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伦理与城市文明的碰撞

2024-06-30 05:23白玉兰陈红
百家评论 2024年3期
关键词:围城效应

白玉兰 陈红

内容提要:贾平凹的《河山传》以农民工洗河和罗山的视角展开叙述,以编年体的体例展现了1978-2020年改革开放后城市化的进程。通过洗河与罗山与市井社会各界人士的交往描绘出在重视人情、追求眼前利益与崇拜权力的乡土伦理滋养下的世风世情,同时揭露在飞速发展的城市文明影响下而产生的浮躁、贪婪与虚伪的城市隐疾。乡土伦理与城市文明的碰撞也是贾平凹关注的焦点之一,二者碰撞形成的“围城”效应被贾平凹深刻地展现出来,这是城市化进程中不能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河山传》 乡土伦理 城市文明 “围城”效应

贾平凹的《河山传》首次发表于《收获》2023年第五期,是一部以编年体体例撰写的二十几万字的长篇小说。小说以农民工的视角展开小说的叙述,展现出改革开放及以后时期的社会发展进程。贾平凹在小说后记中写道:“《河山传》依旧是现时的故事,我写不了过去和未来。”a可见,《河山传》是具有实录精神的文学创作作品,《河山传》的命名则可以理解为这是一部新时代的人民传记。城市化进程作为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历程,贾平凹敏锐地将小说的焦点瞄向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以及各色人物,通过故事的开展为人们展现城市化过程中乡村伦理与城市文明的碰撞,并将乡村与城市二者间的“围城”问题展露出来。

一、乡土伦理滋养下的世风世情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b《河山传》是贾平凹秉承自己一贯的实录精神,以农民工的视角试图为我们折射出一个“大水走泥”的时代。c而作为小说主角的农民工群体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乡土伦理的烙印。《河山传》更是以农民工洗河与罗山二人为主角,以二人为焦点发散叙述二人与社会各行各业的人接触交往的故事。它是以中国传统小说为资源、以西方小说为参照、以当下生活为依据创造的具有中国生活特征的小说,d集中展现了乡土伦理滋养下市井社会的世风世情。

《河山传》首先塑造了两个带有浓厚乡村伦理烙印的农民工主角。洗河是一位没有文化早早辍学的农村“浪子”,在被迫逃向西安之后遇到了罗山并成为罗山的助理。在与罗山共事的过程中,乡土伦理一直影响着洗河的言行。“人情社会”可以说是洗河的人生信条之一,这也是乡土伦理中不可磨灭的特点。在洗河成为罗山的助理之后,他借助罗山的力量打通关系,为自己和农民工老乡谋取利益。“他掏出一份他写的文丑良的材料,吞吞吐吐地说罗山董事长让把这材料转交给书记。洗河压根也没有想到,仅仅过了五天,书记就给罗山电话,问到文丑良调动的事,罗山顺水推舟说有这事,书记说:那好,你的事还是要办的,让他按程序走吧。”e洗河错将贿赂规划局局长的三十万现金送至教育局局长家中,却正好解决了同乡文丑良的调动问题;洗河通过罗山找关系把犯事的农民工老乡从监狱里捞出来,给女儿鸽子学校捐十万的桌椅从而为鸽子谋得班长的职位……与此同时,注重眼前利益也是乡土伦理的重要表现,这也暴露出了洗河的处世方式。例如洗河在给罗山采购水晶王的时候,竟然与对方员工钟胜商量一人吃十万的回扣:“洗河给钟胜说:‘你要帮着说话,若能一百三十万成交,我给你五万回扣。胜说:‘咱都是给老板做事的,我赚些你也要赚些,到时你给罗董兰总就说是一百五十万,咱各赚十万。第三次,真的就以一百三十万拿下了。”f总之,乡土伦理造就了洗河的处世模式:他信奉着“人情社会”,懂得用贿赂来谋取利益,同时也因为“人情”,甘愿为身边的人奔走劳累。

