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民居泰山石敢当镇宅石习俗文化分析

2024-07-01 04:24徐光明李瑞崔爱民赵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10期
关键词:田野调查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

徐光明 李瑞 崔爱民 赵璇

摘 要:文章结合泰山石敢当镇宅石文化渊源,选取山东省济宁市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村、南仲都村、鹿鸣厂村三个仍然传承这一习俗的行政村进行田野调查,了解三村泰山石敢当镇宅石习俗的现状及特征。通过实地走访和与当地村民的座谈等形式,综合其文化表现,发现三村对泰山石敢当镇宅石习俗都有极高的认可度和传承度,且具有当地鲜明的特色。结合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分析该习俗对研究民间信仰、民众愿景、乡村文化振兴等方面的重要意义。文章还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指出,三村泰山石敢当镇宅石习俗仍然处于“荒芜处生长”的状态,习俗传承面临兴衰的拐点,亟待引起重视,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泰山石敢当;镇宅石;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0.041

0 引言

建筑及装饰往往能从实体上呈现各个民族、各个地域的深层文化特征,我国古代建筑分为皇家宫廷建筑和民间建筑。古代皇家建筑以宏大的中轴线对称布局、红墙黄瓦的颜色规制、屋脊上的仙人走兽装饰特色体现了儒家和道家的文化内涵。而在民间,乡村民居的建筑及装饰风格,则能够直接表现出民众对文化的体认和选择,也更能反映民众的民俗信仰。在传统民居中,泰山石敢当镇宅石习俗文化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其影响范围包含山东、福建、浙江、贵州等地,甚至辐射日本和东南亚等国。

泰山石敢当在唐代开始作为镇宅石,并在明清时期达到兴盛,直至现在已经有1100多年的历史。2006年5月,泰山石敢当习俗被国务院公布批准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着泰山石敢当作为镇宅石习俗文化重要性和保护的紧迫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城镇化加速的当前,对乡村民居泰山镇宅石习俗文化的研究、保护和传承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笔者为探究泰山石敢当镇宅石习俗文化在当前乡村民居中的现状,在山东临沂、淄博、济宁、聊城等地进行走访调研,最终选定泰山石敢当镇宅石习俗文化传承发展较好的济宁市泗水县圣水峪镇的村庄,进行田野调查。

1 文化来源

泰山石敢当的民间习俗属于古代的镇物习俗,其代表的辟除邪恶,吉祥平安的寓意表征,体现了人们对健康、平安、幸福的向往,这种习俗文化经历了几千年,却历久弥新,代代传承,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拥有深厚的、充满浪漫色彩的文化来源。

1.1 来源于神话传说

我国很多民间习俗都源自神话传说,西汉史游的《急就章》中最早出现石敢当形象:“师猛虎,石敢当,所不侵,龙未央”。民间说法也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泰山上的一位神名叫敢当,他专职捉鬼,但由于人间妖魔众多,分身乏术,玉皇大帝赐予“石敢当”这个称号,命石敢当托梦皇帝,在泰山石上刻下他“泰山石敢当”的名号,鬼怪便不敢靠近。另一种说法是姜子牙辅佐姬发攻下了商汤以后,给众人封神,但却没有给自己封神,他给了自己“石敢当”的称号,留在民间驱邪避祸、保佑百姓。唐朝时期,许多地方的砖墙上都刻有“姜太公在此,诸神归位”的字样。

1.2 来源于灵石崇拜

汉民族自古崇拜太阳,认为太阳是盘古开天辟地后左眼所化,尊太阳为伏羲神,同时,中华文化推崇面南背北,历来各朝帝王都要坐北朝南、左手为东、右手为西,而我国自古以左为尊,所以有“作东”的说法。日出东方,泰山在五岳中,地处最东方,古人便在石敢当的表面刻上“泰山”二字,借泰山的威严以使家宅稳固。泰山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又因为及自秦朝开始至明代共有72位帝王在泰山封禅,以及泰山石刻、名家诗歌等历史文化原因,泰山在中华名山大川中形成了特殊的地位,被称为“五岳之首”。《诗经·鲁颂·閟宫》中记述:“泰山岩岩,鲁邦所瞻。”灵石崇拜,即先民们相信灵石可以避邪厌殃、抵挡一切,也就是说,石头并不是玩赏的,而是象征神明的。因此,出自东方五岳独尊的泰山石敢当,自然成了灵石崇拜的首选。

1.3 来源于驱凶纳吉的传统

《礼记·檀弓下》中记载:“君临臣丧,以巫祝桃茢执戈。”汉郑玄注:“为有凶邪之气在侧,桃,鬼所恶,茢,萑苕,可扫不祥。”即君主吊唁臣下时,用桃枝编成的笤帚以扫除凶恶、驱鬼避邪。这是在古时,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缺乏科学的依据,用这种文化习俗来进行除凶纳吉。经过了漫长岁月,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依旧存在着这种文化现象,如汉民族春节时的挂桃符、贴门神,护身的五彩丝、长命锁、鸡血藤、转运珠,镇宅的石敢当、葫芦、钱币等。在这些文化现象中,古人尤其看重家宅辟邪。

