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养之始,德育为先

2024-07-07 09:05曲迎春
当代家庭教育 2024年6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

曲迎春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借力蒙养课程,促进学生德育发展。通过深化学校的“童蒙养正”德育品牌建设,可以推动学校焕发新的生机。本文以蒙养十品行课程体系为重点,包括礼仪课程、感恩课程和励志课程,旨在通过这些课程实现学生正行、正心、正气的效果。此外,还介绍了主题活动的开展、校园节的举办和学科月活动的组织等具体做法。通过这些措施,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品德、能力和潜力,促进学生德育发展。

关键词:蒙养课程;德育发展;品德培养;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4)06-0161-03

一、蒙养教育的概念和重要性

(一)蒙养教育的概念

蒙养教育是指连接于小学与学前幼童之间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相当于普通小学教育的初级阶段,但比一般小学教育的含义更为广泛,也包括一般幼童入学之前和学校之外,通过各种形式所受到的启蒙教育。《易经》云:“蒙以养正,圣功也。”蒙养教育被运用于德育领域,目的在于端正其品德,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格和行为习惯,通过提供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蒙养课程和活动,学校可以为学生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和发展潜能。

(二)蒙养教育在德育发展中的重要性

1.培养道德品质。蒙养教育通过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和示范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学生在蒙养课程中学习尊重他人、正直诚实、友善待人等基本道德价值观,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为习惯。

2.塑造良好的品格素养。蒙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格素养,如礼貌、诚实、勤奋、宽容等。通过蒙养课程的实施,学生在实践中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品格特质,使他们成为有德行、有品质的社会成员。

3.培养社会责任感。蒙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学生在蒙养课程中学习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参与公益等社会责任行为,培养他们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使他们成为积极贡献社会的公民。

二、学校“童蒙养正”德育品牌建设

(一)协同育人工程和蒙养十项育人品格

协同育人工程是指学校通过多方合作,充分利用各种育人资源和力量,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的一种育人模式。在蒙养教育中,协同育人工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通过教师、家长、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合作与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

蒙养教育倡导的十项育人品格是:礼、健、勤、仁、信、悦、义、智、雅、新。这十项育人品格是学生德育发展的基石,也是蒙养课程的核心内容。“礼”要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遵守规则、懂得感恩和有礼貌的品质。“健”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他们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的习惯。“勤”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的品质。“仁”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信”培养学生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品质。“悦”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善于欣赏和分享的品质。“义”培养学生有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的品质。“智”注重培养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创新思维。“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新”培养学生积极适应变革和创新的品质。

(二)学校德育品牌建设的意义和方法

学校德育品牌建设有助于塑造学校的良好形象。作为学校的核心特色之一,德育品牌的建设能够凸显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成果和社会责任感,为学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口碑,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学校德育品牌建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明确的德育目标和品牌特色,学校能够在蒙养课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思想道德素质、创新能力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学校德育品牌建设还有助于凝聚师生和家长的共识和认同。德育品牌的建设需要广泛凝聚师生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形成共同的教育理念和价值观。

学校应积极采取措施推动德育品牌的建设,首先需要明确德育的核心理念和目标。通过研究蒙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明确学校德育的核心理念和目标,形成独特的品牌特色。学校还需要制定系统的德育课程体系。根据蒙养十项育人品格和协同育人工程的要求,设计一套完整的德育课程体系,包括不同年级的德育课程、活动和实践,使之能够系统地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综合能力。学校还可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对学生的德育发展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形成科学的评价结果和反馈机制,推动学生的德育成长。

三、蒙养十品行课程体系

(一)一、二年级的礼仪课程

在学校德育体系中,一、二年级的礼仪课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德育的初级阶段,对于道德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建立具有关键意义。通过有针对性的礼仪课程,学校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规范的社交礼仪以及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念。

礼仪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礼仪素养。这包括学习如何有礼貌地问候、道歉和感谢他人,学习正确的用餐礼仪和穿着规范等。礼仪课程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公共场合行为规范。学生在社交活动中需要学会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懂得排队、等待和分享,学会如何在公共场合保持安静和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这样的行为规范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与他人和谐相处,还能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在实施礼仪课程时,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例如,通过故事、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和掌握礼仪技巧。同时,教师还应注重与家长的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礼仪意识和行为习惯,形成学校与家庭的良好互动。

(二)三、四年级的感恩课程

在学校的德育体系中,三、四年级的感恩课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感恩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于他人、社会和自然的感恩之心,促使他们形成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际关系,从而为其德育发展提供深入的基础。

感恩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情感表达能力。通过感恩课程,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感激他人的关心和帮助,并学会适当地表达感谢之情。这将有助于他们形成一种积极的人际交往方式,增进友谊,培养彼此尊重和关爱的精神。

