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的策略研究

2024-07-01 21:04:33刘庚晨
公关世界 2024年10期
关键词:国际传播话语权

刘庚晨

摘要: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世界格局和政治关系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国际舆论场上的话语天平开始朝我们倾斜,中国进行对外传播的需求也明显加大,因此要加快构建与大国地位和国际水准相匹配的叙事能力和话语体系,对故事进行深度价值传播,认真构建对外话语体系,重塑国家形象。

关键词:讲好中国故事;国际传播;话语权

引言

国际传播领域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当前“东升西降”的国际格局导致国际舆论斗争异常复杂,更加突出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因此,我们需要及时发出真实的声音来打破如今中国话语在西方框架下的僵局,让真实、客观的声音冲击虚假、歪曲的谬误。在全球化进程中,讲好中国故事作为一个关键性的角色,既能满足世界了解中国的需求,又能为中国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使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

一、从传播中国声音的目标出发来构思中国故事

讲好中国故事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中国的故事是一个多姿多彩的素材库,具体选取什么,需在内容的品质上下功夫。想要传播好中国声音,故事必须以事实为依据,并通过合适的方式走出国门,好故事搭配好方法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只有使中国故事的内容与方式相辅相成,才能进一步提升传播效果。

(一)故事内容贴近生活且针对受众需求

选择好的故事资源,把握故事内容,深入剖析故事的内核,是讲好故事的根本与前提。在信息迅速发展的时代,受众对故事内容的阅读呈现出快餐化消费的情况,这就导致受众无法深入感受中国故事饱满丰富的内容。另一方面故事与当代文明融合创新的柔性不够,语言穿透力未深入挖掘。在如今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下,如何寻找传播的突破口显得至关重要。

1.在内容的品质上下功夫

我们要讲的中国故事绝不只有中国的成绩,也要正视自身的不足和教训,有坏才有真。内容的真实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要素,摈弃虚伪的、夸诞的表述,展现出生动鲜活的中国现实,才能经得起考验。可读性也是选择故事内容的一个标准。故事数量丰富并不代表故事质量就高,需精挑细选。中国故事中体现的内容精髓和现如今强大的综合实力的背景,是我们讲好中国故事的底气。用最简单的话,辅以合理布局故事内容结构,讲出最有水平的故事情节。

2.挑选合适的故事内容

内容设置要注重凝聚中国核心价值,充分展现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以及中国气派。中国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这时候就要选取外国人不排斥的内容进行讲述,避开冲突的点,宣传更多贴近生活的故事[1]。对我们来说是常识的内容,但对海外受众来说就是需要了解的知识,常常云里雾里,难以理解。这也要求我们的讲述者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高超的翻译能力。

此外,中国故事的内容生产依靠着受众,当务之急要做好中国内容的国际表达,并使用国外受众所接受的内容。不能做到一语道破的国际化描述,故事的意思就无法准确概括。有些重要题材之所以没能做成精品,是因为这些优质内容淹没在日常报道中,可以将传达的内容做细节的处理,摒弃无思想的享乐,以深挖当代文化的精神内涵。

(二)加强与新媒体融合,讲求传播策略

讲话的方式也很重要,如果用不好、说不到点子上,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好故事只有搭配好方法才能发挥事半功倍的作用,以进一步靠近预期的传播效果。

眼下中国故事的传播方式偏向于单方面宣传,尚未形成系统的文化输出体系,这给我们向国际传播带来阻碍。传统媒体对故事的叙述是单向的,受众想要做出反馈会受到一定范围与程度上的限制。反而观之,媒体间的融合为故事与受众的双向交流深入提供了良好机会,网络的快捷性与复合性可以快速连接不同国家的受众,在第一时间对故事信息进行反馈评价,带来更好的传播效果。

传播故事过程中,进行不失毫厘的个性化传播以及传播海量内容的多样化难度之大。就新媒体如何更好地与中国故事的融合提出三个式样,它们都属于视频的范畴但又各有展示特色,(1)新闻vlog,它是vlog的一种延伸,起着新闻传播的辅助作用,并作为一种新形式的新闻附加品在一定程度上降维[2]。不仅拉近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更能坚定新闻的真实性。(2)短视频,短视频在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诸多载体中,无疑具有独特的优势。它既满足了传播机制的要求,又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例如B站这样有特色的短视频平台,其中的外国UP主在讲述故事时,可以使西方从公众视角来重新认识我国,促进我国良好形象的持续输出[3]。(3)纪录片,纪录片作为一种新颖小众的影视作品,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以《航拍中国》为例,这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有力载体,不仅给受众带来视觉上的盛宴,而且纪录片具有的真实性进一步增强可信度,以达到预期效果[4]。

中国故事的讲述透过媒体来表达出灵动的风韵,让主流媒体与民间自媒体结合起来。融媒体的出现能够将新媒体和旧媒体的优势结合起来,突破现在惯用的表达工具和手段,创造出新的叙事性模式,利用新技术进一步提质增效[5]。

