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文勇 刘立新
本文分析了甘薯生长期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及甘薯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着重阐述甘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要领,为当地甘薯生产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甘薯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在全球范围内都广泛种植。然而,甘薯生长期间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威胁,这不仅影响了甘薯的产量,还对其品质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对甘薯生长期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农业技术为甘薯病虫害防治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这些技术包括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然而,每种防治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如何科学、合理地选择和应用这些技术,以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是当前甘薯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甘薯生长期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甘薯,作为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众多影响因素中,病虫害防治无疑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大量研究数据已证实,若在甘薯生长期间遭受病虫害的为害,其产量将会受到显著的负面影响。据统计数据显示,若不及时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其发病率可能高达30%以上。这样的高发病率将直接导致甘薯减产20%-30%。这意味着,对于农民而言,不仅可能会面临产量减少的风险,还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经济收益。除了广为人知的甘薯黑斑病外,甘薯生长期还可能受到甘薯软腐病、甘薯天牛、甘薯象鼻虫等多种病虫害的威胁。这些病虫害不仅会降低甘薯的产量,更会对甘薯的品质产生不良影响,进而削弱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为了保障甘薯的产量和品质,同时确保农民的经济收益,加强甘薯生长期病虫害防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农业生产的需要,更是对农民利益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
二、甘薯生长期主要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1、甘薯黑斑病防治技术
甘薯黑斑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其症状表现为甘薯叶片上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病斑,病斑边缘呈红褐色,病斑中央部分逐渐坏死,严重时会导致叶片枯死。该病害的发生规律与甘薯的生长环境密切相关,通常在高温多湿的气候条件下易发生。例如,在夏季高温多雨的季节,甘薯田间的湿度增加,为病原菌的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加剧了病害的发生。据研究,甘薯黑斑病的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成为下年的初次侵染来源。在甘薯生长期间,病原菌通过风雨传播,从甘薯的伤口或气孔侵入,引起病害的发生。此外,连作、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偏施氮肥等因素也会加重病害的发生。针对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我们可以采取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在农业防治方面,我们可以选用抗病性强的品种,如“徐薯18”等,同时合理轮作,避免连作,以降低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在施肥方面,我们应注重有机肥的施用,避免偏施氮肥,以提高甘薯的抗病能力。此外,及时排水、中耕除草等措施也有助于减轻病害的发生。在化学防治方面,我们可以选用内吸性杀菌剂进行防治,如苯醚甲环唑、丙环唑等。这些药剂具有内吸传导性,可以通过甘薯的叶片吸收后传导到植株的各个部位,从而达到防治病害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化学防治并非长久之计,过度使用化学农药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因此,在防治甘薯黑斑病时,我们应注重综合防治,充分发挥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的优势,以实现甘薯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2、甘薯软腐病防治技术
