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娥?许煜梓
摘要:乡土红色资源是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教育意义。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将乡土红色资源融入教学实践已成为一种重要趋势。本论文旨在探讨如何将乡土红色资源有机地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进而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探讨与案例分析,本研究旨在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进而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校思政课教学;乡土红色资源;融入实践;案例分析
引言
在当前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往往以抽象理论为主,难以引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与深刻思考。与此同时,中国的乡村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这些资源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鉴于此,将乡土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既可以丰富课程内容,有效增强教学实效,也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感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与文化,进一步培养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一、乡土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作用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将地方红色资源融合到思想政治教育中,丰富了课程内容。结合历史事件、革命遗址和革命烈士事迹,课程更加多样化和引人注目。对这些历史资源的学习有利于思想政治价值观的传递。通过学习革命精神和革命英雄所作的牺牲,学生们可以吸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献身于人民福利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体验学习有助于增强这些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促进积极学习和参与
将本地红色资源融入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学习和参与。实地考察革命遗址、博物馆和纪念馆为学生提供了最初的体验,激发兴趣和好奇心。根据历史事件进行讨论、辩论和角色扮演活动,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和解释这些资源的意义,从而加深对思想政治概念的理解。多媒体资源的使用提高了教学效果。利用纪录片、电影和多媒体演示,可以提供多种学习体验,以满足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喜好。视觉和听觉刺激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助于复杂的历史叙事和意识形态概念的维护和理解[1]。
(三)社会主义价值观与认同培养
当地红色资源的整合培育了中国对历史文化的自豪感。通过学习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和中国革命的成果,学生们培养了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这种对中国革命遗产的欣赏加强了学生对国家的热爱,加强了对维护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承诺。接触当地的红色资源,可以促进与群众的共情团结。通过了解革命战士所遭受的苦难和普通人的牺牲,学生们对那些为社会正义和平等而奋斗的人产生了同情和同情。这种同理心培养了工人阶级与边缘群体的团结意识,激励学生积极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2]。
(四)批判性思维与分析技能的发展
分析地方红色资源,激发批判性思维和历史意识。通过检查主要来源、历史文献、口述历史,学生们学会了评价对历史事件的不同观点和解释。这种批判性的方法使学生能够质疑传统叙事,更细致地理解复杂的历史现象。地方红色资源的研究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研究能力。从事档案研究、田野调查、文献分析,培养学生收集、评价和综合历史证据的能力。这种基于研究的方法培养了独立的探究和求知欲,使学生能够在历史、政治学或相关领域继续学习。探索当地红色资源与现代问题的相关性,能够促进批判性反思和公民参与。通过研究过去斗争与现在挑战的联系,学生们对革命理想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持续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种意识促使学生成为知情和积极的公民,在社区内外倡导社会正义、平等和民主[3]。
二、面对乡土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挑战
(一)资源整合和开发方面存在的挑战
乡土红色资源的整合和开发需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力投入。由于资源分布广泛、涉及面广,要全面挖掘和开发这些资源需要跨学科的合作和综合的规划。同时,对于一些较为偏远或条件较差的地区,资源整合的难度更大,需要克服交通不便、设施不完善等问题。资源的保护和传承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乡土红色资源大多与革命历史相关,这些资源的保护与传承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保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同时,传承工作需要与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结合,这会保持资源的原真性和活力,有效避免过度商业化和文化流失。乡土红色资源的开发需要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进而实现资源价值最大化。然而,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往往存在利益分配不均、开发方式单一等问题,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这对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方面存在的挑战
乡土红色资源融入教学需要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而充分提高教学效果。然而,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往往以讲授为主,缺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互动形式。鉴于此,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尝试,结合现代教育技术和互联网资源,设计出符合学生特点和课程要求的教学方案。资源的有效利用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由于学生背景和兴趣各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和个性化指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师队伍建设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乡土红色资源的教学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但目前教师队伍中存在专业素养不高、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因此,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有效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5]。
(三)学生参与和反馈方面存在的挑战
学生参与度不高是乡土红色资源融入教学面临的挑战之一。由于传统思政课程的抽象性和理论性较强,学生往往缺乏对乡土红色资源的实际了解和兴趣,进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鉴于此,需要通过引导和激励,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进一步提高其对乡土红色资源的认知和关注度。学生反馈机制不健全也是一个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反馈对于教学改进和提升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然而,目前学生反馈机制不够完善,学生参与度低、反馈意见不及时等问题较为突出。鉴于此,需要建立健全学生评价体系,充分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其学习需求和意见建议,不断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除此之外,评估体系建设也需要加强。乡土红色资源融入教学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然而,目前评估体系相对滞后,缺乏量化指标和有效手段,难以全面反映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情况。鉴于此,需要加强评估指标的研究和建立完善的评估机制,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四)文化传承与现代价值观冲突