2 现状及特征

山东省泗水县位于山东省中南部山区,泰沂山区南麓;北依五岳之尊泰山,距离泰山50千米,地理上属于鲁中南山区;西邻孔子故里曲阜,文化上属于儒家文化的核心区。泗水县辖13个镇街、568个行政村,民居属于山东中部山区建筑风格,其建筑由房屋主体和院墙构成,坐北朝南,形状方正,建筑材料以石头、砖木为主,具有典型的山东山区民居建筑文化代表性。

笔者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选取泗水县圣水峪镇东仲都村、南仲都村、鹿鸣厂村(以下简称“三村”)为走访调研对象,三村是首批山东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龙湾湖乡村振兴示范区的核心村。其中,东仲都村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省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该村现有村民213户、821人。南仲都村是省级美丽乡村、山东省旅游特色村、济宁市AAA级旅游村庄,该村现有村民211户、700人。鹿鸣厂村现有村民303户、1111人。在三村的田野调查过程中,了解该地区“泰山石敢当”镇宅石习俗文化现状和特征。

2.1 泰山石敢当镇宅石的习俗

三村中的民居分为老旧房屋和新建房屋两类,调查发现,这两类房屋中以泰山石敢当作为镇宅石的习俗比较普遍。在老旧房屋方面,泰山石敢当作为镇宅石的传统保留得比较完整。该地区在进行老旧住房改造,没有破坏老旧住房的立面结构,以青石作为材质建造的房屋建筑院墙上可以清晰看到嵌有泰山石敢当。在新建住房方面,当地经济收入持续增加,村庄住房条件大幅度改善,村民在新建住房时,依旧沿袭了用泰山石敢当做镇宅石的习俗传统。说明该地区对泰山石敢当民居镇宅石的文化认同具有一致性,成为一种“活态”的民间信仰。

2.2 泰山石敢当镇宅石安放位置

三村泰山石敢当作为镇宅石的形式较为统一。一是将其作为石材的一部分镶嵌在房屋的正厅外墙前,二是镶嵌在院墙的外墙前,正向摆放,位置与地面垂直。三是弥补缺角位置,如果与相邻的房子搭界,或是房子因为建设、修葺等各种原因造成缺角,便在正对缺角的位置上嵌入泰山石敢当。总的来说,泰山石敢当位置的选择主要是依据房屋所处的地段及朝向位置进行安置。一般将其安放在胡同口、路口、拐角、路边。根据村民的说法,其目的是保佑宅基稳固,祈求房屋及房屋主人的平安。

2.3 泰山石敢当镇宅石的样式和形态

泰山石敢当有多种形态,景观石为不一的山丘形状,摆件为原石、石刻狮子、赑屃驮碑等形态。作为镇宅石的泰山石敢当也有多种表现形式,其形状一般为长方形竖向或横向,由于正面的图案内容不同分为虎头款、八卦款、人物款、泰山圣母款、文字款等。笔者在走访中发现,泗水地区三村中的泰山石敢当镇宅石的材质与其他地区类似,为青石,形状为长方形文字款,长40厘米,宽10厘米,犹如小型碑刻。正面分为四个表现区域,最上部刻有繁体汉字“镇宅”,中部刻有繁体汉字“泰山石敢当”,刻字为阴刻,描红色或者黑色,两侧有相同的道教符纹,形态和样式具有本地区的鲜明特色(图1)。

3 价值及意义

伴随着历史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泰山石敢当作为镇宅石的习俗逐渐满足了民间“避凶”的大众文化心理,从泰山周边辐射至全国,乃至东南亚周边国家,成为我国及东南亚国家重要的习俗。在泗水三村的田野调查中发现,村民对泰山石敢当镇宅石具有普遍的认同,形成了一种文化共识,这对研究民间习俗传承与发展有重要意义。

3.1 具有实用价值

在古代,泰山石敢当具有实用价值。首先,囿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受我国神话故事及民间曲艺神鬼故事的影响,在不断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泰山石敢当成了“宅神”的化身,在先民的眼中有躲避灾祸、保护住宅的作用。其次,古代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马车,繁华街道的两侧往往是商铺和民居,如果马在街道上收到惊吓或遭遇突发事件,就会冲撞房屋。因此,居住在路口的人家和商铺就在门前竖立一块泰山石敢当作为缓冲。在当代,当社会文明水平不断发展,在人们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鬼神说”已经祛魅的现代社会,泰山石敢当作为镇宅石的习俗能够得到传承,是因为其本身已经成为习俗,民众相信用泰山石敢当作镇宅石能够给房屋以及房屋主人带来平安,作为器物的泰山石敢当镇宅石抽象成了象征符号,能够给民众带来心理抚慰作用,折射出民众对居住环境以及家人平安的美好愿景。因此,今天的泰山石敢当镇宅石依然有实用价值。

