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县平山林场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问题与对策

2024-07-11 08:07:15陆叶开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5期
关键词:抚育生态公益林森林资源

摘 要 生态公益林是保障国土安全的生态屏障,对生态环境演变、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因此,加强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促进生态公益林提质增资意义重大。基于此,以广西灵山县平山林场为例,分析其在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中存在的认识不到位、抚育管理与管护之间的矛盾、申报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项目困难、成效监测不到位等问题,提出加强抚育管理认识、完善抚育管理机制、加快抚育管理项目批复、加强抚育管理监测、加强抚育管理技术研究等对策。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抚育;森林资源;广西灵山县平山林场

中图分类号:S762.3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0.050

灵山县是我国南方集体林区重点县,也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典型县。截至2023年底,灵山县平山林场经营总面积3 513.33 hm2,林地面积3 133.33 hm2,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1 449.00 hm2(含国家级生态公益林面积353.13 hm2,自治区级生态公益林面积1 095.87 hm2),森林覆盖率为86.41%,活立木总蓄积量为22.13万m3。林山县平山林场生态公益林建设成绩斐然,在抵御自然灾害、改善自然环境、支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县情、林情的变化,林山县平山林场生态公益林的抚育管理出现了一些问题。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对促进生态公益林事业有序发展极为关键。

1 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

1.1 强化生态公益林的生态功能

生态公益林的面积、结构、类型不同,能发挥出的生态功能不同[1]。加强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对其面积、结构、类型进行调整优化,有利于促使生态公益林向着立体结构发展,为林木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进一步强化生态公益林的生态功能[2]。

1.2 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在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中,多人工伐除枯木、染病树木,清理灌木、杂草、藤本植物,以保障林木健康生长;伐除生长不良、生长过密的林木,防止有益木、优良木的无益竞争,使生态公益林内林木受光面积增加,从而提高森林资源的质量。

1.3 提供工作岗位

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是一项劳动密集型工作,能为当地林农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减轻当地就业压力,让林农通过收获间伐材、次材小料获得收入[3]。此外,灵山县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经营投入中有大部分资金用于劳动报酬支出,有效解决了当地农民就业难问题,对促进当地农民就业、实现增收致富具有重要作用。

2 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认识不到位

受认知误区、思想偏差的影响,灵山县平山林场部分工作人员产生了重造林、轻抚育,重产业、轻生态,重数量、轻质量的认知误区。也有部分工作人员认为间伐要“砍大留小”“砍好留差”,或认为阔叶林不需要抚育管理,只需要封山管护就行。认识上的片面性影响了抚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当下,灵山县平山林场部分林木已经进入成熟期乃至衰退期,或面临病虫害威胁。灵山县平山林场急需通过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调整林种结构,使现有林分向着生态功能更强大的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发展,提高生态公益林质量。

灵山县平山林场部分领导更重视“短、平、快”的项目,对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的认识不到位,认为林场公益林每667 m2补偿资金比集体公益林的少7~8元,每年少160 000元左右收入,不愿意投入资金进行抚育管理,等上级部门下达专项资金才考虑。

2.2 抚育管理与管护之间的矛盾

从灵山县平山林场实际情况来看,生态公益林的抚育管理和管护有一定的冲突和矛盾之处。1)经过几十年的生态公益林保护,林场内很多林分已经形成复层林,虽然抚育管理能进一步提高单位面积蓄积量,但是如果抚育管理不当,或管理不严,很可能破坏既有的林分结构,导致林场生态功能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动物栖息地破坏等问题。2)目前,林业部门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力度很大,部分林区已经全封,部分管理人员担心林农以抚育管理为由进行林木采伐。事实上,当地也发生过超采伐强度的事件,严重影响生态公益林的建设成果。

2.3 申报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项目困难

申报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项目困难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多年来,上级并没有下达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任务,但是根据林木生长情况,有必要进行抚育管理。目前,要进行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需要经县林业局同意向市林业局申请,再上报自治区林业局批准同意,程序比较复杂,阻碍了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2.4 成效监测不到位

成效监测是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是灵山县平山林场在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成效检测方面采取的措施还较少,没有设立森林抚育管理对照区,也没有监测、观察抚育管理措施对林木生长、林分结构等的影响,没有为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工作改进、总结抚育管理技术提供依据;或对照区的设置不科学,资料、设备支持少,导致当地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成效监测不到位。

3 加强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的对策

3.1 加强抚育管理认识

加强林场工作人员的教育,端正其态度。通过教育使林场工作人员认识到,开展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是推动林业“双增”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推动灵山县平山林场乃至全国林场健康发展的必要路径。为实现以上目标,就必须在持续增加生态公益林面积的同时,立足林场资源现状开展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推动生态公益林从封育保护向林分结构调整[4]。

对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大力宣传,提高林场领导的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意识,使其认识到做好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是保护林场长远利益、增加森林资源的有效举措。在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中,灵山县平山林场可以通过发展森林旅游、林下种养等产业有效增加林业经济效益。

无论是普通工作人员还是林场领导,都要明确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的原则:保护生态多样性和保护森林整体性。森林系统是生物多样性的载体,也是珍贵的生物基因库。因此,灵山县平山林场要积极开展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工作,保护好林场的幼苗幼树、珍贵树种、珍贵动物资源,保护生态平衡,还要保留林场不影响主要树种生长的植物。实行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要保护森林的整体性,将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视为整个生态系统的一部分来考虑,确保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与森林整体发展相协调。

3.2 完善抚育管理机制

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是一项技术要求很高的工作,不能简单地将生态公益林等同于商品林,必须有严格、规范的编制与施工方案。

