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建构探究

2024-06-29 17:40:08王鸿睿李鲁红
文教资料 2024年3期
关键词:大思政学生

王鸿睿 李鲁红

摘 要:在当前“大思政”的教育格局下,将思政教育融入实践育人环节,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实现全面协调、务实可行、效果明显的育人目标,是践行立德树人的重要一环。本文在“大思政”视域下,探讨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必要性,总结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的经验做法,形成以政策为导向、以调研为基础、以创新为驱动的“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以期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一体-多元-个性-沉浸-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

关键词:大思政;实践育人共同体;学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大思政”教育是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路径,是全时段、全方位、全员的教育,即时时、处处、人人的教育,也是立足“两个大局”、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的丰富与拓展。[2]一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坚持把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作为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国家一直坚持将实践育人视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制度建设、平台建设、实践内容、实践形式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创新。[3]通过强化实践育人工作的重点、创新方法和途径、加强基地建设、增加经费投入等措施,高校调动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实践育人的合力,致力于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在“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思想,坚持教育整体性发展的理念,以共同体成员的需求为重要前提,充分发挥实践育人阵地的作用,形成以政策为导向、调研为基础、创新为驱动的“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这有助于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一体-多元-个性-沉浸-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和服务,培养兼具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政治水平和知识能力过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一、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必要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供需关系平衡的要求

“高校思政教育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供需关系存在着高校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和学生实现‘时代新人培养目标的现实需求之间的供需冲突。”[4]基于交互主体理论,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应该是相互作用的主体。传统的思政理论课堂采用“一对多”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导致受教育者难以真正地理解教育者传授的信息,进而影响育人效果。新时代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思想活跃,兴趣广泛,对新颖的观念和文化有浓厚兴趣,渴望在不同平台展示自我,积极寻求各种资源来支持自己的想法。因此,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思政教育内容更容易激发大学生的兴趣,进而使大学生产生认知需求。然而,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集体备课的预设式教学缺乏时代性,难以充分激发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满足大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中,打造“大思政”育人格局,能够为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望提供发展化、多元化、个性化和沉浸式的思政教育环境和服务,从而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质量。

(二)教育整体性发展理念的要求

随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合作共同体”“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等概念的提出,人们对“共同体”这一整体性发展理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正是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落实整体性发展理念的积极探索。”[5] “实践育人共同体”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在整体性发展理念下,政府、企业、高校等不同主体共同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并形成教育合力。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形成推动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的时代背景下,深入研究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探索更为高效的共同体协作模式,对于提升实践育人的水平和效果,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二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平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需以服务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实践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具体的实践路径。三是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效途径。实践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将高校育人工作融入整个实践过程,让学生在多元主体的培养下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三位一体”的实践育人共同体模式

(一)以政策为导向,明确开展方向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围绕理论普及宣讲、乡村振兴促进、发展成就观察、党史学习教育、民族团结实践等方面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打造师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大思政精品课”。教师通过实践活动培训会、动员会的形式,详细解读相关政策和要求、实践活动选题与意义、调研的方法、实践报告的书写方法、实践成果的投稿渠道和要求、实践活动总结评比办法等,使学生对开展目的、选题、组队、申报流程、前期论证等诸多问题具备明确的认知,进而使学生的需求能够与相关政策、要求进行精准匹配。学生与老师共同确定调研的主题思路、研究框架、路线安排和调研区域等事项,构建“以政策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参与”的组织路线。

(二)以调研为基础,直击社会需求

调查研究要遵循以下两条原则。一是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是用中国化的语言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概括,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集中体现。二是坚持群众观点。调查研究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此外,精准开展实践活动,不仅要注重实践开展中的调研,还要注重实践开展前的调研。在实践开展前调研,首先要确定采用的调查方法,如实地观察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从历史文化、自然生态、经济发展情况、人民生活状况等多方面综合考量当地需求,从而确定实践地点和实践内容。以实践开展前的调研结果为依据,寻求多方支持,实现“组织要素(政府、学校)、参与要素(企业、学生)与环境要素(社会、家庭)”[6]的协调。借助实践开展前调研,师生对实践地点的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在实践中调研,要重视对问题的深入探究。通过深入基层、深入农户、深入田间地头,师生们能够不断发现问题,进而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同时,师生们要注重对调研数据的梳理分析,及时调整不当的调研方式和策略。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调研时,要将国家政策、家国情怀教育理念等元素巧妙地融入其中,达到知识传授与育德、调研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同行并举的效果。

(三)以创新为驱动,注入不竭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7]为实现实践项目“指导单位—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活动领队—志愿者”运行模式的不断优化,高校需要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进行创新。一是创新活动内容,根据时代变化和社会需求,针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不断优化实践方案,以新视角看待问题,将前沿科技、科技创新成果等运用到实践过程中,实现实践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双向联动。二是创新活动形式,将线下积极开展与线上加强传播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云组队”“云调研”“云访谈”“云直播”等方式开展“云实践”,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推出“云课堂”“云展厅”“云展览”等。三是创新“造血”机制,高校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地方发展,向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争取“造血”资源,通过比赛奖励、申请公益项目资助、文创衍生品销售等形式实现可持续的自我“造血”。四是创新激励机制,高校要与时俱进开展培训会、交流会,引入志愿者自评、互评、领队评价、机构他评等多维度评价指标,定期表彰在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志愿者个人(或团队)。激励形式涵盖交通补贴、志愿时长、奖励证书等,借助学校综合素质测评发挥“指挥棒”作用。

