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歌,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诗性表达

2024-06-30 12:33彭才华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4年5期
关键词:语感美的素养

彭才华

“如歌”之“如”有两种解释,一为“像”,二为“到”。其一,是指“像歌的语文”,此处“语文”为动词,指向课堂教学策略和艺术,也就是说要“像歌一样地教语文”,如文本解读追求的“音准”“调式”,课堂教学追求的“节奏”“情感”等;其二,是指“到歌的语文”,此处“语文”为名词,是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说语文教学应该到达歌一样的境地。两种解释合在一起,即经由“像歌的语文”,也即研究课堂教学的策略和艺术,以达成“到歌的语文”。

本篇主要讨论“到歌的语文”,即探讨学科核心素养视域下“如歌”的语文教学目标。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对于这一界定,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更关注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却忽视了对前面一句话的揣摩与理解。其实,核心素养一定是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慢慢积累与构建起来,在真实情境中表现出来的,是众多方面的综合体现。在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绝不是单独实施,更不是一个挨一个分别落实的。以下分而述之,只是为了讨论的方便。

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语文所担负的责任不同于其他任何工具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经由语言文字的学习,认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尝试理解、包容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拓展文化视野,养成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说到中华文化,清华大学彭林先生指出:中华文化的核心是“礼”,但是这“礼”包含着“乐”,讲得周备一点,中华文化就是礼乐文化。

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是他的文化理想,也是他所向往的教育理想。他极其重视艺术与文学,认为“诗”与“乐”最讲究以情动人,能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风俗,教化民众,养成人格。而所谓“移风易俗,莫善于乐”,更可以看出,在孔子的教育理想中,音乐对人的教化作用无可替代。

这种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吕氏春秋·适音》载:“故有道之世,观其音而知其俗矣,观其俗而知其政矣,观其政而知其主矣。”《乐记》载:“凡音者,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伦理者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为能知乐……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知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德者,得也。”

听听一个地方流行的民歌,便可以知道当地民众的志向与风尚;是君子,必“知乐”,礼乐皆得方为君子。这些论述,都继承和发展了孔子以来儒家关于乐教的功用以及美与善、礼和乐等关系的思想,强调了音乐对人的情感、性格、意志的影响,强调了音乐对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作用。

因此,“如歌”的语文教学更应注重“诗”与“乐”的深度融合,并要有乐教之于文化的担当与追求,在引导学生学习中华母语的过程中,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热爱并继承中华文化。

另一方面,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社会发展越来越多元化,信息传播越来越发达,文化的转型、更新日益加快,各种新文化层出不穷,这对我们的社会生活和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在这样的多元文化背景之下,我们既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我国的传统美德、民族精神以及核心文化价值等在社会乃至全球进行广泛宣扬和传播,也要以开放的思想和胸怀尊重、理解多元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视野,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

这一点,我们同样可以在音乐方面得到启示。大指挥家小泽征尔曾多次强调: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的确,音乐作为人类情感和生活的一种艺术表达,创作者由心而出,抒发的是人们共通的情感和愿望,或喜悦,或悲伤,或热烈,或平静。然而,不管是西方古典音乐,还是各地民族戏曲,作为听众,无论肤色、人种,往往都能产生共鸣,得到享受。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应该成为我们对于多元文化的基本态度。《乐记》里说“乐者,乐也”。对待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如歌”的语文教学理应愉悦地包容,理性地尊重。

二、操千曲而后晓声——语言运用

在语文课程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中,语言运用是其他三方面的基础。也就是说,没有语言运用,其他三方面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建构”又是“运用”的基础。没有“建构”,就不可能有“运用”。

那么,语言建构主要依靠什么呢?靠语感。

什么是语感?夏丏尊先生是这样解释的:

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里,“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诗味吧。

语感,是一种对于语言文字特有的敏感,其最大特点是迅速、直接,它不经刻意分析,却不但能理解语义,还能对语言表现的意境、意味有深刻的领悟,对语言的弦外之音有准确的把握。

拿我们的母语来说,只懂得汉语言基本的字面意思,永远只能是汉语的“门外汉”。因为,没有汉语的“语感”,读到 “红杏枝头春意闹”这样的句子,是百思不得其解的;看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诗句,只觉得诗人不讲道理;也永远无法理解“中国队大胜美国队”和“中国队大败美国队”怎么说都是中国队赢了……因此,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的敏锐的感觉;朱作仁教授也曾指出:敏锐的语感既是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

语言学习这一规律,与音乐领域的道理是相通的。众所周知,要欣赏音乐之美,同样只能依靠感觉——乐感。听同样一首曲子,有的人可能热泪盈眶,而有的人却无动于衷。这便是乐感敏锐度所导致的。大指挥家小泽征尔“跪着听音乐”的故事便是对乐感的最好诠释:

