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与超越: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角色重塑

2024-07-10 06:55栾艳娜刘玲
关键词:人工智能

栾艳娜 刘玲

摘 要: 当人工智能为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学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高校思政课教师也面临着自身角色与功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压力与危机。人工智能易获取的海量知识储备挑战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知识权威角色,全时空精准化的情感智能挑战思政课教师的情感导师角色,全方位无隐私的智能监视挑战思政课教师的道德模范角色,多元化非主流的智能信息挑战思政课教师的价值观引导角色。但是,高校思政课教师肩负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要正确把握自身的角色定位,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并回归育人本质,在发挥人工智能数据和运算优势的基础上实现人机共教,借助政府和高校的支持提升人工智能素养,最终实现自身的角色超越。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高校思政课教师; 角色困境; 角色重塑

中图分类号: G641; G645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3963/j.issn.1671-6477.2024.02.017

技术被定义为一种工具性的设计,它减少了环境中的不确定性,增加实现预期结果的可能性,而人们使用技术也是为了达到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化。人工智能作为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1],在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压力和危机。当今社会,在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医疗产业、网络平台、家政服务等社会各领域已经广泛使用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正在承担着越来越多的体力劳动和一部分的脑力劳动。很多职业也面临着被替代的危机,据BBC报道的365种可能被淘汰职业的数据显示,电话推销员、打字员、会计、保险业务员、银行职员这些职业将来被人工智能替代的概率高达90%以上[2]。如今,人工智能也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包括定制教室和课程、答疑解惑、线上学习、自动设置任务、学习评估等。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更富有情感智能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的使用,使得冷冰冰的机器人开始有了情感表达与表现,这也就使有“人类灵魂工程师”之称的教师面临着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危机。一时间,“教师消亡论”成为网络上的热词和热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发展迅猛,势不可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应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3]。2023年7月8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教育论坛以“引领学习变革智创教育未来”为主题,在上海市世博中心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行,参会人次超过4.6万[4]。在人工智能引领社会发展的今天,学校教育正在迅速迈向智能化和数字化发展轨道。大数据、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线教室、微课等新技术层出不穷,学校正积极应用这些技术进行校本课程和非正式课程的研发建设,重点打造智慧教育环境。这一变革不仅重新定义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而且更为知识整合、人才培养和教学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所以,在人工智能时代,担当大学生价值观引导的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摆脱当下的角色危机,准确把握角色定位,实现角色超越。

一、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面临的角色危机

鉴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综合性、道德性和思想性的特征,高校思政课教师一直被视为知识传播的权威、思想引领的导师、道德修养的模范、情感指导的益友等。但是,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给高校思政课教师带来了角色压力与危机。

(一) 海量易获取的知识储备挑战高校思政课教师的知识权威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除了大学本科必修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外,本科教育还有各种思政课选修课,以及硕士和博士教育层次的各种思政课必修课、选修课。这门学科涵盖了哲学、历史、政治、法律等诸多学科,对教师的知识储备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我国国情不断发生变化,高校思政课程的内容也需要与时俱进。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教师不仅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还需要不断更新已有知识。对于人脑,这些知识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消化,而对于人工智能而言,这只不过是其众多功能中的一项存储功能而已。而且,只要连接网络,人工智能海量的知识储备随时随地都能够获取到。而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师而言,因受时空及个人知识贮备之限制,高校思政课教师在课堂上很难对学生做到有问必答、有疑必解。而人工智能则不同,现在学生有问题可以问ChatGPT、问文心一言、问讯飞星火等人工生成智能,还可以跟机器人聊天。相对于人工智能的有问必答和高效及时,学生有疑问一般会倾向于请教人工智能,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求助于教师,因为教师如今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智能机器人也可以像老师那样循循善诱,而且不带主观评判的态度,其不厌其烦的讲解能使学生放下各种心理负担,因而受到学生的喜爱。

