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农民工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形成机理与模式选择

2024-07-04 13:07罗崇亚熊肖雷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24年3期
关键词:形成机理乡村振兴

罗崇亚 熊肖雷

摘 要:【目的】本文以期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整合内生与外生的资源禀赋,加快贵州乡村振兴进度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选取贵州省6个入选第四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案例,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得出适合贵州省返乡农民工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三种模式:技能基础引领型、能人带动型、组织合作型。【结论】促进返乡农民工创业整合内生与外生的资源禀赋,加快贵州乡村振兴进度的建议是,完善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体系、深化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信贷支持、加强返乡农民工创业能力提升。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创业;乡村振兴;形成机理;资源禀赋;创业模式

1 引言

乡村振兴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强国的核心环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力推手。乡村要振兴,人才是核心要素。2015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意见》中提出以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提升、扩散、共享为纽带,加快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返乡创业格局,全面激发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热情,创造更多就近就业机会,加快输出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全面汇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雁归兴贵”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行动计划,扩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能力,提出大力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大力支持和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就近就业。截至2017年,引导75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截至2020年,累计引导150万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以期理解城乡文化差异,又能扎根当地的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创业活动能够推动当地产业发展,从而实现农村地区发展。推动农民致富的返乡创业农民工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也有效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更是实现乡村产业创新的核心力量。

尽管返乡农民工创业所带来的正效应明显,由于贵州省内区域条件的差异以及返乡创业者资源禀赋的不同,要让返乡农民工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主体,还需理顺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形成机理,对进一步科学开展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支持活动提供指导,研究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模式也是为了能够为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在实践当中为返乡农民工创业提供创业经验,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服务。

2 文献回顾

国内学者对农民工返乡创业问题关注密切。在影响因素方面,汪昕宇等研究得到,对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创业动机、创业意愿、创业行为、创业绩效、创业企业的成长因素分析[1];石丹淅和王轶的研究表明,性别、教育程度、社会关系、技能水平、创业政策、互联网技术的运用能力都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有显著影响[2];教育等人力资本正向影响创业意愿,社会资本、乡土情结、创业心理起着中介作用[3];年龄和教育程度对创业行为是非线性的影响,家庭是核心影响因素,社会救助达到一定的水平才有作用[4]。外出务工经历会通过增加返乡创业的融资比例和人力资本积累促进创业[5]。影响返乡农民工创业的外部环境主要有政府政策、市场环境、社会文化、金融支持等。创业环境是影响农民工创业的关键外部因素,其可以作用于个体提高创业效率[6]。较为熟悉政策支持的农民工更有返乡创业的意愿和活力[7];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决定性因素为外部环境[8]。在创业模式选择上,刘志阳和李斌在2017年以湖北省咸宁市170名返乡创业者为样本,研究发现,经验驱动型创业模式比资源驱动型模式的创业绩效更好,在服务业领域更明显[10];魏凤和闫芃燕在2012年分析西部地区5个省市996个返乡创业者调查数据后指出,农民工返乡创业主要以批发零售模式、建筑建材模式、居民服务模式、餐饮模式和种养殖模式为主[11];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业态模式可分为新型农业、现代工业、居民消费业和乡村旅游业4类[12]。在资源禀赋影响返乡农民工创业方面,李向荣以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监测数据为分析样本指出,农民工所拥有的资源禀赋对农民工回流到农村有显著的影响[13]。孔祥智和陈新旺根据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2013数据发现,农民工创业受到其个体因素、内在禀赋和外在禀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14]。王可灿在2022年以重庆市554份返乡农民工调查数据为样本,实证得到资源禀赋对返乡农民工创业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15]。

目前,国内学者对资源禀赋影响返乡农民工创业综合分析尚未成熟,对于返乡农民工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模式研究缺乏区域化研究,较少探讨二者内在的形成机理。由于区域条件的差异性和创业者的主体差异,尚未在全国范围内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统一模式。本文基于资源禀赋理论探寻返乡农民工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形成机理,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寻出返乡农民工创业助推贵州乡村振兴的有效模式,以期提出与贵州省区域环境类似情形下,可推广复制的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有效模式。

3 返乡农民工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形成机理:基于资源禀赋理论

3.1 资源禀赋理论

返乡创业农民工资源禀赋指的是家庭中各类资本,例如金融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等的状况及其构成[15]。资源禀赋即人们拥有的、可供自身使用的技术、能力和资源,并且具有竞争优势[16]。

