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路径

2024-06-28 11:59:45张兴良
新课程·上旬 2024年11期
关键词:知识点作业情境

张兴良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要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实现对历史教学的创新与突破。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几个层面: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本文以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为例,探讨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路径,以期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时空观和历史综合能力,提升学科教学成效。

一、教材分析

宋代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耕作技术提高,农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纺织业、制瓷业成就尤为突出。与此同时,宋代的海外贸易也极为发达,航海业、造船业的功绩举世瞩目。此外,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江南成为整个中国的重要经济中心。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宋代也有初步的印象。与此同时,学生由于年龄和社会阅历的限制,对历史问题的抽象理解能力欠缺。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设计具有趣味性、情境性和生动性的教学,将抽象的历史知识形象化,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三、教学目标

1.掌握宋代经济发展的三个类别——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理解宋代经济发展的背景、原因;能够准确描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历史过程;思考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2.结合史实、历史数据等资料,理解自然环境开发、农业品种推广、技术创新、商业与市场、政治等因素对宋代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3.引导学生了解宋代商业和贸易在当时世界的地位,理解对外贸易发展与中国文化、科技向外传播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四、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兴趣激发

【情境一】教师事先剪辑电视剧《梦华录》片段并在课堂导入阶段播放。学生通过视频看到宋代商业之繁华,汴京随处可见酒楼、茶馆,女主为做生意打算找社仓等。学生跟随本剧感受繁华的宋朝。教师提问:电视剧的场景发生在哪个朝代?宋代经济的发展是怎样的呢?从而引出本课题——宋代经济的发展。

【情境二】教师在课前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游戏情境:假设学生穿越成为平民小刘,小刘如何能在宋代白手起家走上逆袭人生?学生每帮助小刘突破一个任务关卡,就能提升小刘等级,直到游戏通关。学生代入游戏情境,对本课学习充满浓厚兴趣。教师在游戏情境的基础上将课题分成农业、手工业、商业三个小节,为学生初步构建学习框架。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电视剧引入课题,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感悟宋代繁华的商业场面,为后续教学打下基础。同时,教师借助游戏情境,引导学生以游戏关卡为节点,构建学习框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知识讲述,素养培养

1.宋代的农业发展

【粮食作物】首先,教师呈现多媒体图片——秧马,并提问:“图中的工具是什么?”学生结合图片和教师的提问予以讨论。在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为学生介绍秧马的用途,引出第一个知识点——农业发展与工具进步。

其次,教师提供史料《宋史·食货志上》:“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通过史料,教师讲解知识点——水稻是宋代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作物产量的提升为宋代经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同时,教师讲述宋代水稻与越南古城稻传入之间的关联,表明宋代东南地区种植业的快速发展使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当时重要的粮仓,“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宋代南方农业尤其是水稻业的兴盛。推出第二个知识点——农业发展与农作物推广。

【经济作物】首先,教师播放视频《梦华录》,学生观看女主卖茶和茶楼喝茶聊天的人们。教师提出问题:“视频中女主主要经营什么生意?茶来自哪儿?”学生联系所学知识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其次,教师结合史料讲解知识点:茶树的栽培地区越来越广,淮南、江南、两浙以及四川诸路,茶园十分普遍。教师出示地图引导学生找出史料中提到的地点,并予以提示:“史料中提到的茶树栽培地区属于哪里?”学生对宋代经济南移有了初步的印象。

最后,教师总结知识点:宋代经济作物发展迅速,为商业、海贸发展打下了基础,其中,经济作物尤以南方最为发达。

【对比教学】教师出示不同朝代的人口数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该史实出现的原因,从而分析宋代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因。

学生1:我发现从西汉到宋代,南方人口占比快速增长,北方人口占比则不断减少。

学生2:人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情况,经济南移从唐朝已经开始,在宋代时南方人口占比更多,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知识小结】

A.经济重心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到南宋时完成。

B.两宋时期农业快速发展的原因:(1)北方战火频繁,南方相对安定;(2)南方自然环境适合水稻、茶叶等农作物生长;(3)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生产技术和经验,还增加了南方劳动力;(4)宋代统治者对农业经济的重视。

2.宋代的手工业发展

在讲解手工业发展这一小节知识点时,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带领学生模拟旅游,包括模拟游览苏州地区的丝织业博物馆、江西景德镇瓷器博物馆、福建泉州博物馆,学生根据游览路线,分别对宋代手工业的三个类别有了明确的思路。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结合史料讲解知识点。

首先,教师出示秦汉时期和唐宋时期手工业分布的地图,引导学生根据地图思考:宋代丝织业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相比秦汉而言有哪些变化?

