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初中数学问题情境的有效路径

2024-07-02 11:28:37张硕
科学导报 2024年42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初中生数学知识

张硕

问题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巩固,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参与问题的探究。问题情境能帮助学生聚焦数量关系、理解题意,能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构建发现问题的情境

初中生对教师有依赖心理,当他们面对疑问时,往往会求助教师。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思路,要构建问题情境,并引领学生去发现,从而能促进数学概念的掌握。如在学习苏科版八上《一次函数》的内容时,教者创设汽车加油的情境:加油枪流是为25L/min,给空油箱加油,用y(L)表示油箱中的油量,x(min)表示加油时间。并提出问题:y是x的函数吗?y与x之间存在怎样的函数表达式?如果加油前油箱有10L油,y与x之间存在怎样的函数表达式?从上面的情境中可以得到哪些函数表达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教师以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从“发现问题”情境中掌握一次函数的概念,能为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为分析与解决问题做好充足准备。

  二、构建分析问题的情境

分析问题情境是学生提升数学应用能力的基础,教师要针对初中生的思维特点,引领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提升从问题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并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教师要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他们的求知欲望,引发他们的好奇心,让他们能大胆探索,并主动分析问题。初中生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尚未形成。在学习过程中如果缺乏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他们不会主动分析问题。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探索,并尝试从不同角度解答问题,并运用灵活的方法解答问题。

  三、构建解决问题的情境

数学是基于对现象的描述、规律的总结、问题的解决基础上总结出的一门学科,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具有较高的价值。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引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化。如代数知识逻辑性、抽象性强,教师可以将计算问题融入具体的情境故事,让学生在故事中掌握计算方法、计算思路,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化。

总而言之,教师要加强数学教学情境的构建,要引导学生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分析与探索,能从问题中获得知识。教师要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重视数学问题情境的构建,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度理解,同时能提升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第一初级中学西湖路分校)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初中生数学知识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学生天地(2017年22期)2017-11-02 01: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