本文界定了返乡创业农民工拥有内部与外部资源禀赋,前者是自身所拥有的条件和优势,包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物质资本;外部禀赋包含基础设施、自然环境、政府政策、人文环境四个方面。

3.2 形成机理

3.2.1 人力资本拉动乡村人才振兴

高质量的人才供给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现在由于返乡创业政策的吸引和返乡人员怀有的乡土情怀,大量返乡创业者返回农村,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主体。返乡创业农民工大多在外务工多年,拥有一定的资金、技术、资源等。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更强,更能够抓住市场机遇,一旦实现自身资源与当地资源的双向对接,能够满足市场需求,能很容易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延长农业产业链,把产品的附加值留在农村地区,在形成产业的集聚效应下,吸引多方人才,发展当地产业创新,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

3.2.2 社会资本推动乡村振兴

社会资本一般是指返乡创业农民工社交网络中所拥有的各种资源。现在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研究返乡创业农民工的社会资本应该考虑到虚拟社会资本和现实社会资本。本文参照了张思阳等[17]的研究,认为虚拟资本是返乡创业者以互联网为载体,双方不直接接触所积累的虚拟社会关系。例如抖音、快手平台的好友或者粉丝。虚拟社会资本能让创业者与亲朋好友快速建立联系,快速获取信息,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现实社会资本即通过直接接触,进行面对面沟通,可实现信息共享、互帮互助,且社会资本对返乡创业意愿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现实社会资本能够降低创业成本,一方面在城市务工所积累的人脉,能够在创业过程提供技术支持、融资渠道、销售渠道等的帮助;另一方面在家乡创业,血缘和地缘能够弥补金融支持力度不够的问题,例如通过亲戚朋友的借款来解决现金流的问题,相较于外部投资者,返乡创业者更容易获得当地住户的认可,能更便捷地流转到土地,这些都对返乡创业者有很大的帮助。

3.2.3 经济资本服务乡村振兴

一般而言,经济资本是指可以利用的一切物质资源的总和,包含现金、土地和银行借贷等。通常返乡创业者的经济资本越充足,创业的成功率越高,但依然需要外部资源和自身其他资源的协助。经济资本的投入目标还是在于盈利,返乡创业农民工定然会最大化地利用资源,抓住发展机遇,让自身与地区优势对接,发掘特色产业。创业成功后,一旦形成规模效应,不仅能够解决当地一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提高农户收入,还能促进区域特色产业经济的发展,减少劳动力外流,带动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吸引更多外来资金、专业人才的涌入,间接地为乡村的组织与管理寻找到更与时俱进的领头人,更好地为当地进一步发展助力。

3.2.4 外部资源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从基础设施方面来看,公路、航空、铁路、水路等能够给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多样的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完善网络设施让当前获取信息快捷且成本低,让创业者及时了解产业市场动态。良好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环境不仅影响着区域经济发展,还是返乡创业者的潜在资源禀赋。西部大开发使各项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给予西部地区返乡创业者硬件支持。人文环境能够带来良好的创业氛围,提高返乡创业者的热情,为返乡创业农民工自我实现提供支持。创业地配套的支持政策吸引了大量返乡创业者积极投入创业活动,政策的支持能够降低在土地流转和外来资金融资的政策壁垒,可以更好地利用当地资源,多层次的支持政策能够匹配创业的不同阶段的问题。

4 贵州省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主要模式分析

4.1 返乡创业人数

从贵州省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截止到2020年全省返乡就业创业25.02万人,其中返乡创业1.6万人,可以看出,大部分人选择了就业而不是创业,一般返乡人员的风险意识较高,并且害怕付出较高的成本,仍然选择简单的劳动力输出,拥有冒险精神的返乡创业者是少数。

4.2 创业培训人数

由表1和表2可知,农村劳动力培训人员和返乡创业人员接受技能培训的数量在逐年增长,而接受培训人员并最终进入创业领域的数量较少,真正的创业行为难度可见一斑,尽管我省拥有大量返乡创业农民工,但是创新创业人员的数量少于返乡就业人员,要真正的实现乡村产业振兴,还需进一步提高产业相关的扶持力度。

