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宗农作物用农药登记现状与对策分析

2024-07-04 06:10:07黄建青邱金灿蒋丽娟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3期
关键词:蚕豆药剂对策

黄建青 邱金灿 蒋丽娟

摘 要:【目的】以蚕豆为例,研究特色小宗农作物农药登记与使用现状,为开展特色小宗农作物农药登记、使用及监管提供依据。【方法】根据莆田市涵江区蚕豆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综述了近年来蚕豆用药的研究进程,并以中国农药信息网及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蚕豆用农药为农药登记数据来源,通过涵江区梧塘镇境内的农资经营店选取了50户种植户作为调研对象,比对分析蚕豆的农药登记及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蚕豆用农药现状与生产上用药现状。【结果】截至2022年2月7日,中国农药信息网显示,农业农村部批准的有效登记农药产品44 756个,蚕豆上登记的农药为0个。2020年5月27日,在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特色小宗作物农药残留风险控制技术指标>的通知》中,推荐阿维菌素乳油、吡虫啉微乳剂、啶虫脒可溶粉剂、噁霉灵水剂用于防治蚕豆病虫害,其中杀虫剂3种,杀菌剂1种,可见在蚕豆上符合规定的农药产品极其匮乏,而田间使用的13种农药中有10种不在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蚕豆用农药名录中。【结论】应完善农药登记制度,鼓励农药生产企业对生产中应用较为成熟的高效、低(微)毒、低残留农药采取减免相关登记费用、减少登记试验、缩短登记年限等措施,来拓展登记范围,为种植户提供更多选择。

关键词:蚕豆;农药登记;药剂;推荐用药;对策

蚕豆(Vicia.faba Linn)系豆科(Fabaceae)蚕豆属(Vicia L),俗称胡豆、坚豆、佛豆、南汉豆、寒豆、仙豆、川豆等,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是一种集粮食、蔬菜、绿肥、蜜源和饲料兼用的豆科作物,且可以加工成粉皮、粉丝、酱油、小包装零食等。蚕豆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达25.4%,富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B和钙、锌、铁等微量元素[1-2]。蚕豆是特色小宗农作物,在我国多数省份皆可种植,长江以南地区以秋冬播为主,长江以北地区以春播为主。2019年,我国蚕豆种植面积913 064.2hm2,产量1 916 360.1t,占全球产量的37.53%(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蚕豆作为涵江区梧塘镇重要的冬季经济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0hm2左右,品种以“沁后本”为主,是福建省少有的优良地方蚕豆品种,丰产稳产、粒大早熟、风味良好。在蚕豆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病虫害较多,主要病害有枯萎病、根腐病、赤斑病、褐斑病、病毒病、霜霉病、锈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蚕豆象、豆荚螟等。病虫害的发生直接影响蚕豆产量和品质,做好蚕豆病虫害防治意义重大。2020年5月1日起实施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有关单位和个人开展农作物病虫防治使用农药时,应当遵守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制度,严格按照农药标签或者说明书使用农药”。蚕豆是特色小宗农作物,具有局部种植、面积小、农药用量少等特点,企业申请农药登记积极性不高,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普遍存在“无药可用”“违规用药”现象[3-4]。为了研究蚕豆等特色小宗农作物农药登记与使用现状,笔者根据莆田市涵江区蚕豆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综述了近年来蚕豆用农药的研究进程,并以中国农药信息网及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蚕豆用农药为农药登记数据来源,通过涵江区梧塘镇境内的农资经营店选取了50户种植户为调研对象,比对分析蚕豆的农药登记及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蚕豆用农药现状与生产上用药现状,找出蚕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蚕豆安全用药的对策建议,为开展蚕豆等特色小宗农作物农药登记或推荐用药提供依据,并为种植户和相关监管部门提供支持。

1 蚕豆的农药登记及推荐用药现状

截至2022年2月7日,农业农村部批准的有效登记农药44 756个,蚕豆上登记的农药为0个。2020年5月27日,在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特色小宗作物农药残留风险控制技术指标>的通知》中,推荐阿维菌素乳油、吡虫啉微乳剂、啶虫脒可溶粉剂、噁霉灵水剂用于防治蚕豆病虫害,具体使用方法见表1。

