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莉 韦静
【摘要】 目的 分析以前馈控制为基础保温干预对全麻患者疼痛、躁动发生及相关手术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12月泰安八十八医院收治的全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在性别、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及手术科室均衡可比的原则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开展基于前馈控制保温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苏醒期躁动率以及相关手术指标。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输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麻醉苏醒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前馈控制保温干预能减轻全麻患者疼痛感,减少躁动出现,缩短手术、麻醉苏醒及拔管时间。
【关键词】 前馈控制;保温干预;全麻;疼痛;躁动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223(2024)13--03
体温属于机体最主要的体征之一,机体经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在动态平衡状态,适宜体温为生命活动的基础。核心体温指的是机体腹腔、胸腔以及中枢神经温度,为了保持正常的生理代谢,很少产生核心体温改变,保持在36.5~37.5℃范围内[1]。在全身麻醉手术期间,受手术创伤、麻醉药物、室内温度以及术中输液等各类因素影响,体温调节功能发生紊乱,进而产生体温降低症状[2]。部分患者的核心体温在36.0℃以下,出现低体温症,导致凝血功能紊乱、免疫抑制和术后躁动等并发症,会直接影响手术治疗和患者预后[3]。前馈控制的本质属于管理学概念,即开始管理前预测可能出现的结果并加以预防,关键之处是经控制影响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对事件结果起到控制作用。保温干预是通过一系列保温措施以防止低体温发生[4]。但当前有关基于前馈控制保温干预在全麻患者中的应用鲜有报道。为此,本文通过对全麻患者进行临床对比观察,分析以前馈控制为基础保温干预对该类患者疼痛、躁动发生及相关手术指标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22年1-12月泰安八十八医院收治的全麻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开展全麻手术;②年龄达到18岁;③ASA分级在I~III级;④术后的留观时间在15min以上;⑤无重度合并症和精神病史。排除标准:①癌症患者;②术后病情加重者;③缺乏交流、沟通能力者;④中途退出此次研究者。在性别、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及手术科室等基线资料组间均衡可比的原则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3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50~75岁,平均59.48±5.12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级19例,II级9例,III级7例;手术科室:普外科12例,胸外科10例,骨科8例,妇产科3例,其他2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1例,女14例;年龄在48~72岁,平均59.20±5.48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级18例,II级10例,III级7例;手术科室:普外科11例,胸外科9例,骨科8例,妇产科4例,其他3例。两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以常规干预措施,即麻醉科护士术前结合患者手术类型以及实际情况备好相应的麻醉用物;术中协助麻醉科医师开展麻醉诱导以及气管插管,及时辅助医师处理各类紧急情况;术后转移患者到麻醉复苏室内,做好其生命体征监测,评估是否符合拔管指征以便开展拔管,后予以面罩吸氧,持续做好监测,直到其达到出苏醒室要求才可将其转运至病房。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措施基础上,以基于前馈控制保温干预,涉及以下内容:
(1)组建起前馈控制小组:成员有科室医生、护士长各1名和高年资责任护士3名,其中护士长是组长,需要制定出培训方案,内容涉及保温措施、前馈控制有关理论以及实际应用,以PPT加视频形式予以培训,组员完成培训进行考核。干预期间每周开会1次,讨论干预的具体情况和问题所在,对整个干预过程做好质控。
(2)制定以前馈控制为基础保温干预方案:组长发挥主导作用,协同组员分析全麻患者低体温的危险因素,经计算机搜查文献,以全身麻醉、前馈控制以及保温等作为检索词,在万方、知网等数据内开展检索,检索的文献和以往临床经验结合,确定全麻患者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包含室温过低、过度暴露手术皮肤、输注或冲洗液体温度低、手术时间长和负面情绪等,后制定出基于前馈控制保温干预方案。
(3)护理方案实施:①应用加温毯:术中采取充气式升温毯对非手术区域开展覆盖处理,术后包裹好暴露的部位送往复苏室开展复苏处理,以减少不必要的热量丢失;②调节室温:术前1d调节室温在25~26℃,麻醉和消毒期间室温为21~24℃,手术期间室温为21~24℃,同时相对湿度为50~60%,做好体温监测,关闭切口前,调节室温到25~26℃,以便麻醉复苏;③加热输注液或冲洗液体:术中需要加温输注液体到36~37℃,加热冲洗液到37℃,同时放到恒温箱内,以免温度过低引起热量丢失;④心理疏导:术前以及麻醉苏醒后予以心理疏导,给患者讲解手术的优势以及医生技术的高超性等,以解除其心理紧张,获得其信任和配合。此外,需要熟练配合开展手术麻醉等操作,以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
1.3 观察指标
(1)疼痛评分:分别在干预前后经视觉模拟量表(VAS)开展评定,分值在0~10分,得分高,即疼痛严重[5]。
