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2021 年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14期课题“基于音乐中考数据的‘精准教研探索与实践”(2021JY14-CSFX-L37)的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4-02-20
作者简介:张艳丽,南京市玄武区教师发展中心音乐教培员,高级教师,南京市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小学音乐教学。
摘要:基于“音乐进中考”的时代背景和教师专业高水平发展的现实需求,“为育而研”的精准教研具有研究和实践的价值。应充分利用已有数据信息,全面深度挖掘教研问题。通过以数溯源、精确涵育建设愿景,以数索像、精炼选育学习项目,以数浚流、精细培育实践架构,以数固本、精效植育成果转化的方式,构建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精准教研新框架,形成音乐教师专业发展“开放、协同、联动”的良好生态。
关键词:音乐中考;精准教研;为育而研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4)06-0111-06
伴随着音乐进中考这一热点,音乐教师的素养提升面临了更高要求,教师专业发展和教育培训也显得尤为重要。2022年4月,教育部、中央宣传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明确提出:“构建开放、协同、联动的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同月,《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发布,在“课程实施”板块中,首次加入了“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相关内容。2023年,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再次强调要开展教师美育素养提升和美育评价机制优化行动。精准教研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教研经验导向,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愿景,以信息技术环境收集多模态数据进行分析和应用为基础,以支持课堂教学改进、教学行为优化与宏观精准决策为基本目标的教研新样态。如何以其为突破口,将音乐中考与教师发展有效连接,构建更加符合时代精神的区域音乐学科建设体系,成为具有实践价值的主题[1]。
一、以数溯源:精确涵育建设愿景
在教育教学研究中,制定一个既明晰又切实可行的愿景,对于引领教研改革与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数据分析技术追溯并精确识别教研发展的核心需求,构建一个以数据为支撑的愿景框架,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坚实的科学基础,为教研改革和发展提供清晰的方向指引,推动教研事业的持续进步和创新。
本研究梳理2022—2023学年南京市玄武区参加“音乐中考”学生的情况,运用“数据描述统计法”,统计参加音乐中考的学校12所、有效样卷4104份。试卷满分50分,题型包括连线题、单选题、判断题、拖拽题、节奏题,考察项目涵盖“作品积累、戏剧、民族器乐、民族民间音乐、演奏与演唱形式、要素与基础知识、音乐表情、音色”8个方面,区均分46.30分。基于学科逻辑,将8个考察项目整合在音乐核心素养的4个维度之后,发现各有高低。其中,“创意实践、文化理解”均分较高,分别为47.99、47.18;“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均低于区均分,分别为45.31、45.69。
可见,伴随着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对音乐学科“创造性、人文性”的课程性质,有了更加清晰、坚定的认识。但与此同时,忽略音乐素养可持续发展“技能”基石的情况,也显现端倪。如果说“创意实践、文化理解”是音乐核心素养“文化底蕴”的隐性表达,那么“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则侧重于音乐核心素养“技术实践”的外显表达。正如“新课标”研制组组长刘沛教授所言,只有立足于“人”,将学生作为完整的人,内外兼修,既着眼艺术素养又着手艺术实践,才能真正发挥音乐学科“艺术育人”的价值。这一解读既厘清了音乐学科“文、技、艺”三个层面的基本关系,又和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之一“乐教”中的观点不谋而合。“乐教”中“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观点,表面上讲是文艺、音乐、舞蹈 的“乐教”教育,实则从中华传统艺术教育的角度强调了艺术对个人修养及社会发展的影响。
