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制背景下书院宿舍班级建设探究

2024-06-29 17:43:26张红运
公关世界 2024年12期
关键词:书院制

张红运

摘要: 班级是我国高校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要平台和组织载体以及高校管理的最基层组织,是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影响最广的组织单位。中国的现代大学书院制是在借鉴西方高校住宿学院的基础上,同时继承我国古代书院传统,建立起来的一种跨学院专业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以住宿区域划分学生的书院制则是书院制的一种形式,这种以住宿区域划分学生的模式,同样深刻地改变了以学院专业进行教育管理的传统模式。不同于传统的学院专业班级,书院宿舍班级以宿舍划分学生,是在书院改革之下建立的新型班级形式。这种班级形式给实行书院制改革的高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分析了书院宿舍班级建设的现状与挑战,并尝试给出建议,以便为更多高校开展以住宿区域划分学生的书院制改革时提供参考。

关键词:书院制;学院班级;书院班级

引言

教育部大力推进高校现代大学书院制度改革,并发布系列文件把探索书院制教育作为办学体制改革与创新发展的内容。班级作为高校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影响最广的组织单位,进行书院制改革之后会如何发挥其作用,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

一、书院制的概念

中国的现代大学书院制是在借鉴西方高校住宿学院制的同时,继承了我国古代书院传统,建立起来的一种跨专业学院的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现代大学书院制教育管理,是以学生社区为平台、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以通识教育为手段、以导师制实施为措施的一种新型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根据杨国欣等人对书院制的调研报告,书院制的分类有以下几种:(1)按照学生覆盖面划分:有全体学生、低年级学生、部分专业或校区、精英学生;(2)按照学生分配至书院来划分:随机、按学院或专业、按住宿区域、择优选拔;(3)按照学生住宿方式:完全融合、大类融合或学科交叉、不集中住宿。以住宿区域划分学生的书院制对宿舍班级建设影响最为明显,本文以此类型的书院制为例来进行研究[1]。

二、书院制背景下宿舍班级的现状

(一)宿舍班级促进学生交流融合

以住宿区域划分学生的书院,书院会成立跨学院、跨年级、跨专业形式的宿舍班级,如此,可以促进不同学院、年级、专业学生的大融合,促进不同学科学生的交流和思想融合,这与学院专业班级形式有明显的区别。让学生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学科的交流,尤其是对于一些社交面比较窄或者有社交恐惧症的学生而言,在传统的学院专业班级下,只能被动地同本专业的学生进行交流。而对于学生个人成长而言,学生需要有多学科的思想浸润,学生可以从多方面发展自己,可以更加全面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学生步入社会之后,工作岗位更需要一专多能的工作人员,因此,理论上此种模式下的毕业生也会更加适应社会上的工作岗位。

(二)学院专业班级和书院宿舍班级并存

目前,书院制下,学院与书院回归主责主业,相互协同配合。学院负责专业培养,专责专业教学和学术研究,发挥“第一课堂”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书院负责思政育人,专责学生生涯指导、创新创业、日常事务管理等学生工作,书院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应地,学院院班级和书院班级并存,分别在不同的方面发挥作用。专业教育方面的活动在学院专业班级开展;思想教育、日常管理活动在书院宿舍班级开展。

三、书院制背景下宿舍班级建设面临的问题

书院制改革带来诸多新机遇新气象,同样也应该看到,书院制改革,尤其是以住宿区域划分学生的书院制,给书院宿舍班级建设带来严峻的挑战。为了抓住书院制新型的学生管理模式带来的新机遇,同时发挥“学院+书院”双院协同育人的最大功能,有必要直面书院宿舍班级建设存在的问题[2]。

(一)书院制模式下学生班级身份困惑

书院制下,每一个学生同时具有学院身份和书院身份,相应地,每个学生有两个班级:书院宿舍班级和学院专业班级。书院身份和书院宿舍班级的出现,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困惑。

学生对于两个班级的功能可能存在困惑,无法区分学院专业班级和书院宿舍班级的差别。在报名参加一些大型活动、比赛时,主办方可能会要求填写院系班级,学生可能无法清晰知晓,应该填学院专业班级还是填书院宿舍班级。除此之外,毕业生在升学、考公等进行政审时,按照书院制改革,应联系所在书院进行政审,但仍会有一部分学生对此产生困惑,不能迅速联系到相应的部门。类似的情况不一而足,在此不再赘述[3]。