(二) 全时空精准化的情感智能挑战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情感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是使教育对象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品德的过程,这就涉及到人的情感、思想,因而其对教师的教育方式要求很高。教师并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需要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运用正向情感去感染和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5]。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最常用的教学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理服人,而语言是师生之间情感互动的主要工具,“语言是一种最精细、最锐利的工具,我们的教师们应当善于利用它去启迪学生们的心扉”[6]。但是,随着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这一人类特有的情感教育也正在聊天机器人上体现。最近,聊天机器人增加了一项有用功能——阅读人类情感,其能够通过同理心反应改变情绪状态和语言系统。由于情绪与教育认知之间存在不可或缺的联系,因此鼓励、肯定及励志的话语都有益于学生的学习过程。随着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开始了解如何利用情感-认知关系来增加学习,更多的聊天机器人正在设计以考虑人类情感为主的聊天系统。这是一种对话系统,一旦检测到某些表明困惑或无聊的身体动作和面部特征,聊天机器人就会用激励性对话进行回复。一个例子是“ChatGPT”,一个旨在与用户进行交流的开放域聊天机器人,其被加入了一项核心技术,即如何让人工智能模型的产出和人类的常识、认知、需求、价值观保持一致,它是在基于人类反馈的强化学习框架上开发的,使用多种策略来动态识别和满足用户对情感和社会归属感的需求。除了能使用幽默话语或安慰语气等情感化方式回应外,其还可以检测到个人何时不再参与对话并讨论其他内容。

聊天机器人的这一情感阅读功能,不仅是传统人机互动的进一步发展,更是人机互动的一次重要转折,因为机器和人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情感,如果机器能够像人一样来进行聊天交流,谁又会在乎网络那头的聊天对象是人还是机器呢!而且,由于聊天机器人会预先存储学生信息大数据,并深入分析不同学生的个性化数据,因而其能够实现与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定制化的聊天过程,并适应学生可能对聊天机器人做出的广泛反应,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共鸣。由于虚拟网络的开放性和即时性,今后学生可能更愿意与聊天机器人进行沟通。也许不用太久,学生在遇到情感问题时,第一时间不是找老师求助,而是找聊天机器人倾诉,这无疑对作为情感导师的思政课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三) 全方位无隐私的智能监视挑战高校思政课教师的道德形象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7]。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一门必修课程就是“思想道德与法治”,可见道德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地位。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中,对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岗位要求就是“思政课教师要模范践行高等学校教师师德规范”。与一般教师不同,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其语调措辞、表情神态、举手投足、衣着打扮等无一不体现其道德形象,学生会从中审视评判并对老师的言行进行评价。这是一个微妙的心理过程,看似微不足道,实际上会直接影响学生对老师传授的思想和价值观的认同度,进而影响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学生面前要真正做到“身正为师,德高为范”,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仰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践行者。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仅局限于课上课下面对面的沟通,或者课余时间的在线交流。这些都是建立在师生有意识的互动中,教师一般会时刻注意保持自身为人师表的形象。然而,人工智能的智能监视功能却有可能打破教师的道德形象。人工智能时代的降临让“全民的全面监控”成为真实的生存境遇,任何人的任何行为都无法摆脱AI法眼的全方位、全过程和全时段的追踪、记录和监视,教师也无法从中抽离[8]。如果思政课教师在非教育领域的不当言论或失范行为被人工智能监视并记录,并被网民在互联网上大肆传播甚至掀起网络舆情,思政课教师的道德形象就会在学生心中坍塌,从而导致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适得其反。道德形象的塑造很难,但是破坏却很简单,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师德内外兼修、行为表里如一。

(四) 多元化非主流的智能信息挑战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价值观引导

《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6号)规定:思政课教师要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青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作为知识青年的聚集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观教育尤其重要。思政课是通过知识传授,向学生传递国家主流价值观念,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价值观教育的主体思政课教师要正确认识青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遵循其心理活动和思想活动发展规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然而,新媒体的发展打开了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便捷渠道,学生容易获取海量庞杂的网络信息,在这里世界多元文化和中西各种思想观念及不同意识形态交织其中,稍有不慎,大学生就容易为网络不良信息所带偏乃至迷失正确的人生方向。近年来,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数据分析和信息筛选,可对学生进行积极有益乃至高价值信息的投喂。青年学生一方面具有精力旺盛、情感丰富、思想活跃的优点,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存在认知肤浅、思维跳跃、阅历不足的缺点,因此极易受到网络亚文化的冲击和侵蚀——如诋毁英雄、篡改史实的历史虚无主义,导致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怀疑和否定,颠覆其学校教育的世界观;还有现在流行的“躺平”现象,容易导致青年学生持悲观厌世、不思进取的人生观;还有如今短视频平台的“网红”现象,也容易使青年学生接受不学无术、不劳而获的价值观。这一切容易使青年学生产生认知偏差乃至观念冲突,从而导致他们对国家主流价值观产生认同危机,甚至会颠覆其以往的价值观体系。这无疑对思政课教师的价值观引导角色提出了挑战。

