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静 徐旭 郑辉
摘 要:在全球“三大革命”和我国“双碳”战略的推动下,汽车产业“新四化”的变革正踏浪而至。然而,汽车新技术的发展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和汽车新“四化”技术,汽车服务工程作为面向服务汽车产业体系的专业,其建设转型面临着实际问题。黄河交通学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在分析培养目标和面临现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资源,对产教融合背景下育人模式进行研究,从引企入校,到产业学院,到3543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具体到课程的建设而都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力争培养出具有较高社会责任感,有理想有信念,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较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产教融合 汽车服务工程 育人模式
1 引言
中国作为世界汽车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汽车产销总量已连续14年居全球第一,市场发展较快。2023年,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产销量创历史新高,实现两位数较高增长。同时,消费者对于养护和维修将有更强的需求,汽车后市场行业规模将进一步增长。
同时,从工业化的进程来看,工业化初期是生产型制造业,到了中后期则为服务型制造业。服务型制造包括生产和服务两大部分,即 服务型制造 = 生产 + 服务。从价值链分析,生产所创造的价值约占1/3,而服务所创造的价值约占2/3。从制造过程分析,生产过程的时间为1/10,而服务过程的时间为9/10。以往重视生产而轻视服务,而以上两方面的数据足见服务在服务型制造中的分量。
然而,汽车新技术的发展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和汽车新“四化”技术,汽车服务工程作为面向服务汽车产业体系的专业,其建设转型面临着实际问题。如何进行高水平高质量的专业建设、如何打造专业特色、如何面对国内高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本身定位“低”而学生要求“高”的矛盾导致招生第一志愿“难”的尴尬处境、如何培养适应汽车技术革新带来的知识、能力、素质变化要求的汽车服务工程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当前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1]。
要解决汽车专业人才培养与地方汽车产业需求不吻合的矛盾,实施产教深度融合,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融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因此,通过与企业融合与合作做到资源共享,共育人才,真正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就显得很迫切。产教融合是高校与企业相结合,共同对人才进行培养的合作方式之一。在企业协同育人的有利条件下,高等教育与企业深度融合,为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提供了新路径,同时也为毕业生提供了就业的新方向。
2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2.1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黄河交通学院院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是省教育厅批准于2015年开始招生的。作为地方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本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高社会责任感,有理想有信念,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较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专业性人才。
2.1.1 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河南,面向行业,辐射全国;聚焦河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汽车行业发展。
2.1.2 发展目标定位
紧密对接河南汽车行业发展需求,将学院建设成为专业特色鲜明、师资结构合理、教学质量过硬、科研成果显著,省内同类院校中有一定知名度的汽车类人才培养基地。
2.1.3 人才培养定位目标
作为一所民办应用型本科,黄河交通学院主要培养技术型本科人才,主要强调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岗位实践素养。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培养具备汽车检测诊断、汽车节能与安全、智能网联汽车运用方面技术能力,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突出,勇于创新创业,能在汽车制造业、汽车运输业、汽车贸易与服务业从事技术开发、生产组织与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2.2 汽车服务工程专业面临的问题
目前,汽车产业正在从机械化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演进,从传统工业时代向数字时代迈进,数字化正是通往“新四化”的必由之路,而“新四化”又进一步推动了汽车产品的数字化。这给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存在一定的问题[2]。
2.2.1 师资队伍实践经验严重不足
在民办教育的发展中,“双师”队伍的建设一直是发展的重点。但是,教师大多是从院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师行业,只具备教师资格证,实践能力偏弱,缺乏与企业的直接沟通和联系,实践经验严重不足。而汽车服务工程也是一个针对汽车后市场应用型较强的专业,要求学生毕业后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在实践能力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2.2.2 专业建设跟不上行业发展速度
汽车“新四化”大势所趋,由于更适合演变为高级智能移动终端,新能源汽车将迎来高速发展。汽车产业“新四化”,即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已成为汽车行业公认的未来趋势,不具备“四化”特征便很有可能被淘汰。预计到2027年,在新购车用户中,00后将占7.2%,90后占41.8%,80后占35.4%。这几代人是在互联网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无网络不生活。因此,汽车必将向高级智能移动终端演变,而新能源汽车将迎来高速发展[3]。
但是目前专业开课情况是以现在市场上主要车型为主,关于汽车的人工智能和电动汽车的最新技术在教材中并没有呈现,体现了与专业开课的滞后性。
2.2.3 实践教学无特色
目前,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实践教学普遍得到重视,实践教学的学时安排有所提高,教学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与国家要求及社会需要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实践教学主要和课本相对应,没有做到随时根据社会发展情况及时更新,实践教学的方式和目的并不能从根本上有组织、有层次、有目的的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提高。
3 产教融合背景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育人模式研究
黄河交通学院汽车服务工程在专业建设中,力争做到“三坚持”“三加强”“三创新”。“三坚持”指坚持科学发展、坚持特色发展、坚持创新发展;“三加强”指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优质课程建设、加强产学研平台建设;“三创新”指创新党建引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教学改革。