(二)书院模式下宿舍班级管理难度增加

通常,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大学的新鲜感和课程安排的原因,在参与班级管理方面意愿强、积极性高,因而,书院宿舍班级的班干部主要来自低年级。低年级学生在进行书院宿舍班级管理时,管理的难度要高于学院专业班级。对于学院专业班级,因同年级同专业等原因,班委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同学们的配合度较高。对于书院宿舍班级,高年级同学在升学准备、求职准备方面分配的时间要多于低年级,在参与班级事务上分配的时间较少,低年级学生在组织宿舍班级活动时,在时间协调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也不排除极少数高年级学生心理上不愿接受低年级学生管理的情况,不是很配合低年级班委的班级管理。此外,还有可能出现书院宿舍班级某一个年级专业的同学仅有个位数,甚至单独一个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人数极少的同学可能有种被边缘化的感觉,不愿参与书院宿舍班级活动,也给班级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而,相对于学院专业班级,书院宿舍班级的管理难度增加[4]。

(三)书院模式下宿舍班级凝聚力低

以住宿区域划分学生的书院制模式下,书院宿舍班级同学来自不同学院、专业、年级,相互之间熟悉度不高,在一起上课的机会甚少。班级共同活动也相对较少,活动一般以团日活动、节假日安全教育等活动为主,除此之外,其他类型的班级活动极少,相应地,宿舍班级的凝聚力会低。宿舍班级凝聚力相对好一点情况有以下两种:(1)班级同学来自同年级同专业的书院宿舍班级。此类宿舍班级因经常在一起上课或经常参加同专业的教学活动,凝聚力相对会高一些;(2)来自同年级不同专业,共同参加过军训等集体活动的书院宿舍班级,这一类的宿舍班级因共同参加过集体活动,凝聚力也会相对较高。

以住宿区域划分学生的书院,学生对书院宿舍班级的认同感低,归属感弱,在书院制改革过程中是一个相对普遍的现象,也是一个需要客观面对,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书院模式下宿舍班级学业信息存在信息壁垒

对于学院班级学生的学业情况,比如成绩、学业预警情况等,学院可以通过学院教务、专业课教师、学业导师进行掌握。而要实现对高校学生的高质量培养,实现三全育人的质的飞跃,书院辅导员也需要对书院宿舍班级学生的学业情况进行掌握,如书院班级学生出现挂科较多等类似学业情况时,书院班级在对学业的精确掌握上要借助于学院或者教务系统来完成。通常,高校的教务系统只给学院教务办工作人员开放,不会直接开放给书院辅导员。如未调整教务系统权限给书院辅导员来查询成绩,书院获取书院班级学生的学业信息的渠道就比较有限,只能通过与学生谈话或者学院教务、专业课教师、学业导师的反馈才能了解到。即使开放了教务系统权限给书院辅导员,一般情况下,学业成绩以学院专业班级来进行统计,学生的成绩一般不会以书院宿舍班级的形式将成绩开放给书院辅导员,因书院班级存在多学院多年级多专业的情况,人工搜索的效率较低,不能高效便捷获取宿舍班级学生的学业情况,也就不能及时有效对存在学业问题的宿舍班级学生进行学业帮扶[5]。

四、书院制转型期间班级建设的建议

(一)健全双院协同机制,厘清二者分工

以书院制改革为契机,尽快建立健全书院、学院的协同机制,确保学生同时认可学院专业班级身份和书院宿舍班级身份,尤其是书院宿舍班级身份。因为在传统的学院专业班级下,学生更熟悉学院专业班级,认可学院专业班级的身份,而对于书院宿舍班级身份感到新奇和陌生。无论学院还是书院都要告知学生要知晓自己的两个班级身份。对于学院而言,学生要办理或咨询的事务如果不归学院专业班级,要告知学生前往书院宿舍班级办理,反之亦然。

加强双院协同的同时,更要厘清学院专业班级和书院宿舍班级的分工。让学生清晰知道与之相关的业务应联系学院专业班级还是书院宿舍班级。在以住宿区域划分学生的书院制改革期间,学院的学生可能分散在数个书院宿舍班级,学院对于学生的日常事务的获取不像之前在学院专业班级那样清晰便捷。相应地,书院的辅导员所管理的宿舍班级学生涉及数个学院,甚至超过10个学院,对于宿舍班级的学生的班级管理不像在专业班级那样简单。因此,要让学生明确知晓要办理的事务,归属学院专业班级还是书院宿舍班级,减少学生的认识误区。让学生认识到学院专业班级和书院宿舍班级对于学生而言,同等重要,缺一不可,进而有双重身份的认同感[6]。