三、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的现实策略

通过前文对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必要性和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模式的分析可知,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并非自发产生,而是基于政策导向和社会需求形成。要想使共同体间建立相对稳定并且持久的合作关系,发挥其育人价值,打通实践育人“最后一公里”,需通过多域联动、丰富载体、项目驱动等,形成不断创新的现实策略,推进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协同化、体系化、品牌化。

(一)多域联动,推进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协同化

善用社会资源,把思政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建立课堂实践、校园实践、社会实践三者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堂”。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将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进行深度融合,创设沉浸式、体验式和互动式的学习环境。依托社会实践基地、研学基地、云平台等,汇聚思政教育资源,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形成“优质带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工作格局,让历史“动”起来,让理论“活”起来,使学生变被动倾听为主动参与,增强学生的情感共鸣,提升其认同感和获得感。比如,烟台大学的“渔灯引航”“非遗”传承项目,针对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传承人稀缺和“非遗”文化传播率较低的困境,师生通过乡村采风,将“非遗”戏剧、“非遗”传承人和民间老艺人的口述身教等素材进行提炼、整理、加工,形成文字、图片、影像等记录,构建文化故事、文化剧场“三进”(进校园、进社区、进比赛)服务模式,将虚拟现实(VR)技术、三维打印技术运用到“非遗”文创作品设计和创作中,构成调研—记录—剪辑—成文—宣传—创新的“接力式非遗传承”闭环。通过“渔灯引航”非遗传承“3+3”(培训、传承、推广+进校园、进社区、进比赛)公益模式,师生可以进一步保护和传承渔灯节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丰富载体,推进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体系化

高校要充分利用各类实践资源,构建课程教学实践、专业能力培养、志愿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等有机结合的实践育人体系,打通思政教育的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以社会实践为有效载体,依托寒暑期“三下乡”“百万大学生进社区”等社会实践活动,建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社会实践+就业实习”等“实践+”育人体系,鼓励本硕博学生跨专业、跨年级组建社会实践团队并通过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学科竞赛等载体实现成果转化,助力学科前沿进展。这有利于全面提升各层级学生的研究意识、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提升育人实效。比如,烟台大学的“丹青碧海”支教与科普项目通过丰富载体打造“1+2+3”助学服务体系。“1”是以课程体系建设为中心任务,以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课程大多为平时授课较少涉及的内容,如文明礼仪课、行为规范课、社会常识课、安全自护课、传统文化课、手工课、素质拓展课、心理健康课、公益宣传课、海洋科普课等;“2”是采取“实地+云端”的方式展开支教活动,服务流程更加通畅;“3”是对“课程体系、培育方案、授课环节”进行标准化建设,服务动力更加充盈。

(三)项目驱动,推进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品牌化

高校可依托相关专业进行实践育人创新模式的探索,以项目的申报和获批为契机,引导学生聚焦社会需求,以项目化形式推进实践育人共同体的构建,同时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育人项目有机融合。一方面进行合理化的项目设计,培育精细化、专业化、可持续化的实践育人项目,打造精品项目;另一方面规范项目管理,通过对资源的有效整合,将现代化的运行理念和方法应用到项目实践育人平台中,完善、健全项目平台运作过程。在实践过程中,高校还要培养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建立实践育人和德育的内在联系。以烟台大学的“黄河入海、环保入心”生态环保实践项目为例,该项目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紧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以申报“2023年青少年绿色长征科考实践活动”和“‘法护黄河青春行沿黄九省(区)青少年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为契机,围绕绿色发展科考调研、生态环保科普教育、低碳环保实践行动三方面,展开“3+N”环保入心行动,把“大自然”转化为“大课堂”,让一场场“行走的思政课”开展在山水林田湖草沙中。这有利于充分挖掘、激发公众的主体意识,持续、有效地推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形成社会协同的合力效应。

“大思政”格局下,高校构建实践育人共同体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高校办学实际与人才培养特色,通过整合各类育人主体优势资源,推进多方深度融合,集聚实践育人效应,增强实践育人针对性,使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能够不断适应大学生群体的新特点和新需求,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育人共同体构建路径。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2]张威,曹远琳.“大思政”视域下协同育人体系的构建[J].江苏教育研究,2022(15):3-7.

[3]黄蓉生,孙楚杭.构建高校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2(Z1):36-38.

[4]朱锐,陈冬霞,周学智,等.供需关系下课程育人和文化育人深度融合的“大思政”实践路径建构[J].高教学刊,2022(8):46-50.

[5]盛涛.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研究:回顾与展望[J].中国轻工教育,2019(4):15-18.

[6]郭顺.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内涵及发展路径[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3(10):68-72.

[7]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本领[N].人民日报,2015-01-25.

猜你喜欢
大思政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电影(2018年9期)2018-11-14 06:57:21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辅联动”育人机制探赜
学理论·下(2016年12期)2017-01-19 00:52:30
学生写话
试论中学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大思政”式探索
求知导刊(2016年25期)2016-10-17 23:41:55
“大思政”背景下高职院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4期)2016-10-11 22:11:53
学生写的话
大思政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