基于此,南京市玄武区围绕艺术学科“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的理念,筹划了音乐学科通过精准教研实现以“文艺”育人的建设愿景。具体包括:“一个视野”,即从学术视角定位本质追求,以人为本、为育而研;“两种成长”,即从学科视角探析普适性内涵,个体角度的“增智慧能”和集体角度的“增质提效”,以审美为核心、开拓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的教研实践、丰富教研对于教师发展的现实意义,以使命、责任、效能的圆融赋予教研以高度和灵魂,实现区域音乐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三点主张”,即从实践视角梳理“重术、增艺、融文”的内在逻辑导循,主张教研从“术艺”并举走向“文”为归旨的“价值路向”,将“技术”练习转向“文艺”涵养的“传承路向”,以“技、术”为基础趋向以“文、艺”为核心的“回归路向”。
区域力图在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目标的对接中,实现传统审美思维与主体精神支撑的现代思维方式的有效结合,汲取民族优秀文化精华的同时,又和当下教育环境的要求与时俱进、相谐互融。
二、以数索像:精炼选育学习项目
教研中学习项目的选择和培育对于提升教研质量,满足学校、教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至关重要。在信息化和数据驱动的教育环境中,如何利用数据分析来优化项目的选育,成为了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议题。
区域围绕“音乐中考”中8个考查项目,采用“探索性数据分析方法”,对全区所有32名初中音乐教师展开了调研。请教师们结合自己的经验预判学生在8个项目中的最优势和最弱势项目。预判数据显示:26%的教师选择最优势项目为“演奏与演唱形式”,39.1%的教师选择最弱势项目为戏剧(见表1)。
而“音乐中考”中的实际数据则与教师们的预判有所出入,音乐中考数据显示:在音乐中考的8个考查项目中,最优势项目为“音乐表情”,最弱势项目为“要素与基础知识”。这种关联下的数据冲突,让教师们认识到经验是一把双刃剑。经验在赋予教师一定的知识、技能和智慧的同时,也有可能使教师的思维盲目陷入一种惯性,从而导致知识的深度洞察、课堂的高效优化、质量的持续提升都面临困囿。此时,让教研项目从基于经验的浅浮式与拼盘式,转向基于证据的靶向选择和持续深耕就显得尤为必要。由此,全区12所初中校,以扬长补短、互生互长为原则,明晰了校本教研定位。在此基础上,选育出既符合区域教育发展的整体需求,又能够激发教师参与热情和创新潜力的教研项目。以表2为例,玄武区结合音乐中考数据和预判数据,从区域层面、以涵育音乐核心素养为切入口,为6所学校提供了更为聚焦的项目梳理。
三、以数浚流:精细培育实践架构
“欲长远者,必浚其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据支持的教研深化与优化可以帮助教研决策者更精确地识别和优化教研过程,提高教研实践的流畅性和有效性,从而推动教研质量的整体提升[2]。
通过“数据假设检验法”的再研究,可以发现在教研项目选育之后的具体实施中,全区32名初中音乐教师对于教研活动内容和形式的需求非常丰富、期待也更加多元(见表3)。这对教研场域创设、精细设计教研路径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共建专业活动体,丰盈教研场域
区域以芬兰学者恩格斯托姆“第三代活动理论”为基础,构建起用于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的环境和空间,通过多维度、多要素之间的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
具体而言,即以“活动”为逻辑起点和中心,鼓励、推动各校基于发展方向、教师专业、学生需求等维度,确定“音乐课程校本化”特色。同时,在各校特色明确的基础上,将“活动理论”中六个要素“主体、客体、共同体、工具、规则、劳动分工”进行拆解,继而构建有区域特色的教研场域。即盟主、盟校作为教研活动的主体,通过使用各种教学媒体、设备等工具辅助教研,实现与教研活动客体(教研内容、目标)等的连接。同时,不同主体在联盟中通过教研组织、纪律等联系起来,并以常态化观摩、主题活动、专题研讨等方式进行优势互补,从而进一步实现高品质教研。
(二)共创观察审议体,优化教研路径
