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台式建筑浅析

2024-07-01 04:24:00陈燕茹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10期
关键词:先秦技术

陈燕茹

摘 要:《尔雅·释宫》云:“四方而高曰台。”台是一种积土而成、高而上平的建筑物。关于先秦时期的台式建筑,以往学者多是着眼于某处遗址或某个地域,比较缺乏对台式建筑的长时段综合比较研究。文章以考古资料为基础,结合历史文献探讨先秦台式建筑在台基高度、朝向、形制规模、附属设施、建筑技术、功能内涵等方面的发展演变轨迹和时空特征。

关键词:先秦;技术;形制;台式建筑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4.10.033

1 新石器台式建筑

《墨子·辞过》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为宫室之法,曰:室高,足以辟润湿……”出于防潮需要,在经过平整的地面上或从地面下挖的基槽中层层夯实,形成高于地面的夯土台基。文献中关于台的记载可以上溯到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如《山海经·大荒西经》云“西有王母之山……有轩辕之台,射者不敢西向射,畏轩辕之台”;《山海经·海内北经》云“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等,马世之先生认为台的起源与远古人类对山岳的崇拜有关①。

近年来,我国考古发掘中发现了不少早期台式建筑遗迹,其中以湖南澧县城头山城址内西南区近中心部位发现的一片夯土台基遗址②最早,整个夯土台基表面平坦,散布着许多屈家岭和石家河文化的陶片,时代为屈家岭文化中期,距今4800年左右。到了大汶口文化向山东龙山文化过渡期,山东日照海峪遗址F301③台基高0.32米,由黑灰土和黄黏土两层夯筑而成,中部比较平坦,四周墙基处有自然石块加固,边缘护坡呈漫坡状以便于散水。河南龙山文化晚期的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F4④为长方形排房,台基高0.72米,依旧延续了带散水设施的做法。

早期房屋低矮夯土台基的做法主要是为了防潮和加固,为防止雨水沿基边渗入,破坏基底,又在夯土台基四周做散水。这一时期的台式建筑还处于雏形阶段,没有形成定制,方向不一,形状各异,体量较小,各地区只有零星发现,很有可能是各高级聚落的中心建筑,数量极少。

2 夏商台式建筑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台式建筑较为普遍,广见于文献者夏有钧台,商有鹿台,周有灵台。《周礼·考工记》记载:“殷人重屋,堂修七寻,堂崇三尺,四阿重屋。”“三尺”相当于今天的0.6~0.7米。考古发现的夏商时期台基多为宫殿建筑基址,地面上保留的高度多在1米以下,台基高度没有大的提升或突破,主要变化体现在台基的形制和规模上。如夏代晚期⑤的河南偃师二里头一号基址⑥将整个建筑群起建于一个高约0.8米的大型夯土台基之上,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台基中部偏北有一块高出0.1~0.2米的东西向长方形夯土台,是主殿殿堂的基座,基座底部铺垫有三层鹅卵石加固,四周夯土向外逐渐减薄。从台基上遗留的柱洞、墙基痕迹可以判断,殿堂周围还有廊庑和门厅等设施。偃师二里头二号基址⑦的地基处理则是以主殿为重,先向下挖基槽,再填土夯实,最厚可达2~3米,主殿以外的夯土较薄,夯筑质量也较差,有些地方仅对垫土简单施夯,为垫土踏步遗迹。二号基址主殿不仅在台基周围设置散水,庭院内有埋于地下的石砌水沟和陶水管,台基外侧还有排水沟,既能保护台基免受雨水的冲刷、浸泡,又能满足日常生活排水的需要。商代早期的湖北黄陂盘龙城宫殿遗址⑧面积6000平方米左右,利用东北部高地,将整个宫殿群建在1米多高的夯土台基之上,既便于瞭望,又利于防守,其中一号建筑是在平地上挖坑后筑台,二号建筑是利用高阜做现成台基。

