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园林绿化中苗木栽培养护问题与对策

2024-07-11 07:51:24巩向艳武雪炜黄芳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5期
关键词:园林绿化

巩向艳 武雪炜 黄芳

摘 要 随着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环境美化有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做好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工作至关重要。为提升园林绿化苗木的存活率和生长质量,深入探讨了山东省济南市园林绿化中苗木栽培养护存在的问题,包括苗期管理有待规范、栽培容器选择优化空间较大、养护技术手段有待加强等,并提出了规范苗期管理操作、优选适宜的栽培容器及加强养护技术手段应用等对策。

关键词 园林绿化;苗木栽培养护;山东省济南市

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10.043

山东省济南市作为拥有丰富园林绿化资源的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多样化的绿化任务,其中涉及多种类型的苗木栽植与培育。然而,面对不断增长的城市绿化需求与高标准生态目标,济南市园林绿化实践中暴露出苗期管理不规范、栽培容器选择不合理及养护技术手段亟待强化等问题。本研究旨在深入剖析这些问题的具体表现,进而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与实践经验,以期推动济南市乃至同类地区园林绿化工作的精细化、科学化发展。

1 济南市园林绿化概况

济南市在城市园林绿化领域拥有深厚的基础与独特优势,据统计,全市范围内已成功引入并种植了逾600种园林绿化用苗,涵盖各类乔木、灌木及藤本植物[1]。其中,代表性本土树种如槐、毛白杨因其出色的耐寒、耐盐碱等抗逆性,在城区街道和公园绿地中被广泛应用,槐在济南市的平均成活率高达95%,并且在生命周期内每株能吸收约20 t二氧化碳,凸显其卓越的生态效益。而在景观观赏性方面,济南市在趵突泉公园等地大量栽植了春季繁花似锦的海棠和秋季色彩斑斓的五角槭,充分展现了城市季节性景观的丰富变化[1]。在苗木繁育与配置过程中,济南市园林部门依据最新的科研成果与精细化管理理念,对苗木生长指标进行量化控制。例如,在培育雪松幼苗时,技术人员会定期监测其年均生长高度、冠幅扩展速度及耐低温极限值(-30~-25 ℃)等重要参数,以此指导制订科学合理的培育方案,保证苗木移植到城市绿地后的良好适应性和持久生命力。此外,济南市在实际项目实施中亦体现了极高的专业水准与创新意识。例如,在大明湖景区改造升级工程中,采用了包括乌桕、樱花、柳树等多种适生树种在内的混交林模式,既丰富了生物多样性,也增强了景观层次感。该项目的成功实施使得景区绿地覆盖率提升了近15个百分点,有力地证明了济南市在园林绿化资源科学配置与高效利用方面的先进实践。

2 济南市园林绿化中苗木栽培养护存在的问题

2.1 苗期管理有待规范

在济南市具体的园林绿化实践案例中,苗期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在多个区域和项目中均有体现。以历下区建秋国有苗圃为例,其在培育本土常见树种白皮松的过程中,就暴露出了苗期管理标准化不足的问题[2]。理论上,白皮松幼苗生长阶段要求土壤电导率稳定在适宜的范围内,通常推荐为0.5~1.0 dS·m-1,以保障幼苗根系健康发育。然而,实地调查发现,由于缺乏科学精确的灌溉系统和湿度监控设施,该苗圃在苗期灌溉上难以做到精准调控,有时会出现水分过量导致幼苗根部缺氧烂根的情况,有时则是供水不足抑制了幼苗的正常生长。在苗期营养管理方面,该苗圃对雪松幼苗的施肥管理并不严格遵循其生长阶段所需的氮、磷、钾等元素的最佳比例,如速生期氮、磷、钾等元素吸收量之比为3∶1∶1[2]。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定期的专业土壤检测与个性化施肥方案,部分苗木在关键生长期养分吸收不足,影响了苗木的形态发育和木质化程度,从而降低了移栽后的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2.2 栽培容器选择优化空间较大

