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江县杉木病虫害防治技术浅析

2024-07-11 08:07:15代军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5期
关键词:防治技术杉木病虫害

摘 要 杉木具备较高的经济价值和利用价值,常被应用于绿化造林和工业领域,用途广泛,市场需求量较大。为科学防治病虫害,提高杉木栽培成活率,达到理想的杉木绿化造林效果,以贵州省榕江县为例,探讨杉木炭疽病、杉木叶枯病、杉木黄化病、松梢螟、粗鞘双条杉天牛及杉梢小卷蛾等常见病虫害的症状和防治方法。

关键词 杉木;病虫害;防治技术;贵州省榕江县

中图分类号:S791.27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0.056

榕江县地处贵州省东南部,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340 d,年均气温18.7 ℃,年均降水量1 248.7 mm,年均日照时间1 147.9 h,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十分适宜居住,是人们避暑休闲的旅游胜地。榕江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林业部门围绕产业定位,顺应市场要求,大力培育发展杉木大径级用材林,推动林业事业健康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助力乡村振兴。近年来,榕江县营造杉木林时,炭疽病、叶枯病等各类病虫害呈现高发趋势,严重影响了杉木成活率及造林质量。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防治杉木病虫害成为行业工作者思考的关键问题。

1 杉木炭疽病

1.1 症状

炭疽病是榕江县重大真菌性病害之一,病原菌为围小丛壳菌,病菌主要在病残组织内越冬,次年春季温湿度适宜后,快速传播扩散,4—5月逐渐开始发病,6—8月为发病盛期。土壤板结瘠薄黏重、易积水时,会影响杉木根系发育,提高炭疽病的发生率。初期针叶上形成大量暗褐色不规则状小斑点,然后病斑不断扩大,导致针叶逐渐枯死。针叶枯死后病菌侵入杉木的嫩茎,导致梢头枯死,症状较轻时顶芽可萌动抽生出新梢,但生长发育受限,枝条基部针叶和树冠下部枝叶也有可能发病,导致针叶枯萎死亡。潮湿环境下,发病和枯死的针叶背面长出大量病菌子实体或橘红色的分生孢子堆,温度在10~15 ℃时,枯死的针叶上可长出一些子囊壳,尤其在弱光、潮湿环境下子囊壳生长最迅速[1]。

1.2 防治方法

在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的基础上,选择高抗病性杉木树种,并确保其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在种植前,应做好选地整地、土壤改良与消毒等工作,为杉木生长营造良好土壤条件。加强杉木抚育管理,重点做好开沟培土、间种绿肥等工作,促进杉木生长,实现壮苗培育。加强水肥管理,降水后及时开沟排水,防止积水;施肥时,要增施磷钾肥,控施氮肥,以增强杉木的抗病能力,预防炭疽病的发生。造林后,及时进行修剪整形,避免林分过度郁闭引发病害。密切留意杉木生长情况,若发现患病杉木,要立即采取措施,交替喷施70%炭疽福美500倍液、1%石灰等量式波尔多液、65%代森锌500倍液,每7 d用药1次,连用2~3次[2]。

2 杉木叶枯病

2.1 症状

杉木叶枯病全称为杉木细菌性叶枯病,病原菌为杉木假单胞杆菌,该病菌主要在活针病灶部位越冬,第2年温湿度适宜时,病菌从病灶部位溢出,然后随风雨传播,若此时杉木存在伤口,极易感染细菌发病。杉木叶枯病一般在每年的4月发生,5—6月是盛发期,秋季林间湿度过大时,仍有可能继续发生,但其危害比夏季轻。相比较而言,处于林缘、路边、风口等位置的杉木受害更重。该病主要为害杉木的针叶、嫩梢,导致其枯萎死亡。初期患病叶片上长出一些褐色斑点,呈针尖状大小,斑点四周有黄色晕圈,然后病斑不断扩大延伸,形成长度为2~6 mm的褐色段斑,后期针叶逐渐枯死。若嫩梢患病,初期会出现针尖状大小的病斑,后期病斑扩大为梭形。病斑融合后,嫩梢呈褐色,并逐渐枯死。

2.2 防治方法

林农应树立科学造林意识,优先选择在土壤较肥沃、疏松透气,风力小的山谷、山坡等位置在实施杉木造林,禁止在风口和瘠薄地造林。杉木造林时要重视对混交林的营造,建议和松树等树种营造混交林。这不仅可以改善林间生态环境,还能有效预防叶枯病的发生。重视对杉木林的护理,若发现林木郁闭,要及时间伐,同时剪掉病叶、枯叶。造林前,做好整地工作,保证整地质量,确保杉木幼林能够旺盛生长,增强抵抗力。加强幼林施肥、浇水、除草、培土管理,增强杉木抗病能力。针对危害较重的杉木林,交替喷施70%代森锰锌500倍液、70%百菌清600倍液、1 000万IU硫酸链霉素湿粉500倍液,每7 d用药1次,连用2~3次。

