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同金茂园遗址人群颅骨的形态学

2024-06-30 15:19周亚威王煜侯晓刚李树云
人类学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北魏民族融合形态

周亚威 王煜 侯晓刚 李树云

摘要:本文对金茂园遗址人颅骨形态学的研究后发现,该墓地居民颅骨特征属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范畴,并表现出不同程度与东亚和东北亚类型接近的特点。种系纯度检验显示,男女两性均有同种系倾向,但女性各项指标变异范围更大。金茂园组与华南组、华北组关系最近,与通古斯组关系最远。在与古代组比较中,金茂园与以东亚类型为主的新丰组、水泊寺组等古代人群接近,与以北亚类型为主的东大井组、叭沟组等古代人群距离较远。金茂园遗址代表的北魏平城时期人群应是继承了大同地区原住民的遗传学特征,同时也受到了来自北方人群交流与迁徙的影响,尤其在金茂园女性人群中的表现似乎更加强烈。北魏平城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各民族融合的重要阶段,北魏孝文帝主动汉化的举措,极大程度地推进了拓跋鲜卑与汉族的融合,对大同地区考古遗址出土人骨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鲜卑人群的汉化进程。

关键词:颅骨;形态;东亚;民族融合;北魏

1 引言

大同地处山西省北部,黄土高原的东北边缘,与内蒙古高原相接,三面环山,内部地势相对较平坦,有充足的水资源,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较适宜人类的生存与活动。历史上,大同是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民族的交界地带,是中原王朝的北部边防重镇,也是北方民族融合的摇篮[1]。东周代国至秦汉之际为雁门郡,到北魏定都平城,战争、贸易和交流使大同在历史进程中成为了一座多民族融合的大熔炉[2-4]。其丰富的古代遗存是研究大同地区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碰撞和交融的重要实物资料。对该区域古代人骨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从体质特征上了解不同人群之间的交流方式和融合程度。20 世纪以来,大同市区周围陆续发现了大量北魏时期遗存,伴随着人骨材料的出土,对大同地区人群种系成分的研究也不断开展[5]。张振标通过对大同市南郊墓区电焊器材厂北魏时期古墓群颅骨标本的研究,认为大同北魏组人群颅骨的种族类型主要与东北亚类型最为接近,也具有较明显的乌孙人的体质特征,与汉族的颅骨特征有区别,和古代及近代华北地区以北的居民关系最为密切[6]。韩巍根据己有材料及数据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分析与研究,得出大同北魏组的种族类型与东亚人种最类似,与北亚蒙古人种存在一定差异[7]。王银田通过历史学和体质人类学成果论述了南郊墓区族属,对于人骨的种系归属基本认同张振标的结论[8]。李鹏程通过对大同水泊寺廉租房墓地的体质人类学研究,认为水泊寺居民的主要成分是以东亚类型为主,同时不排除在人群交流的过程中受到了一些东北亚人种的影响[9]。

以上研究主要关注大同地区人群的体质特征,缺少对该地区人群沿袭关系和交流方式的探讨。如:平城时期人群的主体是否为鲜卑人?不同人群之间交流形式如何?这些问题对于研究大同甚至北方地区的族源与历史均有重要意义。为追溯大同历史进程中所隐含的人种学背景,本文将运用颅骨形态学的方法对金茂园出土人骨材料进行相关分析。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大同金茂园遗址地处山西省大同市南郊,御河西岸,十里河东岸,位于开源街与魏都大道交汇处东北角,属南郊墓区范围内(图1)。2016 年11 月,大同市考古所配合基础设施建设,对勘探出的67 座北魏墓葬,进行了抢救性保护发掘。经初步整理,墓地使用年代在北魏平城时期(398—494 AD),墓葬形制以单人仰身直肢葬为主,头向朝西或朝南,出土人骨标本82 例。