2 蚕豆的主要病虫害及田间用药现状调查

莆田蚕豆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根腐病、赤斑病、褐斑病、病毒病、霜霉病、锈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蚕豆象、豆荚螟等。《农药管理条例》(2017修订)第三十四条明确规定“农药使用者应当严格按照农药的标签标注的使用范围、使用方法和剂量、使用技术要求和注意事项使用农药,不得扩大使用范围、加大用药剂量或者改变使用方法”,笔者通过涵江区梧塘镇境内的农资经营店对50家蚕豆种植户的田间用药现状进行调查,田间使用的杀菌剂有多菌灵、代森锰锌、百菌清、甲基硫菌灵、甲霜·噁霉灵、唑醚·代森联,杀虫剂有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除草剂有扑草净。结果显示,田间使用的13种农药中有10种不在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蚕豆用农药名录中(见表2)。

3 近年来我国蚕豆用农药研究进展

除了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蚕豆用农药外,近年来,我国农业科研院所和各地的农技推广部门积极开展了大量蚕豆病虫害防治药剂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具有较高的登记价值,有待转化应用。

3.1 蚜虫

蚜虫会危害蚕豆的叶、茎、花、荚果等,繁殖力强,数量多,世代重叠。生产中使用的吡虫啉、啶虫脒、吡蚜酮等3种农药中,吡蚜酮不在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蚕豆用农药目录中。金霞和孙雪梅[5]通过多种药剂对蚕豆蚜虫田间防治效果比较试验,认为667㎡用2%阿维吡虫啉乳油60ml对蚜虫的速杀效果最好,25%噻虫螓水分散粒剂8g和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6g,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2g防治蚜虫速效性较差;易红娟和孙雪梅[6]通过分析5种药剂对蚕豆蚜虫的防治效果,发现667㎡用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10g,35%吡虫·异丙威可湿性粉剂20g,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20g,10%吡虫·灭多威可湿性粉剂60g都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g效果不理想。赵玉林和吴红芝[7]研究了0.7%印楝素乳油防治蚕豆蚜虫的田间药效,实验发现0.7%印楝素乳油1200g/hm2 对蚕豆蚜虫防治效果较好,持效期达15d,且对生态环境安全。如果把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吡蚜酮、印楝素拓展登记范围或增加到推荐用药中,将有利于蚕豆的安全生产。

3.2 蚕豆象、豆荚螟

蚕豆象、豆荚螟主要以幼虫蛀食豆粒,蛀空豆粒或发霉变黑,使蚕豆失去食用价值。在生产中使用的3种农药中,高效氯氟氰菊酯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都不在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蚕豆用农药目录中。王昶等[8]通过测定6种杀虫剂对蚕豆象成虫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评价,认为2.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对蚕豆象具有较高的毒力和较好的防效。

3.3 赤斑病、褐斑病

赤斑病、褐斑病是蚕豆重要的病害之一,可危害叶片、茎秆、叶柄、荚果等。生产中使用的代森锰锌、百菌清、多菌灵等3种农药都不在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蚕豆用农药录中。李龙等[9]的研究发现,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800倍防效最好,并能增加蚕豆产量;顾春燕等[10]的研究发现,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防治赤斑病的效果最好,并且具有明显的防病和增产效果;顾和平等[11]通过不同杀菌剂对蚕豆赤斑病防治效果的试验,发现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百泰(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乳油综合防治效果最好;蒋明等[12]的研究认为,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效最好,但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持效性好,都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3.4 霜霉病

霜霉病主要危害蚕豆叶片,在叶背形成浅灰色霉层,叶片变黄后干枯。生产使用的唑醚·代森联不在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蚕豆用农药目录中,孙雪梅等[13]通过对多种杀菌剂对蚕豆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的比较,认为10%氰霜唑悬浮剂112.5ml/hm2和50%烯酰吗啉水分散粒剂412.5g/hm2防治效果最好。

3.5 枯萎病

枯萎病是主要由镰刀菌类新病原引起的病害,是蚕豆的重要病害之一,在蚕豆各生育期均可发生,结荚期发病较重,造成整株枯萎死亡。陈志谊等[14]通过戊唑醇和枯草芽孢杆菌复配剂对蚕豆枯萎病的药效试验,认为戊唑醇和枯草芽孢杆菌协同作用,对抑制蚕豆枯萎病病原菌菌丝生长和防治蚕豆枯萎病均有显著增效作用。生产中使用的甲霜·噁霉灵不在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蚕豆用农药目录中,而且防治效果不佳,如果能把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戊唑醇和枯草芽孢杆菌通过拓展登记范围或增加到推荐用药中,对提高蚕豆产量和品质十分有利。

