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行业高校传统专业特色育人环境内涵、现状及重构策略研究

2024-07-06 16:12程敏张海红刘保国
河南教育·高教 2024年5期
关键词:育人特色传统

程敏 张海红 刘保国

摘 要:传统专业是支撑地方行业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年,地方行业高校传统专业因教育资源投入不足、发展目标不清晰,导致其育人环境特色弱化、育人环境功能减弱。为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探讨传统专业的基本内涵及其构成要素,分析传统专业特色育人环境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从六个方面提出重构传统专业特色育人环境的若干策略,期望能够为传统专业特色育人环境的优化重构提供参考、借鉴,从而助力地方行业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地方行业高校;传统专业;特色育人环境;重构策略

地方行业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任。近年,地方行业高校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社会需求开设了热门新兴专业,挤占了传统专业的育人资源,导致传统专业育人环境面临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发展滞后、特色弱化、社会声誉下降等问题,影响了其内涵式发展,弱化了其人才培养能力和社会影响力。随着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推进,地方行业高校的传统专业再次回归大众视野,而在大众化人才培养的基础上,锚定某一行业领域,聚焦特色化专业人才培养,是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此同时,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同样离不开育人环境的浸润。因此,针对不同专业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育人环境,是实现“三全育人”和地方行业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地方行业高校专业育人环境的基本内涵及其构成要素

(一)地方行业高校专业育人环境的基本内涵

行业高校一般是指20世纪50年代以来为满足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需求而学习苏联高等教育模式建设的一大批面向行业、服务行业的专业院校。21世纪初,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完成,一大批原国务院各部委所属的行业高校转型为省级教育主管部门直接管理的地方高校。由于这些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完全脱离行业办学特色,一般称其为地方行业高校。因此,地方行业高校育人环境既具有地方高校育人环境的一般内涵,又兼具行业性、特有性等基本特征。

专业是高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元,是培育专业化人才的主阵地。传统专业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特色和历史传承,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有较高社会声誉。虽然高校的办学特色主要靠传统专业支撑和体现,但由于各个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学科方向、就业去向等方面存在差异,各专业所构建的育人环境也有所区别。因此,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构建具有传统专业特色的育人环境,有助于实现传统专业的重塑升级和地方行业高校的“双一流”建设。

(二)地方行业高校专业育人环境的构成要素

根据教育生态学理论可知,专业育人环境在层级上可归纳为育人微环境,主要由历史文化传承、行业科研领域、人才培养体系、教育教学资源、特色师资队伍、校内外合作等六大要素构成。其中,历史文化传承要素一般是指专业的办学历史、资源沉淀、文化氛围、师德师风、教风学风等;行业科研领域要素是指围绕专业所形成的具有行业性、独有性特点的科研方向及平台,承担着高校科研育人和行业稳健发展的责任与使命;人才培养体系要素是指引领专业发展方向的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规范专业教学的课程教学大纲、课程评价办法等适用于人才培养的文件体系;教育教学资源要素是指支撑专业能够正常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所需要的软、硬件资源,主要包括图书资料、专业教室、专业实验室、特色教材教参、实习实践基地、虚实教研室、虚实研究团队、网络课程、科研仪器与办公设备等;特色师资队伍要素是指由一批具有行业教育背景或工作经历,能够胜任专业教育教学的技术型专业人才所构成的教学团队;校内外合作要素主要包括校内与其他专业的合作及校外与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学会、企业、科研院所、高校之间的合作。

二、地方行业高校传统专业特色育人环境的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为深入了解地方行业高校传统专业特色育人环境的现状,特以河南工业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原粮食机械,简称“粮机”)专业为例展开分析。

(一)专业历史文化资源整合不充分,展示和传承不足,创新力度不够

梳理传统专业的办学历史,总结办学经验教训,培植育人文化,弘扬师德师风,倡导教风学风,凝聚科研力量,是保证传统专业旺盛生命力的重要举措。当前,很多地方行业高校处于“双一流”建设第二梯队,传统专业如粮机专业却缺乏对专业办学历史、经验教训、育人文化、师德师风、教风学风、科研传统等资源的挖掘和整理,专业特色碎片化严重,在历史文化传承和宣传展示方面力度不够,影响了传统专业特色育人环境的构建。