1978年6月,小泽征尔第二次访问北京,他指挥中央乐团演奏了弦乐合奏《二泉映月》。翌日,他在中央音乐学院聆听姜建华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时,情不自禁,掩面而泣,他以东方人特有的虔诚说“这种音乐只应当跪下去听”,并且真的从坐着的椅子上顺势跪下去,当时坐在他身旁的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赵沨赶紧拉着他的手把他扶在座位上。小泽征尔又喃喃自语地说:“如果我先听了这次演奏,昨天绝对不敢指挥这个曲目,因为我没有真正理解这首音乐,我没有资格指挥这个曲目。”

这段往事,在乐坛传为美谈。而成就这一美谈的主要原因则是,听音乐的这个人是大指挥家小泽征尔。试想一下,同样是《二泉映月》,播放给一个乐感迟钝的人来听,即使你再怎么解释,怕也只能是“对牛弹琴”了。

那么,小泽征尔的乐感从何而来?答案只有一个:操千曲而后晓声。长期浸淫在音乐中,天天与音乐耳鬓厮磨,早已让小泽征尔的乐感异常敏锐。也就是说,小泽征尔“音乐的建构”功在平时,功在他深度接触了大量纯正、优美的音乐作品。

回到语言问题上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和乐感一样,语感的形成同样有赖于大量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

有一次,一位记者采访巴金先生说:“您的语言那么好,那么符合语法规范,您的语法是怎么学的呢?”谁知,巴金说自己没学过语法,甚至“不知道什么叫语法”,只是说:“我把《古文观止》背诵过之后,就写出来了……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能慢慢地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语感的形成规律、语感之于语言运用的作用,可见一斑。

是的,每个人的语感都是随着言语经验的丰富而增长的,也是随着言语经验的深入而变得敏锐。语感好了,语言运用自然就不难了。

因此,“如歌”的语文教学追寻这样的境界:引领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和积累典范、优美的文学作品,通过丰富而有效的语言实践,提升语感品质,最终让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达到“操千曲而后晓声”般的不假思索、得心应手。

三、乐者,心之所动也——思维能力

语感对语文学习非常重要,但也要防止走向极端。作为一种直觉思维,语感能帮助我们在语言活动中从整体入手,直接、快速地获取结论。但是,对于究竟为什么有这样的结论,其中的原理、规律、方法等并不明朗,并不清晰。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无论是语言内部的规律,还是语感的获得和提升,都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如果我们能对由语感获得结论的过程有所研究,对其中的规律、方法、原理有清晰认知的话,语感的品质就一定能得到更快提升。也就是说,在我们的课堂上,如果能通过一系列有质量、有趣味的语文思维训练,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觉察,自主思考,从语言现象中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归纳原理,那么,今后的语感形成便更加自觉。

例如,《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读这段话,学生单凭语感,大概也知道小艇的特点。但是,这种“知道”仍然有些笼统、有些模糊。为什么作者对同一事物“威尼斯小艇”打了三个比方:独木舟、天边的新月、田沟里的水蛇?三个比方究竟有什么不同的指向?学生并没有觉察。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展开思考。原来,三个比方各有作用,一个说明小艇的整体形态窄而深,一个说明船头与船艄向上翘起的显著特点,一个则是为了强调其行动轻快灵活。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发现,三个比方的顺序大有讲究,绝不能颠倒。

是的,好的文学作品,往往都是这样,处处暗含着作者精巧的运思。在阅读时,我们必须投入深度的思维,才能真正读懂作品。这正如毛泽东所言:“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有了思维的参与,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语感这个“捉摸不透的尤物”;有了思维的参与,我们的语言运用才会逐步走向成熟。这一点,和音乐创作、音乐欣赏的道理也是相似的。

“乐者,心之所动也。”《乐记》中就有这样的观点:君子要从内心的感动出发,思考其表现形式,研究其文采节奏。

到今天,许多音乐人也都谈到这种创作经验。例如,《弯弯的月亮》词曲作者李海鹰说:音乐创作需要激情,需要灵感,这话不假。但创作更需要理性,更需要思考,因为创作的过程,不是简单的激情放纵,相反,是对情感的一种控制,一种把握。我是一个理性的人,对我来说,最可怕的莫过于失去自我鉴别的能力。

著名作曲家王立平在谈到他的《红楼梦组曲》创作历程时,更是强调了思维对于音乐创作的重要性:

《葬花吟》的创作耗时一年零九个月,是我写得最苦的一首……我创作《葬花吟》时,百思不得其解。按现代人的观点,林黛玉是个个头不高、老爱生气、整天病恹恹的女孩,试问,哪个男孩会喜欢她?哪家人敢娶她当媳妇?那为什么曹雪芹会对她倾注那么多感情?我每天反复琢磨。有一天,我突然想到那一句:天尽头,何处有香丘?这哪里是低头葬花,分明就是一个女子在叩问苍天啊!这是一种悲鸣,是呼号,瘦弱的黛玉刹那之间就高大了起来……