3 杉木黄化病

3.1 症状

在榕江县杉木栽培造林中,黄化病(又称黄叶病)的发生率较高。该病属于生理性病害,不具有传染性。杉木栽培时,若土壤过于瘠薄,或土壤湿度过高或过低,以及林间环境不适宜时,极易导致黄化病发生。尤其是在土壤瘠薄和易积水的地区,杉木患病率高且症状严重。杉木黄化病分为黄化型和黄化枯死型2种类型。对于黄化型,可观察到杉木的针叶、嫩茎逐渐褪绿发黄,并出现一些淡褐色的花斑,后期全部针叶均变为黄色或红褐色。虽然此时杉木不会死亡,但其生长发育明显受限。而对于黄化枯死型,杉木长势衰弱,树冠上的叶片逐渐失去光泽并枯萎,然后变为红褐色,最终枯死。黄化枯死型杉木成片分布在山洼、山坳、沟旁等位置。

3.2 防治方法

栽培杉木前,务必要做好造林地选择及土壤耕整工作,为杉木创造有利的生长条件。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来选择栽植杉木,确保其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抗病力。提高抚育管理意识,重点控制土壤湿度,避免过于潮湿黏重,否则不利于杉木生长。在贫瘠且缺乏营养的地块上栽植杉木时,要创新抚育方式方法。例如,通过林粮间作、套种绿肥、压青等方式,可以改善土壤理化结构,提高抚育质量,降低杉木黄化病的发生率。针对多次发生黄化病的造林地,建议改种其他树种,以防止杉木成片发病。药剂防治时,交替喷施0.5%硫酸亚铁+0.05%柠檬酸水溶液、2%硫酸亚铁+0.2%柠檬酸+3%尿素+0.02%赤霉酸水溶液+新高脂膜800倍液,每间隔7 d用药1次,连用2~3次[3]。

4 松梢螟

4.1 症状

松梢螟,也被称为微红梢斑螟,对杉木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危害。松梢螟成虫体长10~16 mm,卵呈黄褐色椭圆形,长度为0.8 mm,幼虫体长15~27 mm,蛹呈红褐色,长度为11~15 mm。该害虫每年可发生1代或2代,在杉木的树皮缝隙和枝梢上越冬,第2年3—4月复苏,5—6月化蛹成虫,然后将卵产在杉木的嫩梢、顶芽、叶鞘上,幼虫孵出后从嫩梢表皮下蛀出小隧道,再蛀入木质部内,树皮裂缝处流出一些松脂。3龄以后的幼虫,主要为害杉木枝梢,受害的枝梢逐渐发黄,最终枯萎死亡。受害较重的杉木生长发育受限,出现多丛枝多头等现象。

4.2 防治方法

松梢螟成虫期,可在林间设置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引诱害虫,在杉木林内设置诱芯诱捕器,同样可以达到良好的诱杀效果。松梢螟卵期,可适当引入赤眼蜂等天敌类昆虫,这些昆虫将卵寄生在松梢螟卵上,从而抑制虫卵孵化,减少林间松梢螟数量,减轻其对杉木的危害。杉木造林时,要提高混交种植意识,建议和松树等树种混交种植,并合理控制种植密度,保持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以促进杉木的正常生长。密切留意杉木生长情况,一旦发现有受害较重的枝梢,应及时修剪并带出林间进行统一烧毁和深埋处理,以防止害虫的进一步传播。杉木林内松梢螟数量较多时,建议交替喷施90%敌百虫晶体500倍液、1.8%阿维菌素1 000倍液、40%杀螟松800倍液,每7 d用药1次,连用2~3次。

5 粗鞘双条杉天牛

5.1 症状

粗鞘双条杉天牛是榕江县杉木栽培造林时一种常见的毁灭性害虫,成虫体型较大,其长度和宽度分别为10~25 mm和5~7 mm,鞘翅呈棕黄色,每年可发生1代,有的每2年发生1代。成虫可将卵产在杉木裂缝中,孵化后会对杉木的木质部产生较大的危害,受害处出现一些虫道,老熟幼虫可蛀食至木质部,导致树干内出现空洞。幼虫在蛀食的同时,会吸收大量的营养,被危害的树干树皮逐渐剥落,然后枯萎死亡[4]。