夏商时期,将整个建筑群置于一个低矮而广大的夯土台上是宫殿建筑的例行做法。夯土台基整体是一个由主殿、廊庑、门塾等建筑单体围成的大型闭合院落,主殿位于庭院北部中间,坐北朝南,面向庭院大门。主殿建筑台基平面大部分呈东西向狭长长方形,长宽比超过2∶1,更有甚者如偃师商城Ⅱ号宫殿群⑨台基长宽比可达4∶1。夏台朝向为南偏东,商台朝向为南偏西。台基上檐柱等距紧密排列,横向分割室内空间,普遍使用木骨泥墙形成围廊。散水及排水管等设施较为常见,主要分布在主体殿堂台基周围,比较简单,多以石块或陶片砌成,有的甚至只是将房檐下的台基夯打成斜坡状以起到散水作用。

3 西周台式建筑

西周时期的台式建筑主要发现于陕西周原地区。《礼记·礼器》曰:“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但在已发现的西周建筑遗址中,夯土基槽尽管入地很深,高出地面却不多,台基高度大部分仍维持在一米以下。杨鸿勋先生认为岐山凤雏甲组基址从窖穴剖面测得“台基的高度约1.3米”,其实是包括大夯土台(连同地基)和残存房屋台基的总高度,夯土台基高出当时地面0.2~1米⑩。傅熹年先生认为,扶风招陈基址的夯土台基都未保存原高,残存最高的是F8,计0.45米,从现存踏步长度看,原基高不能超过0.7~0.8米k。

《诗·小雅·斯干》曰:“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从中透露出周人宫室朝向西南,此与周原地区绝大多数宫殿建筑基址朝向为南偏西相吻合。西周早期的凤雏甲组建筑基址l的台基在周原诸建筑中显得较为特别,朝向为南偏东,布局和组合形式都与夏商宫殿基址相似,台基周围有瓦管或卵石砌成的水道、陶水管及散水沟,地面全部采用三合土涂抹。扶风云塘F1建筑基址m的四座台基建筑利用围墙构成一个四合院。其中,主殿夯土台基居中,平面呈“凹”字形,东西两配殿台基位于主殿南部,平面呈南北向长方形,三者呈“品”字形分布。南边门塾台基平面为东西向长方形,与主殿之间通过“U”字形石子路连接(图1)。

西周宫殿建筑的主体台基平面多为宽长方形或“凹”字形,长宽比小于2∶1,朝向为南偏西,主体建筑与附属建筑呈“品”字形布列,且互不连属,无回廊。散水的分布范围扩大,除在主殿台基周围铺设散水外,在门塾以及廊庑的檐下也多铺有散水,其散水和排水系统比商代更加完备、复杂,排水能力更强,在建筑技术方面有较大进步。虽然台的高度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但台式建筑的形制规模和组合方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形成了一套具有等级意义的规范和定制。

4 东周高台建筑

东周时期,各诸侯国为着自身的生存和扩张,不惜人力物力精心营建都城,使之成为其军事、政治、文化中心。台基高度明显增高,形制开始变得复杂多样,不拘一格,在列国的都城及主要城市中普遍出现“层台累榭”的高台建筑,在东周时期铜器上也常见高台建筑的刻纹图像n。以阶梯状高台为核心,在高大的夯土台上再分层建造木构房屋成为宫殿建筑的新风尚。

据文献记载,楚灵王六年,“楚子章华之台,愿与诸侯落之”o,从此章华台名扬四海,各国纷纷攀比效仿,掀起筑台高潮。湖北潜江龙湾的放鹰台1号遗址p已被证实为楚灵王所建之章华台故址,大夯土台残高1.5~3米,平面呈“L”形非对称布局。战国晚期的秦咸阳宫一号遗址q位于牛羊沟西侧,在沟东还有形状对称的基址,东西建筑之间当有飞阁复道相连,复原起来就是以牛羊沟为中轴线的东西对称的两观形式,以其重叠的高台宫室和飞阁复道,构成了封建统治阶级所追求的“仙居”环境,王学理等人认为其为商鞅所筑的“冀阙”r。

