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连骅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非常重要,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难度。新《课标》的推行,对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导手段,优化写作教学实践。因此,初中阶段的每个语文教师都需进行大量的教学探索,总结多元写作教学措施,从而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 初中语文 写作教学
在语文学科当中,写作是学生夯实语文学习基础,以及拓展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衡量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志,值得教师加强关注。另外,从一直以来的教学实践可知,对于学生而言,写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们需要长期坚持参与学习锻炼,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在相关学习活动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诸多困境与阻碍,不利于学生迅速实现学习目标。综合以上所述,在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开展语文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就有必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写作教学活动,并针对性探索科学的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促进学生语文写作能力迅速提高。
一、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现状分析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初中阶段的每个语文教师都充分认识到了自己所担负的写作教学责任,并为此进行了大量教学革新活动,引入了系列适用教学措施,旨在实现理想教学目标。从实际情况看,初中语文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效,但是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还是会出现一些问题与不足,影响学生的写作能力。
具体问题可能包括:有的教师虽然认识到了学生的中心地位,但实际采取教学指导措施的时候,考虑的还是教学经验与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特点重视不足,所以有时候很难顺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法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不利于学生高效进行写作实践;有的教师更加重视理论教学,而对实践有所忽视,所以学生很多时候都难以得到充分锻炼,无法迅速提高写作能力;有的教师没有正视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对阅读部分的辅助作用认识不足,所以无法为优质写作教学提供更多助力,影响了既定写作任务顺利完成。基于以上现实,在平时以初中阶段学生为对象进行语文写作教学工作的时候,每个教师都需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认识自己教学行为中的问题与不足,及时加以改进,促进学生语文写作能力提高。
二、新《课标》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1.重视激励教学,增强学生语文写作兴趣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扮演着主体的角色,教师制定的任何计划都需要在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才能顺利完成,否则教师即使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与教学资源等也无法完成计划,无助于学生进行高效写作锻炼。在传统课堂上,很多语文教师习惯以批评教育为主,注重发掘学生的问题与不足,并加以指正,而对正面激励教育重视不足,因此很容易对学生的学习态度造成不利影响,进而阻碍了学生的进步。综合以上所述,在开展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工作的时候,每个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重视激励教学,增强学生的语文写作兴趣,为优质写作教学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在平时按照既定计划开展写作教学活动的时候,为了更加顺利地完成既定教学任务,教师就有必要尽最大努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师生合力推行既定教学计划,而在此过程中,转变教育方式显然是非常必要的。实际上,教师需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表现,尽力挖掘他们在写作实践中的优点与亮点,如:有的学生先通过努力学习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语言知识,所以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写作练习的时候,通常可以顺利将心中所想付诸笔端,创作出优秀文章,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有的学生写作思维相对较为敏捷,可以迅速理解教师所讲的写作技巧,也可以在写作主题确定以后,迅速从纷杂的写作材料中选择有用的内容加以应用,并进行创新构思,所以最终往往能够创作出有新意的文章;有的学生有着较强的意志力,平时在写作教学课堂上通常可以长时间坚持听讲练习,很少分心,而且几乎每次对于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都可以坚持完成,不会打折扣。在发现学生上述优点时,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表扬激励,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动力。
2.鼓励生活观察,丰富学生语文写作素材
在平时的语文写作练习中,为了创作出优秀的文章,学生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基础语言知识,还需要有丰富的素材积累,否则他们无法将自己的构思与创意转化成文字,无法进行充分有效的写作实践。从实际来看,初中生难以顺利提升语文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的素材积累不足,无法为他们提供辅助力量。与此同时,写作实践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不但写作灵感常常来自生活,而且大量素材也源于现实生活,因此教师就需要联系生活,予以学生相应写作指导。综合以上所述,在平时开展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就有必要鼓励学生对生活进行观察,丰富学生的语文写作素材,帮助学生创作出高质量的文章。
例如,在平时的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要想创作出高质量的文章,就需加强对素材积累环节的重视,并充分借助生活元素。在平时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后,教师要为学生布置课外作业,其中一项就是进行生活观察,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然后在合适的时间与同学结组进行讨论交流,进一步从不同视角认识生活,获取更多的生活素材,为写作做好准备。另外,教师需为学生布置日记写作任务,要求学生积极完成。具体而言,在课下阶段,学生需要时刻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并着重对自己感兴趣的生活元素进行探究分析,然后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并生动阐述自己的所感所悟。日记的具体内容可以是学生和父母一起去参观博物馆的经历、学生和同学结伴一起去郊游的场景等,除此之外,生活中还有更多元素,值得学生仔细观察记录。久而久之,各个学生势必可以从生活中获取丰富的语文写作素材,从而更好地参与之后的写作锻炼活动,稳步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3.指导阅读积累,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在实际的语文写作过程中,学生要先选定恰当的词语,基于语法组织词语,形成语句,然后创作出优秀段落,最后呈现优秀文章。在此过程中,语言是基础,每个学生都需要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作支撑,否则他们将难以顺利完成创作,更无法提升写作能力。与此同时,在语文学科当中,阅读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且与写作教学紧密相连,因此,教师如果能够将阅读部分充分利用起来,势必可以为高效写作教学提供有益助力,优化学生的写作效果。据此,在平时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各个教师都要加强对写作教学的重视,并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落实写作教学目标。
