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841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4.14.000
备注:牟善文是注册号,无法删除,不添加牟善文作者信息
作者简介:吕健(1993—),男,硕士研究生,初级-中级; 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
普通作者:牟善文(1989—),男,硕士研究生,中级-无; 研究方向为运动生理生化。
作者姓名:吕健(1993-),男,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学校体育教学。
摘要:研究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以及实地调研等方法,以文化润疆作为视域,对篮球课程思政师资力量及教学质量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文化润疆与篮球课程思政建设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逻辑关系,文化润疆能够对篮球课程思政建设起着重要引导作用。提高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质量有助于促进立德树人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及探索篮球课程思政新模式。今后应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多部门协同联动,构建系统化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文化润疆;篮球教学;课程思政;高校教育
Research on the Faculty and Teaching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monstration Course of Basketball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Moistening Xinjiang
LV Jian
(Xinjiang Education Institute, Urumqi,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830000 China)
Abstract: The research adopt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expert interviews and field research, and takes culture as the perspective to stud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strength and teaching quality of basketball course.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cultural enrichment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basketball course are logical relations that promote and influence each other, and cultural enrichment can play an important guiding rol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basketball cours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and teaching quality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moral education, cultivate high-quality talents and explore the new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odel of basketball course. In the future, we should focus 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pay attention to multi-department coordination, and build a systematic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evaluation system.
Key Wrds:Clture moistening Xinjiang;Basketball teaching;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Higher education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1]。其中,文化润疆关系到各族群众的向心力与凝聚力,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大举措,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2]。体育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活动,是各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的重要平台,于文化润疆战略而言具有天然联系。新疆各地区在贯彻落实我党文化润疆战略过程中将体育置于重要主体地位,是各民族文化、情感联系的重要纽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体育课程思政作为近些年来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发展重点议题,能够有效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价值观,引导当代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史观、文化观,践行文化润疆战略思想内涵。鉴于此,研究以文化润疆为视域,对篮球课程思政示范课师资力量及教学质量研究,以期助力文化润疆战略推进。
1文化润疆与体育课程思政内涵及逻辑关系
我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形成了内涵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与价值观体系,对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正是依靠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无穷精神力量,不断实现一个又一个发展目标。从本质上来看,文化润疆是一个思想文化统一的过程,是共筑各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新疆社会长治久安发展关键抓手。只有实现思想统一,提高文化认同,推动各民族大团结,紧紧拥抱在党的领导下,才能够真正实现新疆社会长远可持续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课程思政,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4]。体育作为各民族青年学生群体普遍喜爱的文化活动,是各民族实现文化互动交流与融合的纽带与桥梁,能够促进民族大团结。每当我国体育健儿在赛场拼搏奋斗取得优异成绩,总能激起我国各民族人民情感共鸣,生成强烈的家国情怀以及爱国主义精神,对于共筑民族共同体具有重要价值。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价值观与文化,发挥课程育人价值[5]。从文化润疆与课程思政价值归宿来看,其均强调思想文化建设,弘扬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价值观。加强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既是对文化润疆战略的积极回应,同时又是当下体育课程发展重要落脚点。
2文化润疆视域下提升篮球课程思政课师资力量及教学质量价值意义
2.1为新疆社会长久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长期以来,推动新疆社会长治久安,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直作为我国治理新疆工作重要方向。新时期,我国新疆地区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经济社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仅为地方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了巨大的力量。这一成绩的取得,背后凝聚了无数辛勤努力和智慧的结晶,而高素质综合人才无疑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
