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实现价值引领的文化内涵探究

2024-07-10 10:40:29洪一明
公关世界 2024年11期
关键词:价值追求高校辅导员文化

洪一明

摘要:新时代下,高校文化丰富且多样。辅导员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处于特殊地位,对于学生价值引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需要牢牢把握新时代下高校辅导员价值引领的话语权。现阶段,通过分析学生价值追求中存在的问题,发现辅导员价值引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要求高校辅导员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并充分展现自身的文化自觉,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增强价值追求的内在张力,做好学生价值培育,唱好高校价值引领的主旋律。

关键词:文化;高校辅导员;价值追求

引言

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是两个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1]。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人才的培养基地,成为其他价值理念的争夺要地。现阶段存在部分不良价值导向对高校进行文化侵蚀,文化渗透和文化改造。高校辅导员在学校教育管理运行体系里处于特殊的地位,上承学校教育的主管部门下接大学生主体,这就决定了辅导员工作需要具备较高的价值引领能力。高校辅导员的价值引领能力直接影响着对于青年的建设,这种建设就是对于未来社会的投资。坚持价值引领权一定要坚持文化自信,面对多元化的文化碰撞,占领青年价值追求的主导权显得十分重要。要以新一代的青年为载体,以高度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做好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学生价值引领工作,是当前高校辅导员面临的现实挑战。因此,研究新时代下高校辅导员实现价值引领的文化内涵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研究背景

新时代下,各种价值观念的传播十分迅速且便捷。思潮和价值观念的碰撞使思想文化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辅导员价值培育工作直接作用于学生主体,学生的价值追求也直接体现着辅导员的工作成效。辅导员通过教育、管理与服务于一体的特殊机制引导学生价值观的正确构建,在实践中传播和引导学生对主流价值的认同。价值追求本身是文化的样态和缩影,是反映社会经济基础的观念综合体,浸润于不同形态的文化之中,影响着一定社会的精神生产和文化发展[2]。在不断展现自身文化,加强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下,高校辅导员价值引领能力具有明显的时代要求。从《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教思政〔2014〕2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4〕59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发〔2016〕31号)到教育部43号令要求进一步修订《关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家在不断落实辅导员队伍的选拔、培养、发展等方面的制度,加快辅导员价值引领与新时代接轨的步伐。新时代要求高校学生在知识框架、价值构建、社会体系、生活方式和国际交流中不断展现文化自觉,在不断强调文化自信的大环境下,辅导员的价值引领仍需在探索中前进。这也是当前高校辅导员实现价值引领的着重点。

二、研究现状

从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平台和百度等搜索引擎呈现的数据来看,对于辅导员价值引领的研究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近几年来国内外各种新思想和新理论的提出使价值引领的范围和层次出现多元化,研究方法和方向更加具有时代的特色。随着研究活动的不断深入,对于辅导员价值引领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分析的角度和方式存在差异,研究的侧重点也大相径庭。

目前从相关的研究文献来看,文献量主要分布在“文化”与“价值构建”两个方面:文化与辅导员这方面主要集中在辅导员队伍建设。冯刚指出文化基础是辅导员需要从职业化走向专业化的重要一环[3],与张瑞认为文化素养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原则有着异曲同工之妙[4]。而关于辅导员与价值构建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价值引领需要具备的能力、方向和实践路径研究。比如辅导员价值观念的研判能力、社会思潮引导能力、价值引导的传承能力、价值引导的凝聚能力以及与日常事务性工作融合能力等。因为中西方辅导员的定义不同,导致无法对于辅导员价值引领的探究进行借鉴和分析。在国外,辅导员的单词是“Counselor”。Counselor翻译为顾问、律师的意思。顾问主要是以学生权益出发,提供的是一种辅助性的措施。相比较外国辅导员,国内辅导员工作更为复杂,最明显的差异就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因此,关于辅导员的价值引领研究仍在摸索中前进。

三、设置问卷进行调查

调查采用问卷形式,问卷包括20道题目,从中国文化认知和对象认同两重维度出发。每道题有3个不同的选项;完全了解(十分认同)、有所了解(基本认同)、不了解(不认同),对应的分值为3、2、1。此次调查对象为南方某大学在校学生。在校里随机发放调查问卷,自愿填写原则。共回收430份,其中有效问卷397份。

在中国文化认知维度下,将指标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传统文化,第二层是革命文化,第三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数据统计,对比分析发现,在文化认知维度下,对于中国文化的认知程度普遍偏低。其中在文化了解程度较高的样本中,发现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比较高占12.02%,传统文化占比最低只有7.21%。在文化认同程度较高的样本中,传统文化占比6.25%,革命文化占比13.94%,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比23.08%。

在对象认同维度下,将指标划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对于自我的认同感,第二层是对于班级的认同感,第三层是对于辅导员的认同感。进行数据统计,对比分析发现,在对象认同感较高的样本中,自我认同度占比最高达48.08%,辅导员认同感最低只有21.15%。

四、新时代下高校学生价值追求存在的问题

新时代下高校学生价值追求存在着一定问题,也暴露出了辅导员工作上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学生价值追求中缺失中国文化底蕴