二、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角色定位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多样的信息和多元的思想充斥着高校和社会,因此,急需高校思政课教师为学生理清思路、指引道路。在2020年1月教育部发布的《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中指出,思政课教师是指承担高等学校思政课教育教学和研究职责的专兼职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中承担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不管形势多么复杂,高校思政课教师都要牢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正确把握角色定位,引导学生开拓思维,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一) 做青年学生思维的开拓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并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更是向学生传递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就是传递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传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让学生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世界,看到世界的客观物质性以及普遍联系和矛盾发展规律,让学生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己所学付诸实际,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世界,让学生理解并接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人民立场,走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奋斗之路。

人工智能能够存储海量的知识,但是知识本身并不能自发地改变命运,而是知识由人掌握并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够改变命运。高校思政课教师并不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通过知识去拓展学生的思维。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经历了深刻的变革,从过去强调一代人的记忆到现在强调一代人的怀疑和批判性思维。这使得教学不再仅仅是传递真实的观点,而更多地是帮助建立或证明一个真实的信念,并将我们的人性融入计算机生成的信息中[9]。

在新时代数据大模型的影响下,学习的本质、学习的方法以及教学的原理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因此,要适应新时代的教育需要教师思考新的教学方式和学习策略。在这个背景下,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工智能共同进步的合作精神。这种转变强调了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和信息,还包括培养学生在复杂环境中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所以高校思政课教师在使学生学习并接受理论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理性的逻辑方法、开放的思维方式、发展的思想观念。面对多种社会现象和社会思潮,要客观对待,理性分析,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不要盲目接受和跟从;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要轻言放弃,而应变压力为动力,因为事物就是在矛盾中不断发展的;在面对学习不顺或生活不如意时,需把思维打开,放空自己,整理好心情,然后重新踏上追求理想的征程。

(二) 做青年学生情怀的培育者

高校思政课教师在向学生讲解中国革命和建设历史以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家国情怀。中国近现代革命史,既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奋斗史,更是中国人民宁愿抛头颅、洒热血也要拼来独立自主的英雄史。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那是多少英雄冢亲人泪换来的!遗忘历史就意味着背叛,铭记历史才能昂首向前。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让学生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开创未来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铸魂育人”的责任,确实任重而道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稳定繁荣、长盛不衰,文化传统和精神传承至关重要,高校思政课教师就是这一精神传承的引导者。面对着一群群朝气蓬勃、怀揣梦想、即将到社会上拼搏奋斗的高校学生,良好的知识储备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固然是他们事业安身立命的资本,但是爱国情怀和人民立场更是他们一生的事业基石。这是一种精神力量,无论其身处社会的哪个角落,都坚信伟大祖国会不离不弃;无论其处于什么境地,都相信党和国家是坚强后盾。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培养学生对祖国的深厚感情,牢固厚植学生对祖国的依存关系,增强学生对国家民族和文化的尊严感与荣誉感、认同感与归属感。智能聊天机器人虽然能精准探测到学生的心理活动,实时进行安慰开导,但是以情感人、以情化人,主动地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培育,却是冷冰冰的机器人做不到的,这只能是有信仰、有情怀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才能够做到。

(三) 做青年学生成长的引领者

面对现实中的多种社会问题,面临网络虚拟世界的多元文化、多种价值观的冲击,高校学生由于心智不成熟,常常难辨真伪,难辨是非,容易导致迷失自我。高校思政课教师要认清人工智能只是一种技术手段,人工智能具有“智能”而非智慧,人工智能的“智能”是一种理性能力,而人类智能还包括价值判断、意志情感等非理性内容[10]。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揭示了人类学习与机器学习之间的两极性差异。人类的基因经过百万年的进化,学习经历从幼儿时的好奇心培养到青少年时的价值观建构,最终步入社会。而机器学习首先将人类百万年积淀的进化大数据迅速导入学习模型中,然后通过人类的反馈获取常识,这两者之间不同的学习速度和模式具有本质上的差异。