5.2 防治方法

重视人工诱杀,成虫盛发期利用害虫的假死性特征将其摇晃振落后捕杀,减少害虫基数,同时密切关注成虫产卵后的卵块,一旦发现就立即将其杀死。加强杉木幼林抚育管理,增强树势及抗病力。对于受害较重的树木,建议直接砍伐,并杀灭树干内的幼虫及成虫。在繁殖期,在杉木林内设置杨树枝,利用其引诱害虫产卵,然后统一烧毁处理。重视杉木和樟树等树种的混交种植。这种种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林地的生物多样性,还能对粗鞘双条杉天牛等害虫起到趋避作用,减少其对杉木的侵害。害虫产卵前利用树干涂白剂将树干涂白,也能起到治虫效果。在成虫为害期,建议交替喷施40%国光必治乳油800倍液、45%丙溴辛硫磷1 000倍液,每7 d用药1次,连用2~3次。在幼虫为害期,可将适量国光防蛀液剂喷入虫道诱杀幼虫。此外,将磷化铝片点燃后放置于虫道内,然后封口,也能杀灭幼虫,减轻害虫对杉木林的危害[5]。

6 杉梢小卷蛾

6.1 症状

在榕江县杉木栽培造林过程中,杉梢小卷蛾是一种常见的害虫,由于其1年可发生多代,因此对杉木的危害性较大。这种害虫的虫蛹主要在杉木枯梢中越冬,第2年春季温湿度适宜后快速羽化为成虫,然后成虫将卵产在杉木嫩梢叶片背面,虫卵孵化后会转移,对多个嫩梢形成危害。2龄内的幼虫主要为害嫩叶,超过3龄的幼虫则主要为害杉木嫩梢,老熟幼虫则会在枯梢中化蛹。被幼虫为害的杉木梢叶,会逐渐死亡,尤其是幼龄杉木,危害性更大,死亡率更高。

6.2 防治方法

提高混交林营造意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混交树种,推荐杉木和枫杨、松树等树种混交,可减轻杉梢小卷蛾对杉木的危害。加强杉木林抚育管理,及时修剪整形,保持良好的采光和通风条件,及时浇水、排水、追肥、除草、松土等,促进杉木生长,增强其抗性。重视对天敌的保护和利用。例如,大腿蜂是杉梢小卷蛾的天敌,在蛹期释放大腿蜂后让其在蛹上产卵寄生,然后杀灭害虫,减轻害虫对杉木的危害与影响。冬季通过人工摘虫的方式,杀灭害虫,以减少林间松梢小卷蛾的数量,降低其危害性。推广灯光诱杀技术,在杉木林内悬挂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对害虫进行诱杀。春季,在杉梢小卷蛾化蛹前将带有虫蛹的枝梢剪掉并烧毁,避免害虫继续为害。重视对糖醋液的使用,将糖、醋、水三者按照1∶1∶10的体积比配制后,再加入适量的敌百虫溶液,然后将其放在杉木林内诱杀害虫。发生虫害后,可在距离树干20 cm的位置打洞并注入40%SN-851乳油10倍液1 mL,可起到不错的杀灭效果,或者交替喷施50%杀螟松乳剂200倍液、50%马拉松800倍液、80%敌敌畏乳剂1 000倍液,每7 d用药1次,连用2~3次[6]。

7 结语

杉木是榕江县重要的用材树种,为满足市场需求,加快杉木人工林建设意义重大。为保障杉木栽培成活率及造林质量,林业部门要高度重视病虫害防治工作,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当地杉木常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原因及类型,制订针对性、有效性的综合防控措施,掌握病虫害防治技术要点,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确保杉木良好生长,满足用材需求,在推动榕江县林业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 张龙,张剑,字强,等.杉木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乡村科技,2023,14(7):128-130.

[2] 江顺达,梁定河,江顺德,等.杉木种植技术要点与病虫害有效防治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23,13(3):31-33.

[3] 孟杰.杉木病虫害的综合防控措施及防治技术[J].南方农业,2022,16(2):33-35.

[4] 吴永忠.杉木的种植管理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1(7):119-120.

[5] 贾巧红.杉木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J].南方农业,2021,15(5):28-29.

[6] 夏上培.杉木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浅析[J].南方农业,2020,14(29):64-65.

(责任编辑:张春雨)

作者简介:代军(1992—),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林业病虫害防治。E-mail:1042819234@qq.com。

猜你喜欢
防治技术杉木病虫害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11-27 13:44:48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0-14 07:31:06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08-24 07:08:52
杉木黄化病的防治技术措施研究
杉木萌芽更新关键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8:24
杉木育苗化学防除杂草技术
现代园艺(2017年23期)2018-01-18 06:58:19
烟草黑胫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油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商洛核桃举肢娥防治技术
现代园艺(2016年17期)2016-10-17 08:31:58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企业导报(2016年13期)2016-07-19 18:2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