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组织管理有效融合策略研究

2024-07-06 03:35邓晶晶吴晖赵荣华
公关世界 2024年9期
关键词:思政教育可行性融合

邓晶晶?吴晖?赵荣华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为了能够促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无论是在教学方面,还是学生组织管理方面均在不断发生变化,以期能够更好地适应教育需求、时代需求,使学生获得与时俱进的成长,而思政教育与学生组织管理的融合就是一次有力创新。本文阐明了思政教育与学生组织管理融合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融合的可行策略,期望能够对相关高校起到参考作用。

关键词:思政教育;学生组织管理;融合;可行性;问题;策略

引言

从实际情况来看,思政教育与学生组织管理均为贯穿学生生活全程的工作,所以两者完全具备融合的契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思政教育本身就是对学生思想层面的一种管理与引导,且能够对学生组织管理工作起到良好的理论支撑作用,所以这两者的融合并不是强行拼凑,必然能够为学生全面成长提供澎湃动力。但从实际情况而言,两者的融合进程并不理想,暴露出了学生思想差异、组织管理理念落后的问题,使融合效果大打折扣。故此,需要积极探讨能够有效解决各类问题,有效提升融合效果的可行性策略,这对学生在当前新时代获得更优质的成长,有着极为强烈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组织管理融合的基本原则

(一)主体性原则

学生作为思政教育与学生组织管理的主体,作为生活、心理、精神层面被引导帮助的对象,所有教育模式、管理制度的作用都会集中在学生身上,所以需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尤其是在当前多元化时代,若想确保思政教育与学生组织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被学生接受,使学生愿意积极主动地配合,就必须从学生视角出发,选择学生更能接受的措施,要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心甘情愿地接受思政教育与组织管理。其次,学生既是被教育者、被管理者,同时也是自我管理的主体,所以必须确保思政教育、组织管理与学生的认知、性格等充分契合,学生才会接受教育、接受管理,才能提升两者融合的实效性[1]。若思政教育学生组织管理的结果依然只是通过教师下达死命令或强硬干涉学生,这必然会使学生对思政教育与学生组织管理的融合产生强烈抵触心理,不愿参加相关活动,导致融合失去意义。所以两者的融合,必须通过激活学生主动性,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参与管理、在释放学生主动性的同时,加速两者的融合。

(二)可持续发展原则

学生个人成长的本质,本身就已经携带了可持续发展的特性。因为学生会在不断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过程中产生不断地变化。在掌握技能等方面也是如此,全部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思政教育与学生组织管理的融合不能破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性,且要通过积极为学生提供帮助等方式,促进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因为学生只有具备长远发展的可能,才能始终积极地接受思政教育,才能为了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而主动接受组织管理。故此,两者的融合并不能只图一时,而是要清晰学生成长脉络,合理发布在学生每一个成长节点,使学生在大学时光的每一个节点均能获得实质性的帮助[2]。

二、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组织管理有效融合的可行策略

(一)配置专业思政教育人员,增强组织管理思想引导力

配置思政教育人员,是增强学生组织管理思想引导功能的有效措施,能够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均为学生提供正确价值指引。当学生组织管理部门具备专职思政人员后,学生组织管理发展方向可以获得明确的思政属性,能够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思想的熏陶,确保各项管理工作均能与“三全育人”目标紧密贴合[3]。学生组织管理工作,作为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作,为提升学生的接受度,思政教育人员不应该直接委派教师,而是通过培养学生干部、辅导员、先进学生的方式,由学生更容易接受的人员,作为专职思政教育人员,相较于专职思政教师,该类人员能够更顺利地融入学生群体,且具备一定的政治思想理论深度。在确定具体思政教育人员后,需要持续对其进行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为思政理论素养培训;另一方面为组织管理水平培训。思政理论素养培训,能够有效提升组织管理工作思政教育的渗透强度,确保思政内容能够在各项管理工作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引领,让学生进行各项活动时,均能够获得思想洗礼。而组织管理水平培训,则是因为思政教育人员若想开展思政教育,就必须明确学生组织管理的具体架构,从而能够掌握最合适的思政教育切入角度。思政教育人员要明确所有组织管理工作涉及的范围、具体的流程,明确相关工作切入思政教育的时机,继而确保思政教育能够完美融入学生组织管理工作。故此,需要不断提升思政教育人员的组织管理水平,持续加强其对组织管理工作的了解,从而使思政教育的融合能够更加顺利。当思政教育在学生组织管理中形成良好模式后,则可吸纳更多教职工参与到开展思政教育的队伍中,最终形成全员主动开展思政教育的利好局面,激活学生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正确发展道路前行的思想[4]。