感恩课程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意识。通过了解社会上的困难和需要帮助的人群,学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幸福和责任,进一步培养出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课程可以通过参观社会福利机构、开展社区服务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他人的需要,并激发他们主动帮助他人的愿望。

在实施感恩课程时,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和体验式学习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来体验感恩的内涵。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引导学生反思和分享,通过故事、文学作品和艺术欣赏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三)五、六年级的励志课程

五、六年级的励志课程在学校的德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励志课程旨在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和自我成长的潜能,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奋斗。

励志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心态。在这个年龄阶段,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面对诸多挑战和压力。通过励志课程,学生可以学习如何积极面对困难,克服自我质疑和消极情绪,培养自信心和乐观态度。这将有助于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挑战并取得成功。

励志课程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目标设定和规划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探索自己的兴趣、优势和价值观,励志课程可以帮助他们明确自己的个人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规划和行动计划。学生可以学习如何设定可行的目标,分解目标成小步骤,并持之以恒地努力实现。这将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激励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实施励志课程时,教师应采用激发兴趣、情感体验和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并亲身体验励志的力量。同时,教师还应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个别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和优势。

四、蒙养促德育的具体策略

(一)以体验、实践为原则的主题活动

以体验、实践为原则的主题活动在学校的德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种活动形式注重学生的亲身参与和实际操作,通过感知、体验和反思,促使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利用重大节庆日开展主题活动是培养学生德育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重大节庆日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社会意义,通过在这些特殊的日子组织相关主题活动,学校可以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社会价值的认识和理解。例如,在国庆节期间,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题展览、举行演讲比赛、进行国旗护卫队训练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意识。这些主题活动既丰富了学生的节日体验,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在实施相关主题活动时,教师应注重活动的设计和组织。他们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目标,选择合适的主题和实践内容,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二)校园节的举办和学生艺体能力的培养

校园节作为一种重要的校园活动形式,在学校的德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校园节的举办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还可以培养学生在艺术、体育、科技等方面的能力和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学校德育品牌建设中,开展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校园节是培养学生在艺术、体育、科技方面能力和兴趣的重要途径。艺术节可以培养审美意识、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其包括音乐、舞蹈、戏剧、绘画等多个艺术领域的表演和展示活动,学校可以邀请专业艺术家或老师指导学生进行艺术表演,组织学生参与艺术作品创作和展览。体育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其包括各类体育竞赛、健身活动和运动展示等,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种体育项目的比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和健康意识。科技节的开展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和技术的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学校可以组织科学实验、科技创新展示、科技论坛等活动,鼓励学生展示科学研究成果和创意项目,同时还可以邀请科学家、工程师或技术专家举办讲座和指导,为学生提供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知识和经验。

(三)学科月活动的组织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学科月活动是学校德育品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举办语文月、数学月、英语月等学科主题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学科月活动的组织应注重设计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活动可以包括课堂教学的创新和改进,例如开展主题讲座、名师授课、互动教学等,以激发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科竞赛、知识竞答、学科展览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学习成果和交流学科经验的机会。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学科月活动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学校应高度重视学科月活动的组织,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管理措施,确保这些活动的有效开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机会。

(四)特色社团项目的推动和人才培养

特色社团项目的推动和人才培养是学校德育品牌建设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推动羽毛球、科技、啦啦操等特色社团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个人特长和未来人才。

学校可以积极创建并支持特色社团项目。特色社团项目应与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德育目标相契合,旨在培养学生的个人特长和兴趣。学校可以邀请专业教练或资深指导员来指导特色社团项目的开展,并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备支持。例如,在羽毛球社团中,学校可以聘请专业教练指导学生技术训练,组织内部比赛和外部交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技能的平台。通过积极创建并支持特色社团项目,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和发展自己特长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个人潜能。

五、结语

本论文以蒙养课程为切入点,探讨了如何借力蒙养课程,促进学生德育发展的具体做法。通过深化学校的德育品牌建设、开展蒙养十品行课程体系、相关主题活动的开展、校园节的举办、学科月活动的组织以及特色社团项目的推动,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品德、能力和潜力。通过这些努力,学校能够为学生的德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帮助他们成为有品德、有才能的社会栋梁之材。

(责任编辑:黄艳华)

参考文献

[1]柳红.让每个孩子自然和谐生长——关于“蒙养童真”校本课程建设的探索与思考[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19(03):43-44.

[2]周贵婵“.蒙养”理念下学生的德养教学研究——以《日本侵华战争》为例[J].华夏教师,2019(18):82.

[3]孙立霞.浅析小学班主任对学生德育素质的培养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6):153-154.

[4]杨鸿燕.小学低年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路径[J].新课程研究,2022(19):50-53.

[5]蒙秀溪.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玉林北流市永顺小学大力开展学生德育工作[J].广西教育,2021(32):22-23.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师范生教育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思政课”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以整合的理念构建卫生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