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学芬
现行的统编本教材编入了大量古诗文,足见教材对古诗文的重视。2022年版课标将“文化自信”提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的首位,加之课标中出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24次之多,并明确其主要载体,其中包括古代诗词、古代散文等。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诗词对于小学生的意义,怎么估计都不为过”(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教授语)。
2023年5月,因参与诗词讲解大赛,我去广州拜访一位几年前结缘的私塾先生。说来也巧,正好赶上一场吟诵盛宴——在做义工的一天里,认识了几位诗词界的大咖。交谈中,他们说研究古诗词教学要向东莞的彭才华老师学习,彭老师在古诗词教学方面已经深耕多年,成果颇丰。一位老师当即向我推荐了彭老师的《如歌的行板——彭才华古诗文课堂15例》。
那么,小学阶段的古诗文如何教?小学不同学段的古诗文如何教?教到什么程度?怎样的古诗文课才是好课?好在哪里?带着一系列疑惑,我翻开了彭老师的书。
除了著作常见的“序言”“后记”外,15个课例,每个课例都含有教学设计(包括设计意图)、教学实录、名家评析(1~2篇)。教什么、怎么教,评什么、怎么评,从“教”到“评”,作者希望每一位有缘的读者,在阅读后获得的是全方位的提升。
叶嘉莹先生曾说:“词人的修养不同,词的境界便不同。”读着彭老师的专著,我认为,作者的修养不同,书的境界便不同;评课者的修养不同,评析的角度和境界便不同。的确,每看完一个课例,读者收获的不只是了解了一首古诗文的教法,而是教者精心备课的思考过程,以及不同专家、一线名师,从不同角度的不同评析。下面主要从四个方面谈谈我的收获。
一、古诗文教学,“教什么”和“怎么教”
书中的15个课例,既有单独一篇诗文的课例,也有两首诗的整合教学。每个教学设计语言各有特色,环节也独具匠心。“字字落实”“朗朗上口”“历历在目”“津津有味”是彭老师对古诗文教学的四个层次的经验总结。同时,在15个课例中,没有雷同的教学设计。而且,所有课例都能让读者眼前一亮。详细的实录部分可以再现课堂中彭老师教的过程。
1.夯实基础,学习教学环节的巧妙整合
零散的教学容易忘记,识字与疏通句意的适当整合可以夯实基础,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简单摘录课例《江南》的导入部分。
彭老师从题目“江”的板书导入,引导学生组词、造句;结合中国地图,了解长江、江南的位置;由“江南”引出江南的“莲”,识记草字头的字并用“莲”组词;呈现“采莲”图,再出示篆体“采”字,猜认并引导组词或说一句话。
“江”—“江南”—江南的“莲”—“采莲”—“采”,系统化、系列化的整合教学,一气呵成,我有种被惊艳到的兴奋。
2.抛砖引玉,学习和思考组诗的教学方法
古诗教学如何组合,了无痕迹,既节约时间,又能达到教学效果?彭老师在书中精心准备了5组组合。每一组,从不同角度出发,却又似乎恰到好处。三年级下册第9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单元中的传统节日《元日》《清明》两首诗整合,从汉字的字源“节”入手,进行文化的溯源。前者围绕“暖”,后者围绕“断魂”,将客观和主观相结合,最后再回到“节”,课堂上处处渗透着文化的浸润。四年级下册第1课,从两个“要好的朋友”的交往出发,将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和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两首田园诗整合,从诗中描写的众多事物中引出“意象”一词,让学生感受田园的静境之美。此外,还有《示儿》和《题临安邸》两首相似背景下爱国诗的有机组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送元二使安西》两首送别诗的巧妙组合,以及《唐诗·童诗》的有趣组合。通过这5个课例,抛砖引玉,给读者思考更多的古诗文组合教学的方向。
3.灵活的思辨,在咬文嚼字中渗透
请看彭老师在《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的教学中对王戎的“不动”与“动”的设计,以及李树是否“道边”的设计。
王戎——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看李树多子折枝。
彭老师的教学总是站在学生的视角进行,看到这儿,眼前一亮,忍不住在旁边写下一个“妙”。
而张学伟老师在《读为经,思为纬,趣为魂——评彭才华〈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的评析中也写到“妙”。原来,好课给大家的感受是一样的。
文本解读、教学设计、上课、写作等是一名教师必备的能力。将15个课例对比看几个来回,相信,无论是新手教师还是经验型教师,都能学习到如何将客观的教学设计转化为师生的“课堂密码”,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过程在课堂中生动呈现。
二、古诗文教学,“为什么这样教”
每个课例,除了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外,还有教学实录和教学点评,两个板块可以结合起来一起学习。如何解读一篇古诗文?如何进行教学设计?为什么这么设计?如何进行细化?如何将设计转化为教学语言?备课时下的“诗外功夫”有哪些?阅读中,还可以逆向思考:这样的教学实录,应该如何撰写教学设计?