4.3 返乡创业典型案例

前面已经分析了返乡资源禀赋与农民工创业之间的机理,资源优势潜在地促进了创业成功率,更好地助力了乡村振兴,呈现出明显的正效应。但应考虑到个体之间资源存在明显区别,本文选取了六个贵州省入选第四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案例,分析他们的创业选择、创业历程、创业经验等,从而了解到整个创业过程中应有的能力以及普遍存在的困难。基于此,来探寻贵州省返乡农民工创业的模式选择。

4.3.1 创业选择

影响返乡创业农民工创业动机的因素颇多,“家乡情怀”是其中一个明显的动因。创业的最终目的是盈利,自身所拥有资源是创业启动的原动力;外在的资源、政策、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是加速器。无论创业者的能力强弱,能够实现二者的精准对接,那创业成功率将会大幅提升,所以在创业行为启动前,对于自身所能利用的资源和创业地能够提供的资源,创业者需整体考量,选择适合当地市场发展的产业,最终实现产业的规模化,达到盈利目的。

访谈对象1:张某某家乡的许多乡亲养殖鹌鹑,难以形成规模和产业化,村民们养的鹌鹑蛋在市场形势不好时,存在卖不出去或者贱卖的情况,损失严重。掌握市场情况后,他决定帮助家乡发展鹌鹑产业,在发改委的帮助支持下,2005年,他拿出准备在城市承包工程的1500万元成立了贵州梦润鹌鹑有限公司,带领村民发展鹌鹑产业。目前,鹌鹑产业化经营走到了全国行业最前列。

访谈对象4:2010年12月,黎某某离职返乡,经过市场定位,结合自身专业,认为在当地发展珍稀食用菌姬松茸种植是条好路子,他与其他4个有心在家创业的伙伴,共同成立了安龙县农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仅用5年,安龙县龙广镇小场坝村从贫困村迈入小康村,辐射周边村镇170余户农民,辐射带动就业2000余人,发展大棚615个,户均纯收入4.2万元。产品销往北上广的同时还出口到韩、日等国家。

4.3.2 创业历程

选择返乡创业的几位,大都在城市拥有良好的资源,自身也掌握一定的技能,因为怀有浓烈的家乡情怀选择回到家乡,在创业初期大都以自己的原始资本积累开启创业活动,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无法打开市场销售渠道。几位主人公利用自身积累、政府的扶持、引进技术和人才,进一步发掘联动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最终带动更多农户脱贫,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访谈对象1:由于禽流感带来的市场波动,张某某刚刚建起的事业岌岌可危,村民也不再有信心,张某某咬牙将村民的鹌鹑蛋回收后销毁。利用自己损失弥补了村民的收益。

访谈对象2:刚开始,农户对其缺乏信任,不愿意加入,只能自己几个人艰苦地进行试验示范工作。

访谈对象3:面临农村缺资金、缺技术、缺带头人等难题时,没有退缩,咬牙坚持。

访谈对象4:好不容易产量喜人,由于消费者缺乏信任度,产品在市场上推广起来可以说是举步维艰,0.9元一个回收来的鸡蛋,打本、亏本都卖不完,最后坏掉的只能丢掉。2014年,该项目导致公司亏损60万元。

访谈对象5:遇到的问题多样,例如茶园基地难以获得土地、头期资金还没有全部落实,加之建厂房需要一大笔流动现金、技术员工没有到位等。

访谈对象6:由于经验不足、水土不服,第一批价值上百万的黄金芽遭遇了大面积冰雪冻害,折损殆尽;种茶次年春杂草疯长漫过了茶苗,导致茶苗无法存活。

4.3.3 创业经验

个人的能力并能不满足整个创业活动,不断优化产业创新才能更好地应对风险和参与市场竞争;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产品流通的基础,节约了运输成本,能让产品有更优惠的价格,以期在市场能够有自己的立足之地,促进品牌化建设。传统的消费观念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和城乡之间信息流动的加速正在转变,农村市场的消费潜力正在释放,成了返乡创业者的良好机遇。

访谈对象1:在政府的协助下,张某某建起了饲料厂、鹌鹑食品厂,公司成为贵州龙头企业,还发展成为国家级养殖示范区,拥有30多个专利,起草了7个鹌鹑养殖地方标准,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访谈对象4:公司积极参与区政府组织的一线城市农产品推介会,与好几家大型商贸公司和政府部门签约。通过“走出去、引进来、销出去”的理念,先找订单再生产的销售思路,产品现已供不应求。