本专业贯彻落实“知行合一,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在“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的基础上,经过近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引企入校、融产于教”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推动了学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发展道路[4]。
3.1 引企入校 融产于教
建立了“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认知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完善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体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其中服务于本专业的实验实训基地主要包括如下:东风标致、东风雪铁龙培训中心,东风风神培训中心,奇瑞培训中心,汽车工程学院实训中心,凯瑞汽车检测中心等,基本满足基础课程的开设与需求。
通过师资共培、资源共享、平台共建、大赛共办、教材共编等方式进行深度合作,教师知识结构、教学内容、仪器设备、试验车型始终与市场最新技术实时对接,保证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截至目前,已开设定向班22期,培养学生1249人,面向企业培训员工14129人次,也为我院4921名学生提供优良学习条件,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社会的目标。
3.2 产教深度融合之花——汽车产业学院
学院建立了凯瑞汽车产业学院和风神汽车产业学院,凯瑞汽车产业学院是兼具生产、教学、研发、创新创业功能的校企一体、产学研用协同的大型综合实验、实训实习基地。东风风神汽车产业学院是兼具教学、创新创业、社会服务一体的实验实训基地。
与凯瑞汽车产业学院构建了CAE仿真工程师班、汽车检测检验工程师班和智能网联汽车工程师三个产教融合特色班级。校企联合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和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第一批4名同学入职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岗,20名优秀学生入职少林客车研发岗,学生就业实现了通常是企业生产线或售后服务为主的岗位到技术、研发岗位的突破。
3.3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新模式
依托凯瑞汽车产业学院构建了3543人才培养模式,即:
3导入-导入产业先进技术体系、生产设备、培训模式;
5共同-校企共同规划专业发展、开发项目化课程、组建教学科研团队、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创办技术创新机构;
4层次-构建“基础实验、实训提高、课外创新、工程应用”四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3方向-学生发展“技术服务、技术管理、技术研发”。
3.4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工程实践能力
积极倡导素质教育,制定了关于学生创新活动的计划与措施。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如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新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等,开辟第二课堂活动,制定了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学分认定办法,鼓励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等。
3.5 产教融合背景下课程建设措施
(1)对国内外汽车电子商务、汽车科技金融、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发展情况、行业应用调研,研究理论教学与移动互联网平台实践教学内容,制定与汽车行业最新发展趋势紧密结合、符合未来趋势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发挥高校已有的计算机实验室、汽车模拟实训室等硬件基础教育设施功能,利用聊车城等智慧云平台,构建理论性、科学性、前沿性等有机统一的教学实训平台。
(2)研究构建理实融合、强技能、重应用、争创新的实践育人新体系。通过参加协同育人项目的相关新课程与新教材建设大会、汽车卓越拔尖人才建设大会、汽车电子商务与科技金融人才发展高峰会等线上线下产教融合会议开展项目建设经验交流,持续创新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建立双创导师培养机制,提高教师实践教学应用能力。组建聊车城互联网特色班,依托聊车城智慧云平台开展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学习体验,助力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的互联网应用能力提升。
(3)围绕汽车产业新形态、人才需求新趋势、行业变革新要求,联合国家一级行业组织“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汽车经销商商会”等一级协会,通过聊车城智慧云平台共同实施二手车鉴定评估师与汽车金融管理师职业技能评价,推进课程衔接融通、书证成绩转换,将人才评价课程转化为教学资源,深化产学研一体化育人才,为新时代汽车产业的新征程贡献更多行业中坚。
(4)学科竞赛——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实践平台组织学生参加企业组织的全国高校汽车金融管理师与二手车鉴定评估师大赛,坚持秉承“根据产业最新趋势,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理念,巩固并开拓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在汽车电子商务、汽车金融、二手车鉴定与评估等人才培养领域的教学研究与实践应用,试点学科竞赛课程转化为教学资源,激励学生参加各类学科比赛,以赛促学并推动双师型队伍建设。
4 结束语
面对“互联网+ ”对汽车服务业带来的转型升级,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知识创新、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需求,立足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升级实训中心、拓展实践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丰富第一课堂;满足个性化培养,成立第二课堂。多措并举培养具有较高社会责任感,有理想有信念,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较强,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适应于服务型制造汽车产业所需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端人才。
项目基金:黄河交通学院一流专业,编号HHJTXY-2020ylzy01;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平台支撑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编号220401618254416;河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项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产教融合背景下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研究,编号2021SXHLX182。
参考文献:
[1]冯振威,侯晓晓.应用型本科汽车服务工程课程过程考核改革[J].时代汽车,2022(16).
[2]孙悦超,黄明鑫,李曼.校企协同培养汽车服务工程应用型本科人才[J]. 大学教育,2020(06).
[3]徐家庆.应用型本科院校深化产教融合的策略及实现途径[J].中国大学教学,2018(12).
[4]邓召文,刘成武,康元春,贺焕利,金家琛.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后市场技术领域“4341”人才定位[J].汽车实用技术,2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