学生经过小组讨论,纷纷给出自己的答案。

学生1:宋代时期丝织业主要分布在四川、江浙地区,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

学生2:宋代丝织业在地图上的数量较秦汉时期明显增多,说明宋代时期丝织业是极为发达的。

其次,教师出示多媒体图片,带领学生观看藏于我国各地博物馆中的精美瓷器,为学生介绍五大官窑瓷器代表作品。

教师: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英文称瓷器为china,足见古代中国瓷器在全世界的影响。部分学生分享了自己曾经在博物院参观时看过的一些瓷器。例如,小王同学分享道:“我去过江西景德镇,景德镇的博物馆里展出了宋代时期的瓷器,做工精美,足以体现古代人的智慧。”

最后,教师出示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总结宋代造船业的特点:技术领先于世界;规模宏大;指南针应用于海船。

3.宋代的商业发展

【情境趣设】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小刘来到宋代都城,他去集市可以做哪些事情?”

教师展示多媒体,学生互动指出小刘的集市生活。

学生1:宋代美食文化发达,小刘可以吃很多美食。

学生2:当时宋代人民极其流行去瓦舍听戏,小刘生活在宋代也可以去瓦舍听戏。

学生3:小刘可以去早市和夜市玩耍购物,宋代好像不像唐朝一样有严格的宵禁制度。

学生4:我估计小刘会用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教师允许学生发散思维,大胆发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总结知识:宋代商业活动空间和时间都得到了突破,唐朝的坊市制度被打破,商业活动时间也辐射到夜市和早市,商品琳琅满目,市民生活极为丰富。同时,北宋时期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教师继续引导:宋代商业的繁荣还体现在哪些方面?造船业的发展会促进商业哪些方面的繁荣?

【史料呈现】宋代海外贸易地图。

学生被宋代海外贸易的繁荣程度所震惊,纷纷表示:“原本以为中国古代重农业,没想到宋朝的海外贸易如此发达,足以见得中华民族的开拓、开放和包容的精神。”

教师小结:广州跟泉州是当时闻名世界的港口城市,宋代鼓励海外贸易,在港口设立市舶司予以管理,外贸所得在宋代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航线较以往朝代大量增加,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

(设计意图:教师结合数据、史料、地图等真实材料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多媒体趣味情境自行互动和探讨,真正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展了学生历史解释、史料实证的能力。同时,教师将宋代历史与秦汉、唐朝进行对比,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时空观念。整个课堂生动、形象,推动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兴趣的提升。)

(三)实践作业

作业设计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可以起到促进反思、巩固知识的作用。教师可以在这一环节设计具有开放性的实践性作业,一方面,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富有趣味的学习环境中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另一方面,教师在这一环节融入多元教学资源,如跨学科教学资源等,有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人文素养,实现核心素养的进一步落实。

在“宋代经济的发展”一章节教学结束后,教师结合跨学科教学资源设计如下开放性作业,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个作业进行实践。

作业一:学生和小组成员分别扮演游戏中的小刘、宋代官员、宋代农民、宋代商人、宋代船长等,结合史实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角度,分别设计一段小刘北宋逆袭剧本。

作业二:假设自己是一位宋代商人,参考《东京梦华录》《清明上河图》等,用写短文的形式描述自己的一天。

作业三:用美术绘画的方式画一个具有宋代特色的生活场景。

(设计意图:以上作业形式具有开放性,学生可以按照个人的喜好选择自己擅长的作业类型。同时,教师在三个作业中融入了跨学科资源,如语文剧本设计、短文撰写、美术学科资源等,学生需要围绕历史知识大胆想象,以符合史实的原则完成趣味作业。)

例如,某组学生选择了作业二,其中一个学生展示的作业成果如下:

我是北宋开封的一名商人,经营着一家茶馆,宋代人都爱喝茶,尤其喜欢配上一些茶果子。每天清晨我便去我的茶馆接待客人,招揽生意。毕竟,汴京可是富贵迷人眼,像我这样的茶馆有许多家,我必须得勤快一些。为了在开封茶馆中脱颖而出,我安排了斗茶、茶百戏等,吸引了一大批文人雅士。今天是个好日子,一批从泉州来的商人来到了我的茶馆,据说他们是做海贸生意的,去过不少国家。现在越来越多的客人开始使用“交子”,这东西比铜币、银子要轻便得多。一直忙到半夜,我还没有休息,毕竟汴京的夜市也是极为发达的,不少客人大半夜还在茶馆中饮茶听戏,真是忙碌又充实的一天!

上述学生用北宋商人的口吻侧面描写了宋代繁荣的商业文化,又融入了茶文化、“交子”等宋代元素,体现了学生灵活运用历史知识、开展文化创新的能力。

(作者单位: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韩马初级中学)

编辑:李琴芳

猜你喜欢
知识点作业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快来写作业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作业
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 17:30:08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