(二)找寻生活契机,从学生生活切入融合

对高校学生而言,思政教育与学生组织管理,只有切实能够在学生生活中产生良性效果,才能使学生更加配合各项工作的进行,所以并不能只进行理论建设,而是要找寻实际融合点。所以两者的融合可以以学生生活为基准,通过应用生活中各类教育元素的方式,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接受思政教育,且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依然享受组织管理的各项制度条例,通过深入生活、适应学生成长节奏的方式,提升两者融合的实效性。同时,以学生生活为着手点,意味着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得到有效地释放,学生不再是被动配合各项工作的进行,而是能够通过自身的实际行动去践行各项思政理论,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三)积极利用现代化技术,创建信息化学生教学管理平台

在当前的教育时代中,若想促成思政教育与学生组织管理的有效融合,就必须要积极接受现代化技术的帮助,从而不断提升融合精度,打造全面覆盖的融合网络。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技术、数字化技术等现代化技术的不断提升,能够为思政教育与学生组织管理的融合提供有效帮助,为此高校需要合理利用各项技术,积极创建信息化学生教学管理平台[5]。该平台的成立,意味着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学生成长状态,以大数据技术为例,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可以获得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成长数据,从而能够根据学生在各方面的实际变化,灵活优化组织管理制度,获得明确的思政教育与组织管理融合点。同时,信息化平台的构建,因为教育能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师可以随之通过平台与学生进行沟通,通过平等对话了解学生的实际诉求,继而不断优化教学方案、管理方案,使融合工作能够获得更高的针对性。此外,高校还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抖音、哔哩哔哩等社交平台积极宣扬正确思想,提升对学生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程度,使学生在闲暇时间内依然接受思政教育的熏陶。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设置反馈窗口,充分了解学生期望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接受思政教育,继而积极响应学生诉求,不断提升两者融合后与学生的黏性。

(四)构建完善人才培养制度,持续提升教育管理能力

首先,在思政教育与学生组织管理融合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结构单一的问题,不难看出,在推进融合的过程中,人员构成主要分为思政教师与管理人员,需要对人员结构进行持续丰富,除了要不断引入专业能力过硬的大学生管理工作者更要,加强对已有人员的培训[6]。例如,要帮助思政教师明确学生组织管理的内容,使其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更清楚需要引入的内容,确保其能够在教学中找到准确的切入点。其次,在新入职教师进入岗位前,应对其提供学生组织管理理念、治理素养、思政育人能力相关的培训,从而确保后续进入高校的教职工人员,均具备开展融合工作的能力基础。最后,高校应定期开展日常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分为两个模块:(1)意识模块。即要帮助全体教职工意识到思政教育与学生组织管理工作融合的重要性,使全体教职工清楚自身在新时代的育人责任,为融合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2)案例模块。可以通过定期开设研讨会的方式,分析其他院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组织管理工作的优秀融合案例,从各类优秀案例中提取在自身院校具备可行性的成果从而不断提升融合质量,为学生成长提供更多支持。