在这个“人才社会”的大背景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已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要素。新疆地区深谙此道,深知高素质人才对于地区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体育教育领域,新疆地区注重通过提高篮球课程思政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质量,来促进学生篮球技能和思政教育的双向协同进步。
篮球课程作为体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也是进行思政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篮球课程,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因此,提高篮球课程思政师资力量和教学质量,对于实现课程思政价值指向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疆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大了对篮球课程思政师资的培养力度,通过组织专题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同时,还鼓励教师参与各类体育比赛和活动,积累实践经验,提高教学质量。其次,新疆地区注重完善篮球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体系,确保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方法的多样性。通过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此外,新疆地区还加强了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交流合作,引进先进的篮球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为本地区的篮球课程思政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通过这些举措的实施,新疆地区的篮球课程思政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学生的篮球技能得到了提升,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政素养也得到了全面提高。他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更加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的决心和信心。在多方共同参与下,新疆地区高校范围内广泛开展篮球课程思政教学,能够培养大批有理想、有见识、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助力新疆社会高质量发展[6]。
2.2积极响应新时期我国立德树人育人理念
立德树人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核心理念,其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等一系列根本问题[7]。立德树人要以立德为根本,强调立德在整体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不断贯彻落实学生德育建设工作,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的。篮球课程的思政建设,不仅是体育教育的一部分,更是塑造学生品德的重要载体。借助篮球这一充满活力的运动,我们得以在挥洒汗水的同时,培育学生的道德情操,实现寓德于课的深远目标。篮球,一项注重团队精神和竞技风范的运动,为德育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舞台。在篮球课程中,教师通过巧妙的课程设计和生动的实践教学,使学生在团队合作中领悟团结与尊重的真谛,在激烈的竞技对抗中磨砺坚韧与公正的品质。这种以篮球为媒介的德育方式,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运动的魅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他们的人格。
而篮球课程的思政建设,更需教师深入挖掘其德育内涵,以课程思政建设理念为指引,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每一次的篮球训练中都能感受到德育的滋养。通过分享篮球故事、传授篮球技能,教师不仅教授学生运动技巧,更传递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展望未来,篮球课程的思政建设仍有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我们期待通过更多富有创意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将篮球课程与思政教育更加紧密地结合,让学生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也能在德育的熏陶下茁壮成长,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3探索篮球思政课程发展新模式
文化润疆作为新时期我国新疆治理工作重要方向,其为新疆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亦为各级各类新疆高校课程体系建设指明了新的道路。不同于一般意义上课程思政,新疆地区体育课程思政要以文化润疆作为指引,强调助力文化润疆建设。篮球课程思政建设,应以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目标,深化学生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培养他们的民族共同体意识,并自觉肩负起维护新疆社会和谐稳定的时代使命。篮球,作为一项体育竞技活动,不仅仅是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的较量,更是文化的传承和价值的体现。在篮球课程中,我们应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巧妙地融入篮球教学中。通过讲述中国古代篮球的起源、发展和辉煌历程,让学生深刻感受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同时,篮球课程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在篮球教学中,我们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精神,让他们在汗水和努力中锤炼意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结合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如奥运会、世界杯等国际赛事,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此外,篮球课程思政建设还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民族共同体意识。通过组织跨地区、跨民族的篮球交流活动,让学生在竞技中增进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形成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民族情感。邀请优秀篮球运动员、教练员分享他们的奋斗历程和成功经验,激励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身于维护新疆社会和谐稳定的伟大事业中。
3文化润疆背景下篮球课程思政课师资及教学质量发展路径
3.1加强体育教师专项思政教学能力培训,打造一批高素质课程思政队伍