依据《体质人类学》和《人骨手册》对金茂园遗址出土人骨进行性别、年龄鉴定,并对可供观察和测量的12 具成年男性颅骨进行人种学考察[10, 11]。鉴定数量82 例,性别明确者47 例,其中男性23 例,女性24 例,年龄从未成年到五十岁左右不等,死亡高峰期为中年期。

2.2 方法

非测量性性状观察和测量标准参照《体质人类学》、《人体测量方法》和《人体测量手册》中的相关著述[10, 12, 13]。种系纯度检验采用颅长、颅宽、颅指数标准差变异程度估算和平均标准差百分比比较等方法[14-15]。现代组比较中,将男性12 例个体的17 项测量数据平均值分别与现代亚洲人种的北亚、东北亚、东亚和南亚四个区域类型作比较。古代组比较中,采用组间差异均方根函数[9]、主成分分析[16]、平均差异度[17] 等方法对金茂园组与各古代对比组进行分析,并描绘散点图来呈现金茂园组居民与其他古代居民的关系。dm代表平均差异度,dm 系数越小表示两者关系越近[18]。

平均差异度MMD(dm) 公式:

其中,n 为形态特征数;θ1 和θ2 是两组间每个性状出现频率P1 和P2 弧度的角度转换,θ=arc sin(1-2P), P 是每个性状出现的频率;N1 和N2 是两组间样本的例数。当P=0 时,以N/4代替(Bartletts adjustment)。dm 系数越小表示两者关系越近,dm 系数为负值时,将其设为0[7]。

3 观察与分析

3.1 连续性形态特征观察

男性颅骨的连续性形态特征观察主要参考《体质人类学》[10]、《人体测量方法》[12] 和《人体测量手册》[13],现将大同金茂园遗址颅骨标本的形态特征作以下概述:男性可作颅型观察的共12 例,颅型以楔形为主。眉弓和眉间突度发育较显著;眉弓范围2 级为主;以倾斜的前额为主,多无额中缝,下颌圆枕弱或没有。颅顶缝较为简单,以微波型、深波型居多;乳突和枕外隆发育较为显著。梨状孔梨型居多,梨状孔下缘鼻前窝形为主。鼻前棘IV级最多,II 级次之;鼻根凹2 级居多。翼区全为蝶顶型;眶形全为椭圆形;下颌角外翻或直形。腭型U 字型为主,椭圆型次之;腭圆枕大多无;颏形以方形为主,矢状嵴仅发现2 例,犬齿窝稍显。颧骨上颌骨下缘转角处欠圆钝。

女性与男性标本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为:眉弓、眉间、鼻根凹、枕外隆凸、乳突发育较弱,前额以中等为主,下颌角直型居多。

3.2 非连续性形态特征观察

人类颅骨非连续性特征,也被称为“离散型性状”(Discretetraits) 或“形态小变异”(Morphological minorvariants),是体质人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人类颅骨非连续性特征的研究始于20 世纪80 年代末,主要应用于探讨群体间的遗传距离[19]。本文尝试通过非连续性性状的MMD 分析,探讨金茂园人群与周边地区人群间的关系(表2,表3)。

经筛选, 可观察颅骨21 例, 其中男性11 例, 女性10 例。观察项目依据王令红[19]、张银运[20]、张建波[21]、李法军[22] 等介绍的定义和观察方法,并参考Dodo[23] 和Ossenberg[24] 的观察标准,共观察了46 项颅骨非连续性性状。统计方法采用计算组间的平均差异度[17],选择了13 项较少受性别、侧别影响的性状,与亚洲地区的10 组近现代人骨材料进行对比。对比项目为人字点小骨、顶切迹骨、星点小骨、枕乳缝间骨、二分舌下神经管、髁前结节、下颌舌骨沟骨桥、鼓板裂孔、额中缝 、枕横缝残存、眶上神经孔 、副眶下孔、副颏孔。对比组分别为,东亚地区的华北组[19]、太原组[25]、中国南方组;东北亚地区的蒙古组、布里亚特组、阿穆尔河组、楚克奇组;东南亚的爪哇组和菲律宾组;中亚地区的哈萨克组[21, 26]。

