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课两讲”的意义
“一课两讲”交流计划是由田家炳基金会、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发起,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为专业指导单位,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校长联合会为协作单位组织的活动,旨在推动香港与内地教育交流,以促进两地教师沟通与理解,提高学校道德教育的质量。在广东省“名师课堂”试验点工作推动下,朝天人继续深入推进智慧教育,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下的育人方式和教研模式转变,推进“互联网+教育”发展,在粤港“一课两讲”品德交流计划中发挥名师名课示范效应,建构粤港品德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以优秀教师带动普通教师水平提升,使名师资源得到更大范围共享,促进大湾区教师共融与高质量发展。
二、“名师课堂”的具体策略
1.“名师课堂”支持下的粤港“1+N”实践共同体组织建构。项目成员依据“1+N”的组织形式,“1”为袁慧名教师工作室,包括工作室内的思政领域的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联动对项目感兴趣并愿意参与的“N”位普通教师,以“钉钉”工作平台构建起主动参与、深度体验、团队互动的“一课两讲”实践共同体。第一,梳理共同愿景,提升实践共同体凝聚力。在大湾区背景下,探索具有家国情怀、红色基因的创新人才培养,是开启湾区时代教育新征程的改革试验探索。创新粤港澳三地教师协同合作模式,组建“名师+工作坊”三地种子教师实践共同体,以培育具有较高文化认同和家国情怀的“大湾区教师”为共同愿景提升协同创新粘合力。第二,感知团队信任,以成长为导向触发归属。加入“一课两讲”实践共同体研究的教师均经过了双向的选择,以项目为导向,均采用实名制加入,透过对相互教学背景的了解和认识,借助“钉钉”工作平台,轻松实现信息的互通有无、资源的共建共享、情感的互敬互爱。第三,激活社交黏性,互相抱团实现共同成长。第四,团队分工明确,研修互补达成价值共有。
2.围绕“一课两讲”开展线上备课。第一,在线备课。我们在“钉钉”工作平台建立在线备课小组,围绕“一课两讲”选定的主题及内容,分工合作。在云盘中建立小组备课档案,线上线下分享备课心得,及时迭代优化课程资源,存储成为“一课两讲”研修成果。第二,在线磨课。“一课两讲”中每一讲都精心研磨准备——对外,为两地道德教育交流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对内,为参与项目的教师也起到以研促进添加更为灵动的一笔。广州袁慧名师工作室领衔的工作团队和香港学校罗雨主任组织的工作团队分别就两地共识的“四通八达的交通”与“饮食文化”两大主题来明晰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开展两地在线磨课。
三、“一课两讲”的具体实施
本项目以主有效的课例研磨活动提供保障。以名师网络工作坊、名师混合式研训等模式应用为切入点,通过网络集体备课、名优课例观摩评析和微课题引领相结合的方式,围绕粤港品德“一课两讲”实施的主题,强化教师育人意识、找准育人角度、提升育人能力,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程育人效果。第一,根据国家课程标准,《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对粤港两地品德课堂设计并进行实施比较,一方面,寻求两地品德教学的共同点以寻求教学的共同规律。另一方面,比较两地品德教学的不同之处,发现事物发生发展的特殊性。第二,在本项目应用中将思政教育基本理论融入课堂教学的方法,进行归纳分析,使之系统化,上升为经验。
四、问题解决工具
腾讯会议:让多地教师能够以多种灵活方式参与教研活动,可以实现多端灵活参与、实时共享屏幕、高效在线协作的功能。钉钉:项目、团队以钉钉建构线上交流平台,可以面向群内成员随时随地上传并下载教研材料,集众人智慧在线编辑文档、幻灯片等方便开展线上集体备课。
五、“合作研修”的收获
1.教师研究水平提高。“合作研修共同体”的成员都视自己为研究者,培养了一线教师的研究意识和合作探究精神,教师们在合作研究中进行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2.教学能力提升。在 “合作研修”的过程中,教师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有了系统的了解,更关注教学对象的心理水平,教学目标与内容针对性加强,教学能力相应提升。
3.学校特色化发展。多元构成的实践共同体的建立,在粤港姊妹学校和大湾区学校中探索教师共训共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文化的共融共生。打造“朝天特色”的教育品牌,形成省内辐射影响。
【注:本文系课题“基于‘名师课堂实践共同体建构的课程思政能力提升研究”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 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