(二)科研落后于产业,学科交叉不够深入,科研布局前瞻性不强

传统专业的科研领域一般具有鲜明的行业性和特色化优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传统专业所对应的科研领域的外延和内涵都需要进一步拓展和深化。然而,由于科研惯性,传统专业科研落后于产业、学科交叉不够深入、科研布局前瞻性不强等问题突出。例如,在粮机领域,老一辈粮机人虽始终坚守粮机的机械设计问题,但未能从机理上揭示形成粮机装备加工效能的作用机制,既不能对粮机装备进行优化设计,又影响了粮机装备的智能化升级。

(三)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不充分,资源更新较慢,行业特色不明显

地方行业高校依托地方财政办学,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其教育教学资源多向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新兴专业倾斜,弱化了对传统专业的扶持力度。如教研仪器、图书资料、特色教材、专业教室、实习实践场所等缺乏特色化建设,专业育人环境浸润能力不足,专业认同感不强,影响了传统专业特色育人环境的构建。由于教育教学资源配置不均,导致传统专业服务行业的能力下降,在地方行业院校出现了“新兴专业多而不强,传统专业特色退化”等现象。

(四)人才培养行业特色不突出,办学定位不明晰

传统专业在制定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时很难平衡地方性和行业性的需求比例,导致专业办学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不突出。根据专业发展规划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其行业特色不显著,同时在制定教育教学相关文件时也没有突出行业特色,造成毕业生对行业的发展认识不够深入,毕业生就业率较低,削弱了传统专业在行业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影响了传统专业特色育人环境的构建。

(五)师资队伍“老、少、边、穷”,师资力量储备不足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行业高校传统专业师资队伍普遍面临“老、少、边、穷”等问题。“老”是指具有行业背景的教师大多是20世纪80年代本专业毕业留校的学生,这部分教师即将面临退休;“少”是指具有行业背景的青年教师数量较少;“边”是指传统专业学科交叉,行业科研领域逐渐被新兴学科边缘化,科研项目申报和论文发表难度大,教师自身发展能力较弱;“穷”是指很多教师不具备行业背景,行业科研和行业服务能力较弱,科研项目和经费较少。这些都不利于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影响了传统专业特色育人环境的构建。

(六)校内外合作热情减弱,合作深度与广度不够

经过40多年的发展,我国绝大多数行业、企业已经不缺少能够从事产品开发设计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校企间的合作热情减弱,让一些长期从事产品开发设计的教师丧失了行业话语权。同时,高校为发展自身学科力量,转向基础理论研究,逐渐远离产品开发设计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校企之间的合作基础,从而影响了行业从“有”到“优”的技术升级。

三、地方行业高校传统专业特色育人环境的优化重构策略

(一)挖掘办学历史,创新传播渠道,提高社会影响力

重视专业的根基文化建设,收集整理传统专业发展的相关文献资料,总结专业在各个阶段的办学经验、办学历史、文化传承、优秀教师和优秀毕业生的先进事迹,挖掘和提炼专业办学特色。一是学习国内外高校博物馆展览模式,筹建粮机专业展览馆,重点展示专业发展历史、优秀教师和优秀毕业生代表的先进事迹、师生教科研成果等。二是创新信息传播渠道,充分利用行业协会、学会、研究会、联合会等社会团体的社会影响力。三是重视新媒体传播渠道建设,传播粮机产品的发展历史以及国内外粮机产品的最新发展成果,提高专业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