甘薯软腐病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病害,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甘薯块根表面出现水渍状软腐,病部呈湿腐状,有恶臭。随着病情的加重,病部不断扩大,深入薯肉内部,导致整个块根腐烂。甘薯软腐病的发生规律与土壤环境、种植技术、气候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此外,甘薯在生长过程中受到机械损伤或虫害等也会增加病害的发生概率。因此,在甘薯生长期间,要注意保持土壤适度湿润、合理密植、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措施,以降低甘薯软腐病的发生概率。甘薯软腐病防治方法:①适时收获,避免机械伤害。在霜降前后收完甘薯,并选择晴天进行收获,同时在收、运、贮存的过程中,尽量减少或避免甘薯产生伤口。②精选健薯,做到安全入窖。在甘薯入窖前,要精选薯块,淘汰病、虫、伤、冷害、烂薯,并把薯块晒1~2天,促使薯块伤口愈合,水气晾干后适时入窖。贮藏时尽量使用新窖,若使用旧窖,则要把窖内旧土铲除露出新土,也可用硫黄熏蒸消毒杀菌。③加强窖内管理。甘薯入窖后的2~3周内注意通风,防止窖内温、湿度过高。严寒期要做好保温,窖温应维持在12℃~14℃。翌年春天要经常检查窖温,及时放风或闭窖,使窖温维持10℃~14℃。发现病薯要彻底清除干净,并带出窖外深埋。④合理轮作。为了减轻甘薯软腐病的发生,可以采取合理轮作的方式,避免连作导致土壤病原菌积累。
三、甘薯生长期主要虫害及其防治技术
1、甘薯天牛防治技术
甘薯天牛是甘薯生长期常见的虫害之一,其症状表现为幼虫在甘薯茎内蛀食,造成茎秆中空,导致甘薯植株生长受阻,甚至枯死。发生规律上,甘薯天牛一般每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次年春季开始活动,夏季为高峰期。幼虫具有趋光性,夜晚会向光源聚集,因此,在甘薯田周围设置灯光诱杀设备,可以有效减少天牛幼虫的数量。据研究,甘薯天牛幼虫的蛀食行为对甘薯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影响。在受害严重的甘薯田中,甘薯的产量可降低30%以上,且受害甘薯的品质也明显下降,市场价值降低。因此,对甘薯天牛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针对甘薯天牛的防治,除了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外,农业防治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选用抗虫性强的甘薯品种,能够有效减少天牛幼虫的侵害。同时,合理轮作和施肥也能够提高甘薯的抵抗力,降低天牛幼虫的危害程度。此外,对于甘薯天牛的防治,还需要加强监测和预警。通过定期巡查甘薯田,及时发现和处理受害植株,能够有效控制天牛幼虫的扩散和危害。同时,建立甘薯天牛发生和危害的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其发生动态,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甘薯象鼻虫防治技术
甘薯象鼻虫(又称甘薯小象甲、甘薯蚁象)是一种属于鞘翅目的害虫,对甘薯的生长和储藏造成重要威胁。以下是关于甘薯象鼻虫的一些基本信息和防治方法:①形态特征:甘薯象鼻虫的成虫体长一般在5-8mm之间,体形细长,类似于大蚂蚁。其触角末节、前胸和足呈桔红色,其余部分则为蓝黑色并具有金属光泽。特别的是,它的头部延伸成细长的喙,形状类似于象鼻。②生活习性:甘薯象鼻虫以成虫、幼虫和蛹的形式越冬。成虫主要在薯块、薯蔓茎叶、田间杂草、土缝、砖石下或甘薯窖内越冬,而幼虫和蛹则选择在薯块及薯茎内越冬。成虫具有较弱的飞翔力,但爬行能力较强。它们害怕强光,因此主要在清晨和傍晚活动。此外,甘薯象鼻虫还具有假死性和趋甜性。③为害症状:甘薯象鼻虫主要危害甘薯的薯块。被害的薯块表面会出现小虫孔,而在薯块的横切面上则可以看到许多虫道和幼虫。这些幼虫在薯块内部蛀食,形成弯曲且不规则的虫道,虫道内充满了虫粪。每个虫道中通常只有1头幼虫,而每个薯块内可能含有1-2头或多达几十头的幼虫。针对甘薯象鼻虫的物理防治:利用甘薯象鼻虫的假死性,在清晨或傍晚摇动薯蔓,使其掉落地面,然后集中捕杀。化学防治:在成虫盛发期,可喷洒杀虫剂如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同时,也可在薯块收获后,用上述药剂浸泡薯块1-2分钟,然后晾干储藏,以杀死潜伏在薯块内的幼虫。
四、综合防治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选用抗病品种是甘薯生长期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选择具有优良抗病性能的品种,可以有效减少病害的发生和传播,提高甘薯的产量和品质。在实际生产中,选用抗病品种需要综合考虑品种的适应性、产量、品质、抗病性等多个因素。以“辽薯30”为例,这是一种经过多年选育的甘薯品种,具有出色的抗病性能。在多个地区的试验中,该品种的抗病性均表现出色,对甘薯黑斑病、软腐病等常见病害的抗性均优于传统品种。同时,“辽薯30”还具有高产、优质的特点,深受农民朋友的喜爱。然而,选用抗病品种并不意味着可以完全忽视其他防治措施。品种的抗病性只是相对的,而且病害的发生还受到环境、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选用抗病品种的同时,还需要结合其他防治措施,如合理轮作、科学施肥、及时清除病残体等,共同构建甘薯生长期的综合防治体系。
此外,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甘薯抗病品种的选育也取得了新的突破。通过基因工程、分子标记等技术手段,可以更加精准地鉴定和筛选抗病基因,培育出更加优良的抗病品种。这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将为甘薯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合理轮作与施肥
合理轮作与施肥是甘薯生长期病虫害防治的重要农业防治措施。通过合理轮作,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病原菌和虫卵的积累,从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例如,在甘薯种植后,可以轮作种植一些具有抑制病原菌作用的作物,如葱、蒜等,这些作物能够释放一些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物质,从而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此外,合理施肥也是防治病虫害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科学施肥,可以提高甘薯的抗病能力,增强其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在施肥过程中,应根据甘薯的生长阶段和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搭配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满足甘薯生长的需要,同时避免过量施肥导致土壤污染和病虫害的发生。