1)制定操作性强的技术规程。生态公益林与商品林的培育目的不同,抚育管理方法有很大差别。对此,灵山县林业部门应当根据现有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技术规程,按照生态公益林、商品林分类管理要求制定符合当地生态公益林实际情况的抚育管理技术标准,以减少抚育管理操作的盲目性,使抚育管理操作有据可依,不断提高抚育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度。

2)省、市林业部门应当尽快完善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间伐相关政策[5]。当前,部分地区已经将生态公益林进行分级,如浙江省将生态公益林分为重点、特殊、一般3个保护等级,抚育管理间伐只在一般、重点生态公益林内开展,还根据不同保护级别和林场条件设定了间伐强度。对此,林业部门有必要针对灵山县平山林场生态公益林的实际情况完善配套政策,解决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和管护之间的矛盾。

3.3 加快抚育管理项目批复

灵山县平山林场应当进一步完善生态公益林经营情况汇报制度,以周、月为固定单位定期向上级林业部门汇报生态公益林经营情况,使上级部门了解生态公益林的一般情况及开展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的必要性,将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纳入生态公益林管理计划中。

林业部门应当简化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项目申请、审批的环节,或成立由自治区林业局牵头的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专项工作组,定期对各林场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工作进行必要性考察,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立项、及时开展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工作[6]。

3.4 加强抚育管理监测

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具有工作环境艰苦、作业周期长(3~5 a)等特征,较长的作业时间对作业严谨性、专业性有较高要求,也要求对作业成果进行全面监测[7]。

在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成果监测中,灵山县平山林场应当重点做好以下工作。1)坚持每年对林木生长情况进行测定,并根据相关数据随时调整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手段及阶段性工作重点。2)定期对获取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总结,掌握林场抚育的进度、成果,分析抚育管理中的经验与不足,评估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成果,为今后改进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8]。

灵山县平山林场可采取全程监督管理办法,派技术人员到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现场跟班作业,使其做好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及时发现并解决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中遇到的问题。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小组要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现场质量调研工作,及时跟进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工作的开展进度和质量。及时建档并做好档案管理,确保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工作有资料可查,要在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工作开展前、中、后记录影像资料,对项目的实施方案、组织管理、作业设计、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间伐、“施工登记书”“施工验收单”等资料进行统一归档,由专人管理[9]。

3.5 加强抚育管理技术研究

以往的抚育管理技术侧重增加森林蓄积量,对提升森林生态效益重视不足。对此,林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技术的研究和推广,鼓励林业科研人员探索新的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方法。

1)不断完善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技术措施。

①慎重选择抚育管理林分。抚育管理过密、树种单一的生态公益林时,重在优化林分结构,提高林分质量,防止森林火灾和病虫害发生,培育健康森林,发挥森林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抚育管理幼林时,根据地形、地势、树种、林龄等,选择郁闭度0.8以上的中龄林、郁闭度0.9以上的幼林进行抚育管理。

②采取合理的抚育管理技术,在保护原生植被的基础上,按照相关技术规程对幼林进行修枝、割灌、间株定株、补植补造等技术措施,对中龄林进行卫生伐、生态疏伐等技术措施,对灌木林采取补植补种、平茬复壮等技术措施。通过实施这些技术措施,优化林分密度和结构,建立复层群落结构,增强林场生态防护功能。

2)间伐方面应当尤其注意,采伐树种的选择要做到采密留稀、采老留小、采弱留强,按照一定的密度、成熟度进行均匀间伐。如果为了增强树势、调整树种,应当在树木生长期间伐;如果为了促进更新,应当在树木休眠期间伐。总之,要通过采取合理的间伐措施,促进生态公益林林分的优化,实现森林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生态公益林建设利国利民,灵山县平山林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生态公益林开展综合管理,实现生态公益林的生态价值。笔者针对灵山县平山林场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抚育管理机制、抚育管理技术等角度提出了抚育管理措施。除上述措施外,在多雨山区,由于坡度较大,还要重点做好保土、保水、保肥工作,不断提高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成效。通过开展生态公益林抚育管理促进林分生长与顺向演替,促进钦江水源头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实现森林综合效益大提升。

参考文献:

[1] 徐朵,李况.七坡林场场外桉树人工营造林技术及抚育管理措施[J].南方农业,2023,17(18):237-239.

[2] 邓婵,覃蘘媚.国有林场林木抚育采伐技术与管理探析:以广西黄冕林场为例[J].园艺与种苗,2023,43(3):60-61.

[3] 陈蓓,程伟,侯玉松,等.国有林场森林抚育相关思考:以国有淄川林场为例[J].绿色科技,2021,23(1):84-86.

[4] 李侃竑.国有林场森林抚育问题及对策:以国有官鹅林场为例[J].绿色科技,2021,23(15):153-155.

[5] 许环.竹溪县标湖国有林场森林抚育现状分析及对策和建议[J].林业勘查设计,2021,50(2):4-6.

[6] 王新媛.森林抚育采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措施:以费县国有林场为例[J].花卉,2021(24):103-105.

[7] 程宝栋,徐畅,秦光远,等.集体林区生态公益林建设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以浙江省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21(2):40-49.

[8] 林修凤,刘伟平.福建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改进及其法律评价[J].中国林业经济,2021(2):73-77.

[9] 陈园林.生态公益林区划界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7):82-83.

(责任编辑:刘宁宁)

作者简介:陆叶开(1979—),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保护。E-mail:610365198@qq.com。

猜你喜欢
抚育生态公益林森林资源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红土地(2018年8期)2018-09-26 03:19:16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11期)2017-06-28 11:32:42
刍议中幼林的抚育工作
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分配问题研究
绿色科技(2016年21期)2016-12-27 10:57:50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
森林抚育经营管理分析
红松果材兼用林栽培及经营技术研究
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态公益林的建设
我国森林资源生态环境及其评价探讨
河南科技(2014年11期)2014-02-27 14: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