作为小说中的第二个主角,罗山是作为一名成功的农民企业家登场的。他进城已久,通过在官场、商界的圆滑处事拥有了工厂、矿场和公司,乃至后来成为商会会长以及政协委员。虽然罗山已经在数十年的城市生活中变得圆滑机敏,但是不可否认乡土伦理深刻塑造了他的三观和为人处世。与洗河一样,“人情社会”也是罗山处世的宗旨。在整部小说中,有大量描写罗山与各类权贵勾结的片段:银行行长、规划局局长、工商局处长、教育局局长、秘书长等等,罗山用名贵字画、现金、女人、珍馐乃至是自己的别墅来巴结着这些权贵,为自己编织出一张巨大的人情网络,因为罗山坚信,人情才是保障自己畅通无阻的最大利器。在人情网络的帮助之下,罗山一步步成功累聚巨大的财富。财富的累积并没有使得罗山停下脚步,他不断在拓展更大规模的商业版图,这也就是乡土伦理中对财富的看重与追求。与此同时,在罗山身上还可以看到乡土伦理中对权力的崇拜。罗山通过商业敛聚了巨大的财富,但是他依旧放弃不了对权力的渴望。他通过各种手段与各种政界人士结交,最后成功当选市商会会长以及市政协委员,在尝到权力的滋味以后,罗山对公司的员工实行暴君统治,一改往日温和变得暴戾,员工犯了一点小错就大发雷霆,这是罗山在获得权力以后自尊得到满足的充分体现。

以洗河和罗山二者为枢纽所展开的乡土伦理滋养下世风世情的描绘则是小说的表现重点。在透视现实问题时,贾平凹站在农民立场,再现了农民的生存现状与内心世界。g通过洗河和罗山与各行各业人士的交往,批判性地展现出当时的世风世情。尤为显著的是乡土伦理中“注重眼前利益”的伦理导向。较为典型的是人物呈红的事迹,呈红本是农村妇女,后面为了前途嫁给来村指导的又丑又老的技术人员,没有利用价值以后选择离婚,最后攀附上秘书长并成为他的情人。在呈红的世界观中,眼前的利益是最重要的,其他的东西都可以舍弃。还有大闹花房事件,因为其他村民眼红被招进花房帮工的几个村民,竟然联合大闹花房,罗山最终让每个村民轮班到花房帮工才平息这场闹剧。其次较为典型的是对权力的崇拜。在花房所在的祥欲镇纸坊沟,牛大席被邻居米五川诬告贪污五保户的补助而被罢免村支书的职位,并在牛大席正式被罢免的时候有意挑衅,最终牛大席用菜刀砍死了米五川。牛大席砍死米五川不仅仅是被挑衅以后的临时起意,更是权力被剥夺以后的恼羞成怒。这些事件都揭示了乡土伦理影响并支配着进城的农民工的处事风格,而正是这些信仰促使农民工们把一些农村带来的乡土伦理糟粕释放进城市进程中,尤其是依赖“人情社会”扰乱公平竞争的秩序。除了作为代表的罗山与洗河,呈红、兰久奎、熊启盘等人都是“人情社会”的助推者与利用者。他们利用金钱进行权钱交易,获得工程、财富与地位,有意无意中扰乱了城市建设中的公平竞争秩序。

二、城市文明影响下的城市精神

《河山传》的故事以城市和农村两地为背景展开,展现了1978年至2020年将近半个世纪的历史。以1978年为起始点的故事背景,揭示出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无数像洗河一样的农民工走进城市的现实。《河山传》巧妙地通过农民工洗河和罗山的奋斗发家史将城市文明影响下的城市精神穿插在人物经历过程中进一步展现出来。

