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丽
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引发学生自我道德建构、自我道德成长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呈现真实的自然材料,设计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活动环节,让学生在符合自然规律的课堂活动场域中接受教育,得到自由且真实的成长。自然教育是由一个又一个育人的场域构成的,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可通过打造多元的自然场域,如安全场域、情境场域、思辨场域、意义共生场域等,形成自然有效的教育环境,让学生的道德品质、核心素养在多元场域中得到提升和发展。
学生道德生活的建构不是一个单向的传授和接受过程,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客体之间交互作用的过程。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着力构建深度对话的导学方式,营造安全可靠的场文化,让学生在多元对话中,自主获取知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比如,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采用两次“小球逃脱”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次不明确规则,小组成员争先恐后拉扯小球逃出瓶口,导致瓶口拥堵,毫无秩序可言;第二次教师引导小组成员讨论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小组成员都制定出明确的规则,依次拉小球逃出瓶口,井然有序。教师在两次活动后,适时提问:“为什么同样的两次活动,情况完全不同?”学生的回答此起彼伏:“我们讨论后,知道没有秩序,合作就没办法完成。”“生活中也是一样,需要遵守规则和秩序,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如果大家都不遵守规则、不守秩序,生活不敢想象。”教师至此自然导出课题——“公共生活需要良好的秩序来维护”。
在这个课堂环节中,学生与游戏对话、与同伴对话、与自我对话,在这种多元对话中,每个人都成为课堂的主角,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营造了一种安全可靠的环境,生成了非常鲜活的课堂资源,学生在这种安全的场域中自然生发出对公共秩序的探究兴趣。
鲁洁教授说过:“走近儿童,离儿童近一些,更近一些!”从学生的经验、生活和常识出发,选择恰当的生活资源,形成打动学生内心的情境场,课堂上的知识才会在学生身上扎根,才会转化为学生的素养。
比如,在课堂的第一个活动环节“公共秩序大调查”中,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收集到的公共秩序大调查进行交流分享,教师在学生小组交流时主动参与其中,发现课堂中有不少学生在制作的公共秩序单上反映出一些不良的生活现象,教师便让全班学生进行交流。一开始,大部分学生只是逐一分享自己制作的应该维护的公共秩序,并没有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反面例子。接着,当一位学生分享到“人们在公共区域,要时刻注意保持卫生,不能乱丢垃圾”时,另一名学生起身发言:“这是我上周调查时拍到的照片,早上咱们学校的学生在上学路上,吃完早餐随意把垃圾丢在地上,而且这种现象还不少。”这个回答瞬间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及时提问:“有序的公共生活会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舒适,但是正如你们所观察到的那样,生活中也总有人不遵守规则,前几天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随即出示一段私家车随意抢占生命通道导致车祸,致使儿童接受120治疗延迟的新闻事件,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
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构建了一种开放的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教与学一体化的课堂。对于资源的选择,主体既有教师又有学生,资源选择的内容,既有时事新闻,也有学生最真实的感受,在这样丰富、充盈的教学情境中,学生能逐渐感受到生活有秩序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引擎,学生在课堂上的一切思维活动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所以,教师设计问题的质量关系着整个课堂的生命力。教师一定要用超越表层的知识符号去挖掘知识的深度,关注方法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通过精设阶梯问题,为学生构建思辨场域,使学生通过反思走向自主道德建构。
例如,在课堂的第二个教学环节中,教师帮助学生初步体会自律和他律的关系时,让学生围绕生活中公共标志的话题进行交流,具体提出如下问题:(1)说说你画出的交通标志是在哪里出现的?(2)人们在这些标志提示的场所中有哪些行为表现,你感觉如何?(3)为什么有的时候,人们不遵守公共秩序?对此,你有什么好建议?在交流时,一则“请勿大声喧哗”的标志引发了学生热议:“学校图书馆,一些低年级的学生经常会大声喧哗,我觉得领队老师应该进行及时劝阻和监督。”“他们不遵守规则,老师都有提醒,有一次我也进行提醒,但是那些吵闹的学生依然不听。”“我觉得应该先请求图书管理员进行有效劝阻,如果没法劝阻,要请他们自觉离场,应该用规则来管理他们。”“我不同意你的观点,如果没有人在的时候,规则也管不了啊,还是要靠自觉。”
教师的提问构建了一个思辨的场域,学生在这个思辨场域中能够有理有据地阐释观点,并能大胆质疑他人的观点,在这种思维碰撞的对话中,学生逐渐超越自身对知识表征符号的理解,从对个人文明行为的简单判断走向对国人形象的自觉维护,从浅表学习走向深度学习,实现了个人道德水平的提升。
当学生在一节课中经历了各种深刻的活动体验后,学生之间会对同一事物在认知上、情感上形成一种共鸣,这种共鸣稍纵即逝,需要教师在课堂中敏锐捕捉,利用情感渲染,营造意义共生的场域。
例如,在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中,学生进行文明行为的判断,并在讨论中获得有效的处事方法。但是,如何引导学生升华这些文明行为,让学生感知文明礼仪不仅是文明程度的体现,更是国家精神面貌的体现呢?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适时地植入一则媒体采访视频,视频中外国人对中国游客的十大不文明行为的每一个点评都在刺痛着学生的爱国心。学生表情凝重,起身回应:“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能做出不文明的事情。”“国家要对这样不文明的行为进行惩罚。”“文明礼仪不是一件小事,在公共生活中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这每一件事都影响着国家的形象,我们要保护好祖国的形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从关注他人走向关注社会,直至关注国家,反思个人的言行举止所带来的影响。当师生达成文明规则应自觉遵守,文明其实是一种爱国的表现的共识时,师生的情感也需要一个表达的宣泄口。这时,师生共同朗诵歌谣,构成了一种有意义的场域,对文明的认同、对祖国的热爱在师生心中激情流动。
总之,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是生动、自然、真实的课堂,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展流动、灵活的场域教育,让学生在安全的场域中获得,在情境的场域中理解,在思辨的场域中反思,在意义的场域中建构,在多元场域中生成自然教育。只有这样,方能将抽象的道德知识、道德情感变成具象的道德理解和道德认同,并落实到日常生活当中,形成自我约束和自觉行动。
【本文系2022年厦门市集美区小学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管区培)培训班学员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XMXDJM2023020146;2023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逆向设计理念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SZJ23023。】
(作者单位:福建教育学院附属集美实验学校美山分校)
(责任编辑赵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