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思嘉
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初中历史教学倡导教师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其中史料实证素养的培育能够引导学生通过对史料的阅读、探究,形成对历史知识的形象化认知,活化历史教材中枯燥的文字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更加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基于此,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从“搜集史料、整理史料、辩证分析史料”三个层面出发,对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方法进行论述。
一、搜集:课前搜集史料
(一)巧设悬疑
教师利用课前时间为学生创设悬疑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其积极参与到史料搜集中。
教师展示两幅图片,壁画《花神芙罗拉》,及“1954年出土于广州横枝岗西汉墓葬的原产罗马的蓝琉璃碗图”。
教师设问:通过两幅图片,能够看出,在西汉时期,东西方世界已经存在商贸关系,很多西方国家的商品进入中原,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物品。那么,这些物品是怎么流传过来的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探寻“丝绸之路”的“前世今生”。
(二)任务驱动
在悬疑情境的引领下,提高学生对“丝绸之路”的探究兴趣,同时为学生布置一系列的课前任务,引导学生搜集“丝绸之路”相关的史料,并做好笔记。
教师:在汉代,丝绸之路的开拓构建了汉代与西域各个国家的联系,并开始了东西方商品的流通,这才让我们的生活里有了更丰富的物品和食品,同时也开辟了一条新的经济之路,为汉代以及后面朝代的经济发展打开了新的大门。
教师出示前置性预习任务:
请大家通过网络平台、书籍或者其他学科搜索丝绸之路相关的史料,如图片、视频、史书记载、古诗词、人物传记等,重点研究“为什么要开通丝绸之路?开通丝绸之路的过程是怎样的?该过程中有哪些重要人物及其贡献?开通丝绸之路的意义如何?”
二、整理:课堂讲读史料
(一)学生展示
教师播放视频《丝绸之路》,并讲解:这是一条连接欧亚的道路,见证了两千年历史的沧桑之变,在这条路上,多种文化交汇融合、多种商品交换互通,无数胡商贩客走过,无数僧侣信徒走过,这就是丝绸之路。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前预习中搜集的史料,并简单陈述史料中描述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学生搜集史料一:
张骞通西域后,武帝经营西域的兴趣日浓,逐渐演变成有计划的扩张运动,使汉族突破地理限制而与广大的西方世界交流融合。自黄河沿岸伸张到河西地域,又推广到西域,数以百万计的移民,逐步开发了这块原属于匈奴与其他沙漠绿洲民族的广大土地。
——摘编自傅乐成《中国通史·秦汉史》
学生分析:由此材料可以看到,丝绸之路的开通对汉朝疆域的开拓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搜集史料二:
①凉州词 唐·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②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唐·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学生分析:通过古诗词的描述,可以看出当年通西域,开拓丝绸之路的时候,路途上的凶险和荒凉,也再一次验证了张骞等人的探索精神。
教师针对学生展示的史料进行分析:一方面,能够看出丝绸之路的开拓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从开拓的原因、过程以及后期的维护等来看都非常艰辛。另一方面,丝绸之路的开通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
(二)问题驱动
教师引导学生对其展示的史料进行记录和讨论,并联系教材内容进行分析,梳理知识结构。同时,教师以问题驱动的方式,展示课堂学习的重难点,加深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同时为后期史料的学习和探究做好铺垫。
教师展示课堂学习重点问题:
问题1: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是什么?为何要开通丝绸之路?
问题2:丝绸之路开通的过程和意义是怎样的?
问题3:中国最早是如何管理西域的?
问题4:从“一带一路”倡议出发,分析丝绸之路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
三、辩证分析:课堂研习史料
基于上述教学过程,在辩证分析环节,重点引导学生对课程知识展开深度学习,同时以史料作为教学工具,指导学生对史料展开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究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一)你说我辨
教师以史料为引领,指导学生对丝绸之路的开通原因和背景展开分析,培养学生的史料辨析能力。
1.教师展示史料:
……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
——《史记·大宛列传》
文景时期,实行与匈奴和亲政策,并厚予馈赠,但匈奴仍然不断侵犯边境,抢走人畜,毁坏庄稼。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教师引导:通过阅读上述史料,你能读出哪些内容呢?