部分乡土红色资源所体现的革命文化与现代社会的一些价值观可能存在冲突。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一些传统的革命理念和道德准则在当今社会已经不再适用或受到质疑。例如,一些革命时期的行动或口号在现代社会中可能被视为过于激进或不合理,难以与当下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契合。乡土红色资源的呈现方式和教学方法可能需要与现代学生的接受习惯相匹配。宣传画、口号、纪念馆等传统的红色文化宣传形式和教育手段,可能难以引起现代学生的共鸣和兴趣。鉴于此,教师需要借助互联网、社交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媒体,将乡土红色资源以更加生动、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乡土红色资源的传承和保护也面临挑战。由于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化进程加速等因素,一些乡村地区的红色资源可能受到了破坏或遗忘。同时,部分地区可能存在对红色资源的商业化开发和过度利用,导致其原有的历史文化内涵被模糊甚至丧失。鉴于此,教育部门和社会各界需要加强对乡土红色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从而有效确保其能够长期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
三、乡土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内容设计与整合
明确乡土红色资源融入教学的核心内容和目标是乡土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举措。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大纲和学生需求,进一步确定融入乡土红色资源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这包括选择红色革命基地、纪念馆、革命遗址等适合教学的乡土红色资源,并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课程安排,从而确保教学内容与思政课的教学要求相契合。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和手段,有助于提升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除了传统的课堂讲授外,可以利用实地考察、文献资料、多媒体技术等多种教学手段,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例如,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观看相关纪录片等,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可以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和评价体系。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级、专业背景和学习水平,充分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而确保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充分考虑学生的综合表现和成长发展,进一步鼓励其通过思辨性问题、实践性任务等方式积极参与学习,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方法创新与活跃课堂氛围
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开展小组合作等方式,充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有效培养其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例如,提出具体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分析相关红色资源的历史背景、社会影响等,能进一步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深度思考。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反馈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互动,充分倾听其意见和建议,有效及时解答疑问,鼓励其发表观点和表达想法。与此同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有效指导其学习方向和方法,能够帮助其克服困难,进而提高学习效果。通过互动与反馈,能够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合作。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能够进一步丰富教学方式和手段。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设计生动、直观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例如,利用数字化地图展示革命斗争的路线、播放历史影像资料、设计在线互动游戏等,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学生参与实践体验
积极组织学生参与乡土红色资源的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举措。通过组织学生走进革命纪念馆、革命基地等实地考察活动,让其亲身感受和体验革命历史的丰富内涵,能够进一步加深对乡土红色资源的认识和理解。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也十分重要。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红色革命传统文化的宣传和传承、参与革命文物的保护和修复等社会实践活动,有效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从而增强对乡土红色资源的珍视和保护意识。借助校园文化建设,也有助于营造浓厚的红色氛围。学校可以通过举办红色主题的文化活动、设立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编写红色革命教育读本等方式,将乡土红色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进而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感受到红色革命文化的魅力和影响,进一步加深其对乡土红色资源的认同和情感联系。
(四)借助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
利用跨学科的教学模式将乡土红色资源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也是十分重要的举措。通过将历史、文学、艺术、地理等学科内容与乡土红色资源相融合,可以使思政课教学更加多元化和立体化。例如,可以通过文学作品展现红色文化的魅力,通过地理调查探究红色资源的地域分布,通过艺术欣赏感受革命文化的艺术表达等方式,充分使学生在跨学科的学习中全面感知和理解乡土红色资源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建立跨学科的教学团队,也能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教师可以根据各自的专业背景和教学特长,共同策划和设计融合乡土红色资源的跨学科教学活动。例如,历史学家负责提供相关历史资料和背景知识;文学教师负责引导学生通过文学作品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艺术教师负责组织艺术创作活动等,都能共同构建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利用跨学科融合的教学资源和平台,能够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学校可以建立跨学科融合的教学资源库和在线学习平台,有效收集整理跨学科教学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便捷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方式,深入挖掘和探索乡土红色资源,进一步实现知识的跨学科整合和应用,有效提升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乡土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和挑战。将有效的举措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克服挑战,提升教学效果,进而实现教育目标。乡土红色资源不仅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更是砥砺奋进的力量源泉。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能够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本文系三峡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乡土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项目编号:J202402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薛艳美. “大思政课”视域下本土红色文化资源赋能高校思政课教学探析——以浙江为例[J].美眉,2023(21):125-127.
[2]陈志荣,方春生.深圳红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究[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1(2):46-51.
[3]汪美辰.论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作用——以皖西红色文化为例[J].普洱学院学报,2023,39(2):117-119.
[4]徐茂华,谢嘉滢.重庆红岩文化数字思政的价值意蕴及路径[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7(22):26-34.
[5]宋志友.以”六个坚持”推进红色文化融入贵州高校思政课路径研究[J].贵州警察学院学报,2023,35(6):119-126.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宋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