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启东
摘要:文章主要讨论了会计教育在国际化背景下的改革和发展。指出教育体系国际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包括推广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教育和加强外语教学。此外,创新教学方法与内容、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培养国际视野的会计人才也是重要举措。这些措施旨在提高会计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增强学生的适应国际化会计实务的能力。
关键词:会计教育;国际化改革;会计人才
引言
全球化对会计行业的影响是显著的,其推动了跨国公司的增长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导致了会计规范的国际化趋势。这种趋势要求会计人才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财务报告标准的熟悉程度以及全球化商业环境的理解力[1]。因此,会计人才培养需要重视跨文化交流和合作,加强对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培训以及提高对全球化商业环境的认识,以适应全球化时代的挑战[2]。在国际化背景下,各国在教育体系、文化传统和经济发展阶段等方面的差异。挑战包括教育资源不均衡、教学方法差异以及国际标准的统一性和适用性问题。然而,这种差异也为会计人才培养带来了机遇,如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全球会计人才的专业发展与成长[3],共同应对国际化背景下的挑战,推动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进步[4]。
一、文献综述
国内外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反映了各国在会计教育模式和特点上的差异。在国内,会计人才培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并逐渐引入国际化元素[5]。而在国外,美国的会计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经验。欧洲的会计教育更加注重国际化,强调跨文化沟通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应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会计教育注重实践性教学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综上所述,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的会计教育模式各具特色,但都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会计行业需求[6]。现有研究回顾显示,前人在会计人才国际化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主要包括对国际化背景下会计人才培养需求的认识、跨文化沟通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重视以及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的调整等[7]。然而,存在的不足包括研究视角单一、缺乏跨学科研究的整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不足以及缺乏实证研究的深入探讨等[8]。因此,未来的研究应该深入挖掘会计人才国际化培养的内涵和机制,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跨学科研究,以提升会计人才国际化培养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二、会计人才培养的国际差异
(一)教育体系与课程设置方向和特点
在中国,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通常包括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等核心课程,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会计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9]。与此不同,美国的会计专业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强调案例分析和团队合作,课程设置更加灵活,允许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规划进行选择。欧洲的会计专业课程则更加注重国际化,涵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跨文化沟通等内容,强调跨国企业的会计实践[10]。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会计专业课程重视实践性教学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注重学生在实习和工作中的经验积累。不同国家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和设置存在着明显差异,但都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会计行业需求。
(二)资格认证与职业标准要求和标准
以CPA(注册会计师)为例,虽然是国际通用的会计专业认证,但在不同国家的适应性和要求存在差异。在美国,CPA认证是从事会计、审计和财务领域的必备资格,考试内容涵盖广泛,要求考生掌握全面的会计知识和技能,同时需要具备相关工作经验。而在中国,CPA认证同样备受重视,但考试内容和要求与美国略有不同,更加注重法律法规和税务方面的知识,考试难度也相对较高。在欧洲,CPA认证通常与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等专业认证并存,考试内容更加注重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跨国企业的会计实践。此外,不同国家对CPA认证的要求和资格维持也存在差异,有的国家要求持有本国会计师执业资格才能申请CPA认证,有的国家则对外国申请人给予相对宽松的政策[11]。
(三)文化因素的影响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会对会计从业者的伦理意识和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在一些文化中,个人主义和竞争至上的价值观可能导致会计从业者追求短期利益和个人利益最大化,忽视了道德和职业操守。相反,一些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会计从业者更倾向于考虑组织和社会的长远利益,重视职业操守和诚信。此外,不同文化对权力、权威和社会地位的看法也会影响会计从业者的行为。在一些文化中,对权威的绝对尊重和服从可能导致会计从业者对上级的指示盲从,忽视了伦理原则和法律规定。会计伦理教育需要充分考虑文化因素的影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这包括但不限于,根据不同文化背景调整教育内容和方法,强调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的重要性,提倡跨文化沟通和理解,促进全球会计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三、面临的主要挑战与机遇
(一)全球化带来的挑战
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对会计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包括语言障碍和教育标准不一致等问题。语言障碍是全球化背景下会计教育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随着国际贸易和跨国企业的增多,会计专业人士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以便与国际同行进行有效交流。然而,并非所有国家的学生都具备足够的英语水平,这可能影响他们在国际化的会计领域取得成功。教育标准的不一致也是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之一。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会计教育体系和标准存在差异,导致学生在跨国界流动时可能面临认证转换或学分识别的问题。此外,一些国家的会计教育可能更加注重理论知识,而另一些国家则更加重视实践技能和职业培训,这也增加了跨国学习和工作的适应难度。为了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会计教育需要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措施。教育机构可以加强英语教育,提供专门的英语培训课程,帮助学生提升英语水平。
(二)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如何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如Excel、Python等,来分析海量的财务数据,发现潜在的商业趋势、风险和机会。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还能够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更加适应未来数字化会计领域的需求。技术发展还为会计教育带来了更加灵活和便捷的学习方式。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和远程学习工具,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在线课堂和虚拟实验室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学习体验,提升教学效果。技术发展为会计教育带来了诸多机遇,包括数字化会计软件和大数据分析等新工具的教学应用以及在线学习平台和虚拟实验室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就业竞争力。