二、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目标出发来遴选中国故事

“国际话语权是国家软实力的综合表征与重要体现”。[6]提升文化软实力离不开对话语权的把握,全球化时代为故事的传播提供了机遇,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两者相辅相成,而我国国际话语能力还有所欠缺,话语质量仍待提高,需理清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且破除西方价值观的话语陷阱和框架,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当务之急。

(一)通过讲故事争取并把握话语主动权

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情况一直存在并受复杂国际环境的影响,中国话语权处于劣势,西方左右着世界舆论,因此只有在国际舆论竞争中掌握话语权,才能更好地坚守国家立场、发出大国之声。话语权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根本保证,意味着主动权和主导权,一个国家是否拥有话语权,取决于它所代表的价值观念和话语体系是否能够有效回答和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7]。

从争夺话语权到真正掌握继而稳固话语权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话语是表达思想最纯粹的方式。在与西方进行舆论斗争的过程中,任何一种话语背后都代表着其特定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但在世界范围内有很多人都默认西方的价值取向,自然而然缺乏抵制其价值观的能力,我们要主动掌握中国话语权,揭示其隐匿的真实写照,让中国话语的声音飘得更远、更深入。话语权的真正掌握在于不仅要有平台、场合供我们讲出来,而且要有受众愿意听并相信。话语权如何稳固掌握,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既要在冷静客观的状态下反击西方话语的怀疑歪曲,又要在激发中国话语主动设置议题的基础上赢得公众好感度,从外部和内部的方向并驾齐驱,释疑增信。

争取并掌握话语权后,塑造对外传播话语体系,进行中国故事的创意传播,破除西方价值观的话语陷阱和羁绊,构建属于“中国故事的世界”以稳固话语权。话语能力在国际传播能力中占核心地位,话语体系建设在国际传播建设中也至关重要。目前来看,我国话语能力还有所欠缺,离构建完整的国际话语体系仍有一定的距离,因此讲好中国的故事是破除西方价值观的新方式。构建具有中国价值观的叙述系统和话语系统,走出西方价值观设置的话语陷阱和情节限制,按照中国理念和中国话语,实事求是地讲述中国人民创造历史的成功故事。

(二)加强跨文化传播,提升故事接受度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文化在碰撞中形成了多元文化共存的局面。这种局面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优良的传输环境,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世界文明是一个多元化的客观存在,文化多样性也是当代世界的基本特征。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之一就是要正确处理各国文化间的差异,文化差异性是制约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关键因素。中西方文化本质上的差异就决定了它们在对外传播文化的标准、理解以及价值观不同,这对充分展现我国故事的文化内涵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由于信息长期的不平衡流动,使得信息内容的生产和传播存在着不对等的情况。由于地域和文化差异的影响,使得中国故事的地域性与世界性之间的矛盾呈现出来。中国故事要形成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唯有通过跨文化传播,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通过深层次的双向文化交流与碰撞,理性看待文明间的差异,同时多开展中外人文交流活动,找到各国有相通之处的内容作为故事传播的切入点,使其产生共鸣,以此能够将各国人民的心灵相连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文化差异的限制,实现跨文化传播效果最大化,促进交流机制的成熟。

中国故事将中国特色以一种符合国外受众习惯的方式讲述,消解跨文化交流过程传播中可能带给受众的顾虑,提升对外传播效果以及文化软实力,在受众熟悉的文化形式和语言体系中逐渐消除文化差异、价值观念等所带来的隔阂。例如李子柒通过独特的拍摄手法,以及视频中体现的核心元素“美食”,激发观看者的共性,使其具有的乡村?格,在外国网站Youtube上的国际影响力巨大,描绘中国古代文人讴歌的田园生活,李子柒可谓是用新的方式传递了中国文化和讲好了中国故事。积极推动不同意识形态的深入交流,了解双方缺乏的东西并正确给予互助,寻求并保持在一个平衡点,在合作的基础上“共赢”。

三、从塑造国家形象的目标出发来讲述中国故事

多元化的受众需求逐渐影响着中国故事朝着分众化方向发展,因此中国故事要更注重受众体验,精准定位并调节好受众情绪,处理好中西文化根本性差异带来的问题。讲好中国故事是国家形象自塑的过程,我们要提出响亮的中国主张,让讲好中国故事走得更远更好。

(一)精准定位受众,以受众思维讲述故事

分析受众心理和受众选择对中国故事的传播效果有很大助力[8]。受众是一切传播活动的指向对象和目标群体,只有以受众为中心进行中国故事的传播,才能达到故事传播效果最大化的理想状态。注重舆论引导,细化甄别受众需求,中国故事的价值理念在于注重受众体验,而我国学者往往在探究受众对中国故事的需求时,对故事内容以及国外受众的兴趣偏好和接受程度有所忽视,导致传播缺乏受众精准靶向。我们需从西方受众的思维模式和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且受众认可的方式对内容进行针对性制作,符合受众的认知习惯,使其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以此获取广泛的价值认同和心理认可。

