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勇 王成林 李铭敏
摘 要:随着“互联网+”教育的深度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成为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将传统课堂教学和线上智慧职教相结合,对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课程《工程测量基础》开展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并对该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以期对相关专业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有所借鉴。
关键词:智慧职教 混合式教学 工程测量 教学效果
0 前沿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教学模式已由传统课堂教学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转变[1-6]。后疫情时代,高校各课程发挥线上教学的优点,结合传统线下课堂教学的优势,积极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有效推动了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新进程[7-8]。对于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而言,理论+实践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工程测量基础》课程格外注重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
随着互联网、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落后于新时代的发展和当前市场对人才素质的需求。因此,对课程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以《工程测量基础》课程为例,实施线上学生自主学习与线下教师面授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1 《工程测量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工程测量基础》课程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在工程建设中的测量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知识,具备使用常规测绘仪器完成基本测量工作的能力。该课程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沟通协调、团结合作的精神品质,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实践能力,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吃苦耐劳、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
《工程测量基础》课程属于“理论+实践”的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践课时占比较大。传统的实践教学均是以项目化的课堂教学形式在户外实训场地开展,主要是以教师讲解演示和学生练习操作为主要内容。由于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有限,经常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亲眼看到教师操作和讲解,大部分学生则很难跟上教学节奏。同时,课堂教学资源较为陈旧,大多数仍是早期的文档、图片、微课视频等,教学资源单一、有限,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意识不强,学习主动性较为欠缺。因此,学生缺乏课中和课后自主学习、自主实践探究的资源与平台。
2 《工程测量基础》混合式教学实施
本文实施案例选取了《工程测量基础》课程中最典型的内容-“普通水准测量”的授课为例,通过课前、课中、课后3个教学环节来展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课程教学开始前,教师在智慧职教平台上完成课程的建设,通过慕课等优质教学平台引进教学资源,结合以往优质教学资源,统一导入到智慧职教平台,根据实际学情分析,优化课程设计,完成建课任务;其次,加入教学班级和制定教学计划,通知学生扫码或添加邀请码进入班级或从学校库导入班级学生,至此,班级设置完成。
2.1 课前预习
新增课堂教学,进入课堂课前环节,发布学习资源,例如学习文档、微课视频、动画等,同时发布课前要求,要求学生课前完成预习任务,其中包括观看微课视频,回答课前思考题等。
通过学生完成的课前预习情况,帮助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预习新课情况,以便能够在课中环节中有的放矢的开展教学。
2.2 课中实施
课中教学实施是“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线上阶段教师在智慧职教平台发布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水准测量原理》微课、《水准仪基本操作》教学视频、虚拟仿真和动画等优质资源,线下阶段教师则采用小组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头脑风暴和讨论法等面对面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
2.2.1 课堂考勤
课堂开始时,教师采用一键签到、手势签到或二维码签到等方式发布课堂签到,掌握学生的考勤情况,通过点评学生课前预习情况,引入新课内容。
2.2.2 教师授课
教师利用智慧职教课堂平台,指导学生学习《水准测量原理》微课、《水准仪基本操作》教学视频,创设情境,边操作边讲解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方法及操作步骤,重点对学生讲解水准仪安置、测量步骤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2.2.3 课堂互动
通过智慧职教平台上的头脑风暴、摇一摇提问、讨论、投票等课堂活动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2.2.4 课堂任务布置
布置各学习小组的实操任务,明确实操要求,评价要求,落实小组成员任务分工。
2.2.5 学生开展任务
学生实操过程中,教师一旁同步纠错,深化师生互动,帮助学生体会操作要领。
2.2.6 课堂总结
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各小组长对本次实训做出发言总结,同时,各小组之间相互做出评价,取长补短。根据各小组的总结发言,教师对各小组的实训情况做出中肯的点评并给予相应鼓励,提高学生对实训内容的掌握和对课程的热情。
2.3 课后提升
课后环节主要是知识点的巩固深化阶段,教师在智慧职教平台上发布课后安排,要求学生完成课后评价和自我总结,从而帮助教师更清楚掌握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自身授课评价等,同时,发布问卷调查和课后作业,帮助教师实时掌握学生本节课整体学习情况,促使学生更清楚了解自身的学习效果,以便师生后续能更好的完善和提升自我。