“百思不得其解”“每天反复琢磨”,正是这一音乐作品成功的原因。

无独有偶,法国作家雨果也曾说,“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这句话同样道出了音乐与思维的关系,相信也是他作为一个作家在聆听音乐时的感悟。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就应该引导学生像雨果聆听音乐那样,在语文学习中,在语感之外听出语言里思维的声音,并不断提升对语感形成的自我觉察、思考、总结的能力。

四、言之不足则歌之,歌之不足则舞之——审美创造

作为一门以语言文字表达感情的学科,语文与审美教育有着天然的联系。通过语文渗透审美教育,既是教会学生艺术地把握世界,也是引领学生进行自我确证、自我超越、自我实现的重要方式。可以说,语文教育如果放弃了审美素养的培育,就丢失了学科教学的重要价值,通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使之成为一个健全的“人”的终极关怀就一定会落空。

2022年版课标指出,“审美创造是指学生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验,具有初步的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这就需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多引导学生接触优秀的文学作品,品味优美的语言,注重由语言文字展开审美想象,体会文学作品里丰富的情感,感受思想的魅力,领悟人生的哲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口头、书面表达的练习中,以美的语言表现美的思想,表达美的情感。

以下是笔者执教《渔歌子》一词的片段:

师:好的诗词是一幅画。所以,我们读诗词,还要“历历在目”地读。(板书:历历在目)什么叫“历历在目”地读呢?

生:读着读着,就好像亲眼看到了一样。

师:那么,我们读了这么多遍了,你看到了什么呢?(稍顿)大家也可以在书上标出来。

(生标记词中写到的景物)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景物。

生:白鹭、西塞山、桃花、流水、鳜鱼、箬笠、蓑衣、斜风、细雨。

师:你看,短短27个字的一首词,诗人就给我们描绘了那么多景象,完全就是一幅画啊!(出示插图)

师:但是,这仅仅是一个画家心中的景象。我们可以比他更高明一些,因为当我们闭上眼睛,(示意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我们的想象,我们会看到更多更美的景象。(播放音乐范读)

师:(引导想象)你一定会看到西塞山。它有着怎样的颜色?它有多高?白鹭飞翔的姿态你看到了吗?白鹭的声音你听到了吗?桃花的颜色又是怎样的?它开得有多热闹?也许,还有些桃花随着风儿在舞蹈呢!流水的声音你听到了吗?水底的鳜鱼,你看到了吗?还有那坐在船头的渔翁。还有斜风,还有细雨。

(生闭眼想象)

师:这么多的景象,这么丰富的色彩,我相信你一定看到了!慢慢地睁开眼睛,来,把你刚才看到的最美的景象,或者听到的最美的声音告诉大家。首先,让我们抬头往前面看,你一定看到——

……

师:是啊,展开想象的翅膀,我们既看到了远处青翠的西塞山、飞翔的白鹭鸟,我们也看到了近处飘飘悠悠的粉红桃花、慢慢流淌的清清江水、黄白相间的肥美鳜鱼,我们还看到了更近处斜风细雨中那个头戴箬笠、身披蓑衣的渔翁。张志和就像一个画家一样,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地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烟波垂钓图”。来,我们一起再来美美地欣赏这首图画一样的词。

(生齐读全词)

在这一片段中,笔者特别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激发、想象的激活,让学生透过诗词美的语言,去想象美的形象、美的意境,进而感受词人美的心境以及美的人生哲理。

情感、想象,都与心相关。只有心动了,心通了,才有切实的语文学习。因为,心本来就是文学、艺术的源头。《毛诗序》指出: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言、嗟叹、咏歌、舞蹈本是一家,同出一源——“心”。同时,这几种表现形式还有层次上的不同,有时语言不能表达的情感,音乐却可以来表现。正如有人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德国音乐家舒曼也说,音乐是灵魂的完美表现。所以,言之不足则歌之,歌之不足则舞之,由言到歌、到舞,一步步走向美的极致。

取法乎上,方得其中。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素养,理应追寻“如歌”的境界,让学生的心灵抵达“歌”“舞”的自由境地,尽情欣赏美的作品,接受美的熏陶,也在审美创造的过程中,提升能力,完善自我。

核心素养的提出,凝聚了无数专家、学者的心血与智慧。回望其研究历程,不可谓不曲折迂回。然而,由理论到实践,也许还隔着无数或宽或窄、或深或浅的沟壑。对于每一个站在教学一线的老师来说,最紧要的,是思考如何让核心素养落地,落地到三尺讲台,落地到自己与学生语文教学活动的每一个当下。也就是说,对语文课程的核心素养,每一个老师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理解和表达。“如歌”,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的理解和表达,指向更美的语文。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莞城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郝   波

猜你喜欢
语感美的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