(2)苏醒期躁动率:经Richmond镇静躁动评估表(RASS)对两组患者开展评估,0分是处在自然清醒状态,>1分是躁动,≥3分是重度躁动[6]。苏醒期躁动率=1~4分患者例数/观察例数×100%。
(3)相关手术指标:主要包含术中输液量和手术、麻醉苏醒及拔管时间。
1.4 数据分析方法
采用SPSS 25.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计算百分率,组间率的比较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躁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术中输液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麻醉苏醒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正常状态下,机体产热以及散热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然而全麻手术期间受环境、麻醉药物等因素影响,机体产热受到抑制,且手术操作能增加机体的热量丢失,引起低体温现象,会给患者带来负面影响[7]。因此,积极采取有效合理的干预措施维持全麻患者体温平稳意义重大。以往开展常规干预措施期间多是护士被动操作,缺乏系统性和针对性,最终收获的效果多不理想,还需探索出更为有效、科学的干预模式[8]。
匡琪玙[9]等人的研究发现,将前馈控制和保温措施联用能减少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出现。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出现比例低于对照组,这和上述研究中所得结果一致。考虑原因基于前馈控制保温干预通过分析全麻患者低体温的危险因素拟定出相应干预方案,有着更强预见性以及针对性,后从应用加温毯、调节室温、加热输注液或冲洗液体、心理疏导等方面开展干预,能维持患者的体温恒定,减轻低体温导致的应激反应,进而减少躁动发生[10]。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这是因为基于前馈控制保温干预,能缓解麻醉后疼痛和呼吸不畅等各类不良反应,减轻不良反应给患者身心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缓解其疼痛感知[11]。观察组患者手术、麻醉苏醒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分析原因是通过基于前馈控制保温干预,能够提高患者机体中的酶活性,加快机体中残留的麻醉药代谢速度,进而缩短麻醉苏醒及拔管时间[12-13]。此外,术中经护士熟练配合开展手术麻醉等操作,能减少手术耗时。本次研究中采取的基于前馈控制保温干预,由多个角度提供全面保温措施,能充分弥补以往常规干预无法维持全麻患者体温稳定的缺陷,是临床必然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基于前馈控制保温干预能减轻全麻患者疼痛感,减少躁动出现,缩短手术、麻醉苏醒及拔管时间,值得采用。但本文依旧有不足的地方,如纳入的样本数不多,样本均是一家医院提供,未开展长期随访,同时未统计实验室指标等,最终得到的结果不完善,这些均需在日后加以补充。
4 参考文献
[1] 李冬妹,黄素珍,吴红玉,等.复合保温对全麻下肩关节镜手术患者苏醒质量及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3,30(2):259-260.
[2] 曹烨,陈艳伟.围术期保温护理对全麻手术患者苏醒状况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11):176-178.
[3] 张雯,张秀芹.保温护理在全麻苏醒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应激状况的影响观察[J].贵州医药,2021,45(6):991-992.
[4] 张紫云,伍灵,赵宝娟.术中保温护理对神经外科老年患者全麻苏醒期谵妄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9):2970-2973.
[5] 陈志英.全麻苏醒期保温护理对患者麻醉及应激状况的影响分析[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2):314-315.
[6] 陈咏梅.术中复合保温对全麻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及血清应激指标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32):82-85.
[7] 谢辉.保温护理在全麻苏醒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应激状况的影响[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6):108-109.
[8] 苏玉屏.保温措施对老年胃癌患者全麻术中低体温发生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5):28-29.
[9] 匡琪玙,李波,吴葵.前馈控制联合复合保温措施对全身麻醉术后苏醒期病人躁动及体温的影响[J].全科护理,2023,21(25):3524-3527.
[10] 许立倩,曹艳冰,戴红霞,等.充气式保温毯用于麻醉复苏室全麻恢复期患者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19,34(14):31-32.
[11] 谢淑珍,周秋红,黄英莲,等.围术期保温护理对全麻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和苏醒状况的影响研究[J].当代医学,2019,25(10):170-172.
[12] 雷倩,徐曙光,蔡青,等.围术期保温护理对全麻患者麻醉苏醒以及应激状况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9,35(10):79-80.
[13] 周倩,武玲,何国龙.手术室保温护理模式在老年下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1,27(18):59-61.
[2023-10-25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