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新苗
摘 要:文物活化利用的形式目前尚有较大拓展空间。县区级文物受关注度低,表面化的宣传难以达到活化目的,适宜根据基层特点,通过文艺创作,充分利用艺术的感性优势实现文物的活化,拉近文物与现代人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拓宽文物的文化辐射范围。在文艺创作的诸多门类中,故事性文学更具传播广度、深度以及延伸性再创作空间,值得提倡推广。
关键词:县区级文物;文艺创作;感性活化;故事性文学;成果;再创作空间;再传播空间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0.032
0 引言
关于文物活化利用的目的和意义,当前基层文化部门已有所认识。但关于如何根据现有条件,更充分地活化利用县区级文物,尚有较大的探索和推进空间。目前此类工作主要体现在改造场馆、学术研讨、举办展览或艺术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交流互动、手工制作体验等常见形式。
文物的等级、品类、地域不同,高层级博物馆的运作模式很难简单复制并推广到基层。如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等兼具旅游属性的文物,其本身就具备强大的文化活力和客流吸引力,而对于那些处在普通人身边的、散布在各地的县区级文物却鲜能引起关注。因此,相关的基层宣传活动容易流于表面,难以真正达到活化目的。
县区级文物数量多,品类丰富。基层文物不处于国家层面的历史焦点,却承载着当地不同年代的人文信息。例如闽侯县山区寨堡式古厝及其附属建筑铳楼,其样式体现防御功能,同时也反映出当地当时历史背景下的民俗、治安状况、社会风尚等。因而研究和活化利用县区级文物有助于理清地方历史脉络、延续文化根系。历史是由不同阶层共同创造的,如果认知眼光仅停留在帝王将相,则容易失之片面。因此,如何拓宽、丰富县区级文物活化利用的模式,如何让这些文物闪光,充分展现其美、其特性、其内涵,才是更值得下功夫探索的课题。
受年代、地域和个人知识结构等方面制约,观众与文物之间通常存在难以亲近的距离。尽管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利用闲暇时光走进博物馆参观,但多数只是走马观花,过后不会留下深刻印象。这是活化文物的难点所在。“活化利用”的关键词之一是“活”。简单的展示和知识性讲解很难顺利消除观众与文物之间的距离,让文物“活”起来。“活”不起来则说明“利用”不到位。“活”是需要让文物带上更多的感性意味和鲜活气息。文艺创作在这方面大有可为。文艺作品具有明显的感性特征和艺术感染力。其中,文学具有更为基础的、传播广泛的特点。多数人认识某个朝代往往不是借助文物史料进行学习研究,而是通过那些脍炙人口的诗歌和生动有趣的故事等。基于文学艺术的特性,笔者近年就文艺创作在活化县区级文物中的应用方面做了调研和实践。
1 通过文艺创作实现文物活化利用的可行性案例及小结
河南著名舞蹈节目《唐宫夜宴》推出后广受观众赞誉,其意态造型和创作灵感可在河南当地出土的隋唐伎乐俑及唐代画家张萱的《捣练图》、周昉的《簪花仕女图》等画作中找到参考痕迹。舞蹈作品有姿态,有性情,有情节,有美感,融合了憨朴俏皮和端庄稳重,既展现出大唐的堂皇典雅,又不乏贴近现实的生活气息。配乐或轻快,或舒缓,或恬静,或恢宏,动静结合,张弛有序,加上《明皇幸蜀图》、《千里江山图》、莲鹤方壶、三彩马、妇好鸮尊等文物作为背景,通过光电媒体适时呈现,渲染出意蕴丰厚的氛围。
《唐宫夜宴》舞蹈作品的启示在于:充分依托文物资源(以本地文物为主),兼顾文物的特征、内涵和美感,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欣赏方式创作,凭借雅俗共赏的作品拉近观众与文物间的距离。《唐宫夜宴》是个成功案例,值得借鉴学习。与《唐宫夜宴》对比,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栏目固然同样值得欣赏学习,其模式则难以推广到县区,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宝藏》强大的创作团队、流量推广力和资源调动力是地方基层无法企及的。怎样凭借地方资源,通过简易的文艺创作充分实现县区级文物的活化利用?其可行性和传播效果如何?这是基层工作者面临的问题。
地方基层文艺创作系统的特点是创作者数量较多但水平参差不齐。县区级文联及其下属机构、文化馆、学校等是文艺创作的基本盘。文联含美术家协会、书法家协会、作家协会、音乐家协会、摄影家协会、曲艺协会等下属机构。文化馆具备固定的文艺创作团队,同时能调动民间社团。学校的教师群体十分庞大,部分大学和中学的师生具备创作能力。从数量上看,发动创作活动本身在宣传利用文物方面就具备了一定影响效果。每位创作者在参与的同时已承担起研究者和宣传者的角色。