通过上述案例可以看出,贵州省返乡创业农民工大多拥有一技之长,有相关创业领域的技能或资源,或有“一次创业”的资源积累,较一般的群众有更多的创业意识和学习能力,拥有良好的品牌建设意识,有利于实现产业的长期持续发展,共享技能和资源,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就业,提高了当地的经济收入水平,促使产业的规模不断的扩张,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发展。目前,还存在许多不足,尽管拥有良好的资金基础,但多依赖于第一产业,由于掌握的技术不能够应对创业过程中的多样性风险,加之地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通常造成的损失很难让创业者立即再次投入生产;对于品牌建设,缺乏相应的宣传,市场接受度不高,打开营销渠道较难,品牌产品在市场站稳较为困难;资金获取难、定位市场难仍是产业规模化发展的痛处;尽管有政府的支持,返乡创业者对创业过程中发生的风险事件应对能力较弱,大部分的损失仍只能由自己承担,对于创业成果的危害显著。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前期进入销售市场缺乏引导性,可见政府扶持力度还需加强。目前,互联网销售形式所带来的利益十分可观,并且配套物流已相对成熟,所以贵州省创业产品的销售渠道呈现多样化的现状。

5 返乡农民工创业助推贵州省乡村振兴的模式选择

由于各地农村的各种条件相差较大,要探索返乡农民工创业助推贵州乡村振兴的有效模式,还需从当地资源情况和农民工自身条件出发。根据当前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结合返乡创业农民工的创业内容,总结出适合当前贵州省返乡创业农民工的有效模式。

5.1 技能基础引领模式

该模式主要是返乡创业农民工以技能和经验积累为基础,以政府政策为中介,对接家乡市场发展潜力进行创业活动,利用创业前已经有的资金、社交网络的积累,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创业成功率。例如仁怀市三合镇安居村农民陈永文,带资金和技术,回乡带领贫困户发展养殖业,仅肉牛一年出栏就达200头;同村农民工蔡回刚,多年前进城当建筑工人,凭着过硬技术,创办了一家建筑公司,回乡出资200万元成立合作社,带领40多户贫困户发展水产养殖业。

5.2 能人带动模式

乡村经济的发展需产业振兴提供内生动力,而人才是振兴的核心要素。诸多能人在家乡情结和政策优惠的拉动下回乡创业,他们通常已有初次创业的积累,或其他资源的原始积累,有更好的市场研判、风险管理、资金融入的能力。他们的创业行为促使各项资源在农村地区聚集,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缓解了资源浪费的情况,促进了农户收入,改善了当地基础设施状况,甚至更新了产业技术,成为当地或者该行业的翘楚。例如杨安仁,其油桐种植和培育在实现完整的生产线的同时,在技术研发和病虫害防治方面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带动了当地居民就业和经济发展。

5.3 组织型创业模式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创业实践中的较常见的形式。由于个人能力与创业环境的限制,众多创业者开始寻求合作。这种创业模式能够很好地统筹地区资源,让产业链能够就地延长,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间接为区域建设和产业集群提供了条件,并且可以通过利益联结机制减小经营风险,让参与的社员保持一致的动机,有益于产业长期的稳定发展。例如白彩文,围绕生态茶产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利用许家坝镇骡子顶片区适宜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实现生态农业的永续发展。

6 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由于各区域条件差异明显,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推手。返乡创业农民工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的重要主体。分析贵州省六个入选第四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案例,分析案例主人公的创业选择、创业历程、创业经验,总结出主要有技能基础引领型、能人带动、组织性三种创业模式。每一种模式应对应当地创业实况,才能更有效的得到科学表达,更高效地为乡村振兴服务,对于自身面对的创业难题也能够有更多参考,及时得到有效的解决。政府的政策优惠也能更好落实,让各群体都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共同助力返乡农民工创业产业成果的落地。目前,贵州省返乡创业农民工由于资源禀赋和创业地条件差异,面临的问题存在不同,但总体上普遍存在综合能力不足、缺乏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应对创业风险能力弱等问题,还需进一步解决。

