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筱明 华桂鹤
摘 要:我国以农业立国,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伦理智慧、生存法则所产生的思想感召力和文化辐射力,深刻影响着中华各民族儿女的行与思。将优秀农耕文化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人文精神融入农林高校育人过程,能促进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内力,提升其综合素养,同时还能为实现乡村振兴赋能。推动优秀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高校育人过程,完善农林高校耕读育人体系,可以更好地提升高校育人效果,助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
关键词:优秀农耕文化;农林高校;育人过程
农耕文化在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格局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当前高等农林院校中普遍存在学生不愿学农、学农不爱农、兴农能力不足的现象。教育部印发的《加强和改进农林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强调,农林高校要加强和改进耕读教育,引导大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高校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将优秀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高校育人过程,有助于健全高校耕读育人机制,为国家“三农”领域培养专业人才。
一、优秀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高校的价值意义
(一)优秀农耕文化促进大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丰富的内涵。将优秀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高校育人体系,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农耕文化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生产实践中产生的文化情结,而且能使他们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伦理智慧与哲学思想,从而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只有让学生真正感悟到农耕文化的思想精髓,提高他们对农业学习的兴趣,才能激发他们的爱农情感,认真学习农业专业知识,更好地服务于“三农”事业。
(二)优秀农耕文化为大学生提供精神内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要“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中的重要作用”。应时守则、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等优秀品质是我国农耕文化的精神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宝贵的精神文化资源。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当下,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理解常常存在一些偏差与误解,这会对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农耕文化是人们在千百年农业生产实践中所产生的精神积淀,更是学生成长的精神之“钙”。因此,将优秀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高校育人过程,不仅能让学生从中汲取精神力量,对其正确“三观”的建立产生积极影响,还能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的品志,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奋斗目标,从而更好地担负起新时代青年的历史使命。
(三)保护与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现代社会中,人们对农耕文化的保护意识淡薄,农耕文化被逐渐边缘化。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保护传承优秀农耕文化,对于推动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乡村振兴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而乡村振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农业人才培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涉农高校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因此,要积极将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育人过程,以丰富大学生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引导学农大学生正确看待“三农”问题,积极扎根“三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优秀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高校育人过程的主要困境
(一)思想认知存在偏差,传承意识不足
为深入了解农林高校对优秀农耕文化的关注情况,课题组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A高校20个学院的1500名学生及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470份,有效率为98%。调查结果显示,67.1%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农耕文化的了解较浅薄”,48.3%的学生认为自己“生活中接触农耕文化不多”,47.5%的教师认为“农耕文化虽有精华,但在信息化、网络化的现代社会中并没有太多益处”。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当今社会,人们逐渐远离农村和农业生产,淡忘甚至是轻视耕读教育,农耕活动常被视为低效且廉价的劳动;二是许多农林高校在进行耕读教育过程中,过于注重形式,未能形成科学、系统、全面的顶层设计。整体来看,思想认知的偏差与传承意识不足,已成为优秀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高校育人过程的主要障碍。
(二)校园文化建设仍需完善,文化氛围不浓厚
调查显示,73%的学生认为“农耕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融入和彰显不足”,65.2%的学生认为所在学院“基本没有开展过与农耕文化教育相关的特色活动”,77.4%的学生反映“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涉及农耕文化的学习很少”。由此可见,高校农耕文化的学习氛围十分欠缺。
由于部分农林高校在耕读教育方面仍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教学资源陈旧且匮乏,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耕读教育不能仅限于第一课堂,还应注重与第二课堂的联动。第一课堂的主体是教材与课程,因此,相关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要更加合理,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第二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活动及校园文化,但现实情况是,许多农林高校对农耕文化的宣传教育仅停留在表面,导致其校园文化建设不够完善,文化氛围也不够浓厚,耕读教育并没有深入人心。
(三)育人环节需要加强,教育方式缺乏创新
针对“校园传统农耕文化教育的总体评价”,38.9%的学生认为“一般”,52.3%的学生表示“不太满意”,15.5%的学生表示“不满意”。针对“教育教学方式”,75.5%的学生认为“农耕文化育人形式缺乏创新”,73.6%的学生“对学校开展耕读文化教育”表示支持,66.9%的学生倾向于“参加学院组织的学习论坛”。
实施耕读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然而,目前部分教师由于自身对农耕文化的学习和了解不够,受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未能科学安排耕读教育相关教学内容,同时缺乏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交流与学习。总体来看,教师开展耕读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德育”与“实训”出现脱节。课堂教学缺乏与“三农”的联系与互动,使得学生难以从中获取有效的知识及技能。因此,亟待对现有的教育方式进行创新,以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农耕文化。
三、优秀农耕文化融入农林高校的创新路径
(一)注重思想引领,强化耕读意识
当今社会注重发展多学科、多门类的综合性高校,但农林高校应把握现有资源,结合农林特色优势,融合其他学科资源,充分发挥思政课堂的育人功能,注重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农耕文化知识竞赛、学习讲座等活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精神内涵,增强师生的耕读意识。从课堂到校园,从理论到实践,引导师生形成勤劳勇敢、无私奉献的价值认同,涵养“三农”情怀,强化耕读意识。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指以师生为主体、以学生学习和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学校精神为主要特征、存在于校园之中的一种群体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勤耕重读”的文化氛围,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注重主题活动的开展。通过“耕读文化主题讲座”,以及合理利用五一劳动节、农民丰收节等重要节日,潜移默化地对师生进行耕读教育,使耕读文化深植于师生心中。第二,立标杆、树典型。充分挖掘优秀农耕文化中的典故及事例,塑造出故事性强、共识度高、群众基础深厚的优秀典型,从而整合出优秀的育人素材,并鼓励师生以典型模范为榜样。第三,多维度强化宣传。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开设主题专栏,及时更新相关主题动态。鼓励师生积极写稿发文,制作微视频,讲好耕读故事,营造浓厚的耕读氛围。
(三)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创新教育方式
教师是开展高质量耕读教育的重要保障。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从校外引进高水平专业人才,充实师资队伍。同时,充分利用大学生慕课、易班等学习平台,开展直播授课教学,打造双师课堂,以增强教学效果。创新高校耕读文化教育方式,多维度引导学生学习优秀农耕文化,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第一,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鼓励教师成立耕读教育专题研究小组,并组织开展创新的教学活动设计,吸引更多教师参与,提升教学成效。第二,立足专业特色,深挖不同专业资源,开发具有特色的耕读教育课程,结合大学生思政课,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教学。第三,结合大学生“三下乡”等假期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设置技能型实践课和专业实习实训,让学生在学习中接触耕读文化,在实践中体验耕读乐趣。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21(11).
[2]何红卫,乐明凯.在荆楚田野上书写担当[N].农民日报,2022-11-22.
[3]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J].农村经营管理,2018(2).
[4]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二○二二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2-02-23.
[5]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EB/OL].(2019-09-06).http://www.gov.cn/xin
wen/2019-09/06/content_5427778.htm.
[6]许晓辉.涉农高校耕读教育的现实意蕴及路径探究[J].高等农业教育,2021(5).
责编:应 图
基金项目:2023年河南农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金项目(编号:SKJJ2023A02);2023年河南农业大学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应用项目(编号:FRZS2023A05)
作者简介:杨筱明(1990— ),女,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乡村文化建设;华桂鹤(1999— ),女,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