在音乐教师基本明晰了教研活动的实践逻辑,即“研有所得、研有所长、研有所用、研有所悟”的基础上,各校教研组提交“关于如何在教研中开展高效能学习的思考”的初稿,再由区域统筹开发,形成《精准教研学习审议量表》。
以区域教研的常用形式“课堂观察”为例,通过审议量表,鼓励教师在教研之前进行扫描性审议,根据区域提供的教学主题和基本要求,对即将展开的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进行初步认识和效果预判,为更有方向、有重点地参与教研活动打下基础。在教研开始之初进行批判性审议,分析和评估课堂教学中任务情境、文本解读等关键要素,对教学过程中可能的动态变化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以识别和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教研过程中进行选择性审议,对教学内容开发的效率和实施成效等进行综合考量,包括评估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学生的反应和参与度,以及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等。在教研之后进行建议性审议,基于观摩体验和收集的信息,提出改进意见,在原有教学方案和设计基础上,进一步融入新理念、新内容、新方法、新策略、新资源。
在审议量表的运用中,教师通过课堂观察获得了一种更加系统化的思维路径。通过这种结构化的审议过程,教师不仅能够对教研活动的核心理念和实践要求形成深刻理解,而且能够在个人实施中进行更为精准和有效的应用,开展更深层次的认知参与,从而真正从“应何”(参与教研的目的与必要性)出发,深入探索“为何”(参与教研的重要性与价值),进而明确“如何”(参与教研的具体策略与方法),最终指向“向何”(参与教研所追求的目标与方向),帮助教师在教研活动中形成持续改进和自我完善的发展路径。
(三)共享科研资源体,供给教研系统
在各校已有了研究方向、教师也有了一定实践基础之后,资源体建设作为精准教研实践架构中的重要因素,对于提升教研的质量和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物质资源的配置,更是知识、技能和创新潜力的培育。其核心在于如何通过内部管理和外部合作,激发精准教研系统的源动力,保障教研优质资源供给的内生、持续发展。
“两横三纵、内联外合”的共享资源体,正是在这一建设需求中应运而生的。“两横”是指在每一所学校已有研究方向的基础上,合并同类形成区域音乐联盟,在不同联盟和联盟中,各校之间同步互融管理,继而探索形成盟校互鉴,知名专家引领和一线教师共享共赢、深度合作的机制。“三纵”则指构建跨区域联通、跨学科融通、跨学段贯通的联盟网络,通过打破区域隔阂、学科壁垒和学段局限,寻找和完善不同区域间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不同学科间成果综合运用、不同教育阶段间经验赓续的具体策略和方法[3]。
比如,在“涵育‘文化自信的初中教师民族音乐教学力生长工程”项目推进中,通过“两横三纵”鼓励本区的器乐联盟、舞蹈联盟、合唱联盟,骨干教师和职初教师等不同主体之间的合作,以“育德、养德、正德”为目标,通过三个模块(“以美培元、启智铸魂”“以美润心、开放共生”“以美为光、我将无我”),五个维度(民族音乐内容认知、民族音乐课程开发、民族音乐课堂调控、民族音乐素养评价、民族音乐媒介运用),实现了区域学习、教学、教研和管理的协同发展,达到了学、教、 研、评一体化,完善了教育供给。在“内联外合”中以创新的精准教研活动和科研成果为驱动,促进了区域音乐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持续发展。
四、以数固本:精准植育成果转化
在教研中,数据驱动下成果转化的作用远远超出了单纯的效率提升。数据不仅是提升教研效能的催化剂,更是促进教研创新、推动教研持续改进、优化资源配置和实现教育公平的坚实基石。
那么,对于教师而言,通过精准教研,最希望获得的成长是什么呢?通过对全区所有32名初中音乐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在所提供的4个选项“专业技能提升、成长规划指导、教育科研引领、其他”中,教师的收获期待数据主要集中在“专业技能提升和教育科研引领”两个层面。专业技能是教师在专业化背景中决定其发展的核心要素,是利用教育理性和教育经验,对教育情境做出的敏捷、灵活的行为反应;教育科研能力则主要是指教师能够有效探索未知领域,推动科学研究发展的能力,包含发现问题、预测设计、信息删选、实时操作等多方面。与教师成长的这两个期待相呼应,在教研成果的转化中主要通过以下方面来实现。
(一)梳理教研中碎片化的经验,开放成果展示的服务平台