以福建省闽侯县美术协会为例。2021年,闽侯县美术协会在县文联的指导下,组织本地会员及绘画爱好者举办了一期闽侯古厝写生创作活动,实现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成果共享”的设想,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此次活动从作品质量到数量再到展览和宣传效果,都得到当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更多的群众通过这些作品开始认识文物的美感和内涵。这是一场由政府部门牵头、艺术社团组织实施的活动。对于个体创作者,同样有许多机会通过文物题材创作参加各级政府和社团组织的活动。
2020年,笔者曾亲身就文物活化利用的综合艺术创作方面,做过一年试验性实践工作,根据本地不可移动文物创作32幅钢笔画,连同其他乡土题材作品,共完成了61件画作。绘制过程中,笔者摒弃纯粹风景画思维,突出文物的审美角度和生活角度,用写实笔法在画面中融入人物活动和思想,着力于发挥艺术的感性特点,让文物具有更浓厚的现实感和生活气息。每件文物题材作品都包含三个部分内容:①体现文物风貌的钢笔画作品;②相关文物介绍;③对应原创诗歌(图2、图3)。这套综合性作品融知识性和直观可感的艺术性于一体,得到当地领导和读者的赞赏。同年,在闽侯县政协的支持下,笔者将这些作品合集出版了《钢笔下的魅力闽侯》一书(图4)。同期推出美篇专辑《故园情·赤子心》,阅读量达8391次。经调查,分析好评原因如图5所示。
第一,文艺创作具有感性交流优势和审美优势,在文物活化利用方面切实可行。着力于发挥文艺优势,能更充分活化文物。第二,县区级文物的活化利用亟待重视。文物活化利用的关注点值得从重点文物向基层普通文物稍作偏移。第三,县区级文物数量多,尚未成为热门的文艺创作题材,具有较大的艺术挖掘空间。第四,县区级创作力量虽参差不齐,但潜在创作者数量多,因此发动集体创作活动本身具有可观的宣传效果。第五,个体创作者亦可通过文物题材的主动创作,推广文物的内涵价值。
2 通过故事性文学创作实现文物感性活化的实践与总结
故事性文学是指以小说、童话等为代表的、具有故事情节的文学体裁。从影响力方面看,在文艺创作的诸多门类中,故事性文学除了兼容感性理性外,更具传播广度、深度以及延伸创作空间。晋代嵇康《广陵散》的原曲调已失传,而陶潜的《桃花源记》却流传到现在。唐代霓裳羽衣舞的原貌已难再现,而唐传奇在当下依然脍炙人口。故事性文学的生命力由此可见一斑。以小说为例,与诗歌、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艺术门类相比,这种故事性文学形式几乎不存在接受障碍,因此拥有更广大的受众。故事性文学能通过描写叙述、细节刻画、渲染铺垫、衬托对比、比拟夸张等手法使表现对象更鲜活可感。此外,一部小说可延伸改创成电影、电视剧、有声书、广播剧、动漫、插图、歌舞、戏剧、小视频解说等,再创作、再传播的空间大。因此,以小说为代表的故事性文学在文物活化利用方面具有更为强大的潜力,值得大力提倡。
创作文物题材的小说虽受文物限制,但表现空间依然较大,内容可覆盖考古鉴宝、探案追逃、奇幻历险等。需要厘清的是,以文物活化利用为目的的故事创作并非仅仅简单关联文物。根据文物活化利用的概念,故事创作要实现文物活化利用,须实现两个基本目标:①能充分发挥故事性文学的感性优势,激发读者对文物的关注和探究兴趣;②能呈现真实文物及其内涵。
为测试在故事创作中实现这两个目标的难度及成效,笔者于2021年起开始撰写文博童话《触蛮奇缘》。笔者以闽侯县馆藏文物及不可移动文物为原型,多角度运用能调动感官体验的文学手法,创设起伏转折、悲喜抑扬的情境,最终撰写完成25万余字的长篇小说。《触蛮奇缘》既是小说,也是童话,其主要读者群设定为青少年,作品在结构上选择《西游记》式连缀的系列故事,用有画面感的语言叙述故事。文中馆藏文物多以法宝的形式出现,将独具特色的福州方言幻化为咒语,为情节增添地域色彩和乡土氛围,烘托出一县一地文物的独特魅力。除此之外,故事还介绍了昙石山文化的地理环境、蚂蟥绊(锔钉)器皿修复工艺以及尖底瓶与“酉”字的关系等文物相关知识。
《触蛮奇缘》创作初期就融合上述两个基本目标,预设了文物呈现目标、乡土文化呈现目标、情趣目标、思想目标、拓展目标等,后期实现情况总结如表2所示。
3 结语
县区级文物数量多,品类丰富,能在方方面面彰显当地人文历史,但县区级文物受关注度低,在活化利用方面有薄弱点和困难点,因此更值得探寻其活化利用之道。笔者经过三年多时间观察、实践、分析、总结,认识到除现有常用方法以外,以文艺方式创作文物题材作品是一条可行、易行之路。充分借助文艺创作的感性优势和审美优势活化文物,能缩短文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让文物变得亲切可感,从而吸引更多人关注、探索文物,体会文物的魅力,感受文物的内涵。文艺体裁广泛,其中故事性文学通俗易懂,受众广,可不断衍生拓展出其他视听形式的作品,再创作空间、再传播空间大,在传播广度和深度上具有更大的潜力,值得大力提倡推广。
参考文献
[1]曾江.白沙古厝[M].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21:12.
[2]曾江.闽侯文物精品[M].福州:福建美术出版社,2011: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