(二)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划分宿舍班级

对于低年级学生担任班委管理宿舍班级管理难度增加的情况,应加强顶层设计和科学划分宿舍班级。

1.在新生入学时应充分考虑宿舍班级的学生构成,应尽量同年级的学生安排在相邻宿舍。

2.应尽可能地考虑学院和专业合理分配,避免出现书院宿舍班级,某一个专业学生特别多,而部分专业学生极少的情况。只有对这种情况进行考虑,才不会造成专业人数极少的学生因感觉被边缘化不愿配合宿舍班级管理。

3.如果已经出现了不同学院年级专业学生分在同一书院宿舍班级,可以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宿舍班级成员的微调。此种情况下,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宿舍班级的调整。因此,只有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划分宿舍班级,才可以降低宿舍班级管理的难度。

(三)开展书院宿舍班级特色活动,提升班级凝聚力

对于书院宿舍班级同学来自不同学院、年级、专业,相互之间熟悉度不高,书院可以开展宿舍班级特色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首先,书院可以开展宿舍班级趣味破冰活动,在活动中加深书院宿舍班级同学之间的了解,进而增进彼此间的信任。其次,书院宿舍班级可以在特定节日举行节日活动,比如,在中秋、冬至等节日来临之际,开展节日相关活动。书院宿舍班级学生只是来自不同学院、年级、专业,节假日放假的时间都是相同的,开展节日相关活动可以在祥和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进同学们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最后,从书院层面组织开展书院班级的宿舍文化活动等特色活动。对于宿舍文化活动创建好的宿舍班级在评优时给予加分等奖励,借此增进班级荣誉感。

因此,要经常开展书院宿舍班级特色活动,以此增进宿舍班级学生之间的了解,增强班宿舍级荣誉感和归属感,进而,提升宿舍班级凝聚力。

(四)加强信息化建设,打破宿舍班级学业信息壁垒

为了实现书院制改革的效果,面对书院宿舍班级的学业信息存在信息壁垒的情况,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来予以解决。

1.学院和书院要对学生的必要信息进行梳理确认,保证学生的学院和书院各方面基础信息无误。以便需要调取学生的信息时,信息准确无误。

2.学院、书院、教务部门将学生的相关信息移交高校信息化部门,由高校的信息化部门将学生的信息进行整合,对学院提供以学院专业班级为统计口径的数据,向书院提供以书院宿舍班级为统计口径的数据。这就可以打破学院、书院存在的包括学业信息壁垒在内的各种信息壁垒,同时,提供了高效的查询和使用方式,降低通过单一搜索获取学生信息的低效率查询和使用方式。

3.在信息化建设好之后,书院辅导员要主动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来获取宿舍班级学生的学业信息。对于学业困难学生,要及时介入,加强对学生学业的帮扶,降低学业困难学生和学业预警学生的出现概率。

结语

高校在书院制改革初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书院宿舍班级建设的问题,尤其以住宿区域划分学生的书院制改革时更为明显。而班级建设作为高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平台、密切师生关系的舞台、促进自我发展的课堂,对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书院宿舍班级建设出现的问题,应当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解决。基于此,书院宿舍班级才能成为加强学生管理和服务的新典范,书院制才能成为汇古、今、中、外于一处,融浸、养、熏、育为一体,化学问探究和人格养成于一身,促进拔尖学生的价值塑造和人格养成,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杨国欣,田志红,姚纲,等.高等学校推行书院制改革调研报告[C]//大学素质教育(2020下半年合集).河南科技大学书院制调研小组;,2020:33.

[2]林冬冬,徐硕.“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育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01):90-93.

[3]高校"书院制",本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J]. 记者观察,2022(16):58-60.

[4]卢蕙娟,苏康敏,林剑.现代大学书院文化生态体系构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02):102-106.

[5]刘文博,刘吉.书院制模式下高校班集体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1):29-31.

[6]肖胜利,罗曼君,郑美霞.“学院+书院”制背景下高校班级建设转向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2,28(04):64-68.

(责任编辑:宋宇静)

猜你喜欢
书院制
通识教育背景下的高校书院制改革新路径
教师·中(2016年12期)2017-03-24 21:00:30
南科大书院管理模式对我国师范类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启示
试论书院制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角色重构
浅析书院制下的德育新模式
卷宗(2017年1期)2017-03-17 08:14:29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大学教育(2016年12期)2017-01-03 20:29:11
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初探
大学教育(2016年12期)2017-01-03 20:28:45
“书院制”模式下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若干思考
亚太教育(2016年35期)2016-12-21 19:20:51
试谈书院制在培养大学生价值观中的功能
双院制模式下的学生管理浅谈
智富时代(2015年9期)2016-01-14 05:27:15
书院制教育模式的发展和启示
教师·中(2015年10期)2015-11-09 04: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