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奇
城市是社会生产生活活动的核心载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探索中原建城的文化观念,从选址建设到生态保护乃至建设发展,对于提炼城市建设的文化渊源,推动城市建设模式与国家战略的完美融合,塑造数字文明时代的城市文化精神,实现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而河洛文化作为黄河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中原地区城市的建设发展、社会治理、生产生活方式、主流价值和思维意识结构的形成,具有深远影响,并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源泉。
天地之中奠定了城市选址的中心观
天之中赋予政权的正统性
古人认为,占据了中心就可以协调四方,“顺天之和,而同四方之统也”。早在甲骨卜辞中,黄河先民已用文字清晰地表达中心化结构和四方观念,有四方必有中央,“王者京师必择土中”。历代王朝新朝建立,都要更正历法,择城建都,以昭告天下,宣誓自己具有“受命于天”的正统地位。《史记·十二本纪·五帝本纪》记载“帝喾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服从” ,从侧面反映出上古时代就已经非常重视“中”的正统性地位。
地之中契合治理的便捷性
地之中,对应天之中,天之北极星位于天府的中央位置,四正四隅有二十八宿相拥;地之中为九州之中心,用四方六合的物理距离是相等的,这样便于国家治理,行政权能够最大程度地向郊野延伸。周人将河洛地区视为天下的中心,出土的西周青铜器何尊则刻有铭文“宅兹中国”,即“在中国”之意。《史记·夏本纪》则记载了夏禹明确提出“五服”制度,这就为古代帝王治理天下划定了自中心向外围拓展的基本思路,将“五服”的划分与文教水平结合起来。
人之中主导社会的和谐性
从天地之中的客观现象比类到社会政治的合法性,是推天道以及人事的典型表现。中国传统社会倡导无过无不及、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认为过犹不及,这种观念在处理天人关系、人人关系、人物关系时都呈现出适度的原则,倡导和而不同的共生共处理念,才能促进各类事物的可持续发展。
水土关系定位了城市认知的山水观
山为骨脊 水为血脉
古人认为,阴阳的交感诞生了宇宙万物,在对自然万物的人格化过程中,天地氤氲,是两种力量的交感共鸣,古人朴素地把山类比为人的骨骼系统,把水类比为人的血液,这就把山与水统一到一个整体中来理解了。东汉时期,炼丹理论家魏伯阳将地震阐发为“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征也”,说明古人已经把山川的阐释拓展到了国家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易传》中记载“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认为山和泽水是相互通气的,构建了古人朴素的山水一体的观念。
地成形势 气为根本
中国的哲学体系是以偶对互系的阴阳概念来进行解释世界,所谓互根,就是二者在对立之中消息转化,流转于世界之中。山形化势,形势生成气势,成为生气凝聚之地。这就从山水的自然形态向人文观念进行过度,奠定了中国风水观念的物质基础。其中,“气”的概念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以气运论来描述天地自然,来阐释生命的本质和运转的规律,对中国建筑的生态文明观具有里程碑式的价值。
藏风止水 生气流转
古人认为,万事万物的本质是气,东晋文学家、训诂学家郭璞在《葬经》中认为“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成为择地相宅的理论基础。中国人追求人气足、心气高等,气动则为风,风无孔不入,具有化育、涣解、复苏等功能。风行水上,风遇水则止,水因风而复苏,这就在一定的空间区域形成气的有序流动,谓之气动风盈,充满生气。这种古老的风水观念,是以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为基础的,这不仅仅追求生理躯体的生气,也更加注重教化民众、规范秩序的风土之情,对万物生命的理解更为立体化,从而建立了风水理论的内在逻辑。
气运学说决定了城市规划的风水观
藏风
古人认为,生命的本质是气,气动则为风,风吹则气散,气散则命竭。因此,风水观念的第一要务就是要藏风,把气的流动限制在一定的居所范围之内,保证居所之地气动风盈,流转起来就能生气盎然。在黄河流域,冬季寒流侵袭,从择地建宅的角度考虑,需要能够避开北方才能实现保暖的目的,这也是藏风观念的现实需求。因此,中国北方建筑以坐北朝南为正向,北方有山能够遮挡北风的侵袭,也能够最大程度地吸收阳光,确保住宿区域的保暖需求。
止水
气流动就成为风,风遇水则止。此处的止水,是使得空气的流动控制在住所主要区域内,水可以较大幅度降低地域气温,使得北方冬季干燥的气候得以缓解,也能够给生活用水提供便捷的条件。同时,气的流动止于水、山之间构成的生存范围,能够最大程度地聚集生气,形成较高的人气。止水理论在现实当中发展为“玉带环绕”的基本格局,在城市建设当中发展为护城河、城门、角楼等不同的建筑结构。
生气
风水观念对于人的聚集性则体现为对于人气、生气的追求。在传统理论中,气息的生成也是阴阳相互激荡、五行生克制化的结果。良好的光照条件、温润的自然环境、和煦的气流波动、上下的积极交感等至关重要,后被人们阐释为“人气”,聚人生气就是好的环境,也呼应了孔夫子“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的观点。基于这样的自然生态环境,古人在择地建城过程中,需要从个人居所到城邑的打造都遵从充分光照、避风近水的基本原则。
现代城市建设的启示
中原地区是河洛文化的发源地,是黄河文化的核心区。河洛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生产乃至生命和自然生态之中,给予现代城市建设以深刻的启迪。
城市空间生态的自然性