从现在保留及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春秋时期,高台建筑突然增多,分布广泛,所见最高者为山西侯马平望古城内的夯土台基s,高达8.5米;以楚、鲁两国数量最多,仅湖北江陵纪南城内的夯土台基t就多达84座。战国时期,高台建筑变得更为普遍,燕赵之地筑台之风尤为盛行,燕、赵两国的高台规模普遍较大且数量较多。河北邯郸赵王城中部偏南有名为“龙台”的夯土高台u,南北296米,东西264米,残高达16.3米,层层加土夯筑而成,为现在已知战国时期最大的夯土台基。燕下都遗址v经考古发现的夯土高台建筑基址已达40余处,且集中有序分布。大型主体宫殿台基如武阳台,平面略呈方形,残高11米,分为上、下两层,下层台基东西宽140米,南北长110米,高约8.6米。上层台基每边长约50米,残高2.4米。台基中部发现有上下连接的陶水管,在武阳台西的断崖上还发现长达100米的陶制排水管道,应与武阳台总排水系统有关。

东周时期高台建筑广泛分布于各地故都城址内,数目远远多于西周时期。各国都有一两座长宽均在50米以上的超大型台,可能为各自宫殿或离宫主体建筑的基址。高台台基平面多种多样,以正方形和长宽接近的长方形为主,功能也随台的复杂形制呈现多元化。根据夯土台巨大的形制、完善的排水设施、精致的建筑构件和遗留下来的柱础排列状况,可以推测文献中所记的高台建筑“接屋连阁”“层叠巍峨”的形态和复杂华丽的装饰技艺,证实了当时“高台榭”“美宫室”作风的盛行。

5 相关问题探讨

台式建筑极有可能发源于气候暖湿的长江流域,经过夏、商时期的早期发展和西周时期的逐步完善,在两周之际发生了从低台到高台的转变。低台建筑通行于三代,高台建筑则主要流行于东周时期。

先秦台式建筑集中分布于规格较高的大型聚落或都城遗址中,平面形状以长方形或方形为主,相对较为规整,有较明确的方位意识,这与台“四方而高”的定义相吻合。

台的周围一般都有排水设施,夏商时期的散水一般分布在主体殿堂的周围,形制比较简单,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排水设施的范围逐渐扩大,种类增多,形制也越来越复杂精细,排水能力不断提高,周代台式建筑除在主殿周围有散水外,在门塾以及廊庑的檐下也多铺有散水,多以大小相近的小块鹅卵石排列出整齐的图案,显示了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一些台式建筑还有专门的陶水管、陶地漏以及用瓦、石块修建的排水沟等。

台式建筑的形制、规模可能揭示着建筑技术及文化传统、风俗习惯、自然地理环境包括气候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作用。西周以前台的高度基本上维持在1米以下,属于低台基建筑,这显然是受制于当时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台的规模、形制与文献记载大体一致,是按照一定的模式设计和营建的。夏台朝向为东偏南,商和西周台基朝向为南偏西,面朝南方的房屋便于吸收阳光,也是一天中接受日照时间最长的方位,坐北朝南的方位选择体现了先民对于自然环境的认知和利用,并在以后逐步形成定制。由主殿、门塾及廊庑或院墙组成四围闭合的封闭式院落形式具有较强的防御性和私密性,中轴对称,布局规整,衍生出长幼尊卑、内外有别的礼制秩序,这种结构一直被后世沿用,成为民居四合院的标准形制。到了东周时期,社会经历剧烈变革,台的高度发生质的飞跃,各地涌现出大量的高台建筑,其形制、布局更加灵活,风格复杂多样,不再严格受限于某种定制,呈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高台建筑之风从南方的楚国开始盛行,到战国时期逐步流行于中原及北方的燕赵之地,台的高度不断增加,功能也随台的复杂形制呈现多元化,高台建筑发展到较为成熟的阶段。

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台基的建造是一项工程量很大和技术要求复杂的工作,台基的有无和高矮很自然地成了人们身份、地位的标志,具有标志等级、显示威仪的作用。随着低台到高台的转变,也相应地由之前的单一功能台演变为多功能组合型高台建筑群。从台式建筑产生早期的防潮、防洪、加固地基,到军事防卫、祭祀占卜、灵台观氛,再发展到后来的统治者游猎及宴飨、朝见与听讼、军政礼仪等,台的内涵与礼制紧密结合,逐渐丰富和完善,从实用功能向文化功能转变,成为权威和地位的一种象征。东周时期高台建筑遍地开花,一方面与夯筑技术、排水技术的长期积累和进步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突飞猛进和文化氛围的自由开放有关。复杂的建筑构造和华丽的建筑装饰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使台的建造走向奢华、腐化。在那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年代,高台建筑以一种独特的姿态屹立于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各国诸侯互相攀比、展示实力的工具。

注释

①马世之.楚宫室中的高台建筑[J].文物研究,1990(6):338.

