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轩 万里荣 白文涛 胡士华 王发刚
摘 要:本文研究了高职院校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从学生、学校及企业三方面研究了相应的对策,用于优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的模式。
关键词:工学结合 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
0 引言
随着铁路现代化的飞速发展,铁路各工种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一些在职的具有良好工作经验的技术人员,为了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更新专业技术,进行了工学结合式的学习。因此,高职院校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工学结合模式逐渐成为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1]。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这种结合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旨在探讨高职院校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工学结合模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相关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对于已工作的技术人员,将日常的工作与系统化、专业化的学习相结合的一种学习模式。工学结合培养人才的目标是增加技术人才的理论知识,提升专业技能,通过在这个过程中所学的知识,提升岗位工作的知识技能储备量,增强职业竞争能力。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有多种,除了以学校学生参与为主体的顶岗实习和订单培养外,本文主要讨论以企业在职人员为主体的校企合作模式。这种人才培养模式的目的是通过学校的教学资源,提升企业再学习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实现学校资源的高效利用,为企业培养了高技术技能的人才,同时,也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多元化[2]。
2 高职院校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工学结合模式存在的问题
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工学结合培养的学生未来就业主要从事铁道机车的驾驶与检修工作,但大部分学生在原企业的工作与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不相关。因此,学校在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学生在学校学习新专业知识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学习的效果不高。
2.1 学生理论基础薄弱,教学内容要求高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发现,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工学结合班的学生理论基础偏弱,和学校及专业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比,发现方案中的教学内容理论性要求较高,学生现有的理论知识基础无法达到其要求,导致上课过程中,学生对大部分偏理论性的知识点无法理解。学生在学习教学内容时感到困难和挑战,发现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时,学生会产生挫败感,失去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和信心。
如表1所示,为学生对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课程学习理解较难的内容的总结。从总结中得到,学生认为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对需要深入理解的理论知识学习难度较大,对需要动手操作的实操知识容易掌握。分析原因,主要是学生理论基础薄弱,课程内容课堂学习时间有限,学习难度较大,学习任务量大,课后学生复习回顾的时间少,学生消化能力较弱[3]。
2.2 教学过程突击性强,教学效果不佳
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工学结合班的课程教学方式主要是线下集中式和线上答疑式教学。线下集中式教学主要利用周末、晚上或者集中的周数等学生空闲时间进行集中式的教学,每次教学的课程内容很多,学生一次性需要学习与掌握的内容很多,难度较大。每次教学结束后,学生掌握理解的程度很低,教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由于课堂教学效果不高,造成课后的线上答疑任务中,效率低。违背了答疑的目的,将答疑变成了上课。
分析原因,一方面是教学内容理论部分复杂程度较高,学生基础薄弱。其次,教学时间零散,教学过程系统化程度低,教学进度过快,学生很难高效率地跟上教学进度,导致学生逐渐失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2.3 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单一
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工学结合班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是期末统一考试,评价方法单一,缺少重要的过程性评价。此外,评价方法中理论知识内容占据较多,对实操、实际技术应用部分的评价较少[4]。
单一的评价方法没有考虑学生的背景差异,自我学习时间的分配,学习能力的高低,导致出现所学内容和考核内容有出入的情况。
2.4 企业参与管理少
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工学结合班的学生来源较广泛,原企业性质差别较大,对学生的管理不到位,没有协调好学生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学生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冲突较多,学生课堂学习的时间不足。此外,企业对学生进行工学结合缺少实质性的支持,不能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企业培训和实践的机会。
2.5 学生自身的问题
班级学生在学习的前期,学习动力充足,自信心较强。随着学习的开展,学习内容的增加,学习难度的增强,以及工作与学习关系的处理等问题的出现,部分学生出现了自我管理不当,不能协调好学习和工作的时间,对难度较大的知识点,失去了继续探究学习的动力,出现了缺乏自信,学习能力不足,学习态度转变的情况。
以某高职院校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工学结合班学生为例,针对以上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随机选取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结果如图1所示。
3 高职院校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工学结合模式人才培养的策略
3.1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培养方案
学校及专业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制定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在方案中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时间以及学习开展的方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例如,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学习需求,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难度,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针对学生理论基础薄弱的问题,可以加强基础训练,例如,通过增加练习量、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提高学生的基础水平。
针对教学内容要求高的问题,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例如简化教学内容、降低难度、增加实操内容等。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和帮助,例如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学习建议和反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等。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5]。
借助线上资源来辅助教学,教师制作质量更高的网络课程资源,学生充分利用空余的时间灵活地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
3.2 提高学生学习过程的质量
在职的工学结合班学生应协调好工作和学习的关系,制定清晰的学习目标、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保持学习动力。教师应增加和学生沟通的机会,积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针对工作时间和学习时间冲突的问题,学生应增加工作之外的学习时间,以更加刻苦的学习态度面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高效率地学习专业知识,增加与老师交流与沟通机会,积极探究知识点方面的疑惑。
针对学习过程中方法不当的问题,学生应根据课程和老师要求,制定阶梯式的学习计划。重视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学生依据自身现场工作的经验,高效地利用项目式和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有针对性地突破难点知识,提升专业知识。
3.3 探究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案
细化过程性考核评价和终结性考核评价的方案,在理论知识的学习中提高过程学习考核评价的比重。过程性学习的考核评价应包括自学知识点、提出疑问、思考解决问题、总结归纳等环节。在实操技能学习中,进行分阶段、分模块地评价。同时,细化实操技能的考核评分标准。
制定符合学生实际学习效果的终结性考核评价方案,不能简单使用全日制学生的考核评价方法。方案应根据专业现场工作需求和学生学习情况,侧重评价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点,终结性考核难度应适中,能检测出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
3.4 企业制定具体的合作管理方案
工学结合模式下的学生管理工作不止由学校来完成,还需要企业的合作。企业应全程参与工学结合班学生的培养和管理环节,制定符合企业和学生实际情况的考核方案。企业帮助学生知识技能提升的同时,完成自身人才储备的工作,达到双赢的效果。
4 结语
通过对高职院校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工学结合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探讨,得出联系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的改革优化措施。可提升铁路行业对机车相关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增强铁路行业的人才储备力量,为铁路现代化发展打下了基础。同时,提升了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能力。
基金项目:校级教改类项目《高职扩招背景下铁道机车专业“ 工学结合班” 教学方式研究》资助,(2021-JGC04);2022年度柳州市职业教育重点立项课题《基于职业技能标准的课程体系改革及实践——以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专业为例》,(LZJ2022B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