(二)坚守科研初心,深化科研特色,提高科研前瞻性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传统专业要坚守初心,紧密围绕制约行业发展的“急难愁盼”问题,开展科研攻关。实现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围绕特色专业深化科研特色。当前,粮机装备的研发已拓展到多学科领域,这时更要注重学科交叉的重要性。一方面与时俱进,不断拓展传统专业科研内涵和特色,形成多学科协同创新的专业育人环境。另一方面充分论证,超前布局,畅通“产、学、研、用”渠道,组织跨部门、跨领域、跨学科的协同攻关组织模式,提高科研的前瞻性、针对性,围绕传统专业构建特色科研群。

(三)虚实融合,强化资源建设力度,集聚育人资源

围绕专业特色建设需求构建专业教学硬资源,优化“看得见”的专业育人环境,提高专业育人环境的浸润能力。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构建虚拟教研室和科研团队,提高企业导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积极性,将企业最新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与粮机制造企业或粮食加工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增强学生实习实训的针对性。加强对企业导师的监督管理,提高企业导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在导师选聘方面,侧重向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倾斜,充分利用“前线”的第一手资源,提升专业育人环境的特色化和实战性。

(四)平衡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保持人才培养特色化、“专优”化

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行业高校与地方发展的互利共生关系,积极推进服务行业与服务地方的激励相容。因此,在制定教育教学文件时,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发展为依托,以学生基础为起点,不断强化和优化专业特色建设,凸显专业的“特”“专”“优”,杜绝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格式统一”现象。同时,要做到新旧结合,新科技、新理念要引入,旧传统、旧特色要传承,使二者协调共生。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引入最新的科技成果,更新知识体系,保持人才培养的特色化、“专优”化。

(五)引进与自培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融合,确保师资不断档、不褪色

行业高校的师资大多来自本行业以外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这些新引进的教师很难舍弃已有基础的科研领域转而投向自身不熟悉的行业科研领域。为此,高校在教师招聘上应不拘一格,坚持校外招聘、校内自培和行业引进相结合,丰富师资队伍的行业背景;坚持行业导向与个人发展相统一,让新入职且没有行业背景的青年教师在资深教师的带领下尽快熟悉行业、融入行业;加强校企合作,聘请一批行业精英作为校外指导教师,将行业最新成果引入专业教学全过程。

(六)重构校内外合作关系,创新合作模式,形成多元化融“资”渠道

传统专业应立足行业,面向校内外,探索形成“融课程、融师资、融技术、融平台、融资源、融成果”的多元化融“资”渠道,为传统专业优化重构育人环境提供充足的物质资源和人力保障。为此,应加强传统专业与校内各专业之间的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的科研增长点。同时,创新专业与行业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校企之间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共同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此外,努力推进传统专业与行业科研院所及高校在重大科研项目申报、国家级科技奖项申报、重大科研平台建设、高层次人才交流等方面的深入合作,增强传统专业的行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吴朝晖,许嘉悦.“三全育人”与高校环境育人体系的构建:以南京理工大学三位一体的环境育人模式为例[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2]李永睿,谈传生.高校“三全育人”的生成逻辑、现实审视与完善路径[J].当代教育论坛,2023(1).

[3]金硕.地方行业特色高校一流学科建设特征与路径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21.

[4]仇一微,舒凯征.“双一流”背景下行业特色地方高校一流专业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20(5).

[5]蒋广学,张勇,王志杰.全环境育人理念与当代青年发展[J].中国高等教育,2016(10).

[6]任婧.环境育人的教育心理学解读[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9(25).

[7]谭梦媛,刘在洲.高校科研育人的构成要素与相互关系分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1(3).

[8]万明,郭西平,封彦,等.行业高校特色专业教材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1(26).

[9]闫静.实施课程资源开发,优化良好育人环境[J].中国校外教育,2020(22).

责编:勉 耘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双一流背景下地方行业高校传统特色专业育人环境优化研究”(编号:2022YB0088)

作者简介:程敏(1984— ),男,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粮机装备动力学控制与应用、粮机创新育人环境构建;张海红(1979— ),女,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粮食过程装备控制技术;刘保国(1962— ),男,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省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为粮机动力学。

猜你喜欢
育人特色传统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特色种植促增收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中医的特色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