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业仁
小学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直接执行者,其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尤其是农村小学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还应具备健康生活和责任担当能力。当前小学教师队伍培养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入职后专业发展能力不足、专业化发展意识淡薄等。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如何培养适应核心素养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一、核心素养对小学教师培养提出的挑战
1.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由于农村小学教师培养体系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不能很好地适应核心素养对农村小学教师培养目标的要求。例如,目前很多教师的全员培训均以网络培训的形式进行,主要以理论为主,缺少实践教学环节。而且,由于农村小学教师培训机构和师资队伍建设还不完善,很多培训只注重对学生学科知识的教授,忽视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2.教师发展资源配置不足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生活便利性与城区还存在差距,生源质量也不如城区,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便利性及归属感与城市存在较大差异。虽然近年来国家对农村小学教师进行了一定的政策倾斜,如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但是和城市中的小学教师相比,还是欠缺吸引力的,人才还是流向城区。同时,由于学校条件有限、教学设备不足等原因,青年教师需要承担更多的教学任务。因此,从整体来看,教师的发展资源配置不足。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教师培养路径
1.转变观念,厚植教育情怀
教育被誉为一项以信仰为基础的事业,这表明教师的教育应当是自发、真诚、内在驱动的。因此,对乡村教育的热爱成为乡村小学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核心素养的内核和灵魂。教师要热爱教育,热爱乡村小学,认识到乡村小学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并全身心投入到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中。
2.结合实际,探索培养课程
乡村小学教师普遍存在跨学科教学的情况,培养的重心在于“全”,这意味着学校需要打破传统的分科教学和分科培养的思维定式,很多时候需要跨学科培养,消除学科间的隔阂。学校可以提供多元化的选修课程。例如,科技与艺术,健康与生活等。特别是应关注乡村社会与乡村教育方面的课程,让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兴趣选择不同的课程,既能“有所专长”,又能掌握乡土文化知识。同时,注重实践性课程,强化对教育教学基本技能的培训与演练,将他们的教育基础打牢,提升他们的职业适应性,强化他们的职业情感,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
3.实施规划,提高教师能力
对于教师这一职业来说,一个明确的职业发展计划尤为关键。这不仅关乎他们的个人事业成功,更影响到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只有当教师对自己的职业道路有了清晰的认识,他们才能为自己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教师们的干劲和热情将会得到极大提升。在设定目标时,教师可以设定成为专家型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然后将大目标细化为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多个方面。通过这种方式,教师们可以全面审视自己在各个方面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提升。
4.创新形式,建立培养机制
年轻教师有独特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如何快速成长起来,迅速站稳讲台,是每个年轻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1)建立“师徒结对”制度。为了使新教师尽快成长,学校应该建立“师徒结对”制度,让有经验的老教师与年轻教师结对子。一是以老带新,学校可以安排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给年轻教师上课,指导年轻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让他们在学习中成长;二是制定考核制度,每学期定期对“师徒结对”的效果进行考核和评定。
(2)成立青年教师小组。为了更好地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可以成立“青年教师发展小组”,并出台一系列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举措。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鼓励年轻教师在课前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等环节中做到精益求精;定期开展“青蓝教学竞赛”,通过竞赛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另外,鼓励他们多参与校内的各种教研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地成长。
责任编辑 王思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