教研过后,经验的系统化和文档化,可以作为传承教学智慧的载体,不仅有助于开阔教师的教学视野和提升专业水平,而且能够为区域精准教研提供依据,是实现教研创新和持续改进的关键步骤。公众号的建立可以将教研过程中的碎片化经验进行整理并分享给更广泛的教师群体,在教研成果“单向统一”的线型交流向“多维众筹”的转变中,促进知识共享和传播。同时,通过定期发布,保持内容的持续更新,帮助教师们跟上教育领域的最新发展,提升区域音乐学科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形成积极向上的教研文化。
以本区域“艺若如初”公众号为例(如图1),共涵盖践思、圆融、学趣、书藏四个板块。其中,践思是高效性优化的学思践悟,把学习、思考、实践、感悟结合起来绽放艺术教师的实践与思考,展现艺术教师在涵育文化的艺术实践中先行探索的情怀和追求。圆融是指开放的和合共生,展示了艺术教师在日常教研、课题研讨、教育论坛等活动中互生互长的风采和态度。学趣是指学生学习成果的创新性转化,从学生视角传递出对中国传统艺术的感知和体验,在教学相长中帮助教师们寻找更适合民族艺术教育教学的路径。书藏,则是指藏息相辅的生长性内化,老师们读书分享的平台。
(二)整合教研中非系统化的实践,开发成果推广的实操资源
为了实现从“为教而研”到“为育而研”的转变,我们以教师的实际需求为问题导向,聚焦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进行诊断和持续改进。希望能够为教师提供明确的教育价值导向和清晰的操作指南,确保教师能够将研究成果有效地转化为教学实践,从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育研究的方法和技巧。最终,通过整合原本零散的教研实践,开发出一系列既有价值指向又有操作路径的实操资源,以研促教、以研促学,让教研学习真正发生,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有效提升[4]。
以由本区域开发,曾获得南京市网络优质资源评比音乐学科一等奖的“中国戏曲的趣动课程”为例。该课程的研发呼应了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时代要求和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在帮助中学生进行戏曲相关知识梳理的时候,将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五下第三单元的“戏歌”《梨园英秀》作为课程的起始课,充分发挥歌曲中旋律、歌词、表现方式等不同要素对于中国戏曲这一概念的说明,帮助学生在多感官的联觉中建立中国戏曲的整体画像。继而再凝练教材涉及的中国戏曲10个剧种及相关作品,以南北地域划分并进行相应课型设计,观照了课程内容的高阶整合。
同时,基于音乐学科以听觉体验为主来获得情感体验的学科特征,遵循佐藤学先生以“主题·探求·表现”为单位的“登山型”课程,初步构建了中国戏曲“趣动学习”的基本范式,并发挥范式“普适性、可迁移性”的特质,形成了“中国民歌”“中国诗乐”等多样化的教学模块,这些模块不仅丰富了音乐教学的内容,也促进了学生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解和欣赏(如图2)。
立足于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基于音乐中考数据“精准教研”的研究与实践,不仅揭示了音乐教育领域隐含的教学需求和学生能力发展的关键点,而且为音乐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实践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撑和实证基础,在映照出教研实践深层价值与挑战的同时,实现了教研活动的可视化和互动化,构建起了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精准教研新框架,形成了音乐教师专业发展“开放、协同、联动”的良好生态。
参考文献:
[1]王冬青,刘欢,邱美玲.智慧课堂教师行为数据的分析方法与应用验证[J].中国电化教育,2020(5):120.
[2]王陆,彭玏,李瑶,等.优秀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特征——基于大数据的知识发现[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2):126.
[3]方春水,白峰.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区域联盟综合教研模式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22(8):124.
[4]项目组.上海教研实践范式[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8(9):72.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