表3 显示金茂园组与太原组有最小的dm 值;与华北组、南方组、爪哇组、菲律宾组、蒙古组、阿穆尔河组dm<0.050;与哈萨克组、楚克奇组、布里亚特组大于0.050。通过非测量性形态特征的观察与分析可知,金茂园组应属于亚洲蒙古大人种的范畴。与亚洲地区人骨材料的对比情况进一步显示,金茂园组与代表着现代东亚蒙古人种的太原组最为接近[25]。

3.3 种系纯度检验

鉴别人群同种系(Homogeneous)还是异种系(Heterogeneous)的常用方法是由学者皮尔逊(Karl Pearson)在1903 年提出的,若某一人群的颅长标准差及颅宽标准差的值高于6.5,这一人群的颅骨有很大可能是异种系种群;若某一人群的颅长标准差的值低于5.5,宽度的标准差小于3.3,则同种系的可能更大[14-15]。

本文选取皮尔逊(Karl Pearson)和莫兰特(Morant GW)列举的疑似同种系的若干颅骨组的颅长标准差、颅宽标准差与颅指数标准差,并加入中国境内异种系的殷墟祭祀坑组、姜家梁组[22]、浮山桥北组[27] 和同种系的殷墟中小墓组[28] 的三项标准差数据,与金茂园组进行对比。表4 显示,男女两性的颅长标准差分别为4.65 和3.60,颅宽的标准差分别为4.65 和4.27,都大于3.3 又小于5.5。金茂园两性样本与其他样本所作折线图显示金茂园组男性的颅长和颅指数标准差落入同种系范围,颅宽标准差略大,但并未达到异种系下限;金茂园组女性的三项标准差均小于异种系的姜家梁组,除颅宽标准差略大于浮山桥北组外,另外两项近似同种系的殷墟中小墓组。

为进一步检验金茂园组种系纯度,本文依据杨希枚先生所采用的Howells 设计的多项同种系标准差值比较。用待估样本与这些同种系标准差逐项对比,求取标准差百分比值,越接近100%,被检验组别越纯正[14-15]。参与对比的同种系标准差引用的是Howells 的研究成果(表5)。

从金茂园组男性25 项线性测量平均值标准差102.04%、33 项指数平均标准差100.2%、8 项指数平均值94.47% 来看,均接近100%。女性25 项线性测量平均值标准差91.56%、33 项指数平均标准差91.19% 和8 项指数平均值90.04%,均接近90%,逐项比较,主要是颅型和鼻型的差别。总体上来看,金茂园两性都有同种系倾向,只是女性个体间在颅型和鼻型特征上的变异范围更大一些(图2)。

3.4 颅骨的测量性特征

将大同金茂园组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中的北亚、东北亚、东亚和南亚四个区域性类型进行比较[10]。摘取17 项反映颅面部特征的测量值和指数值,将金茂园12 例男性个体分别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四个区域类型进行对比,观察个体17 项数据落入各类型的百分比,并结合其颅面部形态特征进行讨论。

金茂园12 例男性颅骨中,有5 例数据落入东亚类型或南亚类型最多,分别是DT6#M12、DT6#M13、DT4#M21、DT6#M7、DT11#M11(1), 其中DT6#M13 数据落入北亚类型最多,但上面高、上面指数、鼻颧角等重要特征都落入东亚类型,且面宽偏窄并超出亚洲蒙古人种变异范围下限。有4 例数据落入东北亚类型最多,分别是DT1#M10、DTM34、DT4#M20、DT1#M13。其余3 例,DT6#M5、DT1#M19、DT1#M2 落入情况不明显,可能同时受到几个蒙古人种区域类型的影响。

