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内控制度优化的策略探究

2024-07-01 23:01周玉红
关键词:内控制度国有企业

周玉红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的优化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论文深入研究如何高质量优化国有企业的内控制度,通过探讨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并对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后,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优化策略,期望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地优化国有企业的内控制度,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控制度;优化制度

【中图分类号】F275;F27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4)04-0113-03

1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1]。在国有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内控制度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对于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防范和控制风险、保护国家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当前国有企业的内控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内控制度覆盖范围不明确、内控制度执行流程过于抽象、内控监督流于形式效率低下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国家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优化国有企业内控制度。本文将从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出发,分析现存的内控制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优化策略,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能为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的优化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并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 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的重要性

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其对国家资产安全的保障作用上[2]。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财富,其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对于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建立严格的内控制度,能够加强国有企业对资产的管理和监督,防止资产流失和损失,确保国家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具体来说,内控制度通过对企业各项业务的全程监控和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风险,防止舞弊行为的发生。例如,在采购、销售、财务等关键环节,内控制度可要求企业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审核,确保每一笔交易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同时,内控制度还能够加强对企业内部人员的监督和管理,防止内部人员利用职权进行非法获利,从而保障国家资产的安全。此外,内控制度还能够规范和控制企业运营的各个环节,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质量。同时,内控制度还能够通过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监督和审核,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虚假报告和财务造假行为。

3 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现存问题

3.1 内控制度覆盖范围不明确

国有企业内控制度覆盖范围不明确是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3]。内控制度的制定过程中,部分国有企业对于哪些业务需要纳入内控管理的范围界限不清晰,内控制度仅关注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忽视了对其他业务领域的风险管控,从而导致内控制度在实际执行中难以发挥全面的风险防范作用。同时,内控制度的覆盖范围过于广泛,导致执行难度增加。部分国有企业试图将所有业务活动都纳入内控管理范围,以求全面防范风险。然而,这样的做法会导致国有企业内控制度过于烦琐,使得管理人员以及企业员工难以进行实际的操作和执行,从而降低了内控制度的有效性。此外,随着国有企业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创新,现有内控制度无法及时适应新业务的需求。针对这些问题,国有企业应重新审视和评估内控制度的覆盖范围,确保内控制度能够全面覆盖企业所有关键业务领域,以提高内控制度的有效性。

3.2 内控制度执行流程较为抽象

国有企业内控制度执行流程较为抽象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部分国有企业在制定内控制度的过程中,过于注重理论阐述,对具体的操作制度部分存在疏漏[4]。这导致企业员工在实际执行内控制度的过程中,难以理解和把握内控制度的具体要求,使内控制度难以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落实。内控制度的执行流程与企业的实际业务流程脱节。部分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的执行流程没有与企业的具体业务相结合,导致内控制度在执行过程中难以发挥作用。同时,内控制度的执行流程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在部分国有企业中,内控制度的执行流程没有明确的监督和评价机制,使得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无法得到及时反馈和纠正,影响了内控制度的有效性。针对这些问题,国有企业应着力于优化内控制度执行流程,使其更具操作性,同时加强监督和评价机制,确保内控制度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执行。

3.3 内控监督流于形式,效率低下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在内控监督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内控监督流于形式和效率低下。首先,在内控监督流于形式方面,部分国有企业的内控制度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完备,但实际上并未得到有效执行。这主要是因为部分企业的管理层对内控制度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其真正融入企业的日常运营中。此外,由于内控监督通常由企业内部人员负责,而内部人员可能会存在利益冲突,导致内控监督工作难以做到真正的独立和客观。其次,在内控监督效率低下方面,部分国有企业的内控监督工作缺乏针对性,往往是“一刀切”的做法,无法针对不同业务、不同部门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监督。这不仅降低了内控监督的效果,也浪费了企业资源。同时,由于内控监督工作通常是由多个部门共同参与,部门之间的协调和沟通不畅也会影响内控监督的效率。总的来说,我国国有企业在内控监督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进一步加强管理层的重视,提升内控监督的独立性和客观性,同时提高内控监督的针对性和效率。

4 优化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的具体策略

4.1 统一企业内控标准,明确内控制度范围

优化国有企业内控制度,是提高国有企业管理效率、防范风险的重要手段。其中,统一企业内控标准,明确内控制度范围是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一步。

首先,要制定统一的企业内控标准,意味着所有的国有企业都应遵循一套完整的、科学的内控规范,以保证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这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在制定内控标准时,既要考虑到企业的特殊性,也要兼顾到行业的普遍性。例如,对于金融行业的内控标准应更侧重于风险控制,而制造业的内控标准则应更侧重于生产流程的管理。此外,内控标准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其次,要明确内控制度的范围。内控制度不仅包括企业的财务报表、财务分析、内部审计等方面,还应涵盖企业的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生产运营等各个环节。这就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在制定内控制度时,要有全局观念,确保内控制度能够全面覆盖企业的所有业务领域。同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内控制度的重点。更要做到对于一些风险较高的业务领域,应为其制定更为严格的内控措施。同时,要将内控制度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结合。内控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应始终围绕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这意味着,内控制度不仅要防范风险,还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支持。企业管理人员可在内控制度中,设定一些与企业发展相关的绩效指标,用以衡量内控制度的实施效果。

再次,要加强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再好的内控制度,如果没有得到有效执行,也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内控制度的执行机制,确保内控制度能够得到有效执行。这包括对内控制度的定期检查、评估,以及对内控制度执行不力的责任人进行追责。