城市文明主要体现在小说中的城市建设以及法制建设的描写。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基本设施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楼盘工区的建设是小说中最能体现城市化进程的要点之一。作为市区数一数二的富商,罗山和兰久奎都承办了不少的楼盘建设工程,甚至最后罗山死前也还心系刚承接到路井村改造项目。与此同时,与基础工程建设项目一同进行的还有配套的城市建设监管事业,比如市规划局稽查大队对公寓楼盘执法检查,重视楼盘建设的安全问题;执法部门进行卫生城市检查工作,注重维护城市的卫生与美观;经常性开展城市安全排查工作,积极排查城市建设中的安全隐患;同时关注城市的经济发展,举办经贸招商工作;最后也初步认识到城市的环境问题,开展省煤炭会有效规划煤炭工作,将治理雾霾提上议程等。可见,在《河山传》中,贾平凹真实再现了当时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文明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的,并且因为表现内容特别迫近于作家的写作时间,所以《河山传》也同样可以被看作是一部与现实生活短兵相接的小说作品。h小说中对于城市文明的展现还体现在城市的法制建设之中。小说中提到罗文涛的外甥因为传播黄色淫秽录像带而被拘留,由此得知在那个时代法制已经较为完善和严格。与此同时小说中的大量篇幅都描写了政府对贪污腐败的打击与处理,小说指出当时全国党政都在学习相关文件,许多官员都被双规处理了。比如兰久奎被带走调查,调查数周回来选择退休;规划局局长被双规,移交司法部门量刑处理,女儿靠卖包维生;郑副书记被双规下马,情人呈红独得别墅……由此可知城市化进程中,法制建设也在相应加强,为城市建设保驾护航。

相比于真实再现城市文明,在城市文明影响下的城市精神才是贾平凹重点呈现的事物。首先最显而易见的是城市文明影响下的精神浮躁。城市化进程中,时间显得尤为宝贵,全国上下同时开展数不清的工程,人们也在如火如荼的城市化建设中变得浮躁起来。例如洗河在工地上与管沙料的麻子脸见面,两人没说几句便剑拔弩张地对打起来:“两人面对面了,推搡的力量越来越大,麻子脸的拳突然钻到了洗河的怀里,从下往上一击,击中了洗河下巴。洗河脑袋轰的一下,墨镜飞掉,感觉下巴没了。”i由此可见,城市的飞速发展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情绪,这种“浮躁”的社会情绪既是社会改革快速变迁的结果,也是唯恐落后于他人或他国的焦虑心态的呈现。j其次,城市文明的发展带来的巨大利益诱惑也滋生了人性的贪婪。贾平凹通过罗山与数不清的“达官显贵”交往过程的描写,暴露出城市文明影响下人们的贪婪本性。水工祈志宝因撞见退休的范主席家中的五十万美金一再敲诈范主席,上门三次要一万块现金;呈红开茶馆卖高昂茶叶还不满足,后面倒卖高价字画给达官显贵以牟利;罗山已经就任市商会会长,却依旧贿赂市统战部长从而进一步获得政协委员的职位;郑秘书长已经是高官地位显赫,却也依旧选择用几千万的字画来贿赂上层从而一步步升为郑副书记……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之下,城市里的人们不知疲倦地追求更大的利益,贪婪的本性被激发出来。最后是城市文明影响下的虚伪、唯利是图。纵观整篇小说,唯利是图几乎是大部分角色的底色。无论是罗山、兰久奎、洗河、还是呈红、郑书记、各类局长等,他们始终追求的就是财富与利益,金钱背后钱权交易带来的是无限的利益。罗山、洗河、兰久奎等商人选择用钱收买拥有权力的官员们,通过权力的运作获得更大的财富;而拥有权力的官员们选择用权力来吸引获取更多的金钱,并且进一步用钱获得更大的权力从而敛聚更多的财富,恶性循环钱权双收;而作为面容姣好的女人,呈红选择出卖身体以获得更多的钱权。三类人通过不同的手段追求着自己的利益,他们可以为了自己的利益戴上虚伪的赔笑面具,可以说,城市文明的快速发展也诱发了人性的堕落。

三、乡土伦理与城市文明碰撞下的“围城”效应

《围城》中这么定义“围城”:“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都大都如此”k。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与乡村之间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围城”效应。乡土伦理影响下的农民工为了追求财富拼命地挤进城市,而城市文明的快速发展导致城市精神的堕落则催使城市里的人们回归乡村,二者之间逐渐形成了一堵无形的“围城”。

