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丹丹 贺彩艳 卢燕兰
摘 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因而对城市公园绿化水平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为提高绿化品质、公园景观水平,以广西南宁市南湖公园为例,分析城市公园绿化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适时调整养护经费预算、提高精细化管理技术指导水平、规范古树名木及大树管理、加强园林技术培训、开展园林科普活动等对策。
关键词 城市公园;园林绿化;品质升级;广西南宁市南湖公园
中图分类号:X171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0.04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1]。
南宁市南湖公园(以下简称南湖公园)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中心东面核心区域,总面积200.09 hm2,其中陆地面积92.11 hm2,水体面积107.98 hm2,是一座具有广西民族特色和亚热带风光特色的综合性城市生态公园,也是目前南宁市最大的免费开放公益性公园和举办城市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对南宁市南湖公园绿化现状进行评价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建议,有助于提高绿化品质、公园景观水平,为今后公园的绿化管理发展方向提供实际的参考。
1 现状
1.1 绿化植物种类
南湖公园内乔木约18 600株,基调树种为榕树、大王椰,分别约2 800株、2 100株,骨干树种为蒲葵、高山榕、垂叶榕、吊瓜树、宫粉羊蹄甲、大花紫薇、扁桃、糖胶树、美丽异木棉、柳叶榕、桂花、金山葵、木棉及中国无忧花等。园内大树(胸径60 cm以上,不含棕榈科植物)约1 600株,其中古树名木145株,以榕树为主,主要分布在雾森景观广场和名树博览园区域。
1.2 绿化景观类型
园内绿化景观以名树博览园的疏林草地为主,乔木种类主要以乡土树种和亚热带地区树种为主,如榕树、菩提树、木棉、扁桃、大王椰等。环湖路两侧绿地景观为热带雨林景观,以亚热带和热带植物为主。2017年,南湖公园开展海绵化综合改造工程,对公园绿地进行海绵化建设,设置雨水净化系统,如植草沟、生物滞留带、雨水花园,打造绿色屏障生态带、滨水绿廊带等,完善了公园绿化系统;南湖水质改善项目对南湖驳岸进行生态化改造,丰富驳岸水生植物景观,发挥边缘效应,生态环境向好。同时,在塑造“一园一品”公园特色品牌过程中,打造了月季园、芙蓉岛、杜鹃园、千鸟园和山茶园等多个小型花卉专类园,特色景观景点凸显,形成公园名花品牌名片,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1.3 绿化养护情况
自2017年始,南湖公园以政府采购服务结合职工自主管养方式开始逐步推行绿化养护社会化。2020年初,职工自主管养全面停止,开启了全园绿化养护社会化模式。公园实行全区域一级养护,采用政府采购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中标服务企业后进场开展绿化管养。南湖公园绿化总面积584 237.84 m2,绿地面积大、带状环湖绿地较多,绿化养护垃圾清理及外运等养护战线较长、园内植物景观较复杂,各项作业周期较长。社会化服务企业的绿化养护工作在园容管理科的监督指导下开展,绿化养护工作主要为绿地日常养护管理、局部景观改造提升、临时性及专项性任务改造、黄土裸露整治及植物更换、白蚁防治、绿化养护基础设施维护维修,部分日常养护工作实行机械化操作。
1.4 园林科普情况
公园科普教育活动起步晚,开展次数较少,自2023年启动,仅组织开展了个别植物主题科普教育活动。植物科普设施主要包括树木铭牌、珍贵树种科普牌、古树名木保护牌、月季科普牌等。其中,植物铭牌主要设置在环湖路及游客密集区域,简单介绍了物种中文名、拉丁学名、科属和别名,附带植物百科二维码。珍贵树种科普牌主要设置在森林景观改造区域,内容图文结合,介绍物种中文名、拉丁学名、历史故事和物种特征等。古树名木保护牌主要集中在雾森景观广场、名树博览园区域,由相关古树名木主管部门设立,公园负责日常维护。月季园设置科普宣传栏,设于月季园入口和游客密集区域,详细介绍月季种类特征、栽培养护知识和月季文化等。
2 存在的问题
2.1 养护高标准与财政低投入相矛盾
2.1.1 绿化养护投入经费不足
2020年,南湖公园已实现全园绿化养护社会化,参考《城市绿化 养护规范及验收要求》(DB45/T 449—2007)按一级绿地养护质量要求开展精细化养护,以此标准测算,南湖公园养护单价达到12.43元·m-2。而根据2009年《广西城市园林绿化养护消耗量及费用定额》,绿化养护绿地标准约为8.00元·m-2·年-1[2]。但财政部门核定的绿化养护费用较低,结合近期相关绿化养护政府采购项目的采购公告,在主要养护内容相近的情况下,当地市管公园及城区公园的绿化养护年综合单价不足8.00元·m-2·年-1,南湖公园仅为7.75元·m-2·年-1、人民公园为6.87·m-2·年-1、花卉公园为5.19元·m-2·年-1、狮山公园为4.19元·m-2·年-1。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在人工费、材料费不断上涨的当下,公园的绿化养护经费不能与时俱进,经费不足的问题导致绿地基础管养工作开展难度大,养护水平难以达到精细化标准。