人工智能可能在存储备份、运算能力和分析推理等方面超越人类,但就算人工智能进行千百亿次的学习,也不可能成为拥有丰富情感及价值观念的人类,因为人类的情感观念并不是复制粘贴,也不是模仿他人,而是在人类理性和感性的碰撞中、在理想和现实的冲突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矛盾中产生出来的。每个人都与其他人不同,每个人对自我的看法,对社会的评价都不相同。高校思政课教师就是要做学生为学为人的表率,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让学生入脑入心。把理论知识入脑的同时,使社会要求的思想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任务是立德树人,立的是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的是怀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人。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引导他们走上正确道路,引导他们走上为实现自己理想的追梦之路,引导他们走上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之路,引导他们走上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拼搏之路。

三、 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角色超越

既然人工智能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已经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那么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如何重新塑造角色,实现角色超越呢?这不仅需要高校思政课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还需要政府和高校的合力支持,我们认为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 发挥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价值引导作用,回归育人本质

尽管机器可通过大数据大模型算法“思考”,且在诸多方面展现出超人“智能”,但人工智能并非先天智能,乃是人造智能,这就否定了机器拥有真人智能的可能性,它归根到底是人工智能[11]。而且人工智能所谓的“情感智能”是数据、算法和算力的“情感”,这种“情感”产生于大量的模型、案例和上万上亿次的识别、纠错基础上进行的强化训练,其实质还是一种理性能力。而人的情感、意愿及审美意识是比直观还要基础的活动,越是基础性的活动人工智能就越无能为力[12]。所以,人工智能不可能代替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关怀、思想引导和价值观引领。人天生是感性动物,人不仅有思维,更有情感;人不仅有认知,更有思想;人不仅有经验,更有创造。人的智慧不仅在于逻辑推理、总结归纳,更在于情感的理解、表达、反馈和共鸣;而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契合和价值观内化。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契合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内隐式地释放了思政元素的积极效能,有利于增强学生主体的情感体验,既能精准引导学生的至善行为,也能持续养成学生的臻美品格,从而在立德树人方面见功见效,落地落实,这是价值引领的魅力,也是德行的魅力,更是思政课教师的魅力[13]。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要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激发积极的精神动力、培养正确的政治观点、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引领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在人工智能时代,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有大局观、系统观,需要跳出单一类型教育的视角,从人的终身发展的角度思考其价值取向与逻辑起点[14]。技术、文化与道德三位一体,共同服务于人才的全面培养,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的学习型社会建设,为个体的终身学习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二) 发挥人工智能的数据和运算优势,实现人机共教

不可否认,人工智能在数据、算法和自动化方面做出了人类达不到的突出成就,但是在人类擅长的情感、思想、价值观方面,人工智能却望尘莫及。所以,高校思政课教师改变其“代替”为“代具”的地位,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思政课教学领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人工智能可以进行如考勤、组卷、登记分数、统计成绩、数据收集等重复性工作,将高校思政课教师从繁琐的、机械的重复性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关注学生情感的沟通和价值观的培养[1]。二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实施更加精准的情感关注。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面部识别、动作识别等,从不同来源实时捕获、汇总和分析学生的心理活动、思想动态和情感观念,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情感关怀。而且,聊天机器人也能及时对学生的倾诉作出反馈,弥补思政课教师的暂时缺席,实现全程育人。三是将人工智能变身学习“同伴”,变单项灌输为双向互动。聊天机器人等交流人工智能与学生互动,不仅限于支持学生的认知发展,还作为拥有同理心的同伴,与学生进行轻松的交流。如课堂机器人助教和聊天机器人,不仅使学生敞开心扉,表现真实的情感,而且智能课堂的虚拟现实技术还能够给学生带来接近真实的情感体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入脑入心的效果。总之,人工智能通过越来越多地与学生互动和协作、建立和维持社会关系以及提供个性化情感关怀,越来越频繁地渗透到思政课教学中。思政课教师可以将人工智能整合为教育协作主体,充当教师助理、顾问甚至学习同伴的角色,实现人机共教。