在济南市园林绿化项目中,栽培容器的选择与优化存在着明显的技术瓶颈。以历城区人民公园为例,其在培育荷花木兰苗木的过程中,普遍采用低成本的塑料营养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初期投入,但此类容器在透气性和透水性方面表现欠佳,易造成水分滞留和氧气供应不足,进而限制了苗木根系的正常发育。相关研究表明,当荷花木兰苗木在塑料营养钵中的培育时间超过6个月时,相比使用具有良好通气排水性能的环保型无纺布袋作为栽培容器,其根系活力下降约20%,苗木总体生长状态和移栽后的成活率也因此受到影响[3]。另外,在容器规格的选择上,也有待进一步细化和优化。在章丘区玉山社区公共绿地改造项目中,用于栽植红叶石楠的小型塑料盆,由于直径与深度比例不当,限制了根系扩展,进而导致红叶石楠在生长初期就出现了营养吸收受限、生长迟缓的问题。经测量,此类容器栽植的红叶石楠苗木根系长度仅为理想容器中的70%左右[3]。

2.3 养护技术手段有待加强

在济南市园林绿化实际操作中,养护技术手段的强化重要性显著。以平阴县共青公园的雪松养护为例,尽管采取了常规的病虫害防治和施肥措施,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技术手段的精细化程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在病虫害防治环节,虽对雪松主要害虫如松梢螟进行了定期喷药防治,但缺乏对害虫生物习性、天敌保护及农药残留影响的综合考量,导致防治效果不理想,部分雪松出现枯梢现象。经实地调查,该公园雪松受病虫害侵扰的个体比例高达25%,远高于行业公认的10%以下的合理水平[4]。在水分管理方面,以高新区绿地大道两侧的银杏树养护为例,虽然安装了自动喷灌系统,但未结合济南市季节性降雨分布特点与土壤水分蒸发速率进行适时调整,导致部分时段土壤水分过饱和,影响了银杏树根系的正常呼吸作用,土壤含水量长时间维持在饱和含水量的90%以上,增大了银杏黄叶病的发生概率。此外,在施肥技术方面,以槐荫区儿童主题乐园绿化带的樱花树养护为例,虽然每年进行春秋两季的肥料施用,但未针对樱花树各个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差异制订精准施肥方案,导致养分利用率较低。据实地采样分析,樱花树根际土壤中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含量与理想值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春季新叶抽发期氮元素的实际供应量仅占到需求量的70%,直接影响了樱花树的开花质量和观赏效果[4]。

3 济南市园林绿化中苗木栽植养护对策

3.1 规范苗期管理操作

在济南市园林绿化工作中,实现苗期管理的规范化是提升苗木生长质量的关键步骤[5]。针对苗期水分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建议引进智能化灌溉系统,结合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并通过智能阀门实现按需精准灌溉,确保土壤湿度维持在适宜苗木生长的范围内,如此既能防止水分过剩,又能有效避免供水不足[3]。同时,对于苗期营养管理,应依托专业的土壤检测机构进行周期性的检测,并根据苗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制订个性化的施肥计划。例如,在培育雪松幼苗时,可以参照国际最佳实践,并结合叶片营养诊断技术动态调整施肥配比,确保苗木获取充足且均衡的营养供给[1]。此外,为了增强苗期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可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如荷兰的精准农业理念和技术,将气候预测、生长模型与现场管理相结合,通过搭建苗圃信息管理系统,实时记录和分析每一株苗木的生长指标,如生长速率、冠幅扩展速度、光合效率等,并据此制订出精细化的苗期管理策略。例如,长清区森林公园通过引入上述综合管理体系,不仅成功解决了白皮松幼苗的水分和营养管理难题,还实现了苗期生长效率提升20%,苗木移栽后成活率提高至98%,为济南市园林绿化领域的苗期管理规范化树立了新的标杆。