综合颅骨非测量性形态观察和个体数据落入各蒙古人群比率情况进行分析,可以弥补只比较均值所忽略的信息。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制作散点图的方法来观察男女两性个体离散情况,并在男性个体中增加了新店子组[29]、庙底沟组[30]、鲤鱼墩组[31] 和平洋组[32],他们分别以北亚、东亚、南亚、东北亚四个类型为主要成分。

男性个体通过SPSS21.0 分析,前三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占据68.93%,基本代表了所有项目的总体特征,各因子所占载荷量不同,习惯上前三个因子较容易进行解释。第一因子中的上面高、上面指数、垂直颅面指数、鼻指数等项目在载荷量中(载荷量ω>0.659)占主要地位,代表鼻型以及颅面部形态特征。第二因子中的颅宽、颅指数、颅宽高指数、鼻颧角等项目在载荷量中(ω>0.672) 居于主要地位,代表颅型和上面部扁平度特征。第三因子中的颅高、颅长高指数、颅宽高指数等在载荷量中(ω>0.696) 占据主要地位,代表颅型特征。

图3: A,B 显示,4#M20 与1#M10、M34 在颅型等特征上有区别,但与代表东北亚类型的平洋组接近,11#M11(1) 由于较大上面高(79.38)也接近平洋组,但在颅型、上面部扁平度特征上接近庙底沟组 ;6#M12、4#M21 显示出与鲤鱼墩组接近,颅面特征上却趋近庙底沟组。其余个体在鼻型及面部形态特征上均趋近于代表东亚类型的庙底沟组。分析结果与个体数据落入情况及颅面观察颇为吻合。

女性个体通过SPSS21.0 分析,前三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占据69.914%,基本代表了所有项目的总体特征,各因子所占载荷量不同,习惯上前三个因子较容易进行解释。第一因子中的上面高、上面指数、额角、垂直颅面指数、鼻指数、颅长、颅长高指数等项目在载荷量中(ω>0.722) 占主要地位,代表鼻型、颅型以及面部形态特征。第二因子中的颅宽、颧宽、鼻颧角等在载荷量中(ω>0.693) 居于主要地位,代表上面部扁平度及面宽特征。第三因子中的颅高、颅宽高指数等在载荷量中(ω>0.718) 占据主要地位,也代表部分颅型特征。

图3: D 显示,2#M1、6#M19、1#M17、M28 在鼻型、颅型以及面部形态特征拥有较多共性,其中M28 在部分颅型特征上与2#M1、6#M19、1#M17 有所差距;图3: E 显示,北区M12(1)、1#M4、1#8 号在鼻型、颅型以及面部形态特征拥有较多共性,在上面部扁平度和面宽上有所区别。这体现出金茂园女性个体间形态差异较大,人种情况并不单纯。

3.5 与古代相关对比组的比较

山西境内发表的夏商周时期的人类学材料主要有游邀组[33]、曲村组[34]、上马组[35]、乔村合并组[36]、衡水组[37]、大河口组[38]、雎村组[39]。汉魏时期的主要有水泊寺组[9]、大同组[7]、虒祁组[40]、窑子坡组[41]。夏商周时期人种的体质特征主要接近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只有晋北地区的游邀组可能受到北亚类型的影响[33],但总体上是比较稳定的。汉魏时期晋南地区人群的体质特征接近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地处山西西北部的窑子坡组体质特征可能受到了匈奴人群的影响[41],大同地区人群体质特征的主体为东亚类型。总的来看,山西境内夏至汉魏时期人群的体质特征主要以东亚类型为主,仅山西西北部分地区因匈奴南下,体质特征受到了较大改变。

为进一步了解金茂园人群的种系类型,选取大同周边地区汉魏时期对比组与金茂园组进行比较,包括:水泊寺组[9]、大同组[7]、虒祁组[40]、窑子坡组[41]、大保当组[42]、良辅组[43]、新丰组[44]。考虑到北魏政权与鲜卑族群的联系,另选取五组迁入大同之前的鲜卑对比组,年代范围汉至北魏,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包括扎赉诺尔组[45]、东大井组[46]、南阳家营子组[47]、朝阳组[48]、叭沟组[49]。

