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雨辰
如果要提起宋代诗人中的美食家,那第一个被想到的肯定是苏轼。他不仅才华横溢,更是一位生活中的美食家,乐于记录美食体验,乃至烹饪秘诀,其作品中不乏对佳肴的生动描绘,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道尽他对质朴之味的推崇。而在这炎炎夏日,当我们谈论起这份『清欢』,自然会想到那些清新爽口、令人回味无穷的凉菜。
凉菜一词,顾名思义,是因食用时凉吃,故名凉菜。凉菜属筵席中的第一道菜,为饭前的小酌良伴。很多人并不重视凉菜,前些年还有人为“乾隆白菜”是热菜还是凉菜争论不休,一方有言“凉菜不是美食”,这实在是一种偏见。实际上,凉菜在古代便是奢侈珍贵的象征,于今仍是宴席中的重要一环。
中餐的筵席一直都有很多讲究,这跟传统文化中的餐饮礼仪有关。正式的宴请,有冷菜(凉菜)、热菜、大菜,通常以头道大菜来命名这一席,比如头道上了海参,那就叫“海参席”,头道上了鱼翅,这就是鱼翅席。
凉菜,可谓宴席的“先声夺人”,其品质与外观需与后续热菜、大菜相得益彰。传统宴席中,冷菜应与热菜数量相当,随后才是大菜的隆重登场。而冷菜的多样性,如双拼、三拼,更是彰显宴席规格的重要环节。
广袤的中华大地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美食传统文化,其中的凉菜更是彰显了食材的多样性和不同的地域特色。在食材丰饶、文化积淀深厚的背景下,无数文人雅士小酌之时,常以精致的凉菜为伴,佐酒之余,诗画共赏,好不惬意。苏轼就曾在词中写道:“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这里的“春盘”据考究,应当就是春季时令凉菜。
凉菜的制法也十分讲究,它总的要求是选料精,制作细,调味恰到好处,款式多样。所谓选料精,指的就是制作凉菜的原料选择至关重要,新鲜度与品质直接影响最终成品的口感体验。凉菜的选材往往追随季节的脚步,秉承“不时不食”的古训,将时令食材的精华发挥至极致。比如南京金鹰尚美酒店的“荷塘月色”这道凉菜,在夏季荷花盛开的时节,选取来自马踏湖的莲藕,切片后经清水反复冲洗,保留其天然的脆嫩与清甜,再辅以同样新鲜的菱角、莲蓬与莲子,一起置于冰盘之中。无需经过特意调味,仅凭食材本身的清新与纯粹,便足以勾勒出夏日荷塘的清凉爽口之感。再佐以甘甜浓郁的桂花酱,与食材的清脆相互映衬,将整道凉菜的风味推向高潮,令人回味无穷。马蹄(荸荠)同样也是夏季的应季食物之一,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大厨用清水将马蹄煮至透明,保持其清脆口感的同时再加入椰青水,椰香的浓郁与马蹄的清香完美交织,这样一道爽口的椰香清凉马蹄爽非常适合夏天享用。
制作过程中的精细程度同样决定了凉菜的口感和美观。凉菜的刀工是关键,切条时长短要大体一致,切片时厚薄要基本均匀,切丝时粗细要基本相同等等,这样精细的处理不仅利于入味,也增添了视觉享受。以“冰镇翡翠白玉凉瓜”为例,这道菜充分展示了刀工的魅力。经验丰富的厨师运用娴熟的手法,将冰镇过的白苦瓜与绿苦瓜削成薄如蝉翼的片状,再将薄片层层叠加,形成一朵栩栩如生的“鲜花”。随后,特调酱汁轻轻洒落,如同晨露般滋润着每一瓣“花叶”。酱汁的鲜美与苦瓜的清新相互交融,既中和了苦瓜特有的微苦,又赋予了整道菜更加丰富的层次感,留下的只有满口的清凉与回甘。这不仅仅是一道夏日消暑的良品,更是一次视觉与味觉的双重洗礼,让人在酷热的季节里感受到一丝沁人心脾的凉意。
调味是凉菜的灵魂,凉菜制作中调味料的选择和比例尤为重要,常见的如酱油、醋、蒜泥、辣椒油、芝麻酱等,应根据具体菜品灵活调整。譬如油醋汁白芦笋这道冷盘,精选的云南白芦笋质地细腻,经过简单烹饪后被厨师精心雕刻成花瓣状,保留了其天然的甘甜与清脆。这道菜的亮点在于特制的油醋汁,由优质橄榄油与精选香醋精心调和而成,比例恰到好处,既能衬托出白芦笋的原味,又增添了一丝酸甜的风味,不仅能够作为一餐的开场,激发食欲,更能在炎炎夏日中,为食客带来一丝清凉。陈年花雕酒醉鹅肝也是一道将调味艺术发挥到极致的凉菜。用香气浓郁、口感醇厚的花雕酒来腌制鹅肝,使得鹅肝在腌制过程中充分吸收酒的香气,同时也让鹅肝的脂肪质地变得更加柔滑细腻。整道菜品清新脱俗,酒香与鹅肝的丰腴相得益彰,同样也是开胃凉菜中的良品。
中华美食文化绵延千年,凉菜的款式也是多种多样,从简单的拍黄瓜、凉拌海带丝,到复杂的拼盘、花色冷盘,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如特制的荷景凉糕,形似莲花绽放,寓意吉祥;又如小葫芦翡翠榴莲,小巧精致,色泽诱人,不同的造型赋予菜品不同的生命力,让饮食成为一场视觉与味觉的双重享受。此外,凉菜的魅力亦在于对味觉平衡的追求。酸、甜、苦、辣、咸的丰富味道能够满足不同地区食客的偏好。
然而,无论外形、风味如何变化,凉菜始终坚守着“轻盈而不失韵味”的原则,以清爽开胃为宗旨,既不会喧宾夺主,抢了后续热菜、大菜的风采,又能作为前奏,激发食欲,引领食客的味蕾进入丰盛的美食篇章。就如同苏轼所言,人间有味是清欢,在众多滋味中,凉菜无疑是最能诠释这种心境的存在——简单,纯粹,而又充满无限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