6.2 政策建议

6.2.1 完善返乡创业农民工培训体系

专业的技能培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创业者潜能,也是提升其创业能力的有力手段。应有政府部门作为引导,其余社会主体协助,为创业者提供针对性的培训,并且为各创业主体提供一个交流反馈平台,对创业过程进行追踪调查,以期让创业者能具备一般的企业家能力。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利用电子信息、多媒体提供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在具体的产业环境中边学边做,及时给予反馈,有利于授课者及时调整课程有关内容。考虑到课程培训的效率和缺乏专业人员的问题,可以进行小班制授课,进行精细化培训,相对于专家,经过培训的创业人员由于对当地人文环境更为熟悉,通过他们回到当地传授给其他创业人员,沟通效率更高,更有利于成果推广。

6.2.2 深化返乡农民工创业的信贷支持

为应对农民工各阶段的创业困境,例如人工补贴、产业专项补贴、减免税收、基础设施建设、技能培训班等;对于缺乏创业资金的返乡农民工来说,增加创业资本是很好的风险减弱手段,所以要加强对金融结构的补贴和监管,规定当地银行发放的贷款数目,确保专项资金用于农民工创业项目;加强银行对创业信贷的支持引领作用;减弱或者消除担保物的必要条件,简化贷款手续,以确保返乡创业农民工资金流动的顺畅性。

6.2.3 加强返乡创业农民工创业能力提升

发展特色产业经济最好的内生动力来源之一就是拥有良好创业能力的创业者,他们是乡村振兴道路中不容忽视的强大主体。目前,创业者资源禀赋差异明显,在创业初始应匹配机会与资源,由基层政府协助返乡创业农民工获取当地创业市场的基本信息,并在市场准入方面合理地降低壁垒。当创业者有更好的市场机遇时,应努力提升资源能力,拥有良好的资源就应该着重提升机会能力,加强互联网学习,快速融入当地的人文环境,取得必要的专业技术证书,拥有基本的市场判断力。同时,创业者应把握好自身优势资源与创业地的特色资源融合,让创业道路更顺畅,打开特色产业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例如可以引入特色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设备,外出进修,立足当地特色产业发掘新的产业模式。返乡创业农民工需不断学习、扩展社交网络,不仅要与政府、合作者更要与当地农户建立良好的互动机制,整合各方面资源,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创业活动。

参考文献

[1] 汪昕宇,陈雄鹰,邹建刚,等.我国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因素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6(3):86-99.

[2] 石丹淅,王轶.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民工返乡创业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政策促进[J].求是学刊,2021,48(1):90-101.

[3] 王辉,朱健.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79-89.

[4] 陈文超,陈雯,江立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14(2):96-105+128.

[5] 周广肃,谭华清,李力行.外出务工经历有益于返乡农民工创业吗?[J].经济学(季刊),2017,16(2):793-814.

[6] 张秀娥,王冰,张铮.农民工返乡创业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2(3):117-122.

[7] 刘溢海,来晓东.“双创”背景下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研究——基于河南省4市12县的实证分析[J].调研世界,2016(11):8-12.

[8] 朱红根,康兰媛,翁贞林,等.劳动力输出大省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江西省1145个返乡农民工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村观察,2010(5):38-47.

[9] 刘美玉,李哲.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模式的选择与路径优化[J].财经问题研究,2013(6):95-100.

[10] 刘志阳,李斌.乡村振兴视野下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12):17-23.

[11] 魏凤,闫芃燕.西部返乡农民工创业模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西部五省998个返乡农民工创业者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2(9):66-74.

[12] 李练军,杨石美,李冬莲.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能力、创业模式与创业路径:机会与资源的视角[J].农业经济与管理,2021(4):85-92.

[13] 李向荣.资源禀赋、公共服务与农民工的回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7,31(6):38-44.

[14] 孔祥利,陈新旺.资源禀赋差异如何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基于CHIP2013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产经评论,2018,9(5):112-121.

[15] 王可灿.资源禀赋对农民工返乡创业绩效的影响——基于重庆微观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33(9):257-262.

[16] 郑永君.生计风险约束下的返乡农民工创业实践——基于川北返乡农民工创业案例的比较[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3):55-65+158.

[17] 张思阳,赵敏娟,应新安,等.社会资本对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影响效应分析——基于互联网嵌入视角[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0,41(5):783-792.

基金项目:2022年度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贵州返乡农民工创业助推乡村振兴的有效模式、实现机制与路径优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022ZC005)。

猜你喜欢
形成机理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彭阳县陈沟滑坡发育特征及形成机制研究
金融泡沫的形成机理分析及相关问题阐述
企业形成机理与政治关联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