3.6 根腐病

根腐病是由茄镰孢蚕豆转化型病原引起的主要病害,苗期发生较为严重,主要表现叶片发黄、根部腐烂死苗等。生产上使用的甲霜·噁霉灵和甲基硫菌灵均不在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蚕豆用农药目录中。南志标等[15]通过对比数种农药对蚕豆根腐病的田间防效,认为三唑酮拌种效果最好。

3.7 锈病

锈病主要为害蚕豆茎秆和叶片,初期在叶片产生淡黄色凸状小斑点,后期病斑扩大植株干枯,常发生在蚕豆的中后期。生产中使用的甲基硫菌灵不在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蚕豆用农药目录中,而且防治效果不佳。杨德良[16]通过对比4种药剂对蚕豆锈病的防效,认为12.5%特普唑可湿性粉剂表现最佳,既有很好的内吸杀菌作用,也有很好的预防保护作用。

3.8 杂草

蚕豆田杂草主要有两类,一类为禾本科单子叶杂草,一类为双子叶阔叶杂草。郑明辉和余月萍[17]通过“沁后本”蚕豆芽前除草剂的选择试验,认为50%扑草净可湿性粉剂1200g/hm2和1800g/hm2防治效果较佳,对作物安全,而90%乙草胺乳油由于药害减产明显;赵存虎等[18]认为,3种防除阔叶杂草的除草剂即48%苯达松水剂、10%乙羧氟草醚乳油、21.4%三氟羧草醚水剂与1种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即5%精喹禾灵乳油复配对蚕豆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效。

4 对策与展望

综上所述,蚕豆是特色小宗农作物,具有局部种植、面积小、农药用量少等特点,但企业申请农药登记积极性不高[3-4]。蚕豆病虫害较多,而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蚕豆用农药较少,出现蚕豆赤斑病、褐斑病、霜霉病、病毒病、锈病等“无药可用”的现象。在生产过程中,农户往往把大田作物上登记的农药用于防治蚕豆病虫害,给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因此,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蚕豆种植“无药可用”“违规用药”现象,首先应完善农药登记制度,强化政府主导,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鼓励农药生产企业对生产中应用较为成熟的高效、低(微)毒、低残留农药如代森锰锌、唑醚·代森联、甲基硫菌灵、百菌清、枯草芽孢杆菌、吡蚜酮、印楝素、氯虫苯甲酰胺、扑草净等,采取减免相关登记费用、减少登记试验、缩短登记年限等措施,来拓展登记范围,为种植户提供更多选择[19-22]。

本研究可为蚕豆的农药登记或增加推荐用药提供依据[21]。在此基础上,笔者认为,第一,要加强农产品安全用药宣传和培训工作,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周活动等,开展农产品安全用药宣传活动;农业技术部门要加大力度分层次组织农药生产经营单位、农产品监管检测人员和种植户的培训工作,通过科技下乡、办培训班、科技特派员挂钩服务等多种形式,把法律法规、农作物病虫害发生规律及安全用药知识送到千家万户;重点应做好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主体有关人员的培训,采用多种形式的培训方式来逐步改变种植户的用药习惯,以达到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目的[19]。第二,要鼓励县、乡农技人员以新型主体为载体积极开展蚕豆标准化集成技术试验示范,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打造一批知名优质的蚕豆品牌及产业基地[19]。第三,要加大科研投入,研究高效低(微)毒、低残留农药新产品,推广绿色防控,开展生态调控、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加强蚕豆病虫害监测预警,强化统防统治,推进精准用药,避免违规用药,重复用药,实现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减量化[23-24]。第四,要推广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加快替代跑冒滴漏等严重落后的植保机械,因地制宜推广高效常温烟雾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植保无人机等现代植保机械,采用静电喷雾、低容量喷雾等先进施药技术,提高喷雾对靶性,降低农药飘移流失,提高农药利用率。第五,要加强执法监管,蚕豆是莆田重要的经济作物,特别是“沁后本”蚕豆,粒大早熟,商品成熟期短,风味品质较佳,通常作为菜用蚕豆销售,因此,在蚕豆生产中的各个环节都要加强监管,建立蚕豆新型主体的备案制度,并纳入省食用农产品合格证与“一品一码”追溯并行系统,在蚕豆生产期内加强线上监管和线下执法相结合,在蚕豆商品成熟期开展定期定量抽检,切实保障农产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19]。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以中国农药信息网及农业农村部推荐的蚕豆用农药为农药登记数据来源,与实际生产上用药现状进行比对分析,找出蚕豆病虫害防治过程中“无药可用”“违规用药”的原因,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为开展蚕豆等特色小宗农作物农药登记、使用及监管提供依据。然而,本研究只涉及莆田市涵江区蚕豆病虫害发生及用药情况,并且采用农药登记单因子进行研究,并不能对国内其他地区的蚕豆用药现状作出准确评价,因此,将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种植模式及蚕豆病虫害发生状况等多种因子综合应用到农药使用及农药残留监管上是今后重要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 李仁慧,闫智臣,段廷玉.蚕豆真菌病害及其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19,36(8):1976-1987.