通过SPSS21.0 分析,前三个公因子累计贡献率占据67.26%,基本代表了所有项目的总体特征。各项目在前三个因子中的载荷量不同,第一因子中的颅高、颅长高指数、颅宽高指数、上面指数、面角、鼻高、鼻指数、眶宽等项目在载荷量(ω>0.680) 占主要地位,代表颅骨形态、鼻型以及面部形态特征。第二因子中的颅宽、颧宽、颅指数、眶高等在载荷量中(ω>0.700)居于主要地位,代表颅型和面宽特征。第三因子中的最小额宽、鼻颧角、上面指数、眶指数等在载荷量中(ω>0.700) 占据主要地位,代表了眶型和上面部扁平度等特征。

在中原地区的对比组中,地处中原腹地的虒祁组、良辅组、新丰组接近现代亚洲蒙古人种的东亚类型,前两者与先秦时期的“古中原类型”有较强的一致性[40,43],新丰组与“古华北类型”居民具有较强的相似性,但其面部较宽与古华北类型明显的高颅窄面又有一些差异[44]。地处陕西北部的大保当组与山西西北部的窑子坡组均含有北亚类型因素,应与匈奴入侵中原边境有关[41-42]。

图3: C 显示,金茂园组与水泊寺组、虒祁组、良辅组、新丰组、大同组和朝阳组在颅骨形态、面部形态上较为接近,同时在颅型和面宽上与虒祁组、新丰组、水泊寺组、良辅组略有差异。扎赉诺尔组、东大井组、南阳家营子组、叭沟组等内蒙古地区各组在颅骨形态、面部形态上颇为接近。窑子坡和大保当组在颅骨形态、面部形态接近中原各组,但在颅型、面宽上与其余各组差异明显。

图3: F 显示,金茂园组与新丰组、虒祁组、水泊寺组、大保当组、良辅组在颅型和上面部特征上较为接近;与大同组、朝阳组、东大井组在眶型和上面部扁平度上有明显的差异,而与扎赉诺尔组、窑子坡组在上面部扁平度上接近。

总体来看,在颅骨形态、面部形态等主要特征上,金茂园组与新丰组、虒祁组、水泊寺组存在着相对接近的关系;与大同组、朝阳组、良辅组、大保当组也存在接近的趋势;与内蒙古地区四组和窑子坡组最为疏远。需注意的是,大同组与金茂园组、水泊寺组时空范围相当接近,后两者颅骨形态和面部形态接近,他们与大同组的主要区别在于上面高略高一些、上面部扁平度略大一些,但总体来看仍属于同一人群。

4 讨论

基于以上分析,金茂园人群的体质特征应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东亚类型接近,同时主要受到东北亚类型的影响,受北亚类型和南亚类型的影响最小。在对金茂园男性12 例颅骨分别进行形态特征研究后,发现个体间差异较为明显,大致归为两类:第一类多具有高而狭的颅型、相对较窄的面部、中鼻型,个别标本存在较阔的鼻型、相对较弱的面部扁平性质等南亚类型特征,主要体质特征接近东亚类型,有5 例( 图4)。第二类多具有额部明显向后方倾斜、面部宽阔而扁平、鼻根略高、鼻梁平直、鼻型较窄,或掺杂有高而狭的颅型、中鼻型等特征,主要体质特征接近东北亚类型,有4 例。个别较大和较小的垂直颅面指数反映出金茂园人群可能受到了北亚和南亚类型的影响。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金茂园人群与分布在中原地区的古代人群有着存在相当密切的关系,与以北亚类型为主的古代人群之间差异显著。这表明金茂园组的体质特征应以东亚类型为主,与北亚类型人群有较远的遗传距离,而金茂园人群较高的上面高、相对较大的颅面垂直指数等因素,则反映了金茂园人群可能含有来自北方民族的成分。种系纯度分析显示,男性群体的基因库结构相对稳定,而女性基因库的来源可能更加复杂多样。