(五)多主体参与学生组织管理,营造思政教育局面

思政教育仅靠高校一方进行难以形成全面的教学局面,因此,高校应该号召多方力量,积极扩大思政教育局面,促进学生组织管理科学有效。学生组织管理类似一个小型社会圈,家庭、社会组织以及教师群体都能在其中发挥有利作用。从家庭层面来看,学生作为家庭成员,家长有指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观念的义务和责任,学生组织管理虽然远离家庭,却与家庭的融合思想大相径庭,其中家庭的团结进步,和谐进步思想对学生组织的教育管理大有裨益。学校在组织学生教育管理时联合家庭力量,采取家校联合的方式,开展学生组织的管理,能够有效拓展学生思政学习的途径,丰富学生组织管理方式。同时,中国一直就有家国一体的观念,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起步于家庭,全面发展于大学,家长在其中的作用不可或缺。家长的生活状况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要想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家长就要注重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安宁的生活环境。学生在正确的家庭观念的影响下,塑造出正确的价值观念取向,养成对生活积极乐观、对学习向上努力、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和习惯。学生组织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形成良性管理局面,更能够促进思政教育的成果提高。从学校层面来看,学校具备专门的思想道德课程辅导学生养成正确价值观念的条件和环境,能够让学生在专业的思政课堂上接收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将思想道德观念知识形成系统化、全面化的理论体系。学生组织管理具备系统性的理论支撑,显得更为有序、科学。同时,学生的组织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最快的解决方式是寻求学校的帮助,学生组织中不乏德才兼备的同龄人和优秀的管理人才,不管是在生活、学习还是思想上,都能够随时寻求借鉴。在与同龄人的接触下,学生的思想建设态度更加积极,能够更容易地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从社会层面来说,学生组织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与社会上的组织有着相似之处。社会人士对思政教育的关注能够推动高校思政教学不断朝着更加深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高校在建设学生组织时,也可以引进社会力量,形成校内、校外联动的局面。学生组织的管理,涉及学生的成长、成才,于细微之处为学生的未来提供各种便利。

(六)以系统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在学生组织管理中渗透思政教育

形成全过程的管理体系,思政教育在学生组织管理效果才会显得更有成效。为了检验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系统的评价和反馈机制,检验大学生在学生组织管理过程中的获得成果。比如,可以分层次地对领导、思政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生组织管理教师和领导进行考核。一方面,思政教育工作的评价和反馈机制,能够帮助学生组织管理者及时地纠正在教学工作当中出现的问题,在信息的及时反馈与回收中,提高思政教育工作的质量,以及形成高效的问答机制,帮助学生解决来自生活、学习以及择业等方面的问题。这需要全体工作者加强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才能让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结果。例如,学校的团组织、思政部门可以组织学生领导阶层的人员定期开展管理工作研讨会,在会议上要对前一段时间的工作内容进行总结和评价,从中吸取教训,总结工作经验,当然也要对未来一段时间的思政教育内容进行计划和分配,提前做好教学方案,对一定时期内的某一个思政教学工作部分进行重点解读,明确学生组织中各个职位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内容和目标,紧跟思政教育理念,使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与学生管理内容基本吻合。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时代环境中,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组织管理工作的融合发展,依然帮助学生更全面成长,实现“三全育人”的必然趋势。故此,高校要正确认识两者融合的可行性,知晓融合过程中的实际阻力,通过一系列可行措施,不断提升两者的融合效果。要通过积极促成两者的融合的方式,更高效地达成国家人才培养目标,从而能够在今后为社会各界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源源.高校学生思政教育与学生工作的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公关世界,2020(22):58-59.

[2]周程.高校思政教育及学生管理工作有效融合措施探讨[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3):103.

[3]吴刚.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管理工作融合的难点和解决对策[J].就业与保障,2020(14):140-141.

[4]肖燕.基于网络手段的高校学生管理与思政教育工作的融合发展研究[J].公关世界,2020(14):133-134.

[5]吴剑.高校思政教育与学生组织管理有效融合策略研究[J].才智,2020(06):49.

[6]郭梓亮,朱钧陶,汪玥.探索高校第二课堂中课程思政的影响及建设方向——以高校学生组织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06):92-93.

(作者单位:湖南交通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可行性融合
PET/CT配置的可行性分析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PPP物有所值论证(VFM)的可行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