国际交流与合作为会计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机遇,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国际交流项目以及跨国教育合作等方面。学生的国际交流项目可以帮助他们拓宽国际视野,增加跨文化沟通和合作能力。通过参与交换项目或短期留学,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实践和法规,拓宽专业知识和技能,增强全球化竞争力。教师之间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也能够促进教学和研究水平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国际会议、访问学者计划等方式,与国际同行交流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拓宽学术视野,增进合作与共享。这种跨国合作有助于促进会计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跨国教育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机会。例如,合作办学项目、双学位项目等形式,使学生能够在国际一流的教育机构获得学位或证书,增加国际认可度和就业竞争力。
四、对策与建议
(一)教育体系国际化改革:推广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教育,加强外语教学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越来越被广泛采用。因此,教育机构应该调整课程设置,将国际会计准则的教育内容纳入会计专业课程中,使学生能够熟悉并掌握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增强其适应国际化会计实务的能力。加强外语教学是教育体系国际化改革的另一个重要举措。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加深,具备良好的外语能力已经成为会计从业者的基本素质之一。教育机构应该加强对外语教学的投入,提供专门的英语教育课程,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说、读、写的能力,尤其是针对会计领域的专业术语和表达技巧进行培训,使学生能够在国际化的工作环境中自如地进行交流与合作。教育体系国际化改革涉及推广国际通用的会计准则教育和加强外语教学等方面。
(二)创新教学方法与内容:融合实践案例,强化数字技术在会计教育中的应用
融合实践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升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技能。通过引入真实的商业案例和财务报表分析,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模拟实际业务环境,分析和解决真实世界中的会计问题,从而加深对会计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强化数字技术在会计教育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体验。现代数字技术如数据分析软件、虚拟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了更加直观和交互式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通过使用Excel、Python等数据分析工具来处理和分析真实的财务数据,从而更好地理解会计原理和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能力和决策思维。综合实践案例和数字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三)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国际会计教育联盟,促进学术和教学资源共享
通过国际会计教育联盟,各国教育机构和学术机构可以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交流和分享会计教学资源和研究成果,促进会计教育方法和内容的创新,提高会计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国际会计教育联盟的建立有助于促进跨国界的学术合作与研究交流。成员机构可以通过联盟组织的国际会议、研讨会和工作坊等活动,分享教学经验、研究成果和教育资源,加强会计教育和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此外,联盟还可以促进成员之间的师生交流项目,增加学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海外学习和实习机会。通过国际会计教育联盟,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联盟成员可以共享教学材料、课程设计、案例库等资源,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广泛传播和应用,提升会计教育的整体质量。联盟还可以通过共同开发在线课程和远程教育项目,拓展教育的影响范围,为更多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会计教育资源。
(四)培养国际视野的会计人才: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可以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和见识。通过参与交换项目、留学或国际暑期学校,学生可以亲身体验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会计实践和文化背景。这种经历有助于学生开阔眼界,理解不同国家的会计制度、商业文化和法规,为未来从事国际会计工作做好准备。国际交流也是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国际交流中,学生需要面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和习惯。这种跨文化沟通能力对于日后与国际客户、同事或合作伙伴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至关重要,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跨国商务关系。通过培养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学生将更具竞争力并具备更广阔的职业发展机会。他们不仅能够在国际会计公司或跨国企业中获得更好的职业机会,还能够成为国际业务中的领导者和桥梁,推动跨国合作和交流。
结语
国际视角下会计人才培养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教育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等方面。为了解决这些差异,可以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教育质量、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以及培养跨文化沟通能力等对策来改进会计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瑞前,渠帅.数字化时代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研究——来自文本分析的证据[J].商业会计,2023(17):111-115.
[2]赵峰松,费琳琪,张俊清,等.岗课赛证融合促进数智化会计人才培养的探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3(08):193-195.
[3]李华军,邓烨宇.新技术经济驱动下的会计人才培养:研究演进与发展展望[J].湘南学院学报,2022,43(05):97-106.
[4]吕磊.业财融合背景下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研究[J].商业经济,2021(11):118-119+173.
[5]焦新露,黄捷.高职会计人才分类差异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09):44-46.
[6]常明敏.基于财务转型的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探析[J].营销界,2019(47):208-209.
[7]孔敏.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20):100-101.
[8]杨宝,甘孜露,沈珍.“一带一路”战略与会计人才培养路径创新[J].管理工程师,2017,22(02):68-73.
[9]周一萍,董火鲜.关于地方应用技术型普通高校会计人才培养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4(02):8-9.
[10]姜昕,昝书林.基于国际化下的高校会计人才培养[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06):669-673.
[11]李国桢,刘雪晶.我国高校法务会计人才培养困境与对策刍议[J].现代经济信息,2016(06):398-399.
(责任编辑:宋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