从某种意义上说,课程教师是落实铸魂育人的重要力量,对学生的影响很大。无论从何种层面探索体育课程思政,归根结底依然要落实到体育教师教学层面,发挥体育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体地位。体育课程思政并非简单的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相叠加,其难点在于如何真正将思政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融入至体育课程教学中去,实现二者相互促进、相互融合。知识领域的“真”如何融入“善与美”,成为课程思政所面临的首要问题[8]。因此加强对于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建设能力培训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具备了专业能力突出的课程思政教师队伍,学生思政教育以及体育教育才能够真正实现双向协同发展。当下关键点在于明确相关教育教学以及育人理念,优化教师思想认识。尽管课程思政已成为我国高校教育教学发展重点方向,但依然有诸多体育教师对于课程思政欠缺科学认识,教学实践中“不在意、不重视”,导致体育课程思政被边缘化。今后应以文化润疆作为出发点,以立德树人为教育教学根本依据,不断提升教师思想认识,自觉参与到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中去。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应积极组织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学习文化润疆精神内涵以及当下我国课程思政建设新动态、新方向与新思想,使教师对于课程思政教学有着深入了解。同时,重视提升体育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实践能力。课程思政需要落实到最基本的教学实践中去,只有教师具备全面的思政教学方法才能够高质量开展教学活动。
3.2重视多部门协同联动,发挥集体力量助力篮球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范畴,凝集了体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合力,实现协同育人的理想目标是课程思政的应有之义。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并非简单的体育教师之事,需要构建立体联动的教学团队,发挥集体多部门力量。第一,体育教师与思政教师协同联动。思政教师具备专业思政教学能力,能够有效促进体育教师教学实践[9]。基于此,可探索多部门联动,将思政教师配置到体育部或学院中去,二者协同发力,针对篮球课程或是其他体育课程进行针对性研讨,共同挖掘育人资源、共同开发教学内容、共同商讨教学方法,改变过去体育教师“不愿讲、不会讲、不善讲”等难题。思政教师可参与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去,听取教学,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体育学科特点进行针对性改进。第二,构建跨学校篮球课程思政交流教学平台。加强体育教师群体之间教学经验分享互动是提升课程思政质量重要举措,其对于优化高校课程思政资源配置,促进优质教学资源流动有着助推作用。高校体育部门应抓住当下发展契机,积极联合本地区以及跨地区高校,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可采取线上结合线下方式,就课程思政相关的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建设、课程教学设计等核心要素进行分享交流,学习先进教学方法与理念,达到互利共生的发展格局。
3.3建立健全篮球课程思政评价体系,实施综合性评价
建立健全篮球课程思政评价体系,能够对文化润疆视域下篮球课程思政建设成效进行效果评估与监测,从而不断动态调整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在发展中深化篮球课程思政建设效果。首先,明确评价目标。评价目标应该与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相一致,即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同时,还应注重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的全面发展。其次,课程评价应明确评价对象与评价方法。课程思政评价既要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把握,又要将教师纳入评价对象中去。在实施评价中,在关注常规篮球课程教学基础上,应加入课程思政评价,根据评价所反应的客观情况及时进行反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与方法。同时,应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激发教师自我完善与发展积极性。在课程思政评价方法上,既要重视量化评价,同时又要重视质性评价,将二者有机结合。例如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主观观察,对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诸多行为,如动作、语言、态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判,考察学生经过课程学习后所取得的个人进步。此外,评价要长期开展,在动态中把握学生课程思政学习效果,例如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最后,构建系统性评价指标体系。课程思政要真正做到有据可依,需建立系统完善的多层级评价指标,对于评价内容的方方面面进行规定。例如可建立出勤率、课堂参与态度、课堂任务完成度等几个指标,对学生篮球课程参与积极性进行评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作为课程思政评价难点,需要采取多元方法,提高评价指标科学性与合理性,真正反应所要评价的内容。
4结语
文化润疆作为新时期我党对新疆治理工作重要方面,为今后新疆文化繁荣以及实现民族大团结指明了新的方向。研究以文化润疆作为视域,对新时期篮球课程思政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质量进行研究。提高师资力量以及教学质量对于促进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能够积极回应文化润疆战略。今后应重点从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多元部门联动以及课程评价三方面展开,不断推动篮球课程思政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逯浩,任东景,温铁军. 新时代党的“文化润疆”方略实施路径构建探析-逯浩[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52(1): 13-19.
[2]江亚茹,高雪. 新时代文化润疆的发展及其时代意义[J]. 特区经济, 2023, (10): 1-4.
[3]孙庆辉. 文化强国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的现实困境和应对策略_孙庆辉[C]//运动项目文化论坛论文摘要集, 2023: 73.
[4]宋迪,陈善平,谢丽君,等. 学公共体育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结构、测量及作用_宋迪[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23, 40(2): 229-244.
[5]陈萍萍,孟庆波. 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以江苏商贸职业学院为例[J].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 34(4): 88-90, 98.
[6]许婷. 文化润疆视角下高校武术文化传承现状与逻辑指向-许婷[J]. 武术研究, 2023, 8(10): 39-42, 48.
[7]尚力沛,程传银. 立德树人视域下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的实践困境与优化策略[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21, 40(2): 29-36.
[8]王学俭,石岩. 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内涵、特点、难点及应对策略[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 41(2): 50-58.
[9]徐成立,罗秋兰,孙军,等. 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_徐成立[J]. 体育文化导刊, 2021, (9): 98-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