3.2 优选适宜的栽培容器

在济南市园林绿化实践中,针对栽培容器选择与优化的问题,应采取严谨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以满足不同类型苗木根系发育的需求。1)从材质选取角度出发,提倡采用具有良好透气透水性的新型环保容器,如无纺布袋或由天然纤维复合材料制成的栽培容器。天桥区城市公园在培育荷花木兰苗木时,改用具备优异通气排水性能的环保型无纺布袋,有效提高了容器内气体交换效率,减少了水分滞留,从而促进了苗木根系的健壮发育。试验数据显示,相较于使用塑料营养钵,改用无纺布袋的荷花木兰苗木,其根系活力提升了约30%,移栽后成活率提高了15个百分点[5]。2)容器结构设计也需要科学考量,确保能够为苗木根系提供足够的生长空间。以章丘区解放绿地改造项目为例,在栽植红叶石楠时,选用符合根系生物学特性的大型容器,容器的直径与深度比例经过精心计算,确保了根系有足够的横向和纵向发展空间。对比结果显示,使用改良后容器栽植的红叶石楠苗木,其根系长度增加了40%,大大提高了苗木的营养吸收能力和生存能力[2]。3)针对不同苗木品种和生长阶段,容器规格应灵活调整。以培育雪松为例,鉴于其根系发达且垂直生长特征明显,可定制高径比适宜的深筒形容器,以便容纳其向下延伸的主根和侧根。在济南市国家森林公园雪松繁育基地,研究人员专门设计了一款底部宽大、向上逐渐收窄的深筒形栽培容器,经验证,这种容器在培育雪松幼苗阶段能够有效促进根系生长,雪松苗木的移栽成活率在90%以上,远超行业

平均水平[2]。

3.3 加强养护技术手段应用

在济南市园林绿化工作中,针对养护技术手段有待加强的问题,应采取一系列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精细化管理措施,全面提升苗木的存活率和生长质量。1)病虫害防治应实行综合防控策略,结合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等多种手段。例如,在济阳区文化公园的雪松养护实践中,除了常规喷洒农药外,还引入了天敌昆虫和生物制剂对松梢螟等主要害虫进行生物防治,同时安装了性诱剂和粘虫板等物理防治设备,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通过实施这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雪松受害比例得到有效控制,极大改善了雪松的健康状况和观赏效果。2)对水分管理进行精准调控,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实现自动化与智能化灌溉。在商河县衡山路两侧绿地的银杏树养护过程中,引入了基于气象站数据和土壤湿度传感器的智能灌溉系统,该系统可根据实时监测的土壤湿度、气温、风速等因素自动调节灌溉频率和强度,始终保持土壤水分处于适宜银杏生长的范围,即田间持水量的60%~80%[2]。3)运用精准施肥技术,确保苗木各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得到满足。以市中区凉城社区绿化带的樱花树养护为例,研究人员通过叶片营养诊断技术和土壤养分测试,精准确定了樱花树在春季新叶抽发期、花芽分化期及枝条生长期对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的需求规律,并据此制订了分阶段、差异化施肥方案。据统计,实施精准施肥后,樱花树春季新叶抽发期氮元素的有效供应量提高到了90%,同时减少了肥料浪费和潜在的环境污染。

4 结语

济南市园林绿化在苗木栽培养护过程中虽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仍面临苗期管理不规范等诸多挑战。针对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与实践路径,倡导规范化苗期管理、推广使用适宜的栽培容器及强化多元化的养护技术手段。未来,济南市乃至同类地区应持续关注园林绿化技术研发与实践,以科技驱动绿色发展的精细化、科学化,构建更加优美、生态的城市绿化环境。

参考文献:

[1] 佚名.济南园林规划设计研究院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取得丰硕成果[J].风景园林,2016(4):15.

[2] 崔凯娟.济南齐鲁软件园社区屋顶绿化适建潜力评估[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4(1):106-109.

[3] 张海霞,石佳鹭.济南地区绿化侧柏苗木移栽技术[J].现代园艺,2023,46(10):40-42.

[4] 刘夏,韩蕙琳,曹放.融历史于现代的多维城市空间营造:以济南高新区中心绿化景观带景观规划为例[J].现代园艺,2020,43(23):182-184.

[5] 刘欣玲,李青,孔雨光.济南地区木质藤本绿化植物的综合评价[J].山东林业科技,2014,44(2):30-32.

(责任编辑:刘宁宁)

作者简介:巩向艳(1973—),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研究。E-mail:3142179074@qq.com。

猜你喜欢
园林绿化
园林绿化施工优化探讨
园林绿化施工与管理探讨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6:20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52
现代园林绿化设计对植物配置要求的探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43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34
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
现代园艺(2018年1期)2018-03-15 07:56:42
城市园林绿化的生态效益
现代园艺(2018年3期)2018-02-10 05:18:42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与管理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46
论园林绿化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41
园林绿化种植设计要点探讨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