城市空间生态问题,大到选址择地、布局规划等,小到民居、场馆等微气候环境,对于城市相关要素的统筹使用,都纳入城市的空间生态问题进行考虑。根据不同的城市功能区域进行设计,形成微风和缓、生气充盈、温湿适宜、色彩明丽的人居环境,以及能够消噪除振、吸除粉尘、适合生产的工业环境,着力建设新型的生态型、智慧型城市。
一是气流、温度、湿度等城市微气候环境。在城市空间生态规划中,主要是对于基本的生态要素进行统筹,传统文化话语体系中关于风、水、气的论述,在现代语言体系中则体现为城市里的气流、气温、湿度等微气候环境。自然山川、河流丛林、田湖土沙等决定着一个地区的水循环,在城市微气候环境中,建筑物、道路、绿地、水泽乃至不同功能区的设置,使得城市内的水气、热量、气流等形成一种局部循环,构成一个城市整体的微气候,这通常是城市规划建设中对于所在地区整体环境的一种利用和改良。
二是方位、高下、广狭等城市小空间布局。地者,远近、广狭、险易也。传统文化中,空间布局的方位、高下、远近等都影响着光照和气流的循环,进而与生态结合在一起,构成城市微气候环境的调节完善。传统风水择地要求后靠高山,以抵御北方的寒风,前有河流环绕,便于生产生活用水。现代城市建设的排水系统、交通系统都要考虑自然地形和城市生产生活需求的统一。
三是色彩、噪声、粉尘等城市人居环境。人居环境以自然生态为基础,色彩、噪声、粉尘等更多的是人类活动自身造成的环境改变。河洛文化中色彩、噪声等与健康密切相关,五音对应五行,对人体的五脏六腑产生作用;粉尘等则主要纳入生态自然观,以水土关系来理解自然生态,以地面之水流、水气循环来孕育树木花草,进而固土减尘,达到优化环境的效果。
城市建设发展的和谐性
一是政府与民众的城市自我定位。从政府的管理到服务再到治理体系建设,都充分反映了城市政府对自我定位的发展进步,也是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最为核心的内部关系之一。党政关系、官民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社会关系、政治关系,从以人为本到以人民为中心,逐步达成了对民本思想的历史超越,构建起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基础。
二是科技与伦理的城市基本认知。如何处理科技与伦理问题,推动科技向善服务民生,是新时期构建科学合理的科技伦理的重大课题,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关于技术与伦理的基本认知。科技创新作为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资本逐利的本性催生了无限的动力,以技术革命推动了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实现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以人本逻辑为主导,引发科技向善、数字向善、算法向善,尤其是数字时代完成算力提升的基本任务后,重构数字伦理就成为新的时代命题,这决定了城市发展的底色。
三是生态与发展的城市建设战略。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是城市建设的战略基础。河洛文化关于天人关系的探讨,把天地自然与人类的关系处于平等互动之中来认识,对于当前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认知价值和思想启迪。天然的资源、土地、矿物等为生命的延续提供了丰厚的条件,生命体之间表现为“命运共同体”的共生关系。
城市战略治理的通变性
城市作为现代人类生产生活的核心载体,城市服务功能必然时刻坚守人本初衷,实现城市建设的和谐发展,达到恰如其分的境界,方法上就必须突出规律性与变通性的统一。
一是城市治理的内在规律。天地自然之变,人文之化育,都有其内在的规律,城市治理亦然如此。对于城市发展中的“放管服”问题,也一直是探索的主要命题,从“管理”“服务”到“治理”,不仅反映着城市建设逻辑的变化,更是理念变迁在深入到方法论层次的体现。城市治理问题,是推动中国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人本逻辑主导下,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社会、经济、科技等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对城市治理的规律性总结和体系性建构,并作为城市治理实践的理论基础。
二是城市治理的机制体系。城市是现代社会生活生产的核心载体,在城市治理规律性的指导下,城市治理体系建设,归根结底是高质量发展问题,是新质生产力的建设和发展过程。通过城市治理实现对生产要素的统筹融合,以数字技术、智能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技术等对生产力要素结构进行改善,实现发展模式的质量提升;通过社会伦理等文化发展,推进城市治理的社会效益提升,约束和规范“活劳动”对价值(财富)创造的新生机制,在市场机制中强化劳动者“活劳动”的价值创造贡献,在社会公益场景中突显劳动者“活劳动”的财富创生共享,圈定“资本”财富与“活劳动”价值的衡量尺度,尤其是“活劳动”的生产成本和价值创造能力之间的关系。
三是城市治理的路径模式。解决了城市治理的逻辑、理论、体系、机制等基础问题后,城市治理的模式设计、路径选择、制度设计就成为要考虑的问题。深圳模式、合肥模式、杭州模式、三亚模式等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典型,在黄河流域逐步形成了白银模式、郑州模式,成为城市战略与城市治理协调发展的典范。
河洛文化注重生态的和谐性,追求与自然万物的共生性,推动人们深入探索生命的本质,形成了以气、运为本质的生命观,城市建设的人本观念集中在以中心观为主导下的山水观念、风水观念等,把城市建设发展与生态共生融合起来,对于我们现代城市建设的自然观、治理观和发展观都具有深刻的文化启迪。
本文选自:“河南贯彻黄河战略的核心文化优势研究”(编号:232400410108)2023年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 郑州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