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融合与渗透

2024-06-28 09:56:38吴晓
新课程·上旬 2024年11期
关键词:驿路梨花课文

吴晓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厚植学生的人文情怀,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七年级下册《驿路梨花》一课为例,这篇课文以其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教学契机。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们应着重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情感元素,让他们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传递出的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通过情感教育的融合与渗透,学生不仅能够领略文学作品的魅力,更能够在情感的熏陶中体验人生的真谛。

【教学目标】

1.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故事传达的情感与思想。

2.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式,培养阅读能力和情感理解能力。

3.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培养感恩之心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逐段剖析文字,把握文章的整体脉络与逻辑。

2.着重体会作者通过故事传达的情感与思想,挖掘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层含义。

3.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置身故事之中,感受作者的创作心境,增强对文章的情感共鸣。

【教学难点】

1.将课文中的情感教育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感同身受。

2.引导学生将文中的积极情感转化为生活态度。

3.创设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从而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创情境,导新课

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巧妙营造课堂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更快地融入课堂,深化对课文的理解与感悟。

教师:同学们,上课前我有个问题想考考大家,你们知道“驿路”是什么吗?

学生1:老师,我知道!驿路,其实就是古代传递政府文书所用的道路,沿途设有驿站供人休息或换马。

教师:非常好,那么,你们是否能够想到,在我国西南部,有一条开满梨花的驿路,那里曾发生过一些怎样的动人故事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当代著名作家彭荆风的《驿路梨花》,感受那里的山水之美,体验那里的人情之浓。

教师:我相信大家都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那么,谁能告诉我,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呢?

学生1:老师,这是一篇小说。

教师: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准确。不过,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有些评论说这是一篇散文式的小说,你们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2:可能是因为它的故事情节吸引人,语言也很优美,还展现了人性的美好。

教师:确实,这篇小说不仅有着引人入胜的故事,而且语言也极具美感,更重要的是,它深刻地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二)体会美,理故事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熟悉课文,初步了解故事的内容。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深入剖析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情节发展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地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过程入手:

1.理解故事框架、把握整体脉络的第一步是细心圈出文中涉及的人物,并尝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们各自的行为与贡献。这样,学生便能清晰地看到故事中的主角以及他们在情节推进中所扮演的角色,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故事。

2.学生需要为每个重要事件拟一个动态小标题。这些小标题如同故事中的路标,既能帮助学生迅速回顾事件的轨迹,又能直观地展现文章中事件的排列顺序。通过小标题的串联,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故事的发展脉络,进一步领略作者的叙述之美。

3.在梳理课文的过程中,还应特别关注其中的写作顺序和特点。这些特点如同乐曲中的旋律,决定了文章的结构和节奏,对故事的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品味这些特点,并思考它们如何为文章的整体效果增添色彩。

4.引导学生认识在这篇课文中作者巧妙设置的两次误会和三次悬念。第一次悬念出现在“我”和老余来到梨树林中的小茅屋时,产生疑问:“这是什么人的房子呢?”紧接着,第一次误会随之而来,瑶族老人的出现让他们误以为他就是小屋的主人。随后,第二个悬念“主人家”浮出水面。直到哈尼小姑娘的出现,学生才得知了真相,消除了第二次误会。然而,故事并未就此结束,第三个悬念“解放军战士为何要盖这所房子”如同谜团般萦绕在学生的心头。这些悬念不仅为故事增添了趣味性,更使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通过品味故事之美、梳理情节之脉,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索课文的内涵,领略作者的写作魅力。同时,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维能力,为他们的语文学习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赏语言,品感情

在学生对故事内容有了深刻领悟之后,教师可以引领他们进一步品味课文中的语言艺术之美。通过仔细剖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匠心独运的句式构造以及精准传神的词汇选择,我们可以共同探寻作者是如何以文字为媒介,将深沉的情感表达得细腻入微、感人至深。此外,教师还可以激励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分享他们对课文中情感的个性化理解和真切感受,从而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相融合,营造更为深刻的情感共鸣与体验。

教师:同学们,文章里提到,这么多年来,小茅屋一直在发挥着它的作用,人们到了那里就像到了家一样。但你们想过吗?为什么作者没有选择“一件久远的好事”或“路边茅屋的故事”作为题目,而是用了“驿路梨花”这个名字呢?

学生1:老师,我觉得“驿路梨花”这个名字很有诗意,而且梨花在文中是一个很重要的元素。

老师:很好,你提到了梨花的重要性。那么,梨花在文中仅仅是一种植物吗?

学生2:不是,我觉得梨花在文中还代表了那些乐于助人的人们,他们就像梨花一样,纯洁、美好。

教师:非常到位!梨花在这里不仅是大自然的美景,更是人物心灵美的象征。那么,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描写了梨花呢?