(教师指导学生自由讨论,并指名学生回答)
生:西域的很多国家都被匈奴控制。
生:匈奴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民生惨遭荼毒。
师:从先秦时期开始,匈奴就大肆劫掠安定、富庶的农耕国家,秦末汉初之时,趁中原形势混乱之际,匈奴军事统帅冒顿单于一统大漠,建立起庞大的匈奴王朝,且对西域国家以及中原开始进行控制和进攻。大家是否能够总结出张骞出使西域的原因呢?
2.教师展示PPT:
匈奴从西域不断向中原发动进攻,使西汉十分被动。西域其他小国被匈奴征服并奴役,十分仇视匈奴。汉武帝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
教师引导学生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展开学习,总结两次出使西域的目标和意义,并完成表1。
3.教师展示史料:
史料一: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汉书·张骞传》
史料二: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皇朝和西域各国的联系逐渐密切起来,汉武帝每年派往西域的使者,多则十几次少则五六次,每次多达百余人甚至数百人。
——《大国崛起:把握中国四大王朝的历史脉象》
师:从上述史料一中,能够看出虽然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被扣押十多年,但依然不改汉朝使者的气节,从中你可以体会到张骞身上具有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呢?
(不屈不挠、忠于祖国、开拓进取、不怕困难、不辱使命、不忘初心。)
师:从史料二中,能够看出张骞通西域对丝绸之路的开通具有怎样的意义呢?
(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中原王朝与西域各国有了第一次友好往来。)
师:正因为张骞的这些精神,才让他不虚此行,为汉武帝今后在西域展开军事和外交行动提供了信息基础,同时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所以称之为“凿空之旅”。
(二)合作探究
在合作探究中,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借助史料对丝绸之路的开通以及历史意义展开学习,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教师指导学生合作交流,讲述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途径地,并总结,在两条路线上哪些物品由中原传到西域,又有哪些物品由西域传至中原,从而体会丝绸之路的开通意义。
学生分组从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生活中从西域传入的物品方面来总结。
师: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丝绸之路的开通有怎样的意义?
(丝绸之路的开通连接了东西方的交流,对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史料扩充
教师对课堂史料进行扩充,引导学生学习汉朝对西域的管理,了解西汉设置西域都护、东汉班超经营西域的相关史事,知道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渗透国家主权教育,同时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具体步骤如下:
师:通过观看西汉疆域图,你有哪些启发?
(预设: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
师:在西汉时期,虽然我们开通了丝绸之路,但是如何保证东西方交流的顺畅呢?这就需要我们去研究西汉对西域的管理措施。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学习西汉对西域的管理。(见表2)
教师展示史料:
班超,字仲升,班固之弟,东汉名将。东汉明章两帝时,班超出使西域,屡立战功,封定远侯,青史载功勋。“王侯以下,皆号泣曰”依汉使如父母,诚不可去!互抱超马足,不得行。
——《后汉书·班超传》
师:西汉末年社会混乱,匈奴重新占领了丝绸之路,东汉的班超、甘英出使西域,才使得这条绵延数千里的丝绸之路繁荣数千年。
(四)课后探析
教师为学生展示现阶段“一带一路”的相关资料,启发学生思考,构建“一带一路”与丝绸之路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从而发展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过渡:今天丝绸之路正在以一种新的方式诠释着,那便是“一带一路”。
教师展示“一带一路”相关史料:视频《一带一路》。
教师布置课后探析任务:
任务1: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有哪些国内和国际意义?
任务2:当今“一带一路”向世界传递什么理念?
任务3:联系今天“一带一路”倡议,说一说丝绸之路对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
四、总结
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具有非常突出的实践意义,不仅符合新课标对历史教学的要求,同时能够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教师可以将史料融入历史教学中作为课堂教学资源,按照“搜集、整理、辩证分析”的过程引导学生对课程相关的史料展开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史料辨识、探究能力,深化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从而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促进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昆山市锦溪初级中学)
编辑:曾彦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