[2] 陈新,袁星星,崔晓艳,等.蚕豆病害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8):108-112+123.

[3] 宋稳成,单炜力,潘灿平,等.小作物用农药登记管理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212-215.

[4] 李富根,朴秀英,秦冬梅,等.特色小宗作物农药残留风险管理的创新实践[J].农药科学与管理,2020,41(6):1-7.

[5] 金霞,孙雪梅.多种药剂对蚕豆蚜虫田间防治效果比较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21,62(5):1004-1005.

[6] 易红娟,孙雪梅.药剂防治蚕豆蚜虫效果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15,56(4):536-537.

[7] 赵玉林,吴红芝.0.7%印楝素乳油防治蚕豆蚜虫田间药效试验[J].云南农业科技,2018(1):12-13.

[8] 王昶,张丽娟,郭延平,等.6种杀虫剂对蚕豆象成虫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评价[J].植物保护,2018,44(4):207-211.

[9] 李龙,张芸,郭延平,等.8种杀菌剂对春蚕豆赤斑病的防治效果[J].植物保护,2019,45(3):245-248.

[10] 顾春燕,葛红,王学军,等.防治蚕豆赤斑病的药剂筛选研究[J].现代农药,2013,12(3):46-48.

[11] 顾和平,陈新,陈华涛,等.不同杀菌剂对蚕豆赤斑病防治效果试验[J].南方农业学报,2012,43(3):329-331.

[12] 蒋明,张芳,王学平,等.不同药剂对蚕豆赤斑病防治效果评价[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9):142-143.

[13] 孙雪梅,易红娟,杨凌峰,等.多种杀菌剂对蚕豆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比较[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9,40(7):60-63.

[14] 陈志谊,任海英,刘永锋,等.戊唑醇和枯草芽孢杆菌协同作用防治蚕豆枯萎病及增效机理初探[J].农药学学报,2002,4(4):40-44.

[15] 南志标,葛高祖,李春杰,等.数种农药对蚕豆根腐病的田间防效[J].应用生态学报,2002,13(8):943-947.

[16] 杨德良.4种药剂对蚕豆锈病的防效[J].农药,1999,38(12):40-41.

[17] 郑明辉,余月萍.“沁后本” 蚕豆芽前除草剂的选择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07(11):53-53+57.

[18] 赵存虎,孔庆全,陈文晋,等.蚕豆田除草剂筛选初报[J].作物杂志,2018(5):167-173.

[19] 黄建青.草莓的农药登记现状与对策分析[J].农业科技通讯,2021(12):254-256.

[20] 刘刚,黄晓伟,杨传新,等.我国豇豆病虫害防治用药登记应用现状及对策建议[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7,38(3):15-22+28.

[21] 杨祁云,沈会芳,刘平平,等.我国菠萝使用农药登记现状及对策[J].中国南方果树,2021,50(3):172-179.

[22] 袁会珠,朱春雨,沈迎春.特色小作物农药登记管理国际经验分析及我国的管理对策建议[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6,37(10):1-11.

[23] 黄建青.一种桔小实蝇粘胶板的田间诱捕效果评价[J].中国南方果树,2022,51(3):21-24.

[24] 周喜应.加强农药监管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6,37(8):6-9.

习近平《 论“三农”工作》

把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做好②

(二〇一八年九月二十一日)

当前,我国正处于正确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历史关口。新中国成立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国际环境下,我们自力更生,依靠农业农村支持,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依靠农村劳动力、土地、资金等要素,快速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城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广大农民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这个过程中,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节选自习近平同志主持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讲话,《论“三农”工作》,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年6月第1版

猜你喜欢
蚕豆药剂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小麦拌种防效好 药剂选择要当心
今日农业(2021年19期)2021-11-27 00:45:49
蚕豆花开
小读者(2021年2期)2021-03-29 05:03:30
且将蚕豆伴青梅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今日农业(2019年13期)2019-01-03 15:05:47
蚕豆大嘴巴
学生天地(2018年9期)2018-09-06 13:11:18
油田污水处理药剂的选用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