3 《工程测量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本文以某班共45人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对象,对《工程测量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如下:
3.1 教学总体情况
将智慧职教平台上的后台数据导出,经过整理统计得到该课程该班级混合式教学总体教学概况,如图2所示。
由上图可知,该课程总开展了31次课堂教学,其中布置了6次线上课后作业,学生平均出勤率达99.5%,课程最终平均成绩为85.78分,学习通过率达91.11%。根据学习成绩可以看出,及格及以上的学生占多数,极少数学生不及格,成绩分布整体上较为合理。
3.2 教学过程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使用智慧职教平台,以学生为主体,发布丰富的课堂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感。通过智慧职教后台导出课堂教学活动详情、学生课件访问和学习进度相关数据,整理如图3所示。
由图3(a)可知,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发布丰富的课堂活动,如签到、投票、讨论、测试、头脑风暴、提问等,了解学生的出勤率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由图3(b)可知,学生课件访问数达13003次,访问时长达32342分钟,说明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度高。由图3(c)可知,参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班级人数共45人,其中完成所有课堂活动的80%-100%的人数达27人,占总人数的60%,完成所有课堂活动的60%-80%的人数达17人,约占总人数的38%,说明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高。
3.3 教学评价
每次课堂教学结束后,教师提醒学生完成课堂评价和自我总结。经智慧职教后台导出相关数据,整理图4所示。
由图4可知,学生对混合式教学课堂的满意度较高,五星好评达到97.4%,并且教师在智慧职教平台通过查看每次课的课堂评价和学生总结,深入了解本次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后续课堂能够表现更好。
4 结语
基于智慧职教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该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资源的局限性,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该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教学效果分析,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与以往传统的教学效果相比,发现融入信息化技术后,例如微课、动画、虚拟仿真、图片等,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化,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再加上演示、讨论、头脑风暴等多种教学环节的引入,同学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较大提高,课堂参与度明显提升。
(2)任务驱动法结合模拟展示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能更大胆、自信地展现自我。
(3)增加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环节,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习热情低的同学变得积极,学习热情高的同学变得更积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4)建议教师应根据实际学情分析,课堂活动类型的设置可以更灵活和多样化,根据不同班级学情,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争取更大程度上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基金项目:2023年度柳州教育科学规划职业教育重点课题“1+X证书制度下高职土建工程类专业测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23ZJB021);2023年度柳州市职业教育一般立项课题“智能建造背景下铁道工程专业产教融合路径与实践”(项目编号:LZJ2023C024);2023年度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级课题“1+X证书制度下《工程测量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2023-JGA05)。
参考文献:
[1]王辉,吴平,朱浩,张晓,谢东.基于“金课”建设的“大学物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实践[J].大学物理,2021,40(03):51-55+61.
[2]张曼,王兵,阮涛.基于智慧智慧职教课堂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以《玉器设计与工艺》课程为例[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50(08):153-154.
[3]刘聪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管理会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48):269-271.
[4]邓建英,许幼晖,徐泽宇.大专院校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与研究[J].科技视界,2021(02):129-130.
[5]邵博,孙伦业,刘志卫等.工程材料课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3(11):73-75.
[6]阎文欣,卢晓,范志坚.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国际学生“中国概况”课程改革探索[J].汉字文化,2023(11):77-79.
[7]夏春芬.疫情背景下高职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线上教学探索实践——以“数据库应用与技术”课程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41(03):23-28.
[8]闫晶晶,王燕平,王艳芳.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自动控制理论》的试验改革[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3):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