(三) 发挥政府和高校的合力,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智能素养

人工智能毕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计算机技术手段,对于人文学科背景的高校思政课教师来说,将人工智能融入教学活动以及与人工智能相关的学校课程是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所以,需要从社会、政府、高校等组织自上而下制定相关制度方案,比如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等,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适应并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一是社会建立教师与人工智能协作的教育舆论,使教师摆脱职业焦虑。教师在收到来自社会、学校和学生的负面舆论后,通常不愿意采用人工智能教辅新技术。因此,至关重要的是要建立一种协作的教育文化,使教师摆脱“教师消亡论”的职业焦虑,使教师自愿接受并主动学习人工智能技术,从而发现其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比如能够减轻工作量并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兴趣,才能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师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教学和专业对话。二是政府提供政策和资金方面的保障。一方面,政府要做好调研,合理规划如何将人工智能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方案,另一方面,保障各种科研院所等研发机构开发更多的方便教师使用的教育人工智能产品。三是高校应加强对教师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培训。尤其是人文社科专业的高校思政课教师,与理工科教师相比,一般而言,其本身对计算机技术不够熟练和精通,对网络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接受度不高,操作能力较差。高校要因材施教,制定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采用恰当的易于接受的培训方法,力求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四是高校还应及时改进教学设备,以适应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积极探索数字技术辅助的智慧化课堂、个性化教学、“课堂+线上实践”等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各类教育资源、方式的绝对优势,促进人机协同和时空融合[15]。

四、 结 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技术在不断变革,但教育的本质没有改变。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关注高校思政课教师如何调整教学方法、学生如何适应学习,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批判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青年。我们既要迎合技术的快速变化,同时也需要坚守教育的初衷,这或许是新一代高校思政课教师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及其持续影响的良好策略。相信在未来,当我们找到科技与教育、技术工具与教学理念的最佳平衡点时,技术将为教育开启更广阔的可能性。在这个平衡中,高校思政课教师将能够充分利用技术提供的工具和资源,同时坚持传统教育的核心价值,为学生提供更富有深度和广度的学习经验。

[参考文献]

[1]  徐晔.从“人工智能教育”走向“教育人工智能”的路径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12):81-87.

[2] 余胜泉.人工智能教师的未来角色[J].开放教育研究,2018(01):1628.

[3] 新华网.习近平向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致贺信[EB/OL].(2019-05-16)[2023-10-05].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5/16/c_1124502111.html.

[4] 澎湃新闻.大咖观点全览,前瞻智能教育未来!华东师大主办,全程回看![EB/OL].(2023-07-09)[2023-10-05].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23790312.

[5] 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206.

[6] (苏)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蔡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4.

[7]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79.

[8] 邹太龙,康锐,谭平.人工智能时代教师的角色危机及其重塑[J].当代教育科学,2021(06):88-95.

[9] 杭小羽.智创学习空间 数启教育未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教育论坛综述[J].教育测量与评价,2023(05):35-42.

[10]张务农,贾保先,曾强,等.“代具”还是“代替”?人工智能能否取代人类教师的哲学省思[J].教师教育研究,2021(01):14-21.

[11]李国山.维特根斯坦之锤:敲敲打打为哪般?试论维特根斯坦与人工智能哲学[C]//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哲学与跨学科思维论坛(2018-04-20).天津:南开大学哲学院,2018:52-62.

[12]钱捷.驳斥心灵哲学中的还原论[C]//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哲学与跨学科思维论坛(2018-04-20).天津:南开大学哲学院,2018:39-41.

[13]刘宗劲.课程思政视域下教师的言传身教:沟通维度的价值逻辑及实践路向[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6(01):116-121.

[14]黄碧珠,陈瑞晶.数智化赋能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发展[J].教育与职业,2023(22):35-41.

[15]刘星焕,何玉芳.以数字化赋能“大思政课”建设的内在机理、现实梗阻及实践路径[J].理论导刊,2023(10):104-108.

(责任编辑 文 格)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
我校新增“人工智能”本科专业
用“小AI”解决人工智能的“大”烦恼
当人工智能遇见再制造
2019:人工智能
AI人工智能解疑答问
人工智能与就业
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力系统自动化控制
人工智能,来了
数读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