最后,要注重内控制度的持续改进。内控制度不是永久不变的,其需要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内部管理的需求进行调整。因此,国有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内控制度更新机制,确保内控制度能够始终保持其有效性和适用性。

总之,统一企业内控标准,明确内控制度范围,是优化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的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一步。这需要企业管理人员在制定内控标准时,既要考虑到企业的特殊性,也要兼顾到行业的普遍性;在制定内控制度时,要有全局观念,确保内控制度能够全面覆盖企业的所有业务领域,同时还要注意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和持续改进。

4.2 细化内控操作流程,加强内控执行力度

在优化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的过程中,细化内控操作流程和加强内控执行力度的做法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还能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

首先,国有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内控制度进行细化和优化。这包括对内部组织结构、岗位职责、业务流程等方面进行梳理和调整,确保内控制度与企业的经营规模、业务范围和风险状况相适应。同时,国有企业还应关注行业最佳实践,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内控经验,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的内控制度。

其次,在内控操作流程方面,国有企业应当致力于构建一套既全面又细致的内部控制系统,确保企业运营的高效性和合规性。而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是提升内控操作流程效率。国有企业需要投资于先进的信息化基础设施,通过引入ERP(企业资源规划)、CRM(客户关系管理)等专业的管理软件,来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这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还能有效防止个别员工通过操纵流程来谋取私利。此外,通过数据分析和技术支持,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预测和管理风险,从而作出更加科学的决策。同时,明确业务流程中的关键控制点是内控操作流程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每个业务流程都存在潜在的风险点,国有企业需要通过细致的分析和评估,识别出这些关键控制点,并针对性地制定内控措施。例如,在采购流程中,关键控制点可能包括供应商的选择、合同的签订、货款的支付以及商品的验收等。对于这些环节,国有企业需要制定严格的内控流程,如实行多级审批制度、建立独立审计机制等,以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公司的政策和法规要求。

此外,强化业务流程的闭环管理是确保内控操作流程有效性的必要条件。闭环管理意味着企业业务流程的每个步骤都要能够被完整地记录和追溯,从源头到最终结果都要有明确的记录和监控。这样的管理模式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流程中的问题,防止风险的扩大。例如,在销售流程中,从订单的生成、产品的生产、物流的配送,到顾客的反馈,每一个步骤都应当被详细记录,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定位并采取措施。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国有企业还需要不断优化内控制度的设计和实施。这包括定期对内控流程进行审查和更新,确保其与企业的业务发展和市场环境保持同步;加强对内控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全体员工都能够理解和遵守内控规定;建立有效的内部沟通机制,鼓励员工报告潜在的内控问题,从而不断提升内控操作流程的整体效能。总之,国有企业通过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明确关键控制点以及强化闭环管理,可以显著提升内控操作流程的质量和效率。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降低国有企业运营风险,提高内控管理效率,还能够为企业创造一个透明、合规的运营环境,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3 创建独立内部监督机构,提升内控监督水平

为优化国有企业内控制度,创建独立内部监督机构,提升内控监督水平是至关重要的策略。这一策略旨在加强对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的监管,确保企业运营的合规性和透明度,从而提高整体内控效果。这个机构将承担起监督和评估企业内控制度的任务,确保内部控制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并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首先,该内部监督机构应由高层领导直接负责,并且要独立于企业的其他部门。这样能够确保监督机构在决策和执行过程中保持客观和公正,避免受到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影响。而独立监督机构的存在也能够有效增强内部控制制度的权威性和可信度。同时,内部监督机构应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其应该由具备相关领域专业背景和经验的人员组成,能够深入理解和分析企业的业务流程和风险点。通过定期培训和提高专业素养,监督机构能够更好地识别和评估风险,并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其次,内部监督机构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这包括制定明确的职责和权限划分,建立高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以及制定规范的内部监督程序和流程。通过明确内部管理制度,能够确保监督机构工作的有序进行,避免出现工作重叠或遗漏的情况。此外,内部监督机构应定期进行内部审计和评估。通过定期审计,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制度的缺陷和不足,并确保内控措施得到有效执行。同时,内部监督机构应及时并专业地评估内部审计结果,便于管理人员及时调整和改进内控制度,以适应企业的变化。最后,内部监督机构应与外部监督机构保持紧密合作,与政府监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专业支持,提高内部监督水平。同时,与外部监督机构的合作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监督视角和检查机制,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制度的质量和效果。总之,创建独立内部监督机构,提升内控监督水平是优化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的重要策略。通过建立独立的监督机构、提升专业能力、定期审计和评估以及与外部监督机构合作等具体做法,能够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透明度,提高国有企业的经营效益和风险管理能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文章在优化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的策略探究中,深入分析了国有企业内控制度的重要性和现存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系列优化策略,包括统一企业内控标准,明确内控制度范围;细化内控操作流程,加强内控执行力度;创建独立内部监督机构,提升内控监督水平等。只有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才能使国有企业的内控制度得到真正的优化,从而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也为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廷敏.国有企业内控制度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经贸,2023(19):199-201.

【2】梁爽,左建宾,郑洋,等.国有企业采购内控制度优化策略[J].航天工业管理,2023(2):38-40.

【3】张学昆.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3(9):150-152.

【4】宇超.企业内控制度制定执行中面临的挑战和对策[J].财经界,2023(32):54-56.

猜你喜欢
内控制度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推进“科改示范行动”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浅析商业银行反洗钱内控制度建设
新医改背景下医院内部控制管理研究
浅谈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加强高校会计电算化内控制度,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