据研究,合理轮作与施肥不仅可以提高甘薯的产量,还可以改善其品质。例如,在轮作种植中,通过种植一些具有生物固氮作用的作物,如豆类作物,可以提高土壤中的氮素含量,为甘薯生长提供充足的氮源。此外,合理轮作与施肥还可以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病虫害发生情况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轮作与施肥计划。同时,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提高他们的种植水平和管理能力,确保轮作与施肥措施的有效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合理轮作与施肥在甘薯生长期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为甘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灯光诱杀
灯光诱杀作为一种物理防治手段,在甘薯生长期病虫害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利用害虫的趋光性,灯光诱杀能够有效地吸引并杀灭害虫,从而降低害虫对甘薯的危害。据研究,某些害虫在夜间活动频繁,对光源具有较强的趋向性,因此,利用灯光诱杀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防治效果。在实际应用中,灯光诱杀技术需要结合甘薯生长期的特点和害虫的发生规律来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例如,在甘薯生长期的不同阶段,害虫的种类和数量会有所变化,因此,需要调整灯光的颜色、亮度和放置位置,以最大程度地吸引目标害虫。据相关数据显示,通过合理的灯光诱杀技术实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甘薯生长期害虫的数量和危害程度。灯光诱杀作为甘薯生长期病虫害防治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环保、安全、高效等优点。通过合理的实施方案和科学的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害虫的危害程度,提高甘薯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在甘薯种植过程中,应加强对灯光诱杀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为甘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4、黄板诱杀
黄板诱杀作为一种物理防治手段,在甘薯生长期病虫害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原理是利用害虫的趋色性,在黄板上涂抹特定粘胶,吸引害虫靠近后被粘住,从而达到防治效果。据研究,黄板诱杀对于甘薯象鼻虫等害虫的防治效果尤为显著,能够显著降低害虫数量,减轻其对甘薯的危害。在实际应用中,黄板诱杀需要合理布置,一般建议在甘薯田块四周设置黄板,高度以离地面1.5m左右为宜。同时,黄板的颜色、形状和大小等因素也会影响其诱杀效果。研究表明,黄色与黑色相间的条纹黄板对甘薯象鼻虫的诱杀效果最好。此外,黄板的使用时机也很重要,一般在害虫发生初期开始使用,并定期更换粘胶,以保持其良好的诱杀效果。黄板诱杀作为一种环保、安全的防治方法,得到了广泛地推广和应用。它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害虫数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还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然而,黄板诱杀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于某些害虫的防治效果可能不够理想,且需要定期更换粘胶等。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最适合的防治方法。
5、化学防治
在甘薯生长期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药剂选择与使用时机至关重要。正确的药剂选择能够针对性地对抗特定的病虫害,提高防治效果,而合理的使用时机则能够确保药剂发挥最大效用,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因此,我们必须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甘薯的生长阶段,科学地进行药剂选择与使用。在药剂选择方面,我们应根据病虫害的种类和特性,选择具有针对性、高效且低毒低残留的药剂。例如,对于甘薯黑斑病的防治,我们可以选择含有铜离子或甲基硫菌灵等成分的杀菌剂,这些药剂能够有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和繁殖。而对于甘薯天牛等虫害,则可以选择含有氯虫苯甲酰胺或阿维菌素等成分的杀虫剂,这些药剂能够快速杀灭害虫,减轻其对甘薯的为害。一般来说,对于病害的防治,我们应在病害发生初期就进行药剂喷雾处理,以迅速控制病害的扩散。而对于虫害的防治,则应在害虫孵化高峰期或幼虫期进行药剂喷雾或土壤处理,以确保药剂能够直接作用于害虫,提高防治效果。此外,我们还要根据天气条件和药剂的特性来合理安排使用时机。例如,在高温或高湿的天气条件下,药剂的挥发和降解速度会加快,因此我们需要适当增加药剂的使用量或调整喷雾的频率,以确保药剂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甘薯生长期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措施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未来,我们需要继续加强甘薯病害的监测,深入研究科学合理的病害防治技术,为甘薯生产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持,以促进我国甘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122322辽宁省喀左县坤都营子乡产业发展服务中心;122300辽宁省喀左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