鲜卑是活跃于我国古代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自东汉初年开始南迁西进,随着中国北方地区纷争不断,拓跋鲜卑部占据了优势地位,建立了北魏政权,并于398 AD 年迁都平城( 今山西大同东北)。北魏建立之初,为了方便管理,采用离散诸部、分土定居的政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将全国各地人口迁入平城附近[50]。并且“各给耕牛,计口受田”,“劝课农桑,量校收入,以为殿最”,出台了限制狩猎等措施以便保证农耕经济的发展[51]。这些迁徙活动始于天兴元年(398 AD),终于太和五年(481 AD),历三朝,共十八次,整个平城及近畿地区的移民多达百余万。徙出的地点包括太行山东六州、辽西、凉州、统万城、幽州、长安、南朝、漠南等地。迁来平城的人口包括了汉、高丽、高车、匈奴、柔然、丁零、东部鲜卑等多个民族。北魏诸帝厉行徙民政策,自道武皇始元年(396 AD) 至献文皇兴四年(470 AD),在长达75 年的时间里持续向平城徙民,总数累计超过85 万,平城居民规模持续攀升[52]。日本学者前田正名估计,在世祖时期( 424 AD—452 AD),平城及其附近的人口规模就达到了约100 万人[53]。从诸多文献可以看出,迁都洛阳之前的平城居民已达百万,此时的平城汇集了来自汉族、鲜卑族、楼兰、匈奴等不同民族的大量人口。对大同南郊北魏墓群(398 AD—496 AD) 墓主人骨骼的稳定同位素分析显示,期间居民的食物结构大部分人都以粟作农业为生,少数以“射猎为主”[54],显现出农业经济在大同地区的重要性。在多种文化交织的情况下,人群之间的融合日趋加深,体质特征也有所改变。

从已发表的人类学材料来看,山西境内的居民体质特征总体上是比较稳定的,仅山西西北地区长期处于农耕与游牧民族的边界,部分人群的体质特征可能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但人群主体仍属于中原地区的土著居民。根据目前考古材料,大同地区发现众多汉代城址,且广泛分布着汉墓群,绵延秦汉四百多年,这与汉王朝为军事和生产需要在塞北屯驻大量人口与军队有关[55]。由于大同重要的战略位置,自战国至秦汉时期,中原统治王朝不断在此地设立郡、县,巩固边防[56]。值得注意的是,魏晋之前的大量拓跋鲜卑遗存,如:扎赉诺尔、完工等,多集中在内蒙古东部和中南部地区[57],鲜卑遗存中出土的遗骸在人种特征上是以现代蒙古人种中的北亚类型为主要成分[58],与中原汉族的东亚类型差异显著。而在金茂园遗址中却没有见到北亚类型的鲜卑人,多数个体呈现出一种混杂有东亚类型,东北亚类型和少量北亚类型的特征。北魏政权的徙民、鼓励农耕政策,促使平城地区的民族融合程度加深,农耕经济得到发展。曹臣明通过研究平城附近墓葬规律发现,在局部排列方面,早期墓葬以墓道和墓主头向朝西为主,且保留着较浓的狩猎、游牧文化因素,随葬兽骨、珠饰项链、铜牌饰、骨弓弧、铁箭链等的比例较大,系拓跋鲜卑传统的习俗;中晚期墓道和墓主头向朝南的比例逐渐增多,这是吸收了中原汉文化的结果,但在平城期间,墓道和墓主头向朝西的习俗始终没有被完全替代[59]。墓道和墓主头向上的差异可能与墓主人的身份相关联。金茂园遗址的墓道、头向朝南居多,朝西南仅4#M20 一例,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4#M20 人种特征以东北亚类型为主,这种体质和墓向、头向上的联系可能受到了鲜卑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共同影响。金茂园人群可能是当时徙民政策的受众之一,有少量鲜卑人融入当地,导致金茂园人群体质类型拥有很强的混合特征。整体上看,金茂园人群应该是和大同更早的土著居民接近,而这些土著居民人种类型应该是以东亚类型为主要成分。至于金茂园组中个体变异相对较大的情况,应该是大同地区多民族融合进程中的一个历史缩影。