学生3:第1自然段就有描写,说“山,好大的山啊!”然后提到了梨花林,我觉得那时候的梨花林对“我”和老余来说,是一种希望,一个安慰。

教师:说得很对。作者从哪些事物中描写了梨花林的美呢?

学生4:提到了月、花、风。新月和淡淡的月光,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凉凉的风和飘落的梨花,则让人觉得很舒适。

教师:很好,大家体会得很深入。文中还提到了一个梦境,这个梦境对表现哈尼小姑娘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5:梦境中描写了哈尼小姑娘的美丽形象,同时也体现了她的善良和淳朴。

教师:没错,梦境不仅丰富了文章的内容,还深化了人物形象。那么,最后一段引用的诗句有什么作用呢?

学生6:我觉得引用的诗句不仅使文章更有诗意,还进一步强调了雷锋精神代代相传的主题。

教师:总结得很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梨花,这不仅仅是为了写景,更是为了衬托人物的心灵美,点明文章的主题。现在,大家应该能更深刻地理解作者为什么选择“驿路梨花”作为题目了吧!

(四)做小结,谈收获

在课堂快要结束的时候,教师可以将本节课的精髓进行简要概括,并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分享他们在这堂课中的学习体会与收获。在这个互动环节中,教师需要积极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见解与感受,同时,对学生的分享给予中肯的点评和有益的补充,共同营造充满思考与交流的学习氛围。

教师:这堂有深度的语文课即将结束。在这节课中,我们一同领略了“梨花”的景物美与人物美,那么现在,我想请大家看着板书,分享一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驿路梨花

学生1:老师,这节课我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如何在写作中巧妙设置结构。作者通过设置悬念,让读者一直保持好奇心,想要继续读下去,这种写法真的很吸引人。

教师:很好,这位同学捕捉到了文章结构上的巧妙之处。确实,设置悬念和误会,能使文章变得更加引人入胜。那么其他同学呢?

学生2:我觉得这篇文章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梨花与人相映成趣,既有诗情画意,又展现了人物的美好心灵。

教师:确实,文中的人花相映不仅增添了文章的美感,也进一步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那么,还有没有其他同学想分享自己的收获呢?

学生3:通过这节课,我学到了如何从日常小事中挖掘深意,以小见大。文章虽然讲述的是小茅屋的故事,但却传达了雷锋精神。

教师:以小见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写作手法,它能够让读者从平凡的小事中感受到深刻的道理。

学生4:我觉得这节课我还学到了雷锋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传承。

教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对。雷锋精神确实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大力弘扬的。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不仅学到了写作技巧,还受到了精神上的熏陶。

教师:非常感谢大家的分享,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收获和感悟。这节课我们学到了很多,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这些收获应用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

【教学反思】

《驿路梨花》一课的教学中,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得以凸显。这堂课不仅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更力求在深入解析文本的同时,引导学生体验并感受作者所传递的深情。

教学开始时,教师利用与梨花相关的历史故事创设情境,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温馨、美好的学习氛围。这种情境设置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使他们更愿意深入文本,探究其内在的情感价值。在“体会美,理故事”的环节,通过朗读和分析课文,学生得以感受梨花林的美丽和人物的美好心灵。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些画面,并尝试理解人物的行为和情感,使他们在欣赏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人物内心的善良与纯真。然而,在“赏语言,品感情”的环节,教师虽然尝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情感,但过于依赖对文本的解读,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感体验。未来,教师应更注重引导学生从个人角度去理解和感受文本中的情感,使他们在情感体验中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在“做小结,谈收获”的环节,学生分享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受,表现出对课文深层含义和情感的理解。这表明情感教育在这堂课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也证明将情感教育与语文知识传授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有效的。

《驿路梨花》一课的教学实践表明,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的紧密结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语文素养。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将情感教育与语文知识传授相融合,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感受语文的魅力,体验生活的美好。

(作者单位: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中学)

编辑:曾彦慧

猜你喜欢
驿路梨花课文
梨花美
黄河之声(2022年2期)2022-06-22 08:45:06
梨花艳清明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02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梨花之歌
青年歌声(2020年9期)2020-09-27 07:57:16
背课文的小偷
学生天地(2020年17期)2020-08-25 09:28:54
驿路桃花
浅析电影《驿路》中人性的隐恶
戏剧之家(2019年23期)2019-08-21 12:00:10
从《驿路》看向田邦子的婚恋观
戏剧之家(2019年24期)2019-08-21 12:00:00
蕲春县踏红亭
背课文
新少年(2017年3期)2017-03-23 12: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