2.1.2 精细化养护内容逐年增加
南湖公园依据“一园一品”发展要求,打造了多个花卉专类园、精品园,此类改造成型后,按照合同,交付给绿化养护公司进行管养,但一般不增加养护经费的拨付。据统计,2018年至今,南湖公园共开展此类景观改造面积约3.5万 m2,其中月季园改造面积约20 000 m2、杜鹃园改造面积约2 500 m2,引进非洲芙蓉和名贵树种各300株左右,以上特色景观受到中国中央电视台、广西广播电视台、南宁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深受市民游客的喜爱,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随着月季园、非洲芙蓉岛和杜鹃园等花卉专类园及特色开花植物、名贵树种的增加,为保持良好景观效果,并达到适时盛花要求,公园在日常修剪、水肥控制、生长调节和病虫害防治等阶段都提出了更高标准、更精细化的管理要求,现有养护经费无法满足高要求高标准的养护措施和物资需求。
2.2 技术要求指导应用和管理督查不到位
南湖公园作为南宁市首个实施绿化养护社会化管养的公园,在绿化养护规范、考核制度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管理体系。但在实践中发现,现有的养护规范和技术要求较宽泛,制订的养护计划和方案针对性不强,未能很好地指导应用,尤其是在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作业方面指导性不够。而且,社会化养护公司以追求企业经济利益为主,造成一些慢效应工作被简化。例如,采用价格较低的肥料和农药,反复使用,造成肥效不够、病虫害频繁等。此外,公园绿化养护社会化管理实行分区域分级管理,分级为科室-技术员-巡查员-服务企业管理员-服务企业一线工人,公园需要指定有丰富公园绿化管养经验的技术人员,对社会化管养工作进行现场监督指导。科室技术员大多具备较好的理论知识水平,但在实际操作技能上相对薄弱。目前公园专业技术指导和监督主要依赖经验丰富的巡查员,随着一线巡查人员的退休,公园的管养巡查、督查技术员年轻化,存在实践经验欠缺、技术指导不到位的情况。
2.3 缺少对大树、古树的专项管理
古树保护是一项多学科的综合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保护工作不仅要制止人为破坏行为,更要实施古树复壮工作,让古树焕发新生[3]。南湖公园现有的大树、古树大多是从各建设项目移植而来,并非原生树种,抗病、抗灾能力不强,移植至今已有约20年,正值重点养护时期,需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和技术支持力度。但目前,公园缺少专项的大树、古树巡查、养护制度,无法全面摸清大树、古树的健康状况,突出保护重点。此外,大树复壮专项经费不足,只能有选择性地开展大树、古树复壮工作,易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对绿化养护管理工作和公园整体景观带来一定影响。
2.4 社会化服务公司管养人员技术水平不高、专业技术人员不够
由于工资待遇问题,养护公司存在以普通工人代替技术工人,或者临时聘请技术工人的情况,在遇到植物病虫害防治、肥水、修剪整形、补植等专业性较强的养管工作时,难以精准施策、高效完成,造成养管缺位、错位及问题解决严重滞后等情况[4]。养护公司现行的一些养护方法和措施较单一、技术含量低、设备比较落后,管养人员没有进行系统的培训,业务水平不高,造成养护的效果不佳、效率低。病虫害防治常用广谱性药物,针对性不强,且以病虫害治理为主,重治不重防,不见病害不打药,直接影响了防治工作的效果,往往治标不治本,错过了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
2.5 园林科普相对滞后
1)科普设施较少,目前园内植物铭牌初具规模,但介绍的物种比较集中和常见,缺少特色物种的植物铭牌,内容样式简单、单一,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不利于科学知识的传播。2)科普活动较少,目前公园植物主题科普教育活动处于起步阶段,无固定或周期性开展的植物主题科普项目,没有形成公园+科普主题特色,与公众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不匹配。
3 对策
3.1 适时调整养护经费预算
公园管理经费的投入是保证公园正常运转的重要前提和精细化管理的基础,科学测算养护经费是实现公园绿化精细化管理、绿地质量提升的资金保障条件,基础条件不同、景观及植物配置不同的绿地养护经费也不同[2]。开展重新采购前,根据公园绿化基底、历年工作数据、绿化养护要求和工作计划等,参考相关文件标准,结合当地市场行情、人工成本等科学、合理测算绿化养护经费,同时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争取逐步提高绿化养护经费招标控制价。
3.2 提高精细化管理技术指导水平
南湖公园内景观类型丰富且质量高,其景观质量、大众行为和可达性均相对较好,吸引力高;且游客对其景观特色性满意度评价较高,主要体现在南湖公园的花境应用较多,以园林植物观赏为特色,名树博览园、九龙壁、大树盆景园、环湖雨林景观等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大,游玩后感知力更强[5-6]。提高精细化管理技术指导水平,对绿地景观的维持和提升、提高游客游憩质量具有重要意义。1)健全和完善南湖公园绿化养护手册、水生植物专项养护规范、古树名木养护规程等制度规范,促进专项养护作业质量提升。2)研究区域分级、分区养护要求,统筹有限的绿化养护资源向重点区域倾斜,保障重点路线、重点场所(名树博览园、革命烈士纪念馆、大树盆景园、专类园等)的养护质量。3)完善绿化养护社会化运作细案,进一步明确和提高对技术人员和机械配备的要求、考核形式等,加强对其的技术指导和管理。