3.2 具有文化价值

类似春节时贴春联、桃符和门神,泰山石敢当镇宅石同样也是汉民族文化的一部分,相对于少数民族习俗的“奇观化”观察和研究,作为历史最为悠久、占比人口最多、形式最为丰富多元的汉民族传统习俗似乎早已寻常,常常被忽视和冷落。泰山上的三官庙石敢当殿有楹联写道:“泰山片石独尊辟厉降妖问谁能敌,天下丰碑永镇宣祥不瑞惟我敢当”,经历了千年岁月,石头逐步脱离其石器材料的本质属性,在“美的历程”中开疆拓土,成为首饰、装饰品,更甚至成为人们镇宅的“精神图腾”,泰山石敢当镇宅的习俗文化在泗水民居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除此之外,许多地方的城市景观置石多取泰山石,除了美化装饰功能之外,其中也具有民俗意义。在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中,乡村文化振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而“乡愁”这一文化概念,是由具体的器物、具体的人和事和民间的仪式化活动等系列记忆构成的系统,将泰山石敢当镇宅石作为“乡村文化记忆符号”传承下去,有助于乡村文化振兴。保护好泗水民居的这一传统习俗,对于弘扬建筑特色、挖掘地域文化、研究民间习俗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4 存在问题及分析

三村民众对这一习俗有非常高的认同,其泰山石敢当镇宅石习俗虽然得到了很大程度的传承,但在城镇化加速和农村改造的进程中,依旧存在不可抗拒的因素,威胁着这一习俗的保留和传承。

4.1 客观因素方面

三村都是龙湾湖乡村振兴核心示范区,在乡村产业振兴的过程中,东仲都村建设了龙湾湖艺术小镇,其中包含了文创一条街、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工作站,其中部分石头民居被改造成民俗和文化创客空间,也有部分老旧房屋被拆除。南仲都村将部分石头民居改造成为乡村儒学讲堂、“姥姥家”亲子民宿,建设了农业生态观光园。鹿鸣厂村有1.2平方千米土地流转,50余套石头民居拆除,建设尼山鹿鸣田园综合体,并建设鹿鸣苑社区,安置鹿鸣厂村、皇城村、营里村、土洞村等256户因512省道、高铁连线扩建搬迁的村民。鹿鸣苑社区住房为政府出资建设,一期占地73001平方米,二期占地36481.92平方米,社区住宅无法传承泰山石敢当镇宅石习俗。

4.2 主观因素方面

与其他传统文化习俗相比,泰山石敢当习俗尽管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重心依旧在泰山石敢当文化探源和未来文创产品的开发上。作为在民间最有影响力、最具生命力的泰山石敢当镇宅石习俗却鲜有研究,泰山石敢当镇宅石习俗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保护和传承方面更是遭到“冷遇”,只有在民间“野蛮生长”。如何将目前依旧兴盛的泰山石敢当镇宅石习俗更好地传承,甚至将其打造成民间习俗的文化传承标杆,除了村民们自发传承外,还需要政府文化方面的介入,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出台相应的习俗保护措施,邀请专家学者深入研究其传承和宣传机制,真正让汉民族传承千年的“活态”民间习俗得以成为连接历史与文化的纽带。

5 结语

泰山石敢当镇宅石习俗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泰山文化和灵石崇拜文化在当代社会民间最普遍、最活跃的存在形式,更是中华民族灿烂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泗水地区三村中关于泰山石敢当镇宅石习俗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并拥有其地域性特点。研究这种现象,并对其加以保护和传承能够了解民间信仰的需求和心理结构,对乡村振兴中构建“乡愁”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同时,更需要引起注意的是,泰山镇宅石习俗并未受到应有的关注,其研究、保护及传承都处在荒芜阶段。另外,在城镇化加速进程中,道路扩建、旧村改造、合村并居等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泰山石敢当镇宅石习俗传承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传统习俗的传承发展已经逼近历史的拐点。为防止民间习俗的萎缩和凋敝,亟须从各个层面给予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罗伯特·埃默森.如何做田野笔记[M].符裕,何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2]周丽芸.关于泰山石敢当与泰山的历史渊源分析:田野调查法的介入及意义[J].大众文艺,2017(5):276-277.

[3]聂磊.泰山石敢当文化的传承路径分析[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5):98-99.

[4]朱林聪.泰山石敢当文创产品的现代设计与运用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9.

[5]刘英杰.泰山文化主题文创产品开发设计研究[D].济南:齐鲁工业大学,2021.

[6]刘言良.泰山石敢当民俗文化的内涵价值分析[J].今古文创,2022(6):104-106.

猜你喜欢
田野调查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格权平等的法人类学关怀
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反思
简论区域民族音乐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关于如何运用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培树核心价值观问题研究
推动沈阳市戏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策略研究
浅论吕剧艺术的传承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