附属材料 本文网络版附有如下相关材料:附表1— 金茂园人骨鉴定情况、附表2— 金茂园颅骨与现代亚洲蒙古人种各类型的比较,敬请查阅。

参考文献

[1] 李凯.大同:民族交融的历史进程与当代趋向[N].中国民族报,2017-06-16(8)

[2] 赵文慧,王海.论战国秦汉时期代地的历史文化地位:以交通史为视角的考察[J].地方文化研究,2018(3): 56-64

[3] 杨丽.秦汉时期雁门郡的交通及其军事战略价值[J].内蒙古社会科学( 汉文版),2013, 34(4): 67-70

[4] 孙靖国.中古时期桑干河流域农牧环境的变迁:兼论北魏为何定都平城[J].南都学坛,2012, 32(3): 22-32

[5] 路艳超.大同地区北魏墓葬的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1-4

[6] 张振标,宁立新. 大同北魏时期墓葬人骨的种族特征[J].文物季刊,1995(3): 29-32

[7] 韩巍.山西大同北魏时期居民的种系类型分析[J].边疆考古研究,2005(1): 270-280

[8] 王银田.试论大同南郊北魏墓地的族属[A].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省考古学会.山西省考古学会论文集[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175-181

[9] 李鹏程.山西省大同市水泊寺廉租房墓地人骨研究[D].沈阳: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1-51

[10] 朱泓.体质人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92-106

[11] Tim D White, Pieter A Folkens. 人骨手册[M].译者:杨天潼.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379-402

[12] 吴汝康,吴新智,张振标.人体测量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 11-86

[13] 邵象清.人体测量手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 57-132

[14] 杨希枚.卅年来关于殷墟头骨及殷代民族种系的研究[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6-20

[15] 杨希枚.河南安阳殷墟墓葬中人体骨骼的整理和研究[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21-49

[16] 薛薇.统计分析与SPSS 的应用[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129-134

[17] Berry AC, Berry RJ. Epigenetic variation in the human cranium[J]. Journal of anatomy, 1967, 101: 361-379

[18] 赵永生.甘肃临潭磨沟墓地人骨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141-146

[19] 王令红.华北人头骨非测量性状的观察[J]. 人类学学报,1988, 7(1): 17-27

[20] 张银运.人类头骨非测量性状述评[J]. 人类学学报,1993, 12(4): 394-397

[21] 张建波,巫新华,李黎明,等.新疆于田流水墓地青铜时代人类颅骨的非连续性特征研究[J]. 人类学学报,2011, 30(4): 379-404

[22] 李法军.河北阳原姜家梁新石器时代人骨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 88-141

[23] Dodo Y. A population study of the jugular foramen bridging of the human cranium[J].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1986, 69(1): 15-19

[24] Ossenberg NS. Discontinuous morphological variation in the human cranium[D]. University of Toronto, 1969

[25] 王令红,孙凤喈.太原地区现代人头骨的研究[J]. 人类学学报,1988, 7(3): 206-214

[26] 潘其风,韩康信.柳湾墓地的人骨研究[A]. 青海柳湾[R]. 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261-303

[27] 贾莹.山西浮山桥北及乡宁内阳垣先秦时期人骨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98-126

[28] 原海兵.殷墟中小墓人骨的综合研究[D].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17-146

[29] 张全超.内蒙古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人骨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39-86