首先小说对乡土伦理影响下的农民工进城历程进行了刻画。虽然传统乡村共同体具有高度的封闭性和稳定性,但是现代性造成传统乡村空间内部的人员产生不可遏制的向外迁徙的冲动。l在洗河小时候,他的父亲就已经和村里的一些农民工进城打工了,并给洗河家庭带来了远高于农村种地的收入。在洗河长大阴差阳错地进入西安城以后,村里地其他青壮劳动力都逐渐来到西安。洗河因为“贵人”罗山相助混成了董事长助理,而文丑良通过罗山和洗河的帮忙成为市区小学的教师。正是类似于洗河父亲、洗河和文丑良不错的发展给村里的其他农民工带来了希望,乡土伦理中对财富对利益的追求的特性促使更多的农民工尝试走进城市。小说中有这么一个场景:但他发现了每隔五个六个这样的大井字区内就有一个劳务市场,日夜集聚着从农村来打工的人。这些人大半拿着工具,比如电锯、铁锤、瓦刀、涂料桶和长杆刷子,小半什么工具也没有,背一个挎包,双手抱在胸前,在等待着雇主来招领。m这是洗河初次进城时的场景,数不清的农民工走进城市寻找工作,洗河依靠机遇成功在这些人中脱颖而出,但是大部分农民工却在城市化的进程中被时代所淘汰。文丑良发表在报纸上的《关于新一代农民工的现状思考》则列举了十个很典型的农民工例子:王五一每天发着宣传卡片过着落魄的生活、刘赶山宅在出租屋里打游戏度日、韦能在网吧上班赚着微薄的工资、李子谦与混混为伍进了少管所……这些农民工沦落至此的原因是他们大多没有一项傍身的技能,没有稳定的营生来支持他们继续在城市里生存下去。而城市建设中所产生的巨大劳动力缺口又在不停地诱惑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踏上城市谋生的路途,他们选择性地看到成功赚钱的农民工,而对于那些可能会发生的失业问题视而不见。小说中提到洗河村里的张二顺、王照明、马天华等人也来到了西安城,在他们身后则同样有着无数的农民工企图通过走向城市获得财富与利益。

其次是对不满城市堕落风气的人们回归乡村的情节描述。罗山和兰久奎在两崖之间、风景绝美的双鼓坳里建了一栋耗资巨大的别墅,不仅请专业的设计师、风水师实地考察设计,而且还请文丑良写了《双鼓坳赋》增添文雅气质。二人在兴建之时便是抱着休憩养老的目的进行设计与建造的,罗山将自己的父亲接进去养老,兰久奎在退休以后也在别墅里长久定居。他们将深山里的别墅看成是自己逃离喧嚣的修养场所,他们企图通过远离城市而获得内心的自在与平和。罗山和兰久奎回归乡村并不是个例,而是沾染一身城市污秽的人们的另一个精神向往。在小说的最后,花房子往西三里地的龙爪沟正在建造着罗文涛和李铭义的康养山庄,这暗喻着回归乡村将会逐渐成为城市人民的共识。

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n《河山传》充分把握住了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将故事视角聚焦于进城的农民工,通过对农民工主角洗河和罗山二人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沉浮为读者们展现了乡土伦理和城市文明影响下的人们,这让读者们进一步感受与理解城乡“围城”问题的产生,也为读者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城市发展画卷。

注释:

a贾平凹:《〈河山传〉后记》,《收获》2023年第5期。

b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卷,第434页。

c贾平凹:《〈病相报告〉后记》,《关于小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版,第126页。

d孟繁华:《变革时代的人民传记——评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河山传〉》,《文艺争鸣》2023年第9期。

efim贾平凹:《河山传》,《收获》2023年第5期,第157页,第164页,第161页,第131页。

g刘杨:《追求与困顿:论贾平凹的乡土书写》,《文学评论》2018年第6期。

h王春林:《编年体、双线合一与戏剧性——〈河山传〉艺术形式分析》,《当代文坛》2024年2期。

j孙胜杰:《贾平凹新世纪小说的“中国体验”书写》,《文艺评论》2023年第3期。

k钱钟书:《围城》,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5页。

l陈婷婷、陈蕴钰:《贾平凹小说中的乡村共同体与中国形象建构研究》,《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

n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6页。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国家社科基金:“多模态理论视域下红色经典在日本的接受研究”(项目编号:23XWW005)、江西省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日本作家的红色中国书写研究”(项目编号22WX16)、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规划项目“江西本土作家的抚州红色书写”(22sk1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围城效应
追忆黄蜀芹:敢拍《围城》,尽情绽放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围城》围住的从来都是心
场景效应
“围城”内外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围城”之战
《谜城》:走出自我的围城
偶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