②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澧县文物管理所.澧县城头山屈家岭文化城址调查与试掘[J].文物,1993(12):19-30.

③山东省博物馆东海峪发掘小组,日照县文化馆东海峪发掘小组.一九七五年东海峪遗址的发掘[J].考古,1976(6):378-382,377,405-406.

④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周口地区文化局文物科.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试掘简报[J].文物,1983(3):21-36,99.

⑤随着偃师商城的发掘,确定了它是商汤灭夏后首建的都城西亳,并确认偃师二里头是夏都斟鄩。参阅:刘叙杰.中国古代建筑史:第二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143,147.

⑥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74(4):234-248,278-281.

⑦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遗址[J].考古,1983(3):206-216,289-291.

⑧湖北省博物馆盘龙城发掘队,北京大学考古专业盘龙城发掘队.盘龙城一九七四年度田野考古纪要[J].文物,1976(2):5-15,9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盘龙城:1963—1994年考古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42-70.

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偃师商城第Ⅱ号建筑群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5(11):963-978,1057-1060.

⑩陕西周原考古队.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建筑基址发掘简报[J].文物,1979(10):27-37;杨鸿勋.西周岐邑建筑遗址初步考察[J].文物,1981(3):23-33.

k傅熹年.陕西扶风召陈西周建筑遗址初探:周原西周建筑遗址研究之二[J].文物,1981(3):34-45;傅熹年.傅熹年建筑史论文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46-63.

l杜金鹏.周原宫殿建筑类型及相关问题探讨[J].考古学报,2009(4):435-468.

m周原考古队.陕西扶风县云塘、齐镇西周建筑基址1999—2000年度发掘简报[J].考古,2002(9):3-26,97,100-101,2;杜金鹏.周原宫殿建筑类型及相关问题探讨[J].考古学报,2009(4):425-468.

n叶小燕.东周刻纹铜器[J].考古,1983(2):158-164.

o杨伯峻.春秋左传注(修订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8:1285.

p荆州地区博物馆,潜江县博物馆.湖北潜江龙湾发现楚国大型宫殿基址[J].江汉考古,1987(3):19-21,99-100;高介华.楚国第一台:章华台(续)[J].华中建筑,1989(3):43-58;高介华.楚国第一台:章华台(续)[J].华中建筑,1989(4):46-67;荆州市博物馆,潜江市博物馆.湖北潜江龙湾放鹰台1号楚宫基址发掘简报[J].江汉考古,2003(3):3-15.

q杨鸿勋.秦咸阳宫第一号遗址复原问题的初步探讨[J].文物,1976(11):31-41.

r王学理.秦都咸阳[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s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晋都新田[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6:14-16.

t湖北省博物馆.楚都纪南城的勘查与发掘(上)[J].考古学报,1982(3):325-350,399-402;湖北省博物馆.楚都纪南城的勘查与发掘(下)[J].考古学报,1982(4):477-507,535-540.

u河北省文物管理处,邯郸市文物保管所.赵都邯郸故城调查报告[C]//《考古》编辑部辑.考古学集刊:第4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v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燕下都[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河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河北易县燕下都故城勘察和试掘[J].考古学报,1965(1):83-106,176-181,216.

猜你喜欢
先秦技术
先秦“五正色”的数据参数分析
爱有别还是爱无别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6:30:53
有关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浅析建筑物钢筋砼与砌体结构抗震加固的技术方法
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应用外包粘钢加固技术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00:58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9:38:30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13:28
“诗言志”的审美阐释
戏剧之家(2016年15期)2016-08-15 10:11:44
先秦祝诅文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