在当前社会中,西方各种价值观念传播迅速且迷惑力极强。个人主义已然成为当代西方的显学。个人主义在西方社会和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通过不断重复和加强,个人主义成为时代主流特点的代名词。现代各种自由,平等,解放天性等文化也从西方传入中国并被越来越多的中国大学生所接受。由于过分强调了个人的自我存在,自我价值、自由平等,忠于欲望等,从而贬低了主体的理性方面,而人是社会的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通过贬低甚至抛弃社会关系和社会存在,去过分追求人的个性,从而使人和社会对立起来。这种过分个性追求试图突破社会理性,从而导致个人行为与社会行为规范格格不入,例如,如今在社会上蔓延的悲观主义、个人本位主义、拜金主义和虚无主义等。现代生活已同自由平等这些概念交融在一起。要想井水不犯河水那只能是掩耳盗铃,作为西方文化普世价值的代表,无法回避的是与中国文化必然存在一定的价值冲突。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在校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素养存在缺失,对于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掌握并不熟练。呈现出耳边听过、十分熟悉、一问就错的现象,相当一部分同学认为中国文化与现代社会已经脱节,跟不上时代的节奏。

(二)在校大学生对于主流价值追求的认同感不足

大学汇聚了社会各阶层较为优秀的人才,他们有着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但是由于其还未形成自己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世界观,成为西方价值观念所关注的重点对象。主流价值引领如果无法做到内化,形成共鸣,就会导致辅导员工作与学生和班级脱节,甚至起到了反向作用。在调查中发现有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辅导员对于自己是没有指导意义的。辅导员价值引领的主导权岌岌可危,如何把握工作的话语权,如何实现主流价值引领是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新时代下价值观念领域的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大学期间正是朝气蓬勃和施展才华的时候,只有青年一代站了起来我们的国家才能持久兴旺。辅导员作为大学生价值追求的建设者、管理者和引导者,实现价值引领能够有效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五、文化自信视域下辅导员实现价值引领的路径

文化强国和全球一体化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体现着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也是新时代下辅导员价值引领的重要目的。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提供了文化的内在张力,吸收和借鉴西方思想增加了文化外在延展性。通过建设文化的多元体系给辅导员价值引领提供了新的途径。

(一)通过革命文化加强价值追求的凝聚力

“革命文化”指的是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包括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教育两个组成部分,其基本规定性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的革命文化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面对生死存亡内忧外患之际,革命烈士所展现的意志和精神,与青年产生共鸣,从内心唤起民族意识。对于大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开展主题班会,缅怀先烈等方式将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在革命精神里不断加强文化自信,将文化素养自觉内化于自身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班风建设,汇聚集体的力量。革命文化使大学生正确了解革命先烈、学习革命精神和说好革命故事。激励大学生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奋斗。要求青年以史为鉴,明确未来的目标发展,在纷繁复杂的价值观念大潮中守住初心。

(二)通过传统文化提高价值追求认知感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面对自然,庄子提出要“天人合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孔子强调要言行一致,认为“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诚实守信至关重要。在教育方面,孔子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道德和才能的重要途径,他主张“有教无类”,呼吁教育应该普惠所有人,不分贫富贵贱。在传统文化中很多都涉及用辩证的方法来认识人与人,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实际上,很多耳熟能详的理论和方法都源自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些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去认识自我,也为辅导员提供了开展学生价值引领工作的内在支持。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是高校适应新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提高高校辅导员价值引领能力的必要路径。离开了这一途径,就缺少了价值体系构建的重要文化基石。

(三)通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掌握价值追求话语权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价值追求建设的引路人,担负着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重任,加强辅导员价值引领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在精神内涵方面的契合度,对全面提升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水平具有积极价值。

现阶段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不断完善,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如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是一种全面立体化的需求,是对过去肯定和对未来更高要求的追寻。但当前价值追求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现阶段需要牢牢掌握价值引领的领导权,价值追求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仅展现在与中国具体实践更进一步的融合,也体现在吸收外在优秀文化的同时丰富自身的张力。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基础,辨别西方价值追求,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强学生价值追求中的文化内涵建设,使学生在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上紧紧团结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同频。在学生价值追求上占领制高点,使学生自发与国家取得的巨大进步产生共感,从而对美好生活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充足的信心。

结语

新时代下,高校辅导员需要牢牢把握价值引领的话语权,基于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增强价值引导的内在张力,通过提升辅导员的文化素养并在工作中充分展现辅导员的文化自觉,进一步做好学生的价值培育工作,唱好高校价值引领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张延曼.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学习月刊,2023(12):4-6.

[2]赵雪,李紫烨.文化哲学视阈内文化强国战略的意识形态逻辑[J].理论导刊,2022(08):122-127.

[3]冯刚.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J].思想教育研究,2015(03):6-11.

[4]张瑞.立德树人视野下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22):55-56.

[5]张军成,张世超.文化自信语境下当代大学生革命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04):21-23.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

(责任编辑:宋宇静)

猜你喜欢
价值追求高校辅导员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桥(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谁远谁近?
童诗教学的基本取向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三重意蕴
人民论坛(2016年32期)2016-12-14 19:20:59
妖魔化爱国主义的几个错误论调
人民论坛(2016年22期)2016-12-13 10:19:48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36:47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文教资料(2016年19期)2016-11-07 07:35:01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