以上疑问,每个案例的第三环节“思考”板块,都有详细的记录。
如《江南》中“有趣的教学”应该如何做?《司马光》作为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备课时有哪些思考?王安石变法是否要通过《元日》教给学生……
在“思考”这一板块,彭老师真实呈现自己备课时或迷茫或思考的过程,让读者感受到名师真真切切的备课过程。这个过程,不单单是公开课或者获奖课例展现的成熟的样子,还有选课、思考、修改、推翻、重建等一系列过程,读者可以感受到名师“常人”的一面,并从中受到启发和激励。
有人说,优秀的流传至今的词,是用词人的苦难换来的。看完彭老师的设计和实录,我觉得每一个优秀的教学课例,是执教者用汗水和心血换来的。规范的教学设计,翔实的课堂实录,就如同我们所熟悉的彭老师本人一般,给人以教学的真实感、文化的厚重感。
三、古诗文教学,“评什么”和“怎么评”
如何评课?如何写评课稿?书中有对教学实录的各环节的点评,还有对每一个课例的评析,共21篇(有的课例后面是一篇评析文章,有的是两篇)。评课的都是目前教育界的专家或者名师,他们对彭老师课例的分析深入浅出。无论是对于课例本身的深入理解,还是对于由此引申出去的拓展阅读,或者是对比同类其他课例的思考,都是相当专业的,值得细读。如桑志军教授写的《课中有诗,诗在课中》,周一贯老师写的《一主多“辅”的统整艺术》等都是极为精彩的。
林志芳是本书中唯一有两篇评析文章的老师。林老师在对《渔歌子》教学的评论《读,恰逢人间四月天》一文中,对围绕课例“读”的统观、细想、深思做了细致分析,并提出“每个老师当下的课都藏着他人生的秘密与生活的境界;每一位老师实施语文课程,都有它独特的生活色彩与气息”的观点,深得我心。另外,在《伯牙鼓琴》的评课《流水高山且鼓琴》一文中,林老师极为赞赏彭老师补充拓展的《荀子》《列子·汤问》《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等资料和原文“互文释义”,组成与伯牙钟子期有关的故事群,并提到语文教学设计中的“教育叙事”“教育修辞”等问题,让人眼前一亮。
王崧舟老师对彭老师执教的《七律·长征》中“大渡桥横铁索寒”的“寒”的理解与其他学者对于“寒”的解读的异同,让人印象深刻,不但可以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
四、古诗文教学,更要有“源头活水”
每个课例背后都有彭老师大量时间的付出和专业的准备,这可以从他的每个课例的“思考”这一环节的文字中可知。
他在教学中每次音乐的使用都有相得益彰的效果,这源于彭老师对音乐的专业与执着。在“思考”中,彭老师讲为了上好“送别”的两首组诗,他可以用两个晚上千淘万漉,在近50首曲子里,淘得两首“认为最契合的音乐”。
精致、大气、厚实的课堂背后是彭老师大量的或广泛、或深入的阅读。如对诗与词的区别、诗句的对仗、意象等的深入研究;在《司马光》教学中恰当引入《宋史·司马光传》;在《清平乐·村居》教学中,对于“溪”的文献查阅和恰当引入;《七律·长征》教学中资料的拓展;《伯牙鼓琴》教学中,不同文献结合了解故事的背景、“琴”文化、有关音乐的古诗……
正如彭老师说的:“教育,从‘心出发;教育,有时候不必‘看见。”如果教师坚持长期不间断的学习,具有渊博的学识,通过不断的课堂渗透,学生对于古诗文的学习和兴趣,就会逐渐生根、发芽。
从课例中,我们知道,备课有时候看不见。实际上,细细琢磨,却又是“看得见”的。在执教者课堂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看见”。相信,每一位教师,通过研读,都能对小学阶段的古诗文教学有一个新的认识,一次新的突破。
总之,这本著作,真的可以引领读者实现一次次“完美的超越”(何捷老师在点评文章《在古诗词教学中获得精神洗礼》中的话)。它对于如何提高教师的语文学科专业写作能力,尤其是如何撰写教学设计和评课稿,给出了非常优秀而丰富的例子,这也是本书与大多数课例集的不同之处。
“15”,是一个具体、局限的数字,难以承载著作所带来的收获。彭老师有意将教师由教学设计引向教育实施,由教学实施引向学科教学的专业阅读、深度阅读,由单篇备课引向“整合备课”“终身备课”,由“诗内”引向“诗外”,引向对古诗文的赏析,并开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觉的传承。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东城虎英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