自媒体时代,由于传播权下放和传播主体的广泛性,受众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的提供者、创造者,同时也是舆论导向的推动者,受众与媒介的地位日趋平等,所以就算是草根平民也可能成为公众人物[9]。信息的接受者大部分是普通人,虽然接受过教育,但是他们并没有更深厚的知识储备和宽绰的眼界,在一定程度上不能理解其他国家复杂的文化底蕴,导致他们不理解中国故事。

交互式多向传播跨越了传统单向传播的障碍。人们听故事的时候,会不自觉地从生活世界跃迁到故事世界中产生关联,要协调故事世界和现实世界,寻找与国外受众的共性,从寻找共性价值和共同兴趣入手,基于人类情感存在的共通性,由此实现跨越国界的情感交流。针对不同国家受众切实创新传播叙事方式,加快“好感传播”,以受众的视角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调动受众情绪,利用好现有见解,平衡受众之间的关系。兼顾当地受众与国内受众的关系,同时获得个性化的表达,找到受众关注点和诉求点,制作受众关注度高、需求度高的故事,制作比较偏向个体、微观的内容,针对不同国家或地区受众的利益交汇点、话题共同点和情感共鸣点定制中国故事。

(二)重塑国家形象,增加可信度和向心力

传播好中国声音不是自说自话,要善于主动发声,避开西方惯有的议题思路,讲好中国故事是国家形象自我塑造的过程,““讲”强调国家形象在建构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好”强调国家形象建设中的方向性和价值性“,讲好”就是自觉主动地传播国家形象。”

“国家形象”一词最早由美国经济家博尔丁提出,形象是一个国家的无形资产。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一个充满亲和力、吸引力以及公信力的国家形象对国家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发达国家按照自身的价值标准来塑造他们想要的发展中国家的形象,而迫于压力,发展中国家一旦按照这个产生形象认知就失了独立性,故需要一个主体来引导,良好的国家形象需要国家积极主动自塑和引导他塑来实现。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只有当一国的文化充满创新的活力,着力打破各个国家间的国界,被更多的国家所接受,才能成为有效的文化软实力,为我们所掌握和运用。正面的故事以及反面的故事都要讲,只有这样才能展现出一个真实的中国,以提升公信力和影响力。

在复杂的舆论场上,中国需要拿出与负责任形象相符合的大国风范,在国际社会上展现出满满正能量的国家形象,体现大国理性、气度。在获得肯定的过程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可以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设定一个独特的视角。国际舆论场作为一个世界舞台,一直存在着各国媒体甚至是各国政府暗自较量,西方对中国媒体的打压与管控手段不断变化和加强,因此在舆论斗争中要善于讲故事,我们应该在国际上亮明中国立场、提出中国主张、分享中国方案,讲究策略和艺术,要建立内外联动的国际舆情跟踪和调研机制,提升舆论斗争响应速度和能力,以此实现形象的“他塑”到“自塑”。

结语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与国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这样的环境中努力争取话语权,并脱颖而出,打造基于我国发展的舆论态势。讲好中国故事是让中国优秀文化传播出去的最佳方式,也是塑造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的绝佳路径。讲中国好故事是好内容和好形式的完美契合。挖掘传播规律,做到“讲好故事”与“传播好故事”双管齐下,让世界充分认识现如今的中国。基于现况,“讲好中国故事”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王海霞.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研究[J].今古文创,2022,(10):120-122.

[2]项伟.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参考:时政新闻Vlog的突围[J].国际公关,2020,(06):21-22.

[3]付海楠.他者视角下“中国故事”叙事分析[D].导师:赵红艳.黑龙江大学,2021.

[4]罗明皓,惠赫.纪录片中国国家形象构建——以《航拍中国》为例[J].东南传播,2018,(06):72-75.

[5]丁秋玲,张劲松.融媒体视域下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叙事建构[J].学习论坛,2020,(12):12-19.

[6]姜彬.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现实基础和实践进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22):10-13.

[7]陈映锜.牢牢把握讲好中国故事的话语权和主导权[J].当代传播,2022,(01):71-73+86.

[8]钱晨,樊传果.新媒体时代基于受众心理的传统文化传播策略[J].传媒,2019,(06):73-76.

[9]陈寅,刘军锋.创建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传播体系[J].新闻战线,2021,(17):46-50.

猜你喜欢
国际传播话语权
中国如何争夺LNG市场话语权
能源(2017年12期)2018-01-31 01:43:06
世界新格局下中国武术国际传播方略研究
武术研究(2016年7期)2016-12-15 08:42:13
新时期长征精神国际传播要素分析
今传媒(2016年10期)2016-11-22 12:23:13
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媒体与公民的世界性互动
促进汉语国际传播的十项策略
我国电视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路径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54:17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01:05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社会共治”中的话语权争夺战
中国卫生(2015年2期)2015-11-12 13:14:00
紧紧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话语权
学习月刊(2015年16期)2015-07-09 05:3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