[30] 韩康信,潘其风.陕县庙底沟二期文化墓葬人骨的研究[J]. 考古学报,1979(2): 255-272

[31] 李法军,王明辉,冯孟钦,等.鲤鱼墩新石器时代居民头骨的形态学分析[J]. 人类学学报,2013, 32(3): 302-318

[32] 潘其风.平洋墓葬人骨的研究[A]. 平洋墓葬[C]. 北京: 文物出版社,1990, 211-212

[33] 朱泓.游邀遗址夏代居民的人类学特征.忻州考古队编著.忻州游邀考古[M].附录二.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188-214

[34] 潘其风.天马- 曲村遗址西周墓地出土人骨的研究报告.北京大学考古学系商周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天马曲村[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1138-1152

[35] 潘其风.上马墓地出土人骨的初步研究.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编著.上马墓地[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398-483

[36] 潘其风.侯马乔村墓地出土人骨的人类学研究.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编著.侯马乔村墓地[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218-1299

[37] 王伟.山西绛县衡水西周墓地人骨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63-83

[38] 郭林.翼城大河口墓地出土人骨的初步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13-50

[39] 赵惠杰.山西绛县雎村墓地人骨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 30-53

[40] 王路思.侯马公路货运枢纽中心虒祁墓地人骨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2-37

[41] 原海兵,王晓毅,朱泓.山西省岢岚县窑子坡遗址战国至汉代颅骨的人类学研究[J]. 边疆考古研究,2012(1):439-461

[42] 王昉.陕西神木大保当汉代墓葬人骨再分析[D]. 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0-36

[43] 韩巍.陕西澄城良辅墓地汉代人骨研究[D]. 长春: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1-43

[44] 邓普迎.陕西临潼新丰镇秦文化墓葬人骨研究[D]. 西安: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6-23

[45] 朱泓.扎赉诺尔汉代墓葬第三次发掘出土颅骨的初步研究[J]. 人类学学报,1989, 8(2): 123-200

[46] 陈靓,朱泓,郑丽慧.内蒙古东大井东汉时期鲜卑墓葬人骨研究[J]. 内蒙古文物考古,2003(1): 77-86

[47] 潘其风,韩康信.东汉北方草原游牧民族人骨的研究[J]. 考古学报,1982(1): 117-136

[48] 朱泓,刘振陆.朝阳魏晋时期鲜卑墓葬人骨研究[J]. 辽海文物学刊,1996(2): 80-91

[49] 张全超,周蜜.内蒙古兴和县叭沟墓地汉魏时期鲜卑族人骨研究[A]. 边疆考古研究( 第四辑)[C].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05, 266-274

[50] 王蕾.鲜卑拓跋部政权的建立及发展研究[D]. 重庆: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10

[51] 王利华.中国农业通史. 魏晋南北朝卷[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152-154

[52] 梁方仲.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38-59

[53] 前田正名 ( 日).平城历史地理学研究[M]. 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4, 23-85

[54] 侯亮亮,古顺芳.大同地区北魏居民生业经济的考古学观察[J]. 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51(6): 115-157

[55] 宁立新.山西省朔县赵十八庄一号汉墓[J]. 考古,1988(5): 442-487

[56] 童子敬.大同地名由来探析[J]. 中国地名,2012(6): 46

[57]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大同南郊北魏墓群发掘简报[J].文物,1992(8): 1-98

[58] 朱泓.人种学上的匈奴、鲜卑与契丹[J]. 北方文物,1994(2): 7-13

[59] 曹臣明.平城附近鲜卑及北魏墓分布规律考[J]. 文物,2016(5): 61-69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19ZDA22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0YFC1521607);郑州市重大横向项目(2018-ZDSKHX-024);2023 年河南省高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23-CXRC-17)

猜你喜欢
北魏民族融合形态
近四十年来国内辽金民族融合问题研究综述
民族融合视域下的元代民族诗人题画诗刍议
为何用“民族交融”替代“民族融合”?
北魏通语的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探析
北魏乐籍制度考
浅谈北魏以来庄浪地区的石窟营建
刍议汉字设计的形态语义学
战斗精神的五个要素
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体”与“空间”形态的自组织
孝文帝爵制改革后的北魏散爵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