3.3 规范古树名木及大树管理
定期开展古树名木养护情况检查,掌握古树名木及后备古树生长状况,是《南宁市市政和园林发展“十四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及任务[7]。作为公园古树名木的管护责任主体,规范公园古树名木和大树管理,定期对树木物种、规格、坐标、树势等进行更新普查,按规范要求做好一树一档,建立健全大树信息管理系统和动态检测体系,掌握大树资源现状、生长势及存在问题,进一步加强保护管理措施实施,拟定管养计划,有针对性地优先抢救衰弱株、濒危株;定期跟踪,提前发现和预警,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理,挽救树势,减少危树的产生,提高大树精细化管养水平,为保护南宁园林绿化珍贵资源提供基础支持。
3.4 加强园林技术培训
3.4.1 加强行业层面技术培训
园林行业主管部门应重视人才培养和输送,聘请专业团队对公园管理人才进行培训与指导[8]。通过行业指导性文件、招标文件等提升园林行业执业资格的重要性。经过培训执证上岗后的养护人员,其养护水平将会得到整体提高,有利于整个园林绿化行业的蓬勃发展,新的园林管养手段和措施可以快速地通过培训课程,被广大园林绿化从业人员学习,从而提高公园绿化管养质量。
3.4.2 加强社会化公司内部技术培训
定期和不定期在企业内部开展绿化养护专业技能培训,促进绿化养护专业化、系统化、规范化。1)提高公司项目管理、技术人员专业水平,通过参加行业交流、行业培训和进修、特邀园林专家培训等多种形式,提高项目管理层人员的管理水平、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2)提高绿化工人的技能水平,开展绿化养护作业、机具操作、安全作业知识讲解和现场教学示范等,提高养护工人作业的操作水平,普及养护专业知识,提高职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3.5 开展园林科普活动
南湖公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自然教育活动,吸引青少年走进大自然,去真实体验、认识自然,从而培养其热爱自然的情怀[9]。积极丰富园林科普形式,以公园绿地为载体,普及园林文化、园艺栽植等知识,发挥公园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社会效益[6]。1)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结合国际日、宣传月活动及节假日等纪念日,利用公园绿地、创新工作室、盆景园等现有场所,开展科普教育活动、研学活动等,尝试与科技社团、公益组织、校企等开展合作,采用室内课堂、户外观察、劳动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专题科普教育活动。2)培育科普宣教队伍。培育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覆盖广泛的科普宣教队伍,发挥其优势和专长,通过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开展科普。注重提升科普能力,自觉提升科学素质,主动学习、掌握、运用科技知识。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建,2017(11):15-34.
[2] 伍进军.城市公园精细化管理实践及对策思考:以南宁市人民公园为例[J].绿色科技,2020(3):66-67.
[3] 吴伟尧.玉林市古树资源现状及保护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9.
[4] 张俊辉.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以三明市城区绿化为例[J].福建热作科技,2023,48(4):61-65.
[5] 杜娟.南宁市城市公园吸引力评价[D].南宁:广西大学,2020.
[6] 邱哲.南宁市三个典型综合公园使用后评价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19.
[7]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宁市市政和园林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J].南宁政报,2023(3):1-38.
[8] 凌雯倩,朱勇,徐勤怀.城市公园管理的国内外经验与实践启示[C]//风景环境与高品质生活:中国城市规划学会风景环境规划设计专业委员会2023年会论文集.2023:10.
[9] 闫淑君,曹辉.城市公园的自然教育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园林,2018,34(5):48-51.
(责任编辑:张春雨)
作者简介:邓丹丹(1990—),本科,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建设。
*为通信作者,E-mail:2023971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