例如,鉴于语言对于写作的重要性,教师就需充分借助阅读手段,引导学生参与实践锻炼活动。在引导学生阅读学习教材中《背影》《白杨礼赞》等课文的时候,教师就要指导学生找出其中的优秀语句,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尚不大难。”“黄的是土……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深入分析,确定其中蕴含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等。在此基础上,教师还需进一步组织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开展相关活动。进入课后阶段,教师还需进一步为学生布置拓展阅读任务,即每个学生都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优秀文章进行深入阅读,并将其中的经典语段摘抄到笔记本上,便于进行深入分析,或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逐步丰富语言积累。在这样的阅读过程后,几乎每个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都将顺利提高,为其写作能力的提升提供帮助。
4.组织竞赛活动,强化学生的写作动力
对于初中阶段学生而言,写作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内容,所以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问题与阻碍,从而影响其写作练习的动力与热情,无助于学生进步。对于此现实情况,教师如果认识不足,或者是没有加强引导,那么学生甚至可能慢慢产生厌学心理,不愿意参与写作学习活动。另外,从初中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看,他们中很多人显然都有一定的好胜心,有着对荣誉与成就的渴望,因此,竞争元素的引入就显露出了必要性,为教师指引了恰当的教学改进方向。基于以上所述,在实际开展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工作的时候,任课教师就有必要经常组织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例如,在平时按照既定计划开展写作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首先要做的自然是加强基础教学,并组织学生进行相应的练习活动,接着要鼓励学生参与长期锻炼,持续增强写作能力,而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态度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平时就需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写作竞赛活动。首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限时写作竞赛活动,即给出写作主题与要求,同时限定写作时间,要求学生在此期间确定题目、构思框架、选择材料等,尽力创作优秀的短篇作文,最后,教师可以详细阅读每个学生的文章,予以针对性的评价,然后在听取其他老师意见的情况下,选出其中较为优秀的三篇文章,并给予相应学生一定的奖励。其次,在课堂结束的时候,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情境材料,要求学生在课后仔细研读,提取关键信息,确定主题进行创作。在下次上课的时候,教师就要将学生所写的作文收上来,展示到合适的地方,供大家阅读交流。最后,师生可以共同讨论评选出较优秀的几篇文章,对相应的学生进行表扬,并予以一定的奖励。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上述竞赛活动,教师通常可以顺利激发出学生的好胜心与荣誉感,增强学生坚持写作的动力,帮助学生持续锻炼提升语文写作能力。
5.引导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写作能力
在学习语文学科当中各部分知识与技能的时候,每个学生都需要良好的思维能力加以辅助,否则可能无法迅速理解相关内容,影响学习目标的实现,具体到语文写作学习活动中,这一点得到了印证。但现实中,有些教师并未清楚认识这一点,或者所采用指导措施缺乏科学性与适用性,无法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同时,从大量教育教学经验可知,小组合作策略具有很好的辅助教学作用,并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面展现出了价值,值得教师加以引用。由此,在开展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写作能力,促进学生增强写作能力。
例如,在平时引导学生开展语文写作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就要选择各个恰当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习效果。首先,在基础知识与写作技巧讲解阶段,每讲解一部分内容后教师就可以暂停,为学生留出自主思考讨论的时间,便于学生从同学那里认识到新的理解角度,真正内化相应知识内容。其次,在进行写作练习的时候,尤其是在前期的构思阶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由结组进行讨论,虚心听取同学的意见,进一步拓宽思路,精准把握写作主题,并在实践中有所创新。最后,在完成写作之后,教师可进一步鼓励学生结组讨论,互相肯定写作中优点与亮点的同时,指出文章中的不足,并共同探索改进方法。通过参与上述讨论交流活动,几乎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多方面受到启发与指引,形成全面探索意识,为其持续提高写作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6.加强学习反思,完善学生语文写作实践
无论在学习任何学科知识时,反思总结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经常反思,学生才能及时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与不足并加以改进,接着沿着正确的方向努力,逐步提高学习效果,否则学生的学习动力势必慢慢降低,进而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与动力,无法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这就向各任课教师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他们需要加强指导,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反思活动,为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付出努力。实际上,在针对初中阶段学生开展语文写作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就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引导学生逐步完善语文写作实践过程,促进学生的写作能力迅速增强。
例如,在教授语文写作知识与技巧,并组织学生进行实践锻炼活动的时候,教师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各个恰当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反思活动。首先,在每次写作课结束的时候,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在课后反思自己课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学习中的问题,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改进。其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写作练习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系统回顾自己所创作的诸多文章,同时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共同反思总结写作中的问题与不足,有的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过于追求辞藻的华丽,而忽视了情感;有的学生习惯套用写作框架,没有创新意识,导致文章缺乏新意和吸引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就需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尽力探寻改进的方式与方法。久而久之,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够迅速增强语文写作能力,最终实现学习目标。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教学工作至关重要。从一直以来的教学实践看,很多任课教师都或多或少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因此采用的措施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与针对性,无法为学生创设好的学习环境,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由此,初中语文教师就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时刻注意分析所教学生的实际学情,与同行教师进行教学讨论,从而慢慢总结众多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指导措施,促进学生整体语文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高萍《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方法》,《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1年第15期。
[2] 和雨潇《初中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全国优秀作文选(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2020年第6期。
[3] 郑晓《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初探》,《智力》2021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