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航
茶叶悠悠飘荡间,有琥珀色随着水花自在翻滚,一枝吊兰斜倚窗棂,暖阳伴着茶香氤氲……老师的念叨随着笔尖腾挪响起:“子航啊,写字如做人,既要守规矩又要破规矩,最重要的是……”“得有精气神!”我不假思索地抢答道,继而手腕发力,下压、铺毫、调锋,一气呵成。
那是初学书法的第一年,我紧握尚未被我驯服的毛笔,狠狠蓄力。几次呼吸间,一张毛边纸已然墨迹淋漓。我心满意足地将其挂在一旁同学的篆书作品附近。这一挂,我的面色陡然变了:我写的篆书真是横也无力,竖也软弱。见此情形,老师笑了,引着我来到讲台前,握着我的手说道:“手要发力,心也不能偷懒。我们要时刻感受纸笔摩擦,再细的线条也要绷紧身子,有心人才能写有力字,字有力,才有精气神!”听着这话,“红云”悄然爬上我的脸颊。原来,用力与有力,差着一颗心呢!自那以后,我少了一些躁动,多了几分沉稳,平心静气,踏实写好每一笔、做好每一件事。
后来,字渐渐有了力道,却始终没有风骨。记得我第一次写“象”字,连在一起的三个撇总被我写得极死板。老师指了指地上摆着的兰花,说道:“你瞧,兰花的叶子疏密相间,叶片细长,叶脉却挺拔有力,精神极了。那三撇就该写成兰花叶的样子。”说着,老师握着我的手,细致地带我感受笔的发力。兰花是君子之花,形似兰花叶的撇也应当有君子的坚韧气度。
慢慢地,我开始接触隶书,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纸笔摩擦间,感受独属于汉代的静穆与庄重。一笔一画里,窥见黄沙漫漫、猎猎军旗响彻长河落日的壮阔景象。我还尝试写小楷,雄健者有之,秀逸者有之,秾纤合度者亦有之。一场始于魏晋,成于盛唐的书法盛宴由此展开。
历史浩如烟海,而大浪淘沙后留下的书法作品让后来人看到那些诉诸笔墨的兴衰荣辱。见字如面,在一笔一画中,我读懂了前人的纯粹与潇洒、坚韧与执着。那些俊逸的、灵动的、古朴的、浑厚的汉字,在一代代人的传承与坚守中,永远流淌在中华民族的血脉里。
书法的精气神,不但在字,更在人。