技术手段运用,进一步提升精准识别加分对象的能力,实现补偿性加分项目向综合评价招生内容的转变,加快完善法律保障与失信惩戒机制推动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成为高校招生依据,实现鼓励性加分项目向综合评价招生内容的转变。综合评价招生理念共识的达成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制度优势与人民立场,落实高校综合评价招生理念必须以保证必要的公平性、权威性为前提。保证综合评价招生公平性必须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公平的理念必须诉诸公平的程序,二是实质公平的提升不能突破形式公平的底线,即必须寻求相应技术手段的充分支持。但是,技术手段的作用是有边界的。综合评价结果如果不能成为可“公平”操作的高校招生依据,就要“选择”成为具有权威性的高校招生依据。健全免于舆论质疑困扰的综合评价招生法律保障机制,打造具有足够威慑力的综合评价招生失信惩戒机制,则是塑造高校招生综合评价结果权威性的必由之路。

第三,加大高校分层、分类管理力度,依据高校及专业定位确定可操作的毕业标准并分解至课程标准,不断挤压标准落实过程中的“灰箱”空间,实现毕业证书含金量的科学“标注”;加快细化人岗匹配标准,用法律捍卫每一个人的平等就业权与发展空间。严进宽出的高校招生毕业制度与重学历、重学校而轻能力、轻匹配的社会用人制度,使民众的社会公平诉求前移为教育公平诉求并聚焦于高校招生公平问题,严重阻碍了唯分数招生模式向综合评价录取模式的升级。因此,快速推进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体系的完善之路,需要深度挖掘高校治理能力与社会治理能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提出严格学业标准严把出口关、树立正确用人导向促进人岗相适,标志着建立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所需要的压力分流机制已成为高层共识。只有加快形成标准严格的大学毕业制度落实机制与消除学历、学校歧视的社会用人机制,才能从外部切实保障我国高校综合评价招生体系的顺畅运行。

【参考文献】

[1]孙志远.美国高校选拔性入学体系研究:制度的视角[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9.

[2]Charles Dudley Warner, et al.Inaugural Address as President of Harvard College By Charles William Eliot (1834-1926)\.[2023-08-15].https://www. bartleby.com/library/prose/1864.html.

[3]郑若玲.美国大学“可免试入学”改革及启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2):161-167.

[4](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96.

[5]张玉.美国高等教育“肯定性行动计划”政策价值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7(06):69-73.

[6]Patricia Gurin, Eric Dey, Sylvia Hurtado, et al.Diversity and Higher Education: Theory and Impact on Educational Outcomes[J].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2002,72(03):330-366.

[7] Paul R Sackett, Nathan R Kuncel, Adam S Beatty, et al.The Role of Socioeconomic Status in SAT-Grade Relationships and in College Admissions Decisions[J].Psychological Science,2012,23(09):1000-1007.

[8]郑若玲.我们能从美国高校招生制度借鉴什么[J].东南学术,2007(03):156-160.

[9]Melissa Clinedinst.2019 State of College Admission[EB/OL].[2023-08-15].https://www.nacacnet.org/globalassets/documents/publications/research/2018_soca/soca2019_all.pdf.

[10] Michael N Bastedo, Nicholas A Bowman, Kristen M Glasene, et al.What are We Talking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Holistic Review? Selective College Admissions and its Effects on Low-SES Students[J].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2018(05):782-805.

[11]Gretchen W Rigol, Admissions Decision-making Models: How U.S.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Select Undergraduate Students[M].New York: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Board, 2003:39-44.

[12]万圆.集体化审阅:美国精英高校新生选拔模式的实证研究[J].江苏高教,2019(05):97-104.

[13]郑若玲,陈为峰.美国名校本科招生方式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0(10):56-61.

[14]万圆.个体化审阅与美国名校生源选拔[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01):167-176.

[15]Chuck Hughes.What It Really Takes to Get Into Ivy League and Other Highly Selective Colleges[M].New York: McGraw-Hill Companies, 2003:23.

[16]NACAC& ASCA. State-by-State Student-to-Counselor Ratio Report[EB/OL].[2023-08-15].https://www.nacacnet.org/globalassets/documents/publications/research

/state-by-state-ratio-report.pdf.

[17]Corey Risinger.UNC to Grant Student' Requests for Admissions Files Under FERPA[EB/OL].[2023-08-15].https://www.daily tarheel.com/article/2015/03/unc-to-grant-students-requests-for-admissions-files-under-ferpa.

[18]郝宁.美国招生政策与我国高校的自主招生[J].求索,2010(07):173-174+192.

[19]吴根洲,郑灵臆.美国ACT公平性析论[J].考试研究,2013(03):3-8.

[20]刘海峰.跌宕起伏:中国高校招生考试70年[J].高等教育研究,2019(11):9-22.

基金项目:202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高校考试招生改革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研究”(20JZD050)。

Idea Generation and System Construction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Enrollment 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Wu Genzhou

Abstract: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enrollment idea featuring scientific talent selection, fair enrollment and diversified sources of students is the respons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educati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enrollment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systematically collects extensive evidences of applicants, fully inspects the personal background of applicants, and scientifically integrates multiple enrollment standards to avoid the limitations of using standardized test scores alone or excessively, so as to make more scientific admission decisions. The admissions committees of selectiv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established a large and professional permanent enrollment team, and carried out enrollment according to a set of effective procedures that respectively meet the needs of thei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onstruc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enrollment system 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has experienced a long-term process, which not only involves explorations of the internal operating conditions and modes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enrollment, but also probes into the external security system that matches the operation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enrollment. In learn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enrollment system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comple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operational procedures in the technical dimension.

Key words: the United States; selectiv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enrollment

(责任编辑 刘梦青)

猜你喜欢
招生综合评价美国
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与就业的几点思考
台湾地区高等教育现存问题的比较研究
10kV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安全综合评价应用探究
基于熵权TOPSIS法对海口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的综合评价
医学信息(2016年29期)2016-11-28 09:43:04
主成分分析法在大学英语写作评价中的应用
大学教育(2016年11期)2016-11-16 20:33:18
基于PHP招生管理信息系统
价值工程(2016年29期)2016-11-14 02:07:33
基于Android的招生报名系统设计与实现 
软件导刊(2016年9期)2016-11-07 21:38:35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55:39
郑州市各县(市)创新能力综合评价
企业导报(2016年9期)2016-05-26 20:5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